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换个角度看历史[2]—失败者的故事

历史往往对胜利者大书特书,正如我们大多数人只知世界最高峰而不知其二一样,对于这群败下阵来的对手,史书往往进行抹黑甚至雪藏,来彰显胜利者的正统性。今天这篇文章为大家拨云见雾,探秘那些失败者的故事,也许,他们并没有史书上记载的那么不堪。

在古代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往往以双方候选人是否登上帝位作为胜利与否的划分依据,但也有当上了皇帝仍被拉下马的情况,一般被称为废帝,下面我们展开来讲。

  • 秦朝

失败者一:公子扶苏

失败原因:被排挤出权力核心圈,处处被动

昌平君事件后,使得有楚人血统的公子扶苏渐渐被秦始皇排挤到权力核心外层,发配到北方蒙恬的军中,可以说是历练也可以说是保护,由于秦始皇晚年摇摆不定,也许是对自己的身体还有信心,所以并没有明确册立继承人,因而始皇突发病逝在巡游路上时,近水楼台的公子胡亥集团抢得先机掌握主动权,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部署针对。

最终结局:

胡亥继位后,立即将扶苏赐死并清洗支持他的蒙氏军方将领,扶苏接到自裁圣旨后,因不愿大秦分裂而拒绝了蒙恬的暗示选择自尽,终年不详,约莫三十岁。

历史评价:

由于秦朝二世而亡,再加上秦二世倒行逆施,屠戮兄长,连姐妹都不放过,天人公愤,所以扶苏在史书上多以被同情的、偏客观的正面形象出现。秦代也没有谥法,所以扶苏没有谥号。

司马迁《史记》:“扶苏为人仁。” “刚毅而武勇, 信人而奋士”。

注:谥号,是指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用谥号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在中国古代,一般只有帝王将相死后才拥有谥号。

  • 汉朝

失败者二:西汉·赵隐王·刘如意

失败原因:没有政治根基

赵王刘如意是刘邦第三子,刘邦在世时,其母戚夫人积极吹枕边风意欲让刘邦立如意为太子,但戚夫人并没有政治根基,仅靠美色获得刘邦支持,吕后背后是元老功臣集团的支持,尤其吕后还通过张良请出了商山四皓为太子刘盈助阵,对刘邦而言,几个儒生不足为惧,可怕的是重臣张良都倒向了刘盈,强行让刘如意上位只怕落得秦二世的下场,刘邦也无可奈何了。

最终结局:

刘邦离世前尽可能的为这个爱子留了后路,汉惠帝刘盈也尽可能保护他,但刘如意还是被吕后毒杀,终年十一岁,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悲惨离世。

历史评价:

由于诸吕之乱,孝惠一系被否认了帝位合法性,因而被吕后迫害的刘如意没有被泼脏水,只在史书上留下匆匆几字,介绍生平和经历。

刘如意的谥号隐,是中下谥,在谥法中有以下释义:“隐拂不成曰隐;不显尸国曰隐;见美坚长曰隐;隐括不成曰隐;不尸其位曰隐;违拂不成曰隐;怀情不尽曰隐;不明误国曰隐;威德刚武曰隐。”应有同情,略带批判之意。

班固: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赵不辜,淮厉自亡,燕灵绝嗣,齐悼特昌。

失败者三:齐哀王·刘襄

失败原因:在外藩王,在朝中影响力有限

齐王刘襄在诛吕中功劳最大,齐王系兄弟人才辈出在宗室中多有影响力,功臣集团担心控制不住也不愿意上台一个强势君王,故而选择迎立毫无背景的代王刘恒。

最终结局:

被功臣集团+新帝打压,代王登基后次年就郁郁而终,年约二十五六岁。

历史评价:

刘襄得名于刘邦,襄字助也,不难看出有刘邦期望庶长一脉老老实实辅助中央的意思,这可能就是刘襄的宿命吧。

由于齐王系人才辈出,刘襄兄弟十三人全部被封为诸侯王,在宗室中有极高的话语权,所以刘襄的历史评价还是偏正面的。刘襄谥号齐哀王,哀在谥法中有早衰短折的意思,是个平谥,这里应该是叹息刘襄英年早逝。

失败者四:梁孝王·刘武

失败原因:父死子即,兄终弟及,继位顺序靠后不合礼法且自身犯错被人抓住把柄

梁王刘武是汉文帝嫡次子,曾依靠平定七国之乱,成为景帝炙手可热的红人,景帝在酒后曾亲口许诺百年之后传位给梁王,再加上母亲窦太后的支持,使得刘武野心不断膨胀欲谋储位,但由于朝臣的反对,再加上刘武做出刺杀朝臣的举动,最终出局。

最终结局:

郁郁而终,死后诺大的梁国被一分为五。

历史评价:

刘武虽然争储失败,但在七国之乱中的功绩不容抹杀,算比较公正客观。刘武的谥号武是个美谥,有慈惠爱民、善事父母、继志成事之意。

司马贞:文帝少子,徙封于梁。太后钟爱,广筑睢阳。旌旗警跸,势拟天王。功扞吴楚,计丑孙羊。窦婴正议,袁盎劫伤。汉穷梁狱,冠盖相望。祸成骄子,致此猖狂。虽分五国,卒亦不昌。

失败者五:戾太子·刘据

失败原因:奸人挑拨,父子生隙,根源还是刘据地位岌岌可危

随着卫青霍去病的相继离世,军方有了新旧交替,太子刘据在军方的支持有所削弱,再加上昌邑王刘髆势力,钩弋夫人势力,太子敌对势力江充等利用武帝多疑性格的不断挑战和挑唆,使得父子渐生嫌隙,刘据为了不步扶苏覆辙,起兵诛杀反对势力,被定性为谋反,最后兵败逃亡。

最终结局:

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自尽,两个儿子被杀,仅剩一个在襁褓中的孙子刘病已存活。

历史评价:

刘据同扶苏一样,是个令人同情的失败者,再加上后来其孙登上帝位,历史总评趋向于部分批判,总体同情的角度,汉宣帝为其上谥号“戾”,是个中等偏下的谥号,意为不悔前过,算是西汉官方的盖棺定论。

韦凑:汉戾太子困于江充之谗,发忿杀充,虽兴兵交战,非围逼君父也;兵败而死,及其孙为天子,始得改葬,犹谥曰戾。况重俊可谥之曰节愍乎!

失败者六:海昏侯·刘贺

失败原因:急于抢班夺权,打破势力平衡

汉昭帝无嗣而终,权臣霍光把持朝政,选中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入嗣昭帝,继承大统。由于前任昌邑王-刘贺之父刘髆是竞争太子出局的,在朝中的党羽已被肃清,而刘贺急于掌控朝政,在还没有加冕的情况下就在朝中大肆安插亲信,这严重打破了朝中的势力平衡,因而霍光借用上官太后的名义将其废黜,贬回昌邑,其党羽悉数诛杀,狠狠的给刘贺上了一课。反观同样是被功臣集团迎立的汉文帝刘恒,就懂得韬光养晦,刘贺还是政治经验太年轻了。

最终结局:

被终身监视提防,郁郁而终。

历史评价:

根据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来推测,刘贺应该是个文艺青年,所谓刘贺登基二十七天干了一千多件坏事,是政敌霍光为了废除他找的借口罢了,刘贺在史书和影视剧中的形象,多受此影响,成了一个只会架鸡走狗的纨绔子弟形象。

卢植: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宫。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过千馀,故霍光废之。
  • 三国

失败者七:曹魏·陈思王·曹植

失败原因:志不在此

曹操之子,曹植虽然文采飞扬很得曹操喜爱,但似乎并没有跟曹丕争的意图,是被背后的利益集团推着往前走,擅闯司马门,大战前夕酩酊大醉等一系列看似自毁前程的行为让他彻底丧失了继承人的资格。

