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鸦片战争15:英国战争准备

下面进入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主题:鸦片战争。在这段历史中,我们的清政府被打得一败涂地,毫无还手之力,最后割地赔款,开始了我们民族屈辱的历史。在以林则徐为首的正义力量的领导下,清王朝的禁烟运动搞得有声有色,但这不意味着这个王朝回到了振兴向上的轨道,这只是它短暂的高光时刻,它继续是腐朽没落的,继续是封闭落后的,它不了解世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不了解西方列强正以汹汹之势向它走来。

一、侵略叫嚣

虎门硝烟在英国资产阶级内部掀起了怎样的侵略叫嚣呢?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少数几个人而是一股强大的势力搞成的,这股势力掌握多么强大的实力,表现出多么强大的决心和意志,决定了它能多大程度上按自己的意图把事情干成。这场侵略叫嚣的主力军是鸦片贩子和工业资产阶级,而鸦片贩子不仅仅是广州的那一撮人,印度才是鸦片贩子真正的大本营,孟买、加尔各答等地英商才是鸦片贸易的真正金主,广东的鸦片贩子更多是充当代理人的角色,另外工业资本家同样眼红鸦片贸易的暴利,他们干自己主业的同时,也会经常染指鸦片贸易。与鸦片贸易有关的还有银行资本家和航运资本家,他们作为资金和货物的搬运工,自然也随着鸦片贸易的兴旺发达而赚了个盆满钵溢。大家对鸦片贸易趋之若鹜,都能从中分得一杯羹,一听说广州那面出事儿了,鸦片贩子们遭难了,自是纷纷拍案而起,大放厥词,大家唇亡齿寒哪,广州鸦片贩子这个龙头老大没了,东方贸易还怎么开展,谁挡了财路,就要干倒谁!

这场侵略叫嚣大致从这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制造舆论,煽动民众的仇恨情绪。这方面广东的鸦片贩子发挥了骨干作用,他们从商馆被释放出来后,立刻组成了一个代表团,返回英国本土,与先期回国的查顿会合,凭着身价百万的毒品财富,全面铺开各项煽惑行动:“用高价聘请几家主要报纸来为这件事做辩护”,“聘请最好的法律顾问把我们情况的要点陈述得淋漓尽致”,搞一批御用文人为自己充分代言。于是,大批小册子和文章铺天盖地于伦敦,诸如英国官员和商人被囚禁,断绝了食物和饮水,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中国人拿了英国人的鸦片,英国人就要拿中国的岛屿作为交换;禁烟如禁酒,鸦片没有太大危害,严厉禁烟并非合情合理;等等。无需多言,各种污蔑歪曲、是非颠倒甚嚣尘上。当然深刻指出鸦片危害性,同情中国禁烟政策,批判这种混淆是非的也大有人在,只是正义之声难敌邪恶之音,真理在这里难有市场。

二是曼彻斯特、伦敦、利物浦等城市的资本家,孟买、加尔各答和广州的鸦片贩子,纷纷向英国政府大肆控诉,各种请愿书如雪片般地涌入巴麦尊的外交部。诸请愿书继续歪曲污蔑的陈词滥调外,着重指出中国市场对英国贸易的重要性,英国资本家的资产很大一部分投入到这个贸易中,它一旦停顿,损失不可想象;着重指出鸦片贸易对东方贸易的重要性,英国政府和资本家很大一部分收入直接和间接来自这个贸易,一旦断绝这个贸易,后果不堪设想;毫不客气指出鸦片贸易“是在不列颠政府的授权与明令照准之下”进行的贸易,现在数百万的鸦片财产被中国政府缴获,这个贸易也陷入停顿,孟买和孟加拉的“商务罩上一层普遍的悲观气氛”。英国政府不能不管不顾,必须把被中国夺取的财产追回来,重新打开对华贸易和鸦片贸易,把这个贸易建立在“安全的、稳固的、永久的基础之上”——建立在英国资产阶级稳固实现利益最大化、中国实现其正当利益诉求遭到彻底打压的基础上。

