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夏历史课:揭秘西夏王子们鲜为人知的宫廷生活

西夏的开创者们

第一代皇子

李成遇,李成嵬

西夏皇子,党项族人,为太宗皇帝李德明的第二子,是李元昊的亲弟弟,生母为咩米氏。

根据史书记载:太宗李德明有三个儿子:长子是李元昊,母亲是卫慕氏,次子李成遇,母亲是咩米氏,第三子李成嵬,母亲是讹藏屈怀氏。后来兄弟们一起辅佐元昊开创了大白高国——西夏王朝

这三位皇子是开国以后的第一代皇子们

走火入魔而死的西夏皇太子

开国太子拓拔宁明

西夏皇太子拓拔宁明,是西夏景宗李元昊的长子,母亲皇后野利氏。

野利皇后生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就是拓拔宁明,同年被立为皇太子。

拓拔宁明生于公元1023年,生母受宠,子以母贵,他出生后即被立为皇太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跟父亲拓拔元昊生性凶狠残忍不同,拓拔宁明生性宽厚仁爱,而且不喜欢奢华,喜欢平淡,即使贵为皇太子也是每天粗茶淡饭,如果拓拔宁明真能顺利继承皇位,即使不是文治武功显赫的帝王,也会是一位流芳百世的仁君。

迷恋道教的太子,险些被废

拓拔宁明在10岁的时候,就接触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完全接受了道教的思想,成为了一名虔诚的道教徒。

可是太子拓拔宁明信仰道教过头了,入戏太深,他坚信如果每天修炼气功,终有一天能得道成仙,最终飞往道教中的玄天世界过神仙生活。

太子宁明知礼好学、深明大义,他性格和父亲元昊完全不同,而且又一直迷恋道教,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元昊开始怀疑李宁明是否能继承自己的文治武功,是否能守住自己一手创立的西夏王朝,一度阻止太子宁明接触道教,但拓拔宁明对父亲元昊的阻止不予理睬。

太子生性仁慈、不喜荣华富贵,笃信道教并幻想以此成仙。而拓拔元昊尚武,讨厌儒学,太子却好儒学。

有一天,他问拓拔宁明什么是“养生之道?”李宁明回答说:“不嗜杀人。”李元吴又问什么是“治国之道?”李宁明回答:“莫善于寡欲。”李元昊大怒,骂道:“你这小子说话不伦不类,不是成霸业的人材。”从此就不再喜欢他,下令太子不许朝见。还甚至一度想要改立皇太子。

太子拓拔宁明对自己将来是否能继承皇位不以为然,既然元昊有意改立太子,他索性全心全意跟着西夏一个名叫路修篁的道士学习起气功。

修炼气功,走火入魔而亡

太子宁明在皇宫内设下一个法坛,每天坐在上面打坐和修炼气功,修炼气功五年后,能一掌击穿一道墙。由于拓拔宁明修炼气功已经超出常人境界,稍有不慎便会走火入魔。果然,意外还是发生啦!

公元1043年的一天,太子宁明因练习“气辟”练的走火入魔,气忤于胸,当场疯狂乱吼,就地打滚,痛不欲生,惊动了整个皇宫。当夏景宗元昊和野利皇后赶到现场的时候,皇太子的拓拔宁明已经气绝身亡,一命呜呼了,死时年纪也就20岁上下。

仁德的宁明太子留下遗言说:天下荒旱老百姓生活困苦,希望死后只穿一白袍下葬,以此来弥补自己未能承担起替父母抚慰天下百姓的罪过。

元昊见到儿子的遗书,也颇为哀伤,下令依然按太子的规格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改立李宁明的亲弟弟、野利皇后的次子宁令哥为太子。

西夏王朝的开国皇太子拓拔宁明,因为沉迷道教修炼气功,结果导致自己走火入魔而死,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死的最奇葩的皇太子。

