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洋军阀(8):大路朝天

北洋时期,世界和中国都在发生着变动,诸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袁世凯称帝、华盛顿会议、军阀混战等等,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不可估量作用的首推俄国十月革命。李大钊《庶民的胜利》:“1917年俄国的革命,是20世纪中革命的先声。”正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人民学会了打败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本领,那么这条朝天大道又是如何铺开的呢?

俄国十月革命

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曾经感慨:“(在中国)军队是私人的军队,军事长官占据地盘,并视为个人和集团所有,当成自己的独立王国,为所欲为。”这就是中国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的实情,是中国旧时代的不幸,也是万千中国同胞的不幸!

唐绍仪

20世纪20年代初,吴佩孚凭武力先后战胜皖、奉两系,得到英美列强的青睐,他在对外关系上特别主张“无条件承认”苏俄,与中国共产党接触,支持中共领导下的京汉铁路工人运动,甚至在苏俄撮合下与孙中山“合作”,一时间吸引了世人目光,成为英美、苏俄以及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国内各派政治势力争取的对象。《英商公会月刊》称,“亲日派(指皖系军阀)被打倒下台了,因为出现了一个民族英雄吴佩孚……他身上集中了中国的全部希望。”然而,列强并不希望中国有统一政府的存在,当吴佩孚主张废除各省督军裁撤兵员,发展壮大中国资产阶级实力时,美国立即与日本携手摆弄军阀;而南方的孙中山日益强大时,英国则撺掇陈炯明背后捅刀子,故而中国一日有军阀和帝国主义,便万难有统一。

吴佩孚

早在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拉开五四运动的序幕,其后上海、北京、唐山、汉口等地工人举行罢工,使马克思主义得以迅速传播。而新生的苏俄政权,在列宁倡议下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并将中东铁路交还中国。

五四运动

虽然亲日的皖系段祺瑞政府对此存疑,未接受展开谈判以谋恢复邦交的邀请,但苏俄此举却迅速赢得国人好感,引起国内先进分子深入研究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并着手建立组织开始活动。自1920年2月,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在北京分头推进建党,到1921年6、7月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起全国性的政党。

李大钊、陈独秀

等到直系吴佩孚主政,共产国际获悉吴佩孚支持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倾向后,建议莫斯科对吴给予特别关注,把吴视为可以领导中国工人革命的重要候选人。《消息报》刊文指出:“吴佩孚在中国诸事变中悬挂他的旗帜,显然,在其旗帜下的新内阁将走上有利于苏俄的方向。”

1920年6月,北洋军阀直系击败皖系后,中央政府开始与苏俄接触。苏俄代表越飞报告称,吴佩孚反日且希望建立“俄中反日同盟”。威廉斯基在1922年3月15日致列宁的信中说:在中国各派政治力量中,“直系的战略地位最为有利,它统治着整个华中和长江流域,这里人口最为稠密,经济上举足轻重。与战争中各派相比,直系势力最大。而吴佩孚……为自己进一步扩展和巩固势力创造了良好环境。”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京汉铁路工人积极协助直系运送军队,直至吴佩孚赶走张作霖独掌大权。美国人J.B.Powell说,正是铁路工人对吴的协助,使吴能够赢得对奉系的战争。战后,吴佩孚主张无条件承认苏俄,直系“联俄”活动逐步进入高潮。

京汉铁路总工会

  到1922年8月苏俄方面分析称“孙逸仙是中国的思想领袖,吴佩孚是军事领袖,两人联合后将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国。”在这种考虑下,苏俄提议孙中山、吴佩孚为中国前途计算尝试合作,11月孙、吴双方都响应这个提议,同时苏俄促使北洋政府容纳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支部在中国活动,共同推进中国的工人运动。吴佩孚积极推进“联俄”并采纳苏俄建议“和孙”“容共”的举措,受到苏俄高度称赞。

共产国际宣传画

然而,吴佩孚表面联合孙中山,实则与孙同床异梦,其真实用意是在撕裂孙中山、段祺瑞、张作霖的“三角联盟”;而且直系政治营垒归属是标榜依托美英,“北洋正统”是其基本政治诉求。中共《对于时局之主张》明确指出,所谓“武力统一,北洋正统,就是当时吴佩孚号召的政纲”。而吴佩孚“联俄”也是为了建立中俄反日同盟,其内心上是防范苏俄赤化中国。

当苏俄认识到这样的事实后,便派出代表开始联络新的人选,在北方选中冯玉祥作为发展对象,在南方则联络孙中山。

苏联派鲍罗廷到广州,鲍罗廷对广州这座城市没有好感,曾毫不讳言的称:“广州与香港毗邻的八十年,彻底腐蚀了广州的知识分子,只给他们灌输了一个思想'捞钱’,不管来路如何。”而冯玉祥军中的一位苏联顾问则如是评价:“如果抛开不谈冯玉祥的革命词藻和他的民主主义的、蛊惑性的姿态的话,他的军队同军阀的军队毫无两样。”

鲍罗廷

吴佩孚联俄引起张作霖的反感,东北在地理上毗邻苏俄,张作霖对赤化的恐慌不亚于吴佩孚。《申报》刊文称:奉系以为吴佩孚联俄“断送东省(指东北)权利太大,曹锟为图固位,欲藉苏俄为外援,遂将东省权利让与俄人,藉以买好。”《大公报》分析吴佩孚“联俄”用心,一是扰乱东北伺机讨伐;二是从苏俄手中和平接受外蒙。

此时,苏联代表越飞发现“孙中山与吴佩孚的关系日益恶化”,要继续促成二人合作已不可能,如此反而促成孙中山与张作霖结盟反对直系。

李大钊

这期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密切。早在1919年间,孙中山与李大钊便通过《新青年》杂志相互了解。1922年8月,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避居上海,李大钊首次会见孙中山“讨论建国种种问题”,主张建立共产党和国民党的联合阵线,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组织等等,孙中山接受共产党人帮助着手改组国民党。192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中国无产阶级的目前斗争……以消除为中国民族发展的两大障碍物——军阀及国际帝国主义。”

越飞、孙中山

1922年12月29日,孙中山称“北方全局已呈瓦解之象,曹吴以权利冲突,恶感日深……我方与奉、皖推诚相与,形势既佳,而川湘各省亦皆倾附。”1923年1月13日越飞向共产国际报告称:“孙中山的力量正在增强。”1923年1月26日《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发表,标志着吴佩孚的“联俄”为孙中山的“联俄”所取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奋斗百年路 | 1924年:国共携手,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从五四运动到皇姑屯事件:北洋倒台,京城易主,张学良东北易帜
周旋于直系、吴佩孚和孙中山之间,越飞'三重外交',玩得有多溜?
三分钟带你理清民国军阀混战史/究竟谁笑到了最后?
周恩来:军阀统治下的中国
北伐战争:实力悬殊的对决,北洋军阀七十万人被十万北伐军击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