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盘点五代十国十大画家

五代十国是指907年-960年,从唐朝灭亡至北宋建立半个多世纪期间,中原地区依次出现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方面则有吴国, 南唐, 吴越, 闽, 北汉, 前蜀, 后蜀, 荆南, 楚, 南汉。该时期是中国绘画史极其辉煌的时代,影响至宋元明清,诞生了十大最著名的画家,下面一一列举以飨高士。

董源

董源,五代南唐画家。他曾担任北苑副使,因此又称董北苑。最擅长山水,其水墨及着色轻淡者,不为奇峭之笔,山石用麻皮皴,作峰峦出没,云雾显晦,溪桥渔浦,洲渚掩映的江南景色,评者以为平淡天真,唐无此品;其着色浓重者,山石皴纹甚少,景物富丽,宛然李思训风格。

董源的水墨山水画,巨然加以发展,世称“董巨”,为五代北宋间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对元朝及其后画坛影响甚大,与李成和范宽并为“宋三家”。相传的作品有〈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半幅〈溪山行旅〉和〈溪岸图〉等。

董源《江堤晚景图》

董源兼工牛、虎、龙、水。《图画见闻志》上说他画牛虎,有“肉肌丰混,毛毳轻浮,具足精神,脱略凡格”之评。

顾闳(hóng)中

五代十国中南唐人物画家,曾任南唐画院待诏,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态,与周文矩齐名。

南唐后主李煜听说韩熙载生活“荒纵”,派画院待诏顾闳中到韩熙载家窥探,回来后凭“目识心记”画作此幅反映韩熙载夜宴情况的长卷,真实地描绘郁郁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色的神情。全画分五段,段落之间,以屏风、帐篷等相隔:第一段“听乐”,图中人物有李家明、新科状元郎粲、太常博士陈致雍、紫薇郎朱跣、善舞少女王屋山等;第二段“观舞”,韩熙载亲自击鼓伴奏,王屋山翩翩起舞;第三段“歇息”,画面由动转入静,有客披被而眠,韩熙载坐在榻上与侍女调情,有一侍女以琵琶遮面;第四段“清吹”,韩熙载右手持扇,正在欣赏乐队吹奏笛筚篥;第五段“散宴”,人们依依不舍。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全卷 (28.7 cm × 333.5 cm)

唯一传世作品为《韩熙载夜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据说是顾闳中奉后主之命,与周文矩、高太冲潜入韩熙载的府第,窥其放浪的夜生活,仅凭目识心记,绘成了《韩熙载夜宴图》。人物刻画生动传神。

巨然

五代十国南唐画家,开元寺僧人,钟陵(今江西省南昌附近)人,也可能是建业(今江苏省南京)人,南唐灭亡后,随后主李煜,至汴梁。其“受业于本郡(指今江苏南京)开元寺”(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师从董源,和董源并称“董巨”。

巨然《萧翼赚兰亭图》

巨然的山水画构成,虽出自董源,但自成一格。现存的画多为竖式构图。表现内容与董源之作大体相近,但加入了一些北方山水画的构图,而且笔墨趋于粗放,一般没有云雾迷濛之景。米芾评他“少年时多作矾头,老年平淡趣高”,可见他的画风不断地随着年岁演变。传世《萧翼赚兰亭图》、《层岩丛树图》和《秋山问道图》等画作,目前均为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

周文矩

五代十国南唐宫廷画家,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南唐李昪异元年间(937—943),已在宫中作画。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后主李煜(961—975年)朝任翰林待诏,擅人物仕女,多以宫廷贵族或文士生活为题材,兼画山水、屋木、佛道。绘画风格接近唐代画家周昉而更纤丽,多用颤动的“颤笔”画衣纹,线条挺健又略带抖动和顿挫。宋人称其“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

黄荃(quán)

