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弱胜强,以少敌多,贝尔格莱德之围(上)——奥斯曼简史24

公元1456年,刚刚攻陷君士坦丁堡的10万奥斯曼军队士气高昂向着贝尔格莱德进发,而在即将敲开欧洲腹地大门的最后时刻,数十万奥斯曼大军被仅仅6千欧洲守军阻挡,并最终被打得落荒而逃!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贝尔格莱德之围”!

贝尔格莱德之围

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之后,少年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将这座城市改名伊斯坦布尔,并迁都于此,以此作为他想欧洲腹地挺近的基地

伊斯坦布尔与贝尔格莱德的位置关系

经过了几年的休整和重建后,穆罕默德在确保了其侧翼和后方都安全的情况下,开始全力巩固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并扩展其疆界

奥斯曼帝国前期扩张

在此背景之下,四面出击全力征服的“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就不得不再次面对他父亲当年面对过的老对手们:

匈牙利的亚诺什·匈雅提;塞尔维亚的杜拉德·布兰科维奇大公;阿尔巴尼亚的斯坎德培;希腊爱琴海上的威尼斯人......

1453年的奥斯曼帝国

而这些人当中,奥斯曼帝国首先对塞尔维亚下手了:公元1454年-1455年奥斯曼帝国对塞尔维亚发动了连番进攻,因为塞尔维亚夹在匈牙利奥斯曼帝国 之间,是两国竞相争夺的缓冲地带

夹在匈牙利和奥斯曼帝国 之间的塞尔维亚


早在穆罕默德的父亲穆拉德二世在位时,奥斯曼人就通过瓦尔纳战役夺取了塞尔维亚大公国的大部分土地,控制了当地价值连城的银矿,但想要进军匈牙利打开欧洲腹地最后一道门户,穆罕默德二世不得不面临最后一个障碍——塞尔维亚多瑙河河畔的贝尔格莱德城!

穆拉德二世

由此,才爆发了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贝尔格莱德之围可以说此战直接改写了塞尔维亚、匈牙利等“基督教之盾”国家的命运,影响了未来几十乃至数百年的巴尔干地区历史走向,当然此战也是军事史上一场经典的城市堡垒围攻战和内河水师对抗战

贝尔格莱德之围

那么贝尔格莱德之围的过程是怎样的?本期咱们就来讲一讲贝尔格莱德之围的前因后果,聊一聊此战当中双方的表现,看一看“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如何在攻陷君士坦丁堡后被当头棒喝!



势在必得

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后的穆罕默德显然“有点飘”,当然他的志得意满也是有充分理由的:不仅他本人少年成名,文韬武略、文治武功超越前人,并且奥斯曼帝国正强势扩张

攻陷君士坦丁堡后的穆罕默德

在海上,奥斯曼帝国的港口得到了扩张,并拥有了一支实力强劲的海军扼守里海与黑海交接之处:割喉堡和安纳托利亚堡垒隔海峡相望,达达尼尔海峡两岸也新建了堡垒

里海与黑海

在陆上,奥斯曼苏丹几乎每年都会从欧洲和亚洲征调纪律严明的大军御驾亲征,他往往不设置军事会议机构,而是直接向将军们下达命令,并且每次出征目标都均不向任何人透露,保证了每次征服活动的机密性

据说有一次,一位他手下的将军询问他关于下一场战役的目标,这位苏丹则回答道:“哪怕是我自己的一根胡子知道了我的意图,我也会把它拔下来丢进火里烧掉。”

穆罕默德二世

所以眼前的这位少年苏丹十分骄傲且自信,他对于攻克贝尔格莱德是势在必得,尤其此时的匈牙利国王拉斯洛五世是当时其国内众多诸侯眼里的软弱者

匈牙利国王拉斯洛五世

但要向贝尔格莱德进军,就意味着穆罕默德二世不得不做好跟匈牙利白骑士亚诺什·匈雅提作战的准备,这位匈牙利名将几乎参与了40年代以来对奥斯曼帝国的所有重大战役并取得了相当的战果,成为了令奥斯曼帝国胆寒的人物

匈牙利白骑士亚诺什·匈雅提

为此,在公元1456 年,穆罕默德二世召集了装备精良的15万大军,还派遣了一支由轻型船只组成的小舰队上溯多瑙河直抵维丁。而舰队中的船只还运载着重型的攻城器械,轻型火器则在塞尔维亚就地制造

大军中其他的武器、军需品和补给品则由驼队或其他畜力通过陆路运输,而为了切断贝尔格莱德在多瑙河上的交通,穆罕默德还在城市的上游布置了一连串小艇以封锁河面,可以说穆罕默德为此战做足了准备!

作战示意图

而对面的守军却仅有可怜的六七千人,任谁也不会想到,仅仅不到一万人的欧洲部队,竟能一举逆转贝尔格莱德之围,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战强的军事奇迹......



基督教世界的困境

可以说公元1453年(贝尔格莱德之围的三年前)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极大震撼了欧洲基督教世界,而主导这一切的少年苏丹默罕默德二世(当时年仅21岁)则获得了征服者的美誉

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

事实上1453年罕默德二世能够攻陷君士坦丁堡有多重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欧洲基督教世界出现了困境 英法军队相互消耗殆尽、德国皇帝国内陆位不稳、天主教和东正教得不团结、基督教教皇权威下降...

