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巾帼不让须眉:为子复仇掀起新莽末年农民起义风暴的女英雄吕母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女人亦是半边天”, 然而悠悠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却完全是一部“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历史,女性地位极其低下,几乎是男性的附属品,而且随着古代历史的发展女性的地位还被那些臭儒知识分子提出“三从四德,女人无才便是德,”等理论搞得越来越低。因此造就了几千年的历史上被承认的女皇帝就武则天这么一位,连著名点的女英雄也就寥寥数人而已,本期历史人物盘点就来聊聊这几位著名的女英雄,首先我们来聊第一位“吕母”。

新莽末年的著名起义军女领袖吕母

吕母,其姓名已不可考,据史书记载她是新莽时期(即王莽建立的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琅琊郡海曲县游徼吕育的母亲,故称他为吕母。早年间他与他丈夫一起开酒作坊酿酒,卖酒,由于经营得当,生意兴隆,逐渐发家致富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大富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夫妻俩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的丈夫突然病逝了,只剩年幼的独子吕育。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打击,吕母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与儿子相依为命,一边继续经营着酿酒,卖酒生意,一边抚养教育着儿子吕育。

吕母的独生子吕育

在吕母的良好的教育培养下儿子吕育长大成人后,忠厚耿直,乐善好施,且博学多识,年纪轻轻就深受当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而闻名于乡里。母子俩先是一起经营酿酒,卖酒生意。后来由于乡里人的极力举荐吕育就出任了当地的游徼(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一职),掌管当地的巡察缉捕。然而谁也没想到就是在这游徼的官职上他年轻的生命将戛然而止,也让他的母亲为给他报仇最终正式拉开了反对王莽残暴统治的序幕。

新朝的建立者王莽

原来吕育当游徼时正是王莽篡汉后建立的新朝时期,朝廷政治腐败,下层各级封建官僚、地主、商人相互勾结,加速土地兼并,对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得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统治危机四伏。可在这种情况下,王莽所实行的一系列“托古改制”政策,却是不切实际的倒施逆行,更加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导致广大底层人民纷纷破产,然而王莽政府却不顾人民的死活还在不停地增加各类苛捐杂税,用以征讨匈奴,高句丽等周边少数民族政权。

王莽篡汉的场景图

而作为海曲县游徼吕育的工作正是去催收当地百姓的各类苛捐杂税,顺带抓捕那些交不起的百姓,从小就经常帮助接济穷苦人民的吕育此刻对那些交不起捐税的百姓更是深表同情,于是他消极执行县宰的命令,县宰发现后大怒,立刻将吕育罢免官职后打入大牢。他知道吕育家是当地的大户,因此他想趁机向吕母勒索一笔钱财,就派人前去找吕母要钱,吕母不明就里坚决不给,结果县宰竟将年轻有为的吕育判处死罪继而残忍地杀害了他。
  儿子被冤杀的消息传来,对年迈的吕母来说犹如晴天霹雳,这意味着她真正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家寡人,丰厚的家资也无人继承了。她悲痛万分,甚至几度有了轻生念头,但她毕竟是位无比坚强的女英雄,最终她在痛定思痛后,重新振作起来决心开始谋划为儿子复仇,他的目标是先杀死仇人县宰,继而进一步反对黑暗残暴的王莽统治集团。

由于当时遍地都是因王莽新朝政府残暴统治而破产的农民,或食不果腹命悬一线,或被迫四出逃荒,吕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她就把她的数百万家资拿出来,开了一家餐宿一条龙的大酒店,来救济广大贫穷的百姓,那些前来吃饭喝酒住宿的绝大部分都是过往的饥寒交迫的贫穷百姓,吕母对他们的吃住只是象征性的收一点钱,没钱的更是爽快的赊账。至于她家周边那些人家只要是有缺衣少食的,吕母听说后就会主动借给他们粮食,衣物,只要有经济上的困难吕母都会及时给予帮助,此刻的吕母真正成为了现实版“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

长此以往,以吕母家为中心的周边广大地区的贫苦人民无不受过吕母的接济和帮助,无不对她感恩戴德。但是由于她只支出不收入,她的百万家资也日渐减少,广大贫苦农民于心不忍,便成帮结队到吕母面前,问她有什么事情需要大家帮助,他们一定尽力而为。吕母听后说:“既然你们闲不住,那就把奎山脚下的那条小河沟清理一下,疏通疏通河道吧!不过记住,要把挖的土堆积到一块儿垒起来!”人们听了吕母的话,立刻拿锨扛镢,抬筐运土,把河道挖深加宽。并照吕母的吩咐把河里挖的泥堆到一起,筑成了一个大土台,称为崮子,这就是后来吕母起义的点将台。这条被清理的小河也因此被叫做崮河。这次看似平常的清理河道行动,其实是吕母起义前的对起义人心的一次试探!

