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79) 桓温之死

上接前文——

时任荆州刺史桓温,仅以1万兵力便平定成汉,建康朝堂诸公尽皆骇然,使得桓温声威大震。收复失地,皇帝和诸位公卿却惴惴不安,当真是奇哉怪也!也只有东晋这样的朝廷,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彼时,后赵石虎病亡,北方大乱,桓温即刻上书朝廷要求北伐,朝内各大家族自然不想桓温继续扩大实力,但又畏惧桓温,只能按下桓温的揍请不表,同时扶植扬州刺史殷浩北伐,以制衡桓温,桓温对此暗恨不已。

但殷浩是个草包,数次北伐不但损兵折将,还把东晋数十年攒下的军需物资消耗殆尽,一时间朝廷内外惶恐不已!因为,此消彼长,此时的桓温已无人可制了!

同年,桓温引5万大军顺长江而下,逼近武昌,并同时上书朝廷,弹劾殷浩。建康君臣立时吓得屁滚尿流,只能顺桓温之意,贬殷浩为庶人。至此,桓温成为东晋第一人,江左无冕之王!

但桓温不是那些尸位素裹的士族,他是有大抱负的枭雄,他有问鼎天下之志!因此,已无人可制的桓温决定北伐。初次北伐关中,一路高奏凯歌,但为前秦苻健坚壁清野的战术所阻(就是接见王猛那次),不久只能无功而返。

二次北伐洛阳,大破姚襄攻陷洛阳,桓温遂上书朝廷迁都洛阳。对建康朝廷来说这是个送命题,答应迁都就会被桓温控制,不答应就是无北望复国之心,会被社会舆论淹没!关键时刻,东晋朝廷上下的反应出奇的一致,对桓温的揍请不予理会!

桓温本人亦非真心收复失地,心知自己在北方毫无根基,不宜久留,遂挥军南返,结果到手的洛阳被前燕兵不血刃地拿下!三番北伐前燕,如同第一次次北伐的翻版,桓温初战得利,大破前燕军,斩敌无算,结果逼得前燕祭出大杀器——慕容垂!破桓温军于枋头,斩首三万,桓温狼狈南逃,至此,桓温三次北伐全部以失败告终。

回到荆州之后,桓温将失败的原因推诿给部将袁真,东晋朝廷不敢得罪桓温,只能默认。但袁真气不过,当即反叛,投降前燕。桓温遂率军讨伐,历时两年将袁真所部铲除,并将其地盘豫州纳入势力范围。至此,桓温的实际控制区终于触及建康的边缘,打通了通向京城的道路!桓温这一招连消带打用的相当漂亮!

此战过后,虽然桓温的势力范围达到历史极值,但三次北伐的失败,亦使其声威大减,桓温也知道此时的威望不足,难以服众,更别说代晋自立了!遂退而求其次,从另一方面树立自己的威望,那就是——废晋废帝司马奕,立司马昱为帝,是为晋简芠文帝(东晋的皇帝就是这么没存在感,不过是权臣的玩物,可以任意拿捏)。

可东晋皇权虽然羸弱,但毕竟是名义上的天子、天下共主,好比春秋时的周天子!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东晋立国近百年,也没有发生过废立天子之事(最多就是病逝),如今司马氏被轻易废立,各世家大族为之震动,遂联合起来以据桓温。

但实力的根基最终还是由武力决定,这方面,世家联盟明显敌不过桓温。仅数年,朝中有名望、有实权的大臣就被桓温洗涤一空,全部换成桓温的亲信。

时年,简文帝崩,太子司马曜继位,是为晋孝武帝。桓温满以为立新帝之事,群臣会以自己马首是瞻,结果,司马曜都登基了自己才知道,这明显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如今除非反晋自立,否则再无问鼎的可能了。桓温盛怒之下,遂带兵入朝,名义上是祭拜先帝,但其真实目的,谁也不敢猜,建康民间更是众说纷纭——

有说桓温要兵变的,也有说他要清君侧的,整个朝廷内外一时间人心惶惶!无论是兵变还是清君侧,首当其冲的就是王谢两大家族——此时建康,权利主要由王谢两大家族把控,谢安被孝武帝司马曜启用,已经东山再起;而王氏之首,换成了太原王氏出身的王坦之。彼时,二人齐名,一时王谢,说的就是此二人。

桓温甲胄齐整、持剑入宫,自天子以降,皆行大礼迎接桓温,文武重臣噤若寒蝉。时任中书令的王坦之,为桓温气势所夺,竟说不出一句整话来。满朝上下,唯谢安面不改色,跟桓温侃侃而谈据理力争。桓温所有的图谋,被谢安三言两语轻易地化解开来,让桓温无可辩驳。经此一事,世人方知王坦之跟谢安的差距,一时王谢之名再也无人提及。

桓温也明白有谢安这样的能臣在,自己篡位自立的谋算,不可能成功!桓温有这种想法,就是被自己的世家身份禁锢了思维!彼时,虽然没有刑不上士大夫之说,但各大士族都有一套行事的潜规则,就是——利益平衡!谁的势力都不能一家独大,否则就会群起而攻之(王敦就是现成的例子)。

以此观之,便可知桓温思维的局限性,他是被士族之间的潜规则缚住了手脚,被惯性思维蒙蔽了双眼(当然也可能是自认为实力还没达到掀桌子的地步),他的做法无异于春秋五霸之于各诸侯国——只称霸,不灭国!但不久之后刘裕所为,算是给前辈桓温好好上了一课,只不过,他桓温是看不到了!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言归正传,桓温为谢安所慑,略一犹豫,结果就出事了——桓温突然病倒了!而且越来越重,不得已只能返回大本营姑孰(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但人走心还在,桓温知道自己已经没机会称帝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向朝廷索要九锡!但谢安是什么人,依然沿用旧法——按下不表,也不说给,也不说不给,就那么耗着,居然就这样将桓温给耗死了!

戎马一生的野心家居然就这么领了盒饭!只不过在建康呆了短短的十多天,身体一向健壮的桓温就一病不起,旬月就跪了!说起来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只能说天师道的药真是高明,建康各大士族用药的手段简直匪夷所思——

桓温带兵入朝,进出必然护卫周全,饮食起居必定皆由亲信负责,如此这般周全,还能落此下场,也就无怪之前的东晋五帝,以及之后的谢安、谢玄、谢石尽皆无辜身亡了!如此说来,当年权倾一时的王敦,也是在两军交战的关键时刻,突然病故……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遗臭万年的一代枭雄
偏安江左:东晋覆亡真相
东晋
9.2分,这段历史的真相,比权斗剧还更精彩
五族融汉(十一)东晋建立
谢家退场,东晋朝廷再无靠谱指挥家,直接预示30年后的灭亡结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