当时的欧洲可谓支离破碎,仅有4股势力愿意去救援东方的百城之王君士坦丁堡

1 基督教世界的领袖教皇(但此时教廷已经衰落,既无十字军大旗的号召力,也无足够强大的核心力量去直接援助)

2 远在伊比利亚边陲的葡萄牙王国(葡萄牙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船队,但因为距离太远,所以不愿意只身犯险)

3 来自威尼斯和热那亚两个共和国的意大利商人(他们是坚定的援助者,用手里的小规模部队阻击了奥斯曼人的大军,但却人少力微无力改写战局)

4 欧洲之盾匈牙利王国(虽然匈牙利一直以来是救援拜占庭帝国的主力,但经常被卷入巴尔干诸侯、北意大利地区和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纠纷,所以匈牙利这一次没有及时赶上君士坦丁堡战役)

于是乎君士坦丁堡陷落了,而匈牙利此时也十分清楚奥斯曼帝国下一个征服目标就是自己,鉴于匈牙利在半个世纪以来都是反抗奥斯曼征服的基督教联军核心,所以追悔莫及的基督教世界不得不在匈牙利身上压了最后一次宝

公元1396年的尼科波利斯战役,到1444年的瓦尔纳战役,以及是1448年的第二次科索沃战役匈牙利都站在反抗奥斯曼帝国最前线,所以穆罕默德二世决心要拔除匈牙利这个巨大的障碍

而此时的匈牙利国王拉斯洛五世则被认为很软弱,于是匈牙利名将白骑士亚诺什·匈雅提扛起了反抗奥斯曼帝国的大旗,此时的匈雅提还不知道,贝尔格莱德之围也将会是他的落幕之战......

亚诺什·匈雅提

关于亚诺什·匈雅提的事迹,咱们此前在将匈牙利历史的时候详细讲过,这里不再赘述(详情参见【】)

此时的奥斯曼人也非常清楚,匈雅提将会是他们遇到的最难对付的对手,为此穆罕默德二世丝毫不敢马虎,他向帝国各地征调精锐之兵,对外号称有30万之众直取贝尔格莱德

穆罕默德二世

公元1455年年底,对时局担忧的亚诺什·匈雅提和他所有的敌人公开和解,缓和了内部矛盾后的匈雅提随即开始准备对奥斯曼作战,他尽其所能储备和装备了贝尔格莱德征召所有能召集的部队前去支援

最后城堡中只留下了一支由他的妹夫西拉吉·米哈利和长子匈雅提·拉斯洛指挥的卫戍部队匈雅提带着所有家当向着贝尔格莱德进发,由于此举得不到贵族们的支援(贵族害怕匈雅提权力增长),可怜老将匈雅提只能独撑危局

匈雅提画像

而匈雅提倾其所有召集的部队也仅仅数千人,面对数十万的奥斯曼大军,这支守军从一开始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武《孙子·九地》



大战将至

公元1456年7月4日,从奥斯曼帝国各地集结的大军在穆罕默德二世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向贝尔格莱德进发,大军号称30万之众,但根据后世的研究大约在16万人左右,今天研究估计人数应该在6万到7万人之间

而如此数量众多的奥斯曼军队又赶在匈雅提的援军到来之前实现了对贝尔格莱德的围攻,此战因此得名“贝尔格莱德之围”“贝尔格莱德围城战”

当时的亚诺什·匈雅提几乎家资尽散,但依旧很难募集到能跟奥斯曼帝国匹敌的战士数量,加上国内贵族的忌惮和不支持,亚诺什·匈雅提几乎是孤军奋战

贝尔格莱德围城战

当时匈雅提唯一的支持者是乔凡尼·达·卡皮斯特拉诺一个极力宣扬圣战的方济会的修士而受乔凡尼的影响,许多装备简陋(只有弹弓和镰刀)但充满热情的农民纷纷聚集在他旗下

当然军队的核心仍经验丰富的雇佣兵和贵族骑兵,但他们数量不多,满打满算也不过4千人,军队中的大多数仍是作战经验和武器装备同样匮乏的农民和民兵,以及在支援路上收拢的十字军遗留战士

所有匈雅提的支援部队,加上贝尔格莱德城内的几千守军,整个军队也才三万人不到(加上后来被感召的农民也不过四五万人),如何跟拥有绝对数量军队和强大海军的奥斯曼帝国相抗衡呢?

匈雅提在沉思,而此时奥斯曼人已经完成了对贝尔格莱德的封锁,并开始了他们的攻城!时不我待必须极速进发,赶在奥斯曼人破城之前驰援贝尔格莱德,而生死,早就不是此时匈雅提考虑的东西了......

公元1456年7月14日,匈雅提率军抵达了贝尔格莱德的战场,听到消息的穆罕默德二世脸上似乎闪过了一丝惊讶,马上又恢复了镇定,似乎心里再说:亚诺什·匈雅提你终于来了,既然来了那就让我们在战场上决一死战吧!一场大战就此展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奥斯曼帝国简史(突厥之鹰)
红色多瑙河:1456年的贝尔格莱德围攻战
曾拯救过欧洲的这个国家,现在变得默默无闻
759. 那些生活在传说中的人(11)-苏莱曼一世(上)
矛与盾:奥斯曼—匈牙利战争(下)
乌尔班大炮是中世纪的攻城利器,由匈牙利的天才铸炮师乌尔班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