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格尔之乱(二十二)兵临喀什噶尔

长龄、杨遇春与武隆阿等于二十五日带领大军,兵分三路,行进到了沙布都尔回庄之外。

沙布都尔,即今天伽师县的夏普吐勒镇,沙布都尔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夏蒲桃,但这个名字其实只是沙布都尔的不同音译,和葡萄没什么关系,这个地方,位于伽师西十二公里左右,距离喀什噶尔60多公里。

沙布都尔回庄(今夏普吐勒乡)位置

当下清军还离着沙布都尔几公里的时候,就远远地就望见了回庄之外的敌军,隔着大渠排列着密密麻麻的骑兵、步兵,按照长龄的判断是不下十几万人,而周边的密林之内,也隐藏着伏兵。同时敌军为了阻碍清军的进攻,故技重施,挖断渠水,淹没道路。

长龄等人当即查看了地势,制定了作战方案。以长龄、杨遇春率总兵吕天俸,带领凉州、汉南、肃州步兵居中,吉勒通阿、安福、卓尔珲宝、祥云保率领骑兵随后,为中路的后队;武隆阿率总兵余步云、成玉,带领四川、西安步兵及民遣在左,倭楞泰、德海带领健锐火器营、西安骑兵随后,为左路后队;杨芳带领驻防兵丁、固原兵丁及民遣在右,哈朗阿、阿勒罕保、巴哈布、硕隆武带领马队随后,为右路后队。

我们看这个方案明显是以步兵为先导,采取步步为营的方式逼近敌军后,再以骑兵冲锋。而且因为敌军人数众多,中路的力量比上一仗有所加强。装备最精良的健锐火器营放在左路,也是考虑到了敌军后退的主要方向在左。

张格尔这边见清军逼近,首先派出小股骑兵,正面冲到清军队前,边打边退,引诱清军向前,待清军走到火力范围内后,大量步兵依据地形掩护,对清军射击,双方以枪炮互射相持不下。

那么这样打下去肯定对清军不力,清军必须要尽快贴身近战才能减少消耗,打乱敌军的阵型。因此杨遇春立即令兵丁强行渡渠,清军纷纷冲过河渠,双方短兵相接在了一起。

左右两路清军见杨遇春组织中路渡过河渠,立即从两侧寻找渠水较浅处渡水包抄,奋力击杀敌军,正在此时,敌军营地堆放的火药忽然自燃爆炸,这就更乱做了一团,张格尔一方顿时伤亡惨重,清军开始在战场上取得上风。

清代绘制的沙布都尔回庄之战图

张格尔这次派来沙布都尔的带队主帅,是来自浩罕的色提巴尔第,与当地回庄的回众不同,其与其手下的骨干,是属于“正规军”出身,战斗力要顽强得多,眼见清军势如洪水般冲了上来,自己这边的阵型已乱,急忙带领着手下几十人,挥舞着旗帜,对清军组织反击,色提巴尔第则骑在马上,亲自击鼓指挥,“催众死力抵拒”。

长龄见状,令中路骑兵发起冲锋,彻底打破敌军阵型。清军骑兵在步兵协同下,“枪箭如雨”,很快便将敌军切成了数段,当即击毙了“执旗贼匪数人”。此时额尔古伦所率的锡伯营中,兵丁贝洪阿,张弓搭箭,瞄准了在马上击鼓指挥的色提巴尔第,一箭将其射落马下,色提巴尔第立时毙命身亡,锡伯营兵丁图明阿,紧跟上前,夺下了色提巴尔第的坐骑、鸟枪,扒下了色提巴尔第身上的铁甲。张格尔的部队这边,一见主帅已死,顿时再无斗志,开始全面溃败。

长龄、杨遇春、武隆阿等人立即命容照、桂轮、恩绪、奕山、庆安、杨国佐,分别率领清军,全面追击。长龄等人很清楚,现在歼灭的越多,就意味着下一步喀什噶尔越好打,因此这次要尽可能多的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下一步的战斗减轻压力。当下“各路满汉马、步官兵,分头掩杀”,直杀的敌军是“遍野横尸”,一直追杀到了浑水河,即今疏勒县与伽师县交接的伽师河边,敌军纷纷渡河逃命,清军也跟着渡河,继续追杀,一口气追杀了三四十里,将“残匪擒戮殆尽,始行撤回”。

