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衰落到崛起——林则徐之三(驰禁之争)

有多少人因它人鬼不分、倾家荡产,又有多少人因他荣华富贵,人头落地。——写给鸦片

咱们书接前文

漂亮的罂粟花

先说鸦片的起源:

鸦片:也叫大烟、阿芙蓉、阿片、中国老百姓也有叫芙蓉膏、神仙膏、福寿膏等等。历史非常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多年前旧石器时代,至少在公元前2160年就被当做兽药或妇科药品。当代很多人小时候也可能会用过。例如家里有60岁以上的老人会告诉你拉肚子可以吃一点点大烟,这是个土办法。

现在的主要用途是用来麻醉和染色。

鸦片是最早的毒品,能让人成瘾。后来演变出许多新兴的毒品在这就不说了,大家自己百度。

鸦片大量进入中国:

复原的19世纪英国武装商船

明朝时,鸦片还属于藩属国进贡给中国的贡品,清朝初年逐渐流入民间,先是治病救人后慢慢有很多人吸食。雍正七年(1729)年,皇帝颁布了《兴贩鸦片及开设烟馆之条例》,在这一法令中,首次提出了用刑罚手段来惩治贩卖、教唆或引诱他人吸食鸦片的行为,并加重了对管理官吏的责任。乾隆、嘉庆、道光都曾下令禁止吸食鸦片,但是中国官方作为药物还是每年会进口一些鸦片的,只是数量不多而已。鸦片贩子利用中国官员明禁暗驰的心里,贿赂官员,就能让鸦片顺利进口。到了1806年,林则徐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时,英国输华的鸦片数目达到了4306箱,流毒东南,走私猖獗。但是这时候没能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1833年,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很牛的公司以后专门介绍)的对华专营权,越来越多的私人商贩来中国贩卖鸦片,供给端增加了,市场上的鸦片就多了起来,于是便有了这样的景象:有人因为吸食鸦片骨瘦如柴、倾家荡产、倒毙街头。也有人因为贩卖鸦片而荣华富贵、锦衣玉食。这是看得见的景象;还有看不到的景象,大量白银外流,造成银贵钱贱的金融危机,社会暮气沉沉,兵无斗志,士无进取之心。其实在1821年,也就是道光元年,刚刚即位的道光帝,感觉鸦片流毒深重,就下达严厉禁烟法令:”开馆者议绞,贩卖者充军,吸食者杖徙“而林则徐在江苏按察使任上就积极落实禁烟政策,取缔烟管,抓捕烟贩,也注意搜集和推广戒烟的药方。到江苏巡抚的位置时也是坚定的禁烟。

按照当时法律规定,开烟管是要处以绞刑的。看到这大家就疑惑了,既然处以这么重的刑罚,为啥鸦片还越禁越多呢,烟管怎么越开越多呢?

答案:一是法度不严,林则徐奏折:“是以开馆应拟绞罪,律例早有明条,而历年未闻绞过一人,办过一案。”可见关于鸦片的律例基本就是摆设;

二是利益,巨大的经济利益。

利益也主要是两个方面即公开的和不公开的。

我们先说公开的:税银,由于当时中国只在广州开放了通商口岸。1835年前后,仅仅一个广州口岸鸦片带来的岁入已经达到了上百万两。道光帝很纠结,砍掉鸦片百万岁入没了,舍不得呀。为了税银,鸦片也难以绝禁。

再说不公开的:孝敬也称贿赂。这个就没什么好多说的了,事实就是但凡涉及鸦片,好处就多。贿赂就重。黄爵滋后来的奏折就说单单海关检查的人员,到手的贿赂便不止百万。那么其他能跟鸦片沾边的大小官吏就自不必说。这就是为什么屡禁不止,越禁越多的原因。

抽鸦片烟

争论

在这个背景下,朝中官员对于鸦片就有了驰禁与严禁之争,

驰禁:顾名思义,松弛禁令的意思。

以吴石华、许乃济等为代表的一派主张驰禁,即放松禁令,以货易货以阻止白银外流,同时允许国内种植鸦片抵御国外鸦片的入侵,但是以黄爵滋,张际亮为代表的一派,则表示驰禁论误国害民,只能使鸦片的流毒更广,从而主张直接严禁。

当然这些都是小人物,按经验一般都是小人物先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再由大人物负责解决问题。但是这次朝廷的大人物基本上保持了中立的态度,直接让皇帝自己决断。我们说的大人物就是以军机大臣穆彰阿为首的“中立派”他们才是老滑头,因为他们是鸦片的受贿集团,既得利益者,有鸦片他们才有钱赚,鸦片没了,岂不是断了财路。

