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六国时期-乱世皇帝劫:1、成汉诸帝㈣

李班与李期:殊途同归的两朝君主

史书上说李班“谦虚博纳,敬爱儒贤”:朝中那些有学问的大臣,李班就拜他们为师;国中那些有才华的文士,李班就与他们结交为宾友。由于地位尊贵,李家其余的那些子弟都崇尚奢靡,唯独李班不但自律甚严,还对那些李家子弟“常戒厉之”。李雄为了培养这位接班人,每次朝廷议论重大事情,都让李班参与。李班看到贫富不均的现象比较严重,劝李雄行平均之法,也被李雄采纳。李班还特别孝顺,李雄病重之时,他的亲生儿子李越等都“恶而远之”(《晋书·李班载记》),唯独李班衣不解带地日夜侍候于病榻之侧,毫无难色地替叔父吸吮脓血。亲尝汤药时,常常难过得涕泪满面。史书上说李班宽厚、仁爱、孝顺、真诚,几乎集中了古人所有的美德。可是,这样的人适合当皇帝么?大概李雄也有点替他担心,其时,他的叔父李骧已于六年前病逝,李雄便召李骧的儿子、大将军兼建宁王的李寿受遗诏辅政。六月下旬,李雄逝世,李班便即位当上了成汉帝国的第四任君主,他任命李寿为录尚书事,即主管朝廷机要,国家大事全部交给李寿与司徒何点、尚书王瑰,自己一概不过问,只在宫中依礼守丧。连替《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先生也感慨地说:“李班岂可谓不仁孝哉!”

李班(288年-334年)

可是,李雄的儿子们心理如何获得平衡?依礼,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咱老父若没有儿子倒也罢了,如今咱兄弟十来个,难道一个也不行,偏要让那个侄儿李班即位?李雄有个儿子李越,任车骑将军,屯驻于江阳(今四川泸州),到都城成都来奔丧,心里就很不服气,与弟弟安东将军李期打算发动政变。李班的亲弟弟李玝(音wǔ)看出了点苗头,建议哥哥赶快采取措施,命令李越返回防地江阳;再任命李期为梁州刺史,镇守葭萌(今四川广元)。李班却认为李雄还未安葬,怎忍心急着把他的儿子们打发走呢?对李越、李期则推心置腹相待,一点也不怀疑猜忌,反倒把李玝派到涪城(今四川绵阳)屯驻。太史令韩豹也借星象劝谏李班说:“宫中有阴谋,很可能有刀兵之祸,而凶祸的源头很可能就是陛下您的亲戚。”李班仍然不以为意。十月初一之夜,李越乘李班在李雄灵前哀哭的机会,刺杀了李班,又假传皇太后任氏的命令,宣布李班的“罪状”,将他废黜。从六月下旬到十月初一,李班只当了3个多月的皇帝,享年47岁。后来李班的舅舅罗演与人谋划着杀掉李期,立李班的儿子做皇帝。不幸事情泄漏,罗演连同李班的母亲罗氏等都被李期杀害了。李班的儿子叫什么名字、是什么结局都于史无征,估计他如不能逃亡境外,终究也难免一死。

李期(314年-338年)

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是李越杀死了李班,文武大臣们便打算拥戴李越当皇帝,李越却不干,说是情愿拥立李期。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李期的母亲冉氏地位低贱,李期就被任氏领养,那他就是当年任皇后、如今任太后的养子了,地位显然高于其他兄弟;二是李期多才多艺,又有美好的名声。就这样,李期于第二天登上了成汉国皇帝的宝座。