晋王——李察哥

晋王李察哥,西夏宗室皇子、名将。是惠宗李秉常的第二子,崇宗李乾顺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晋王多谋略,有勇力,长期掌握西夏兵权,多有战功。

西夏永安三年公元1100年,率军援青海吐蕃部抗宋,被宋军阻于湟水(今青海西宁东南),力战得脱。回师后任都统军。

贞观三年公元1103年九月,李乾顺封李察哥为晋王。建议他学习宋军之长,选蕃汉壮勇,教以强弩,平时带弓而锄,临战分番而进。

雍宁五年公元1119年三月,宋熙河经略使刘法奉陕西宣抚使童贯之命,统军进攻西夏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晋王李察哥率军于统安城(今青海 )正面阻击,暗遣精骑迁回其侧后,前后夹击,大败宋军,俘杀甚众,宋朝名将刘法也在此役中阵亡。

战后又乘胜进击,围攻震武军(今互助东北),后为牵制宋军,自动撤围退走。

在西夏仁宗早时期,晋王为主要的权臣。天盛八年公元1156年,晋王李察哥去世。

因辽国灭亡,忧愤而死的皇太子

李仁爱

西夏皇子李仁爱,聪慧有德,生母为辽国公主。公元1108年出生于西夏皇宫之中,是崇宗李乾顺册立的第一个太子。

母亲耶律南仙,是辽国宗室女,公元1105年,辽天祚帝封耶律南仙为成安公主,嫁李乾顺为皇后。李仁爱出生后不久即被立为皇太子。

耶律南仙与李乾顺虽是政治婚姻,但夫妻二人颇为恩爱。母亲贵为皇后背后又有辽国的支持,因此李仁爱的太子地位十分稳固,度过了非常幸福的童年、少年时代,在父母的精心教育下,也渐渐成长为品德兼优的皇子。

在他长大成人的十几年间,辽国渐渐衰弱,金国慢慢崛起,对西夏恩威并施。金国多次向辽国发起进攻。在此情况下,耶律南仙对故乡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之心,她积极努力,使西夏多次出兵援助辽国。

仁爱受母亲多年的熏陶,对母亲的故国辽国也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也主动请缨,但李乾顺出于种种考虑,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辽国元德二年公元1120年,金军向辽国发起猛攻,先后攻克了辽国的中京、西京。辽国将亡,天祚帝仓皇出逃,临近西夏边境,李乾顺派人前去迎接。

当时金太祖也派人进入西夏国,向崇宗李乾顺提出条件:若辽天祚帝入夏,望将他缴获解金,金国会割辽国部分土地以作酬赏。

乾顺见辽大势已去,权衡利弊之后,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将天祚帝“让”给了金国。元德七年公元1125年,辽天祚帝延熹被金国俘虏,辽国随即灭亡。

李仁爱得知辽大败的消息时,就叹息伤心好几个月,后来又得知父亲向金国称臣,背弃了辽国的时候,更是失声痛哭着劝止父亲。

李乾顺出于对西夏本国利益的考虑,没有听从儿子的劝谏,反而责骂训斥了仁爱。从此后年轻的李仁爱郁郁寡欢,积郁成疾,悲愤不已,痛恨父亲的背叛,惋惜大辽的灭亡

元德七年公元1125年9月,在辽国灭亡后的几个月之后,年仅17岁的皇太子李仁爱也忧愤早逝。同月, 皇后耶律南仙伤爱子夭亡,忧故国灭亡,愤皇帝丈夫无情,也绝食而死,母子俱亡。

西夏襄宗皇帝的生父

死后十年成为“太上皇”