清军这边结束了追击,正在原地休息,打算喘一口气的时候,忽然又见到战场西北方向远远的密林之内,尘土飞扬,显然是有人马前来,清军立即派人查看,发现是前来援助的敌军骑兵,有数千人之多。

反正我们也搞不清张格尔是怎排兵布阵的。今天的我们都知道,打仗最忌讳的就是各部配合不协调统一,更忌讳的就是所谓“添油”战术,即将自己的兵力拆分成一个个单位逐次投入战斗,就像往油灯里添油一样,这就使得单次展开的兵力,总是无法达成对敌的决定性优势,从而去一拨就被灭一拨——当然,所谓“添油”战术也不是不能用,比如运动战、游击战或者在自己阵地具有地形优势进行固守的情况下等等。

但显然张格尔不存在使用“添油”战术的条件,排兵布阵是一塌糊涂。沙布都尔这边几万人都打完了,增援的几千骑兵才到,明摆着就是来送人头的。

你要送人头,清军这边自然不会客气。当下杨遇春、武隆阿各带大队人马,从两翼迎击敌军,清军挟胜利之勇,一战而杀死敌军一千多人,剩余敌军向伽师河逃窜,争抢着从桥上过河。清军追到河边,见河西岸还有两千余人的敌军,接应败逃的敌军,见清军追来,是立即拆桥,阻挡清军。当时天色已晚,而这一段河水显然也较为深、宽,于是清军隔着河开炮,击散了对岸的敌军,结束了战斗。

当夜,清军扎营在河岸,连夜修复搭建桥梁。经过清点战场。初步统计此战“擒戮贼匪不下四五万人,夺获枪炮、器械、贼粮、马匹尤多”。除了杀死张格尔的得力干将色提巴尔第之外,还在割下的首级中辨认出了张格尔手下的大头目素丕卡克、来自安集延的头目占巴克,而那些被杀死的“执旗贼匪数人”,则都是大小的头人。

经过审问俘虏得知,张格尔在得知清军过巴尔楚克,在洋阿尔巴特获胜之后,立即派自己的手下大将色提巴尔第,纠结了两三万人,前来堵截,令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性全部参战,“不愿者即杀”,强迫上战场。现在喀什噶尔城内,已经凑集了男女老少四五十万人,准备拼死抵抗。

到了这一步,双方的实力,可以说一目了然。张格尔那边,虽然有着来自浩罕的“正规军”,双方武器也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总体的战术水平在清军面前完全就不是一个等级,应对清军的进攻,唯一的战术就是挖沟、放水,破坏道路,再无其他,打起来就是正面列队,侧翼偶尔有个助攻,还往往不能有效配合。而清军这边则是最拿手的迂回包抄,切割包围,从战术上讲完全碾压。

三月二十四日,道光接到了长龄报捷的折子,分外高兴。赏长龄白玉吉祥牌一面,珠镶宝石带板一副,白玉鼻烟壶一个,镶宝石小刀一把;杨遇春、武隆阿均赏给白玉带钩一副、白玉鼻烟壶一个,嵌银丝小刀一把。贝洪阿、图明阿,均升为骁骑校,贝洪阿赏戴蓝翎。此时的道光异常乐观,张格尔那边都已经到了十五岁以上被逼上阵的地步,所谓“暴虐已极,众心自必怨恨”,而黑山派又“俱闻风归顺”,形势一片大好,张格尔虽然在喀什噶尔纠集了男女老幼四五十万人抵抗,但不过就是乌合之众,刚好可以聚而歼之。因此道光在发给前线的谕旨里说:想必谕旨到的时候,已经平定暴乱、抓住张格尔了,我是“伫望捷音迅至”啊。

