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朱熹《观书有感》所想

读朱熹《观书有感》所想

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谓脍炙人口。诗前两句作者设问: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并自答: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我想,用朱熹这两句诗来说明当代教育者知识和方法的更新,再恰切不过了。

作为教育者,心中已有“半亩方塘”可这毕竟有限,加之如果没有“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补充,不主动汲取新鲜的“源头活水”,这就难免成为一潭死水,就难免腐烂发臭而变质。这给我们教育者诸多启示:必须多读一点好书,多“充电”,不断进取、不断积累、不断储存,不断创新,才会使自己思想永远活跃,才思不绝,情操高雅,知识渊博,紧跟时代步伐!

有位教育家曾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育者要有一桶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育者)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也有学者指出:“在课程教材改革、实施研究型学习的背景下,教育者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传授者的身份正在发生淡化,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从‘讲’师变为‘导’师,从教育学生‘学会’转变为‘会学’。在这种情况下,再用‘一桶水’去应付学生,显然是不够的。”

作为教育者,我们肩负着教育的神圣重任。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创业社会的到来,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都使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教育者的角色也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淘汰,时代需要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所以以前教育者所拥有的“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了,而且必须保持鲜活,这鲜活就靠不断地注入“时代活水”,就应该时刻关注新涌现的知识、方法。不仅仅是新文学,科学、法律等等方面涌现的新知识,都应及时汲取。在今天看来,要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要求的新型人才,对教育者的要求将会更高。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这是社会对于教育的期望首先是对教育者的期望。荀子的《劝学》里有:“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现代媒体为学生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不同形态的信息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进入课堂,超越了教育、教学的传统视野,使课堂冲破了时空限制,丰富了学习的载体,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密度和容量,能创造出使知识、学问来源多样化的文化教育环境,为学生个性、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学生只要“善假于物”,通过录像、实物投影、电脑等形式,就可以亲眼目睹,亲自体验,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那么,作为当代的教育者应具备怎样的“一桶水”呢?

首先,教育者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倾倒给学生富有营养的“水”。韩愈说过: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作为师者,首先必须有。教育者有学问,才能受到尊重,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高 这句话对为师者提出了博学的要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为师者就是要德才兼备。无论是古代、现在还是未来,教育者都必须是有学问的人,要做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读书人——“多学慎讲,厚积薄发如果教育者的“一桶水”淡而无味、缺乏营养,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同时,教育者的教育艺术、创新能力等等,也都是建立在博学多才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说,博学是教育者应有的素质。假使语文教师者不看文学书籍,历史教师不熟悉中外历史,上起课来或照本宣科、毫无生气;或夸夸其谈、空洞无物,满口理论,其实不着边际,甚至错漏百出教师讲课如和尚念经,学生听来索然无味而恹恹欲睡。试想,这何其不是教育的悲哀?

其次,教育者必须具有博大的胸怀,倾倒给学生富有爱心的“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严格管理和宽容夸奖是对立统一的,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教中有夸”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必须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爱生是教育者的天性。教育者爱自己的学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这样的爱才会是发自内心,持久的。基于这一点,教育者更应该不断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以满腔的热情关爱学生。教育者的教育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育者的爱和关心,需要教育者像父母一样在生活上关怀备至。有了爱心,教育方法就显得处处灵验,学生沐浴着师爱的阳光雨露,感受着师爱的似水柔情,课堂上自然容易沟通和融洽,信息反馈就及时,教学效果肯定就好。阳光之爱可以熔化冰雪,春风之爱可以萌发草木,雨露之爱可以滋润禾苗……教育者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有一句话说得好,作为一名教育者,重要的不是你教出了多少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是你塑造了学生什么样的人格。其实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健全人格,挺起胸膛,抬头走路。

再次,教育者必须具备科学、正确、积极、健康、不断更新的学识,倾倒给学生新鲜、纯净、无污染的“水”。据报载,两名中学生对“超导”现象产生了兴趣,去请教老师,老师不屑地说:“这也不懂,就是超级导弹。”学生愕然。一名小学生问老师什么是“克隆羊”,教育者含糊地答道:“大概是非洲的一种动物吧。”小学生一脸茫然。作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责的教育者,一般来说,经过师范院校的学习和培训,在专业知识领域里,大多是已具备了“一桶水”的。在知识增长相对缓慢的年代,也许可以较长时间地吃一些老本。但是现在所处的时代不同了,“知识生产”的速度快得惊人。学生渴求从教育者那里得到“一杯水”,对水质的要求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了。清源之水甘冽而清澈,饮之解渴生津,如果教育者们仅仅满足于“一桶水”,不勤于掺“水”,不及时“充电”,还老是让学生喝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就装在那里的变质腐臭之“陈年老水”,学生喝后肯定是贻害无穷,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须是自来水。”这里的“自来水”是流动的“水”,是经过沉淀、消毒、过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鲜、纯净的“水”。当代大学问家钱钟书先生有半年行脚三冬负,万卷撑肠一字艰的诗句,说的是学无止境的道理。一个以教书育人为实现人生理想的教育者是绝对不能停止学习的。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只有不停汲取才能做到活水源流随处满,只有不断进取才能达到登高壮观天地间流水方能不腐,推陈才能出新,其实许多名著体现的基本精神与价值观念与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已不相容,对此,许多有识之士已讲得够多了。像《水浒传》所热情讴歌的无法无天的侠义精神、对血淋淋杀戮、剖腹剜心的病态欣赏,《三国演义》所充斥的浓厚的封建正统意识、哥们义气等等,都与今天的法治精神、人权观念相悖,对今天的法制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很大的危害,我们应认真加以甄别,率先摈弃。

第四,教育者必须注重挖掘学生潜力,倾倒给学生富有发展潜力的“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鼓励创新,持之以恒。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者要在课余时间里尽量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使他们与你无拘无束地相处,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具备的特质。教学活动中,很多知识是老师教不给学生的,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适当加以引导,尽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允许学生问倒教育者,教育者也可向学生请教,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让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会激发他们的潜力。只有这样,学生的潜力才会得以挖掘,创造力才能发挥,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不仅要倾注给学生源源不断的“清水”、“活水”,还应教会学生主动“汲水”。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渔者,捕鱼之技也,教育者会“倾倒水”,还不能说是一个称职的好教育者。因为即使教育者倒水得法,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一杯水、一桶水、一缸水的需要。一个善于教学的教育者,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品质;不仅倒给学生以“水”,还必须要引导学生掌握“汲水”的本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就是说教法源于学法,教法要为学法服务。教育者教给学生“汲”水本领的关键,就是采取“开源”的教学方法,开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之源。源头一旦开通,知识的泉水便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学生心田。一个合格的教育者,主要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真理,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水”,汲取“水”,变被动地接受教育为主动地去学知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周期性很长的伟大工程。因此,作为今天的教育者,任重而道远。教育者必须做到与时俱进,要充分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并贯彻到教学工作中去。要时刻以时代优秀教育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同时加强自身修养与学习,及时“充电”,使自己博学多才,爱岗敬业,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完善人格。让自己的“一桶水”成为富有营养,富有爱心,新鲜、纯净、无污染而富有发展潜力,在用正确的方法倾倒给学生的同时,更加注重教会学生主动“汲水”,掌握“汲水”的方法和要领。这样,我们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做一名无愧于时代的光荣的人民教育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心得:读《老师要有一桶什么样的水?》有感
朱熹詩《​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
《活水亭观书有感》朱熹
知识需要不断更新——读朱熹《观书有感》
老师要有一桶什么样的水?
用新课程理念观照课堂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