李期是李雄的第四个儿子,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是大赦境内,把年号由李雄的玉衡二十四年改为玉恒元年;第二件事是杀掉李班的亲弟弟李都;第三件事是派李寿率兵前往涪城进攻李班的另一个弟弟李玝。当然,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也不会忘了“论功行赏”。功劳最大的是他的老哥李越,李期封他为相国,又把李寿的建宁王爵位给了李越;堂叔李寿当然也不能得罪,那就在大将军的爵位上再加一个大都督,改封汉王吧,由这两个人共同主管朝廷机要。其余如哥哥李霸封为中领军兼镇南大将军;弟弟李保封为镇西大将军兼汶山太守;伯父李始封为征东大将军,令他代替李越镇守江阳。谁知李始对这个侄儿做皇帝很不满意,打算与李寿联合起来,共同攻击李期;李寿权衡利弊,不敢答应。李始大怒,便向李期诬告李寿谋反,请求诛杀李寿。可是李期正要指望李寿去“讨伐”李玝,所以不肯对李寿下手。却说李寿进抵涪城,却不马上发动进攻,而是派遣使者去对李玝分析固守或逃亡的利害关系,并表明,如果选择逃亡,可以放他一条生路。这样,李玝便弃城投奔东晋王朝,被晋廷封为巴郡太守。巴郡就是今天的重庆,当时尚在成汉国手中,李玝的这个职位只是个虚衔而已。不过无论如何,在所知李荡的五个儿子中,李琀与李稚战死沙场,李班与李都被杀,李玝应该是最幸运的了。

李期做了皇帝以后,认为自己太杰出、太优秀了。你看,在哥哥李越的协助下,轻而易举、干净利落地就办成了“大事”;你看那些满朝文武,能起什么作用?还不是跟着自己转。因此,他根本不把朝中旧臣放在眼里。当然,他也有信任的人:对内最信任宦官许涪,对外则信任尚书令景骞、还有尚书姚华与田褒。那个田褒根本就没有什么才干,只是当年一再劝李雄立李期为太子,因此特别受到李期的宠爱。于是,司法行政等国家大事,全都由这几个人裁决,很少询问其他高级官员的意见。李期的哥哥镇南大将军李霸、弟弟镇西大将军李保,好端端地没听说生什么病,突然就不明不白地死了,人们都说是被李期毒死的,可是谁敢去调查并取得足够的证据呢?不过,李期的侄儿、尚书仆射兼武陵公的李载,因为“有隽才”,受到李期妒忌,被李期诬以谋反的罪名杀害了,这倒是煌煌在册、班班可考的。连自己的至亲都杀,那些没亲没故的文武大臣们就更不在话下了,史载李期“多所诛夷”,杀人以后紧接着就是抄家,抄没的财物、妇女都“以实后庭”,供自己享受。《晋书·李期载记》连用两个“于是”来形容当时的成汉国朝廷:“于是大臣怀惧,人不自安”;“于是纲维紊矣”。“于是”之外还有16个字:“内外凶凶(汹汹),道路以目,谏者获罪,人怀苟免。”还有一些记载宫廷中出现怪异现象的,如“天雨大鱼于宫中,其色黄”、“宫中豕犬交”等,可以视为迷信,而朝纲乱、人心变是会危及统治的呀,焉能轻视?偏偏这个李期仍然自我感觉良好,杀人杀上了瘾,竟然将安北将军李攸也毒死了。或许有人会问:李期连自己的亲兄弟什么镇南大将军、镇西大将军都敢杀,李攸是何方神圣?杀了打什么紧?论亲疏、论地位,李攸固然比不上李霸与李保,可是,他是汉王、大将军、大都督李寿的“养弟”呀!那李寿拥兵一方,不但替李期攻下涪城、赶跑了李玝,还从东晋王朝的手中夺得了战略要地汉中(今陕西南郑),替成汉国立下了大功,如今代李玝屯驻涪城,威名正盛哪!这位太岁爷焉能轻易得罪?李期并非没有一点政治头脑,他本来就对李寿心存忌惮,杀了李攸后,头脑忽然冷静下来,觉得可能要出事,于是与哥哥李越以及亲信景骞、姚华、田褒等谋划着袭击李寿,并派许涪多次前往涪城察看李寿的动静。

(《高处不胜寒——皇帝与他的后妃儿女们》系列之14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汉宫廷之变(资治通鉴卷九十五之八)
《五胡乱华》之二十二:李期篡位起内乱
十六国风云(十六):成汉开国皇帝李雄虽云天道抑亦人谋
李期
逆取容易顺守难——李期、李越兄弟自食其果
【读通鉴】38 十六国之成汉帝国:李雄死后,接连两个皇帝死于非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