清军在沙布都尔之战后,经过短暂休整,在桥梁修好了之后,继续向喀什噶尔进发。沿途一路清剿各个回庄,前前后后搜出来了几百名溃败的敌军,经过审讯,得知张格尔在前方的阿瓦巴特回庄已经部署了十几万人马,抗拒清军。而阿瓦巴特这个地方,“依冈背河,树林密布”,十分有利于敌军的阻击。而随后清军所派出的哨探,反馈回来的情况也与那些俘虏所说的基本相同。

按照《圣武记》的说法,清军过河之后走了没多久,就遇到了大量的牛羊,“见牛羊蔽野”,没人管,而清军的哨探又发现,前方有数百敌军骑兵,鬼鬼祟祟,见到清军就往回跑。因此长龄等人判断,这很可能是张格尔诱敌之计,因此下令第一不准去抓牛羊,第二不准去追敌兵。

二月二十七日傍晚,清军抵达阿瓦巴特回庄前。阿瓦巴特,就是今天喀什市的阿瓦提乡,要注意的是南疆有很多地名都叫阿瓦提,除了这个阿瓦提乡之外,还有阿克苏的阿瓦提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的阿瓦提乡、喀什莎车县的阿瓦提镇、喀什泽普县的阿瓦提村、阿克苏拜城县的阿瓦提村等等,意思都是来自维吾尔语“繁荣”之意。

阿瓦巴特回庄(今阿瓦提乡)位置

长龄当即下令大军在阿瓦巴特回庄前五公里的地方扎营,面对阿瓦巴特的复杂地形,正面强攻显然难度很大,因此长龄的第一件事就是叫来伊萨克,令其派人对阿瓦巴特周边的地形进行侦查,彻底查明周边有多少条小道可以通往回庄,也就是把村庄周围纵横交错的小路都搞清楚。

二十八日五更时分,清军正式开始进攻。由哈朗阿、阿勒罕保分别带领五百骑兵,从左右两条小路向阿瓦巴特回庄包抄,“约定辰巳之间”,也就是9点,双方在庄前会合。而大军则从大路逼近回庄。辰时,也就是7点左右,清军距离回庄四公里左右的时候,就已经看见大量的敌军排列在回庄前的沙冈之上“形如雁翅”,也就是俗称的“雁翅阵”,又叫“雁行阵”,其实就是一个开口面向敌军的“V”字形阵法。这种阵法是面对敌军冲击的经典阵法,一旦对方进行攻击,实际上敌军就会处于一个三面被围的状态,同时遭遇两面火力的交叉射击,非常有利于射击武器的发挥。

长龄、杨遇春、武隆阿当然熟悉这种阵法,因此令杨芳、吕天俸、余步云、成玉等率领陕甘四川步兵居中,进行攻击;倭楞泰、吉勒通阿、安福、卓尔珲宝、祥云保、巴哈布、硕隆武等率领骑兵,分为左右两翼,横排推进,就是大家一起平推。

双方交手之后,清军发现张格尔这边的军队是边打边退,并没有放开了打,其用意,显然是想将清军引诱至沙冈的半坡之上,再居高临下的攻击。

长龄等人看了一下风向,清军是顺风前进,而敌军是逆风,当即下令清军一面施放连环枪炮,边打边进,一面“施放喷筒,烟迷贼目”。

所谓喷筒,最早诞生于明代,是一种竹制的喷火器,不但可以喷火,还能用来喷射砂石、铁弹、箭镞、毒烟等。明清时期的典籍里就有着“一把莲”、“满天喷筒”、“毒龙喷火神筒”、“钻穴飞砂神雾筒”等等名目。比如所谓的“一把莲”,就是在点燃火药后,会发射出大量飞镖,近距离射杀敌军。而如果是喷射毒烟、毒砂的喷筒,则会起到扰乱敌军视线,无法睁眼的效果,如果再掺杂毒药,就会令敌军双目失明,甚至中毒昏迷至死。甚至还有将喷筒固定在长矛前端,近战时施放的。实际上,所谓喷筒,就是原始的火箭炮或者霰弹枪,你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强力版的彩珠筒。