而我们的道光皇帝恰恰又是一个缺乏远见的人,一边想禁,一边又舍不得银子。优柔寡断可见一斑。这一争论就争了好几年,从1834年有驰禁论的思想在广州泛滥开始,到1836年六月十日徐乃济正式向皇帝提出驰禁论,再到1838年底的决定禁烟,鸦片贸易也在禁与不禁的争论中越来越多。

1838年六月二日,鸿胪寺卿黄爵滋上《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要求禁烟,这个奏折引起轰动,黄批评了此前禁烟措施的种种不切实际。

首先,严查海口,那些海关检查人员经手几千万的走私贸易,到手贿赂不下百万,谁会严查死守?其次,贩卖、开馆的人早和官兵串通一气,如何肃清?即使关闭广州通商口岸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在利益的驱使下,英国人把船开到了零丁洋里停泊。中国的鸦片贩子还是趋之若鹜。他还提出应从吸食者入手,严惩吸食者,让鸦片卖不出去。进口量自然就减少。他提出给烟鬼一年时间戒烟,逾期仍犯的以死罪论处。官员吸食的罪加一等,取消子弟的科考资格(大家明白现在的公务员为啥要政审了吧)。

可以说这个奏折让道光眼前一亮,正为了屡禁不止发愁,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个奏折给了他新的启示,为了探索更好的办法,他把黄爵滋的奏折下发给各地将军、督抚讨论。

此时的林则徐已经是湖广总督加兵部尚书衔,管理湖南湖北的一切军政大事,官至从一品。他非常支持黄爵滋的见解,并提出一些具体措施:责成县吏、地保、甲长收缴烟土、眼膏、烟具;加重开馆贩烟的罪刑,限期自首;“熬审”吸食者,令其改过自新,把一年分为4期,过一期未戒除就罪加一等。对于真心悔过的吸食者,他暂免治罪,发给戒烟药丸。同时还把多年搜集的各种戒烟药房《救迷良方》上报朝廷。1838年8月27日,仅仅汉阳、江夏两县,收缴并销毁烟枪1264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认真地销毁烟枪的人.

在黄爵滋的奏折过去4个月后,也就是1838年10月林则徐上了清代最有名的折子之一《钱票无甚关碍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提出了著名的“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响之银”,如果说黄爵滋的奏折还是以讨论怎么样避免白银外流为主,林则徐的奏折则把鸦片提升到了误国害民的高度,把鸦片的危害从财政危机,上升到了事关生死存亡的民族危机。

几番折腾下来,道光皇帝热血沸腾下定决心禁烟,并且给了驰禁派一个下马威,直接把提出驰禁的许乃济从三品降为六品,离岗回家。在此打击下,回家一年后,徐乃济病逝。多说一下,徐乃济中进士时和林则徐一样也是二甲第四名,牛人一个。

1838年12月下旬,53岁的林则徐进京面圣。林则徐进京后,连续8天获得道光皇帝召见,并且获赐“紫禁城骑马的”的殊荣。道光皇帝也就比林则徐年长4岁。按理说俩人聊天没什么代沟,彼此心里那点事一点就透。但是即使这样,林则徐和皇帝还是沟通了8次,为什么要沟通8次呢?应该说主要是为了摸底牌。首先皇帝要摸林则徐的底牌,也就是禁烟你准备怎么干?朕要听你说说。其次,林则徐要摸道光皇帝的底牌。我要是前边给你挑事了,皇上您准备怎么办?这几次沟通主要是把这两件事解决掉。俩人聊了8天,每次大约1个小时,其中自然包括到了禁烟后的种种情况,比如和英国的武装冲突,比如关税收入减少的后果以及后来如何恢复。当然大部分是林则徐给道光皇帝解心结。

林则徐面圣

1838年的最后一天,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当时中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禁烟,同时广东水师也归他节制。道光皇帝希望一劳永逸,一次性解决鸦片问题,为国家永除此患。

这正是:钦赐个尚方宝剑,下放了水师兵权,摩拳擦掌为禁烟,本大人剑刺南天。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史:黄爵滋上书,禁烟的开始
【国际禁毒日特刊】▶他是中国史上提出禁毒第一人…是谁?
这位民族英雄犯了个“大错误”,导致清朝惨败,结束千年封建统治
林公发明《戒烟断瘾方》——兼谈林则徐与传统医药学
是谁促成了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贩“铁头老鼠”为何闻风而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