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戏说民国军阀(4)袁世凯:鲜为人知的朝鲜“太上皇”执掌朝鲜12年

1882年,两度名落孙山的袁世凯,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准备参加乡试,博取功名。不料,大清属国朝鲜突发事变,改变了袁世凯的人生轨迹。同年7月,朝鲜爆发“壬午军乱”,请求宗主国清廷出兵平乱。袁世凯由此入朝,执掌朝鲜大权12年,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鲜“太上皇”。

袁世凯

故事还得从朝鲜王室“最高三人组”争权夺利说起。1864年1月,年仅12岁的李熙继位朝鲜国王,由亲生父亲、兴宣大院君李昰应摄政。1866年3月,在李昰应的包办下,李熙立闵氏为朝鲜王妃,即有名的明成皇后,通称闵妃。

兴宣大院君李昰应

1873年12月,闵妃以李熙“国王亲政”为由发动政变,迫使大院君李昰应下野。此后,名义上是李熙掌权,实际上却是闵妃当政。

明成皇后闵妃

1882年7月,朝鲜爆发“壬午军乱”,大院君李昰应利用军队哗变,成功夺权,把儿媳妇闵妃赶下台。朝鲜请求宗主国清廷出兵平乱。8月,日本出兵朝鲜。入仕刚一年的袁世凯跟随淮军名将吴长庆率领三千“庆军”东渡朝鲜。

壬午军乱

入朝后,袁世凯协助吴长庆迅速整军备武,设计诱捕了大院君李昰应,同时指挥清军平叛。战斗中,袁世凯自领一军,身先士卒,带领所部人马冲锋陷阵,开枪打死几十名叛军。他的英勇善战鼓舞了士气,兵变很快得以平定。吴长庆在给朝廷的军报中赞扬他“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列为首功。随后,当年23岁的袁世凯以帮办朝鲜军务的身份常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训练新军。袁世凯留镇朝鲜期间,得到了朝鲜上下的一致好评。

入朝平乱清军

1884年六月,吴长庆病逝。十二月,朝鲜爆发“甲申政变”,驻朝日军趁机行动,妄图挟制朝鲜王室,攫取更多利益。袁世凯指挥清军平息内乱,击退日军,维系了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半岛的阴谋,延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具有重大意义。袁世凯因此得到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赏识。

李鸿章

1885年11月,李鸿章力排众议,委派袁世凯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位同三品道员,左右朝鲜政局,俨然朝鲜的“太上皇”。1890年2月,李鸿章给袁世凯写了“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的评语。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袁世凯暗示朝鲜政府向清政府求援。随后日军迅速出兵朝鲜,企图挑起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袁世凯化装成平民抵达天津回国。8月6日,袁世凯奉旨前往辽东前线,协助周馥转运粮草器械、收集散兵游勇等后勤事宜。

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

袁世凯在朝鲜的十二年,有效地遏制了日本帝国主义和沙皇俄国对朝鲜的渗透,有力地维护了清廷在朝鲜的宗主国权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为什么把朝鲜的太上皇囚禁在保定?
解读甲午战争导火索:为什么会是朝鲜
朝鲜太上皇请求清廷,将朝鲜纳入版图,被李鸿章拒绝
为什么朝鲜人那么害怕袁世凯?他在朝鲜到底做过什么?
「文章」袁世凯(2)初入朝鲜,崭露头角
清朝末年最后的辉煌,平定朝鲜,设置朝鲜租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