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军历史上的独立团134【罗山独立团】

【罗山独立团】
又称鄂东北独立团,最初是在整合地方武装力量的基础上产生的。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罗山独立团先后经历四次组建或重建的过程。熊先春、陈守信、秦贤安、陈希堂、顾士多先后任团长,徐成基、张生先、洪万益、陈明江、黄仁廷、李远明、李仕怀先后任政委。
1930年9 月,罗南党组织将罗山赤卫军改为“红色补充军”,继而又编为“红色野战军第八师”。年底,罗山县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会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将“红色野战军第八师”整编为红军十三师三十九团,又称“罗山独立团”,团长郑卓吾,政委王世俊,副团长余范文,辖三个营共500余人。独立团的任务是在县境及周 围随同主力红军作战,补充红军。之后,罗山独立团配合其他地方武装和红军主力,完成了一系列对敌作战任务。
1931年3月,罗山独立团在双桥镇战役配合主力出色完成作战任务后,根据鄂豫皖特委指示,集体编入新组建的军委警卫师。随后又重新组建新的罗山独立团。5月,罗山独立团再次编入警卫师第三团。6月,罗山独立团重建,团长陈家洲,政委袁昌银。从1931年春到1932年春的一年时间里,罗山独立团先后六次集体编入红军。
1934年12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后,根据鄂东北道委和罗陂孝特委的指示,罗山教导营、原道委独立团留下的 30余人以及由鄂东北少共道委书记方永乐收集起来的一部分伤病员,再次组建为罗山独立团,团长熊先春,政委徐成基,全团共500 余人。12 月下旬,罗山独立团由鄂东北少共道委书记方永乐和政委徐成基率领,从茅草尖出发,赴皖西找高敬亭传达省委转移前的指示,罗山独立团后被编入红二十八军。
1935 年2月初,道委根据斗争需要,将光山独立团留下的1个营、河口特务营和部分游击队、便衣队集中,与部分痊愈的红二十五军伤员合编,第二次组建罗山独立团,团长熊先春(后为梁从学),政委张生先。同时还组建特务一营,营长罗厚福。这两支队伍共400 余人。5月19日,红28军西进途中在罗山彭新长岭岗的白石山与罗山独立团会合。根据高敬亭的指示,罗山独立团第二次编入红28军244团。
1935 年5月底,鄂东北道委在邹家岗召开了鄂东北地区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会议。会议根据当时反“清剿”斗争的需要,决定将罗山独立团留下的部分骨干、伤病员及道委、特委机关的警卫队和一部分跑反进山的苏区群众集中起来,第三次组建罗山独立团。原罗山独立团团长熊先春仍任团长,原特务二营政委 冯益万任政委。该团下辖两个战斗连和一个手枪队,共 300 余人。独立团在反“清剿”斗争中屡建功勋。由于受“左”的错误“肃反”的影响,1937 年 5 月底到6月初,独立团在对敌斗争中严重受挫。
1937 年6月中旬,在罗山县铁铺,由三路游击师和独立团幸存人员及部分伤愈战士合编,重组罗山独立团。团长顾士多,政委李仕怀,辖两个连和一个手枪队,共140 余人。这次组建后,独立团坚持 在以罗(山)、信(阳)、光(山) 等县为中心的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8 年1月,罗山独立团编入新四军第四支队九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红军南方游击区战史(50)大别山红旗不倒(四)老苏区的新斗争
永远的红十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诞生、成长和归流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湘鄂西的红军合编而成]
红军鄂东北独立团—始终都只有几百人,却出了开国中将和多名少将
新四军老八团,营长、连长多为开国将军,首任团长政委却无军衔
董仲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