五代十国西蜀画家。主要创作活动在后蜀时期。擅画花、竹、翎毛、佛道、人物和山水,是一位技艺全面的画家。

黄荃《写生珍禽图》

黄荃在中国古代花鸟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集众家之长,鸟雀师刁光胤,山水师李昇,龙水、松石、墨竹师孙位,他能自出新意,不重蹈抄袭他人的陈迹,创出一种新体并使工笔花鸟画达到成熟期。黄荃的《写生珍禽图》其表现翎毛、昆虫等自然物态的精确性及其作为艺术形象的审美趣味性,确已达到妙造自然、形神兼备的地步。黄荃还继承和发展了边鸾描写活禽生卉的传统,以优美的笔致和赋色技巧表现动植物的生动情态。黄荃也能画山水、人物。与徐熙并称“徐熙野逸,黄家富贵。”。今有《写生珍禽图》传世。子黄居宷、黄居宝等亦擅花鸟,承其父法,黄居宷有《山鹧棘雀图》传世。

荆浩

中国五代后梁画家。是中国画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他开创了全景山水,与他的弟子关仝在画史上合称“荆关山水”。著有《笔法记》。

擅画山水,创立了北方山水画派。荆浩广泛研习了李思训父子、吴道子王维项容张璪等人的画法及风格,自称兼得吴道子用笔之法及项容用墨之长,创造了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除吸收前人技法之外,还经常携笔到山中写生,临摹古松尤甚。确立了山水画皴染技法的形成和全面发展,使中国的山水画大大前进了一步。

荆浩《匡庐图》

荆浩晚年所著有《笔法记》,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国山水画画法理论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该文的体裁采用对话的形式,通过一个爱好对古松写生的青年与一个是自称“石鼓岩子”的老叟的问答,表达出作者自己的艺术见解。

《匡庐图》为其最著名的传世作品,现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另据《宣和画谱》记载, 荆浩曾画《写慧襄王遇神女图》4幅以及《秋景渔夫图》3幅等,已经失传。

关仝(tóng)

中国五代后梁时期的山水画画家,为陕西长安人。与他的师父荆浩在画史上合称“荆关山水”,自创有“关家山水”,在秦岭、华山一代活动。现存作品有《关山行旅图》和《山溪待渡图》。

关仝《关山行旅图》

关仝与李成、范宽在北宋并称为“三家山水”。其门生包括郭忠恕、王士元、刘永、王端等。

徐熙

中国五代时期著名花鸟画家。当时的花鸟画共分为两派,一派以黄筌为代表,“钩勒重彩,浓艳富丽”,“细笔勾勒、填彩晕染”;另一派则以徐熙为代表,“没骨渍染,轻淡野逸”“下笔成珍,挥毫可范”,风格“清新洒脱”。因此当时被评价为“黄家富贵,徐家野逸”。

徐熙《雪竹图》

其时黄筌主持画院,贬斥徐熙为“粗恶不入格”,不允许徐熙入画院。但后来到宋朝时,徐熙的画大受赞赏,宋太祖曾经认为:“花果之妙,吾独知有熙”。书法家米芾评价说:“徐熙、徐崇嗣花皆如生。黄筌惟莲差胜,虽富艳皆俗。”“黄筌画不足收,易摹;徐熙画不可摹。”《宣和画谱》收录他的画作有259件,但绝大部分没有流传下来,目前传世的仅有几件作品。

黄居采

宋初著名画家,历仕后蜀北宋两朝。黄居采的父亲黄筌也是一位著名画家,两父子均善长画花鸟画。黄居采的作品《山鹧棘雀图》现时收藏于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黄居采《山鹧棘雀图》

《山鹧棘雀图》在绘画方面,上承唐朝之传统,下开写生之先例。在收传方面,曾经宋徽宗之珍藏,不但在《宣和画谱》能查到记录,画幅上钤有:双螭、宣和、政和、睿思东阁等徽宗藏印,前三印与徽宗题签“黄居寀山鹧棘雀”之组合,正是“宣和装”古老装裱的遗制。还有缉熙殿宝(宋理宗)、司印半印(明太祖)、清宫印玺等,增强其流传有绪之可靠性。

石恪

中国五代画家。创作活动活跃于五代末至北宋初。性情豪放不羁,滑稽玩世。

石恪《二祖调心图》

擅绘佛道、人物、鬼神,作品人物形象多作丑怪奇诡之状,笔墨纵逸不拘成法,他运用作品中的古僻人物形象来侮弄嘲讽豪门权贵。传世作品有《二祖调心图》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五千年-五代-山水画
中国美术史—五代美术(教资教招)
第八章 五代十国的美术(6学时)
五代十国“山水四家”妙在哪里?
刘徽谈艺|中国山水艺术论(二)
五代画家知多少,个个都是精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