三是几个资产阶级头面人物幕后积极活动,对最终促成政府侵华决定发挥关键作用,这包括东印度与中国协会主席拉本德,对华航运投资人、银行家斯密斯,对华贸易商人克劳复,对华棉货出口商、纺织资本家、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以及大鸦片贩子查顿等,基本代表了鸦片、航运、银行、纺织等对华贸易的各个利益集团。他们或私下召开会议,讨论对策,达成共识;或与外交部长巴麦尊保持密切接触,提供中国内部情况,建言献策,督促政府尽快明确对华强硬方针。他们宣称广大资本家对政府的决定翘首以盼,希望政府不要犹豫,早下决心,给大家的一个定心丸,让大家遭受的损失得以挽回,恢复大家追逐利益的信心。

直接操办侵华事宜的是外交部长巴麦尊,他在侵华叫嚣的“四面围堵”下,看到了英国对华利益之深广,看到了大家侵略心情之迫切、侵略情绪之高涨,也基本摸清了情况,弄明白侵华这个买卖风险不大,稳赚不赔。于是,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召开会议,诸大佬们一致“决定派遣一支舰队到中国海去”,把失去的追回来,把不属于自己的夺过来,满足自己全部侵略索求。

二、侵略设想

好了,行动与否的问题已经解决,下面就是如何行动的问题了。这个问题的讨论还是在巴麦尊与那几个资产阶级头面人物间展开,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查顿,他长年累月处于对华贸易第一线,对清王朝了解得一清二楚,巴麦尊对侵略前景的分析研判,主要是得益于查顿提供的各种资料,而胡米夏当年侦察中国沿海得到的一手资料也被充分利用起来。当然,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不是此时才开始,侵华行动需要出多少兵力,用哪种方式侵华,侵华买卖干成后向中国索取什么样的权益等,这方方面面的问题在侵华叫嚣者那里不知讨论过多少遍了,如今只是得出结论而已。

讨论的成果最终体现在1839年10月到1840年2月间巴麦尊向义律下达的一系列文件和训令。这些文件和训令明确了侵华的理由、兵力、步骤以及索取什么样的权益。侵华理由嘛,自然是林则徐在广东强力禁烟,打断了鸦片贸易的脊梁骨,但不能说得这么直白,需要精心包装一下。巴麦尊先是煞有介事地宣称尊重中国政府的禁烟权利,中国政府完全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图管理自己的外贸,但是你行使权利的方式方法不对呀,你的禁烟法令长期形同虚设,你长期“允许”你的官员百姓纵容参与鸦片贸易,诱使“诱使外国人输入中国的那些货物”,而你不事先通知,就突然有一天严厉执行法令,打击这项贸易,你这不是“对外国人设置圈套”吗?不是“反复无常”“故意欺骗”吗?而你“无礼”扣押英国官员和商人,威胁他们生命,迫令他们缴出“财产”,更是一场“暴行”。巴麦尊旨在告诉世人,法令形同虚设和法令没有被正确执行,都意味着法令无效,他颠倒黑白的水平真是令世人叹为观止。

理由有了,下面就是兵力和步骤了。查顿、胡米夏和其他资产阶级头面人物极力向巴麦尊灌输的一个道理是,中国政府软弱可欺,中国军队极其虚弱,侵华行动没什么风险,如果“采取恰当的策略,配以有力的行动,只要一支小小的海军舰队,就万事皆足了”,具体来说,只要一两艘战列舰,两三艘巡洋舰,外加几艘小型舰艇和三四千陆军部队,而侵略步骤包括封锁中国主要口岸,劫掠中国沿海船只,夺取一个岛屿作为侵略基地,而最关键是英军舰队要进入渤海湾,停靠天津港,直接在大清王朝统治中心耀武扬威,逼迫其满足英国的利益要求。