吕母起义的点将台(吕母崮)遗址

几年之后,吕母的家产被散尽。那些长期受惠的贫穷农民,在中秋节时相聚议论,凑起钱财衣物打算偿还吕母。吕母坚决不收,哭诉道:“我多次救助你们,并非为了求利图财。只是因为县宰不公道,枉杀我儿子的性命。我想报仇雪恨啊!诸位壮士,你们能助我一臂之力吗?”本来早就对王莽的残暴统治极度不满的农民们,顿时人人义愤填膺,异口同声地答道:“愿意跟您一起和官府拼个死活,为您的儿子报仇雪恨,也算是我们报答您多年来对我们的恩情。”

在这之后经过一番周密策划,于公元17年(新朝天凤四年)吕母拉起一支数百人的起义队伍,正式举起了新莽末年农民大起义的火炬(史称“吕母起义”),她的起义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转战崮河两岸,大海之上,神出鬼没地打击官兵,抗捐抗税,救济贫民。遇敌大军就避入海岛,敌军分散薄弱时则上岸四处出击并招兵,扩充实力。由于当时连年发生水、旱、蝗灾,再加上政府捐税沉重,导致大量农民破产。大量流亡的农民都前来参加吕母的起义军。

吕母登上点将台祭天,称将军

不久,吕母的起义军队伍就发展到数千之众。于是吕母就登上奎山西麓的土台(即几年前用清理崮河河道的泥土垒的那个台)祭天,自称将军,然后调兵遣将,亲率勇士三千人,浩浩荡荡地杀奔海曲县城。经过一场激战,起义军一举攻破海曲县城,活捉县宰。县里的一些官吏跪在地上为县宰求饶命。但是吕母义正词严地斥责道:“我的儿子犯了点小罪,按律也罪不至死,但是却被县宰所杀。杀人者应该偿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必求情呢?”于是立即将县宰当众问斩,并拿他的首级到吕育坟前祭奠,痛哭一番后,又回到海中。至此吕母终于大仇得报了。

从此吕母名声大振。消息传到琅琊郡后,琅琊郡太守发兵前往海曲县,镇压起义军。在大兵压境之际,吕母沉着指挥起义军从容撤往海岛,让义军一部分乘船顺崮河南撤直接去海岛,另一部分沿着崮河两岸步行至海边等候返船来接。当镇压大军来临时他的部队已全部撤至海岛。当时,附近的不满新莽政府残暴统治的广大贫苦农民,纷纷渡海前往投奔吕母。不到一年,起义军就发展到一万多人。他们在海岛上开荒种地,下海捕鱼抓虾,省吃俭用,艰苦度日。起义队伍在吕母的领导之下在陆上、海上,飘忽不定,只要时机有利,就上岸攻打官兵,沉重地打击了王莽新朝的黑暗统治。

吕母率领的起义军作战情景

吕母起义军的英勇斗争,引起王莽的极大不安。王莽见几次派兵镇压都不成功,便派出使者,给出高官厚禄劝说吕母手下的起义军将领投降,企图瓦解这支农民起义军队伍,但数次前往都没一人投降,王莽也无可奈何。(可见参与起义的人对王莽政府的痛恨)

赤眉起义军的领袖樊崇画像

赤眉起义大军进军图

然而,艰苦恶劣的的海岛生活环境加上紧张频繁的战斗让年迈的吕母病倒了,加上义军中缺医少药,公元18年(新朝天凤五年),吕母病故。这位命运多舛的伟大的母亲,著名的起义军领袖,至此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同年,琅琊人樊崇莒县境内率众起义(为分清敌我其起义军将士皆用朱砂涂眉,所以又称赤眉起义)。而吕母的部卒则重返陆地,其主要部分加入了樊崇领导的赤眉军,壮大了当时还相对弱小的赤眉军。其余部分,分别投奔到青犊和铜马等农民起义军。可以说吕母起义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新莽末年赤眉绿林起义的形势图

赤眉绿林起义的战斗场景图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女英雄吕母,她无意中造就了两个第一,历史上第一个领导农民起义的女领袖,新莽末年第一个发动起义的英雄!至今她起义时的点将台犹存,后来也被称作“吕母崮”,也成为现代人们纪念她的地方。

已成为文物的吕母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第一个农民起义女领袖,曾聚兵数万,还让王莽无可奈何
赤眉、绿林起义:新莽末年的农民大起义
为给儿子报仇起兵造反,手刃仇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英雄
历史故事——绿林赤眉起义
秦汉之绿林好汉赤眉军(五十)
王莽的新朝竟亡于一件冤案,最终败于一个老妇人之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