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洋人物志:青海反清运动

辛亥革命爆发前后,青海河湟地区发起轰轰烈烈的反清武装起义。先清朝大肆征收盐税、厘金,引起底层民怨沸腾,革命党人在东南沿海地区多次发起起义,当时青海虽未见革命运动,然因地方官为非作歹横征暴敛,民变亦屡见不鲜。值辛亥革命爆发前夕,四川西昌举人康敷镕在蜀地无官阙可补,因其家族以靴匠为业,早年有族人辗转至青海制靴谋生,康敷镕不愿闲居故里,打算效仿族人离开故乡至青海补缺,遂出任青海丹噶尔厅(即湟源)同知,其刚到任不久即出现反清起义。

清代官靴

原来1910年湟源盐贩李旺因抗税抢过盐局,事后以为单打独斗不能成事,就在本村创立“黄表会”,核心成员有西宁西川人李旺、董腊匠,以及一名山东籍的“铁板道人”。原来李旺与西宁董蜡匠和官差李通云熟识,又与陕西哥老会、革命党互通声息,颇知南方革命党起义的情事,知悉满清行将灭亡的实情,便于1910年联合哥老会王铁棍、矿工郎老爷、农民党秋蝉儿等抢砸盐局,事败后隐匿从事驮脚运输为生,往来于陕西、甘肃之间,在潼关偶遇山东籍铁板道人(亦称“裴道人”),道人曾参加义和团运动,后遭清军镇压失败后,裴道人等隐匿漂泊江湖,改变“扶清灭洋”宗旨为“扫清灭洋”,又久历江湖颇知神鬼莫测的迷信仪轨,李旺信服遂拜道人为师,两人回到丹噶尔,又联络西宁董蜡匠与裴道人成立了“黄表会”。

义和团运动

李旺在黄表会中自称“李上天”,通过烧“黄表”祭“神”等鬼神迷信吸引群众,在西宁、丹噶尔一带传教,四处活动劝人入会,宣传清朝将亡且有“真命天子”出现,其仪轨与宗旨倡导“扫清灭洋”,故与革命党、哥老会等反清力量逐步融合,然而“黄表会”仍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李旺、董腊匠、铁板道人等自封“丞相”、“军师”,扶植一个10多岁的孩子做“皇帝”,聚拢起200多群众早晚参拜,操练戈、矛、刀、棍等武器,四处张贴反清灭洋布告,计划攻取丹噶尔、西宁等地。

盐贩

1911年9月7日计划因人告密泄露,康敷镕刚到丹噶尔即听闻此事,迅速赶到衙署调动兵马布置防备,又派人报西宁总兵张定邦镇压,官府强令解散会党并捉拿李旺等首领,遭到义军断然拒绝,此后义军与西宁镇总兵激战一昼夜,打死官兵百余人,康敷镕指挥清军逮捕李旺、董腊匠、铁板道人等头目。起义惊动兰州的陕甘总督长庚,遂派遣昭武军统领马福祥会同康敷镕审讯义军首领,最终李旺、董腊匠、裴道人等十余名义军首领皆被处死,李旺被捕杀临刑时仍高呼:“革命党杀尽狗官鬼子,替好汉报仇伸冤。”

清朝刑场

不久康敷镕即因平叛之功得到升迁,被长庚保举超升为候补道。起义失败了,镇压起义的官员换了红顶子,自然以为时来运转升官发财,不过受苦受难的民众无处申冤,仍要聚拢起来向着腐朽的清朝进攻,人们并没有忘记盐贩李旺的惨死。康敷镕在丹噶尔厅主持编修《丹噶尔厅志》,地方盐贩称此书泄露丹噶尔商人贩盐获利的秘密,致使政府专卖盐货,使贩盐者丢了饭碗,于是聚拢二百余人捣毁官衙,康敷镕再次调派清军镇压。

清军镇压起义

起义遭到镇压引起民众激愤,仅一个月后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西安等先后起义成功,给全国各地反清革命运动注入了强心剂,河湟地区的志士们准备再举反清义旗。先前黄表会的骨干乔寿山重组会党,革除了黄表会中诸多迷信仪式,明确了革命推翻满清的目标,又与哥老会首领任得慧合作,在西宁乡民和驻军中发展力量。原来乔寿山、任得慧早年曾在董福祥军中当兵,期间加入哥老会接受反清思想,后来两人退伍仍然伺机反清,与西宁镇标中哥老会官兵相互熟识,伺机发展反清力量。

哥老会会众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人在全国各地策动会党起义,乔寿山联合昔日战友“孙麻子”组织农民、小手工业者和杂役等1000余人,暗中联络西宁巡防营士兵,又策动西宁大营盘镇新军中的会党分子数百人到时响应,筹划既定遂以乔寿山任马大元帅,任得慧为副元帅,白玉虎为总兵,预备趁十月湟中郭家寨庙会之际,大集人众夺取清军粮仓会攻西宁。

反清运动

当时谋划起义既定,乔寿山联合各方人众达3000余,至12月4日既联络各方,要求各处会众渐次集结义军,时于夜间操练人马。义军中颇有好事之人跃跃欲试,于是有人致信清军振海营千总,威胁其准备粮秣共同起义,否则即踏平振海堡等等,此信名为示威实则无异于告密,致使起义事机泄露。此事旋即报告到西宁总兵张定邦处,清军连夜发兵直扑郭家寨镇压,又加强西宁府城防,收缴大营盘镇标新军的武器。1911年12月15日,当时起义人众尚未集合,乔寿山见清军来攻遂提前发动起义,于郭家寨奋力抵御来犯之敌,终因武器简陋难以抵挡洋枪洋炮,义军人数方面亦寡不敌众,起义群众伤亡百余人,孙麻子当场阵亡,任得慧等25人被害,乔寿山、白玉虎突围逃脱不知所终,最终起义归于失败。

清兵

清朝覆灭之后,甘肃(包括甘肃、青海、宁夏)于1912年3月15日通电宣布赞成共和,由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向旧官僚袁世凯妥协,致使西北革命党人迅速失势,甘省大权为前清旧官僚所把持,因而昔日镇压起义的清朝官员依旧安然无恙,摇身一变成为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新官僚。镇压湟源民众起义的张定邦、康敷镕继续为官一方,尤其康敷镕仍留任丹噶尔厅,直至1913年才离任,先后至武威、安定等地出任知县,甚至还被选为甘肃省参议员,至1928年携带眷属回到蜀地,最终病逝于西昌故里。

西昌掠影

火镰曰: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壮举,终结了延续数千年的封建统治,然而所谓“革命”在西北大地仿佛延续着“改朝换代”的旧路,前仆后继的起义者徒然牺牲,前清旧官僚仍在“帝王将相”的旧梦中瑀瑀独行,等待着更为伟烈的革命风潮的唤醒,亦或更为深重的苦难的磨折,用以证明抗争者的鲜血没有白白抛洒,那怕已被飞扬的尘土掩埋了。

大西北掠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洋人物志:伊犁起义
北洋人物志:三十六兄弟
呢句粤语改变咗一段历史,有豪情有惋惜!
百年近代史百宗大事记(三十二)武昌起义
谁当话事人就砍谁:北洋时代的9代陕西督军
论辛亥革命时期湖南会党的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