越王——李仁友

李仁友是崇宗李乾顺的幼子,是仁宗李仁孝的弟弟。他同时也是未来的西夏第七世襄宗皇帝李安全的生父。

越王李仁友在仁宗皇帝李仁孝时期权倾朝野,乾祐元年公元1170年,独揽西夏军政大权的国相任得敬逼迫仁宗分夏国疆土之半归其统治。

任得敬又密通南宋,约夹攻金朝。南宋使臣被西夏国捕获,陈告于金国。这年八月,仁宗得金国支持,授意越王李仁友设计诛杀叛臣任得敬以及诸弟、党羽。

后因诛杀叛臣有功,仁宗进封为越王,公元1196年,西夏桓宗在位时期,越王李仁友病故。在他去世10年之后,他的亲生儿子李安全登上了皇位,越王李仁友在死后10年,成为了皇帝的父亲,追尊为:太上皇。

战乱中的西夏皇子

以身殉国——李承祯

西夏皇子,襄宗李安全的独子。李安全的皇帝当的也不舒服,因为他上任的时候真没运气,刚好碰上了不世出的猛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雄心大略,一心想要统一中原,蒙古军队能征善战,西夏根本就不是成吉思汗的对手。

应天四年,大蒙古国的成吉思汗亲自率领蒙古铁骑,御驾亲征,向西夏发动了凌厉的攻势,这已经是第三次进攻西夏了。

蒙古大军先是攻打黑水城,接着又向翰孩罗城发动猛攻。襄宗李安全着急了,他赶忙让儿子李承祯挂帅,大都督府令公高逸为副元帅,带着五万精兵立即迎战蒙古大军。

黑水城遗址

西夏军队根本就经不住蒙古铁骑吊打,被打得屁滚尿流,西夏大败,李承祯和副元帅高逸被俘,以身殉国。

清平郡王

名不详,是夏神宗李遵顼的儿子,夏献宗李德旺的弟弟,被封为清平郡王。1226年,李遵顼、李德旺父子相继去世,大臣们拥立清平郡王的儿子李睍登基为帝,他就是李睍的生父。

最后的皇子

西夏历史上唯一被废的皇太子

废太子——李德任

李德任,是西夏的废太子。是神宗李遵顼的长子,献宗李德旺的兄弟。

这位西夏皇室成员很特殊,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曾当过西夏国的皇太子,西夏亡国时,他是废太子。

西夏皇建二年(后改为光定元年,公元1211年),李遵顼当上了西夏皇帝,李德任以其长子的身份顺理成章成为皇太子。

临危受命的皇太子

夏光定七年公元1217年十二月,蒙古军队在大将木华黎的率领下。成吉思汗铁木真当时正在率部西征花剌子模,第四次征讨西夏,并很快打到西夏国都中兴府城下。

蒙古军渡过黄河,包围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市),城中的西夏神宗皇帝李遵顼畏惧蒙古势强,找个机会跑了,把抵抗蒙古军队以及交涉的任务甩锅给了皇太子李德任。

蒙古大军此次征讨西夏,并非为了灭其国,只是因为成吉思汗西征前,让西夏派兵助战被拒绝,“蒙古主震怒”,才安排木华黎出兵惩治。

在接受了中兴府防务大权后的皇太子李德任主动派遣使者去向蒙古请罪,得到了木华黎的认可,于是,他带着蒙古军队撤走了。不过,李德任向蒙古请罪,并非是他畏惧蒙古,只是权宜之计,他本人是坚定的抗蒙派。

蒙古国崛起后,最首要的大敌是金国,围绕在蒙古草原和金国周边的国家,就必须要做出选择,是支持蒙古,还是支持金国。

西夏本来就跟金国是盟友,但在蒙古国的铁蹄强势之下,加上蒙古几次攻打西夏,金国都无力救援,西夏被迫依附蒙古跟金国为敌。

李德任的父亲李遵顼就曾好几次主动出兵攻打金国,是比较认可“附蒙伐金”政策的。而且,李遵顼也希望借着蒙古的庇护,趁着金国势力虚弱,多从金国那边抢点地盘和资源,以延续西夏的国运。

