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7)

上接前文——

下面来说说白起的结局:史书上说秦昭王之所以没有趁机灭赵,是因为范雎收了赵国和韩国的贿赂,进谗言说秦国兵疲,宜撤军修整。结果秦昭王信了这话,没有立即灭赵,导致之后的邯郸之战无功而返,还被五国联军杀得大败。

网搜白起像,大家不用意外,宋朝以前的名人基本都长这样

鄙人以为这不是真正的原因!秦国确实兵疲,赵国损失四十万,秦国也不会好多少,网传秦国损失:有说20万也有说30万的,史书没有任何明确的记载,只能猜!鄙人以为就算没那么多,秦国国内的情况也不会太好,毕竟要提供数十万大军三年多的物资补给,而且秦国的战线还更长!所以网上的猜测,虽不中但亦不远矣。

另一方面秦昭王算是一代明君,又当了大半辈子国王,秦国更是玩反间计的行家,像这种低技术的伎俩岂会看不出!是以,综合这两点原因,鄙人来分析一下白起真正的死因:

一是秦国没做好灭赵的准备,这个准备不止是军事上,还有政治上——赵国可是当世第二强国,长平之战的起因,就是以试探和削弱赵国为目的,对付赵国这样的军事强国,秦国自己也不太可能想到能一战定乾坤的!

而且赵国就这么被灭,其他五国会是什么反应,回顾一下齐国的下场就知道(参考五国伐齐,乐毅的成名之战)——肯定是震惊之余,联合起来灭秦!才能平衡各国的势力。但实际结果却不是这样,或者说实际结果没有如秦昭王估计的那样发展——即诸国得知长平之战的结果,没有立即出兵干预,而是继续观望,待赵国遣使求援,各国才纷纷出兵(其间发生了诸如触龙游说赵太后、毛遂自荐、窃符救赵等等著名历史事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百度)!

二是白起功高震主,在秦国军队的威望无人能及,确实需要打压一下,否则定然威胁到王权!这个理由比较符合我国的传统,就不多做解释了。主要说一下白起的反应——白起作为一代名将,从未听说他在政治的建树,是以大概率不明白这些弯弯绕绕!

待后来秦昭王发现关东诸国对长平之战的反应,没有想象中那么剧烈,再想出兵灭赵之时,可惜时机已过——秦国自己的兵都已经撤回来了啊!秦昭王这才发现自己战略误判,此时再想全力起兵攻赵,却屡战不利(领兵的主要将领王龁、王陵确实是庸将)。

秦昭王想再次起用白起,白起是个纯粹的军人,可好的军人未必一个好的政治家。他三番五次对秦昭王强调现在用兵不可能灭赵,可秦昭王不听,执意要白起出战。而白起这时候耍起了小性子,当时我要灭赵,你偏不听,现在你非叫我灭赵,我就不去!果断称病,对秦昭王几次三番的命令置若罔闻。这下惹恼了秦昭王,给你脸了是不是,帝王的面子还要不要了,特么,你硬是吧——直接赐死!一代名将就此谢幕!

要说这白起之死,《史记》太史公用了不少笔墨,说他临死之时慨叹——“我坑杀赵国数十万降卒,确实死罪啊!“”说罢就拔剑自刎了。对白起的这段自白,鄙人以为不太可能——一个杀伐一生的将军,尤其是他杀过的降卒不下百万,在战国那个礼乐崩坏、儒家思想没有普及的时代,他一个没受过儒家熏陶的纯粹军人,不太可能有这样的觉悟!

虽然不知道太史公是否信奉儒家,但从他的自立行间来看,他是十分推崇仁德的,这跟儒家的思想核心“仁孝”不谋而合,而且白起最后的这段言语,明显是大彻大悟后说出来的,很符合儒家的思想,所以白起临终这段自白的可信度,就可想而知了!

白起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他的结局的确令人唏嘘!但比起四大名将中的另外一位,他的结局竟然也不算最坏的!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登场的,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在长平惨败后依然能够屡败秦军的赵国名将——李牧!巧合的是二人不但结局相似,连封号也一模一样,都是——武安君!之前赵雍的篇幅占了这么大段,也是为李牧的出场做铺垫!

是否只比上面的白起画像多了个眼袋

李牧生年不详,应该出生在赵国一个贵族家庭,初登史书是在赵孝成王时期,之前由赵武灵王开拓河套地区的少数民族都被驱逐了,所以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匈奴!

没错,他们就是之前提过,可能是夏朝的后裔的那个匈奴,也是战国末年直至西汉初期,在北方称雄一时,后来被大汉双璧干翻的那个匈奴!只不过,此时的匈奴还未完全统一,应该没有后世那么强大,但是这一时刻,匈奴作为一个民族,算是正式踏上中国的历史舞台!

即便如此,这个游牧民族初期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骑兵,大概率就是出自这个民族之中。话归正题——匈奴在赵国的边境屡屡动作,赵国边民常常遭其劫掠,这个民族也迎来了他的初代克星——李牧!由于匈奴善骑射,赵兵野战完全不是匈奴的对手,但若是一味守城,城外的民族农田牧场就会被匈奴劫掠一空。赵国的边防将领对此毫无办法。

李牧上任之时,一改前任将领跟匈奴野战的战略方针,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在城外筑起大量堡垒哨所,将城外百姓的所有物资全部藏在堡垒中,只要是匈奴来犯,无论军民全部躲进堡垒,一律不准出战。匈奴虽然善骑射,但不善攻城,就这样一连数年,匈奴数次进犯,几乎毫无所获。

不过这样一来,匈奴是没什么赚头了,可赵国军民也不乐意了,他们生活在边塞本就民风彪悍,李牧这样的行为,明显就是胆小怕事!于是大家开始在背后编排他。没过多久这件事传到了赵孝成王耳中,他误以为李牧是个庸将,就将李牧撤职,重新任命了一名戍边将领。

而新任将领八成是个愣头青,一改李牧龟缩不出的战略,开始主动出击,在野外寻求跟匈奴决战。自然被匈奴揍了个生活不能自理,大败而归,无数人员物资都赠送给了匈奴。

赵孝成王一看这情况,赶紧又把李牧找回来,并答应李牧边防一应事宜,全部按他的要求来办。李牧重回边境,依然采取以前的坚壁清野的策略,这回大家不再有怨言,任凭李牧大将军任意施为。

又是好几年,匈奴循例依然每年来赵国游街,依然毫无所获,赵国军民虽然嘴上不说,但看着匈奴那么耀武扬威就都憋着一股气。李牧一看军心可用,认为攻打匈奴的时机已到,当即犒赏军民将领,宣布与匈奴决战,大家欢欣鼓舞士气大振,李牧随即带兵出城。

李牧并未直接进攻匈奴老巢,而是使牧民到处放牧,将牛羊放的漫山遍野都是,匈奴一见之下,大喜过望,开始疯狂劫掠牧民,而牧民一见匈奴立即放弃牛羊逃跑。前来接战的赵军也差不多,一战即溃四散而逃。匈奴不知是计,一路烧杀抢掠,越过赵国边境,进入伏击圈。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战国系列174:攻必克守必固斩胡十万歌凯旋
他是秦国最怕的将领,威慑狼族不敢过雁门,可惜被母国刺杀
【战国四大名将】李牧一生的功绩有哪些 战国四大名将李牧有多厉害
战国四大名将,足智多谋的军事天才
战国四大名将,两个横死,一个客死异乡,只有一人得以善终。
李牧用兵谋略堪比白起,他若不死,赵国灭亡的结局能改变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