而最后定下的行动思路是,由英国本土出动海军舰队,由英印政府出动陆军部队,组成侵华部队,这支部队由16艘战舰、32其他舰船、4000陆军部队组成,1840年3、4月间开始行动,首先北上广州,封锁珠江口,然后封锁厦门和福州的港口,接着就是攻占舟山岛。舟山岛在中国沿海的中间位置上,当年四口开放时期,英国人来过这里,胡米夏的侦察和查顿等毒品贩子都光顾过这里,因此他们对这里并不陌生。侵略军准备在这里安营扎寨,作为自己的侵略基地,并封锁中部沿海的港口。最后侵略者进抵天津,在渤海湾搞一次耀武扬威行动。在整个行动中,除了封锁、劫掠船只、耀武扬威外,唯一的军事行动就是攻占舟山,英国统治者显然想通过这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行动唬住清政府,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个行动还要干一件事,就是巴麦尊给清政府写了一份信,即《巴麦尊子爵致中国皇帝钦命大臣函》,巴麦尊要求侵略军头目在行动开始后一有机会就把这份信投送出去,尽早传到皇帝手中,而最终必须在天津实现这一点。这封信首先回顾了百年来中英贸易交往史,接着就搬出了那一套颠倒是非的侵略理由,他宣称对广东当局“残暴”对待英国官员和商人的行为“提出抗议”,英国政府“不能够容许她的旅居国外的臣民……遭受侮辱和冤屈”,他现在派一支军队来到中国,就是向中国皇帝“要求赔偿和昭雪”。

至于如何“赔偿和昭雪”,我们就要提到巴麦尊的另一份文件《拟同中国订立的条约草案》,这个东西就是未来南京条约的蓝本,它全面详细地给出了向清政府“赔偿和昭雪”的价码:一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宁波等沿海口岸,割让一块岛屿给英国,这都是老生常谈了,从马嘎尔尼使团给乾隆爷祝寿那会儿就是英国侵略者梦寐以求的东西;二是赔偿两万箱鸦片的价款,这是“赔偿和昭雪”铁定条款,鸦片贩子天天吵吵的就是这个事;三是赔偿英国派军队来中国的军费,此乃典型的强权条款;四是偿还行商欠外商的债务,这是几十年来持续不断的老大难问题,直到鸦片战争前行商还欠着外商几百万债务,英国资本家们自然不会忘记这笔钱,强烈要求巴麦尊加到赔款中;五是废除行商制度,允许英国商人在沿海口岸自由贸易、自由居住,自由与中国人接触,终于到了破除清王朝那些清规戒律的时候了;六是清政府要明确各口岸关税额度,不得税外加税、非法征税,如果要变更关税额度,提前通知英国政府,协定关税权的萌芽出现了;七是如果清政府将来给予别的国家某种贸易特权,那么这个特权也要同样给予英国人,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条款首次映入我们的眼帘;最后就是治外法权或领事裁判权了,这个权利英国人早已享有,现在需要以“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英国侵略者就携带着这些军队和这些价码来到中国,通过上述诸“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行动来唬住清政府,实现其战争目的。至于它最终能不能唬住,就要看自己的侵略实力到不到位了。一般来说,侵略者总是高估自己,低估对手,总是想着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战果,而最终的投入总是高于它预想的。当然,话又说回来,侵略者敢拿这些“不战而屈人之兵”行动吓唬清王朝,早就瞅清了它虚弱的本性,知道稍微多用点力就足以压垮它的意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平天国史:英法等国企图扩大在华殖民特权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揭秘
走私鸦片挑起战争,565英镑买下铜锣湾,英国洋行的中国发家史
1850年11月22日 清末杰出的爱国者林则徐逝世
近代最早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的人
咸丰皇帝面对英法联军侵略,竟然不作为,就知道投降签订条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