最终结局:

被曹丕曹叡两代人提防打压,郁郁而终。

历史评价:

由于曹植文采飞扬,受后世文学家推崇,谢灵运更评价曹植天下才学弓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总体形象偏正面。曹植谥号为思,是个平谥,有道德纯一,追悔前过之意。

陈寿:陈思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
  • 唐朝

失败者八:隐太子·李建成

失败原因:被武力推翻

唐高祖李渊嫡长子,在与秦王李世民的争斗中处于优势地位,李世民迫不得已孤注一掷发动武装政变。

最终结局:

被李世民弑杀,所有儿子被一并诛杀。

历史评价:

李建成算是被史书黑得不像话的典型例子了,在与李世民的斗争中,李建成已经是太子且有自己的班底,还在逐渐瓦解李世民的秦王府班底,可以说李世民如果不发动武装政变,或者说武装政变是下下策,基本上是必输的局面。李世民政变上位后,为了消除李建成的政治影响力,把他的功勋从历史中抹去,又把五个侄子全部处死以绝后患。我们客观的评价李建成,先看看他做了什么事,李建成在晋阳起兵之前,前往河东募兵。率军攻略西河,攻取霍邑,占据潼关,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册立为皇太子,协助处理政事。多次防御突厥的入侵,斩杀刘黑闼,平定山东地区。可以看出,李建成文武兼备,是个相当优秀的继承人,至少不是李世民笔下的那么不堪。李世民的政变上位,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给了后世子孙十分严重的错误示范,让唐朝成为历史上政变最多的朝代,而这一点,李世民在亲子李承乾上也体会到了。

李建成一开始没有谥号,后来被追封为息王,谥号隐,贞观末年又被追谥为太子,谥号依旧为隐,被称为隐太子,李世民还是拉不下脸,给的还是不怎么好的谥号。

温大雅:太子及王俱禀圣略,倾财赈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缯博徒,监门厮养,一技可称,一艺可取,与之抗礼,未尝云倦。故得士庶之心,无不至者。
  • 清朝

失败者九:废太子·理密亲王·爱新觉罗·胤礽

失败原因:皇权漩涡中心,被夺嫡势力轮番进攻

清圣祖康熙嫡长子,自幼被立为太子,由于康熙帝在位时间长达61年,胤礽在储位也长达37年,在储期间没有处理好与君父、与诸皇子之间的关系,党争汹涌,最终在竞争势力的推波助澜下被两立两废。

最终结局:

被圈禁,郁郁而终。

历史评价:

胤礽的历史评价偏客观,死后封为和硕理亲王,谥号为密,整个清朝只有两个亲王被追谥为密,还有一个是清末巨贪庆亲王奕劻,密有追补前过的意思,是个中等偏下的谥号。

《清史纪事本末》:①太子性仁弱,率易任情,无矫饰。②胤礽居储位,会圣祖亲征准噶尔,胤礽奉命监国,以性仁弱故,为政务宽大。
  • 小结:

历史上还有一些连胜利者都是小透明的存在,被他们击败的对手也只能史书上才能见其踪影,如西汉的中山王刘兴、东汉的东海王刘强、清河王刘庆、三国东吴的废太子孙和等等,其中隋朝房陵王杨勇、唐太宗李世民废太子李承乾,与史书中记载较为一致,本文不再赘述。

本文完结,如有遗漏欢迎指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建成的五个女儿,最终结局又是如何?
历史天窗|| 梁山108将的最终结局 ​ ​​​
中国各朝代太子最终结局一览
大汉皇后卫子夫生育了几个孩子?他们的结局如何
汉武帝明知太子冤枉,为何仍绝情杀他满门?看看李渊的下场就懂了
历史上最著名的19次农民起义(起义口号及参与人数,以及最终结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