明清时期的喷筒

当下清军冲到沙冈的半坡之上,施放喷筒后,敌军依然顽强抗拒,所谓“骑贼冒烟冲压”,“冒烟”不是说敌人身上着火了冒着烟,而是冒着烟雾继续往下攻打清兵。长龄见状,立即派出了一直雪藏的一支秘密部队冲入阵前。

而这支秘密部队,是由民谴组成。前面讲过,所谓民遣,是在新疆屯垦的民人——也就是老百姓——以及转为民人的谴犯——也就发配到新疆,服刑期满后的老百姓——组织起来的队伍。南疆情况最危急时,长龄就曾在伊犁屯垦的川、楚各省民人以及服刑期满的谴犯中挑选了一两千人增援南疆。固然这些人大都有过从军,当过绿营兵的经历,但本质上就是临时组成的民兵啊,怎么会成为秘密部队呢?

其实秘密就在这些人的服装上。这些人并未穿着清军的军服,而是统一身着“虎衣虎帽”,也就是穿着一身画出来的老虎皮,而且是手持藤牌,也就是用藤条制作的盾牌,不要小看这些藤牌,防御力非常不错。藤牌上的藤条取自老藤,柔韧性非常好,藤牌“双层者加旧棉一层,单层者加旧棉两层,坚固可用”。藤牌还一个特点是非常轻便,这就能够使其防护功能与使用功能达到平衡,因而十分利于近战突袭,尤其用来对付骑兵,专砍马腿。

其实整个清代都有所谓的“虎衣藤牌兵”的存在,是清军的一个兵种,在后来对付俄、英等军队时,都曾出现过。

西方人绘制的清军虎衣藤牌兵

当时这些“虎衣藤牌兵”突然从烟雾中冲到敌军骑兵面前,敌军的战马一下就炸了窝,这些马没见过这些玩意儿啊,不知道这些花里胡哨的是什么东西,顿时是“马惊阵乱”,敌军一片混乱。

眼看着清军掌握了战场主动,敌军阵脚已乱之时,突然从沙冈之后冲出一支敌军伏兵,率队的是一个身着红衣的头目,冲上了山岗增援,立刻压制住了清军的冲锋。双方便又在沙冈半坡之上绞杀成一团。

正在双方相持不下之时,敌军阵营忽然开始大乱,原来绕到回庄后的哈朗阿所率五百骑兵,从敌军的后面攻了过来。这下敌军是彻底顶不住了,在清军的前后夹攻之下,轰然溃败。清军乘势越过沙冈,分路追杀。

这一仗,按照长龄的战报是杀敌两三万人,生擒两千余人,在敌人的尸体中辨认出了张格尔手下的大头目阿瓦子迈玛底、那尔巴特阿浑两人。清军一路追击至洋达玛河边,剩余的敌军四散而逃。清军倒也没过河继续追,而是顺手将沿河一带的回庄进行了清剿,将“零匪搜剿净尽”后,返回阿瓦巴特回庄前的沙冈扎营。

现在,喀什噶尔城已经近在咫尺,张格尔所能依靠的地势,只有喀什噶尔城下的七里河。不过唯一的问题是,从这里一路前去喀什噶尔,回庄密布,道路狭窄,而根据黑山派回众的反馈与俘获的敌军供称,“张逆羽党尚多,处处均有准备”,因此长龄、杨遇春等人一致认为“自应谋而后进,未便轻率”。

因此长龄等人决定,先派出黑山派回众“密探消息,并多遣侦探,查看道路”,然后根据情况商定之后,再一鼓作气,犁庭扫穴,擒拿张格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清朝在维护统一,平定叛乱中使用火器的战例
名将末路:他没有输给敌人,只是败在了时代
道光在位唯一政绩,满清铁骑最后的荣光
​晚清南疆的收复
倭里罕之乱:和卓家族的最后一次“折腾”,7年后新疆整体性陷落
费尔干纳盆地是不是清朝的领土?费尔干纳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