皇帝李遵顼一开始也并非完全坚定的执行“附蒙伐金”的政策,他在攻打金国的同时,也曾好几次希望跟金国重新结盟,也提出过重新互市的要求。

“遵顼遗书金之绥德、葭州,乞复互市,以寻旧盟。庆山奴以闻,金主不许。”意思是金国被西夏的不停出兵骚扰搞烦了,多次拒绝了李遵顼的互市请求。于是,李遵顼从一开始不那么肯定变成了坚定的“附蒙伐金”派。

此时,西夏国内因为依附蒙古要每年派兵配合其作战,导致西夏国力逐渐下滑,为了不被蒙古人的好战拖垮,反对“附蒙伐金”这个政策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的出头鸟就是皇太子李德任。

与皇帝起冲突

太子德任被废囚禁

夏光定十三年公元1223年, 英明的皇太子李德任深知蒙古人的难缠,希望能“联金抗蒙”,摆脱蒙古对西夏的压榨。但这个想法跟皇帝李遵顼的想法起了严重冲突,太子德任上书谏言给皇帝要和金国议和,皇帝遵顼没有答应,太子德任就以不做太子威胁皇帝,想要出家为僧,李德任的言语彻底激怒了父亲 ,李遵顼一怒之下,把李德任给废了,并囚禁于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南)。

德任被废后,一直在灵州居住,皇帝李遵顼后来在蒙古人的逼迫下退位,把皇位传给了次子李德旺,是为西夏献宗皇帝。

国破家亡,大义凛然

爱国忠君的废太子结局

西夏乾定四年公元1226年,蒙古军队在成吉思汗铁木真的率领下第六次攻打西夏。

乾定四年公元1226年,太上皇西夏神宗李遵顼驾崩,同年七月,皇帝西夏献宗李德旺也驾崩,父子俩相继去世,西夏群臣拥立清平郡王的儿子南平王李睍继位为帝,改年号为宝义元年。

宝义元年公元1226十一月,蒙古军队攻下灵州,进入兀纳剌城,国已破,但人还在,废太子李德任被俘蒙古大军俘虏。

蒙古将领本不愿意杀废太子李德任,如果李德任向蒙古投降的话,以他的身份,能帮助蒙古轻松统治原西夏地区。

可李德任虽然被废,在囚禁中生活,却不愿意妥协投降,扔然慷慨赴死,他年幼的儿子李惟忠,这时才七岁,居然也要求随父殉国,蒙古人感动父子俩忠君爱国的行为,拒绝了废太子李德任儿子的要求,他的遗孤李惟忠后来成为蒙古军队中的大将,死后获封国公爵位。

《西夏书事》中对李德任这位废太子亡国宗室的评价也相当高,使其名垂青史。

废太子亡国不亡心,也是忠君爱国之辈,李德任的民族气节也是得到了蒙古人的赞扬,比一百多年前北宋的那些皇室子弟们强太多。至此,西夏最后的皇子被杀西夏国也宣告灭亡。

以废太子李德任为例,西夏就是有许多像他这样的不屈不挠,忠君爱国的人顽强抵抗敌军,他们用生命在捍卫着这边土地,才使得强大的成吉思汗铁木真时期的蒙古铁骑,也要攻打六次,才灭掉西夏。

西夏国的每一个人都在凝聚自己的力量,拼命守护这片大白高国的宁静。即使到今天,神秘的西夏王陵也还是为我们遗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宝藏,它们就是历史的见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夏亡国时,一个特殊的皇室成员的故事,气节远超曾经的北宋皇室
历史上的西夏王朝,历经十位帝王,开国君主被太子所杀
神秘的西夏王朝,为何至今都是解不开的迷?
史上首位皇帝状元李遵顼简介 李遵顼是个怎样的皇帝?
西夏开国暴君李元昊:杀亲妈、诛妻儿、霸占儿媳,最终被儿子刺杀
中国最奇葩的皇太子,因沉迷道教修炼气功过度,结果走火入魔而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