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寡人就想春个游,至于嘛:公矢鱼于棠 ∣ 左传拾趣(4)

公元前718年,正当春暖花开时节,鲁隐公一时游兴大发,想去山东鱼台县参加捕鱼节。鱼台县那时是鲁国的棠邑,位于鲁、宋两国边境地带,东濒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两千六百多年后,微山湖因一首著名的抗战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而知名度大涨。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一国之君想趁着春光明媚外出郊游放松一下,实在算不得什么事。十年前去广州天河城游购,见到其中一家店面关门贴了告示,说是“春光大好,踏青去了”,欣赏至今啊。何况君主天天深居禁中,时间长了怕是要憋出病来。不过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春秋却毫不客气地记上了一笔,原文是“五年春,公矢鱼于棠”。“矢”是陈列的意思,公羊传和谷梁传则直接作“观”。虽然春秋经对此事除这八个字之外更无片言只语,但批评意图昭然,左传借大夫臧僖伯之口把事情作了还原。

 

听说隐公想去棠邑参加捕鱼节,大夫臧僖伯赶紧劝驾。为阻止隐公出游,臧大夫发表了一通长篇讲话,他说:“如果物品不是用于祭祀和军事,材料不是用于制作重器,就没一国之君什么事。君主的主要职责是将民众纳入法度,要特别讲究‘轨’和‘物‘。什么叫‘轨’呢,就是讲习大事使民遵守法度;什么叫‘物’呢,是指所取之材能堪大用。君主行事不合于‘轨’‘物’,就是乱政。乱政的情况多了,就会导致国家衰败。君主一年四季都有畋猎的活动,所谓‘春蒐’‘夏苗’‘秋獮’‘冬狩’,不过都安排在农闲时进行。除了四季畋猎练兵,国家每三年要进行一次大演习,这些都够您玩儿了。国君出行的时候,先要去祖庙祈祷,请老祖宗保佑此行有收获;回来后整顿好军队,再入祖庙祈祷,向老祖宗报告此行的成绩。然后要大宴群臣,清点军演俘获,有功的记功,有劳的记劳,这就是所谓‘策勋书劳’。国君平时还要注意做到车马旌旗色彩鲜明,贵贱有别,等级分明,长幼有序,这是讲习国家礼仪威严。鸟兽之肉如果不是用于祭祀,皮革牙齿骨角羽毛这些东西如果不是用于重要器具,君主就不应当自己去猎捕,这些都是自古以来的规矩。至于那些山川物产,用于普通器具制作的物料采集,都是下等职员和普通官员们的事,不是君主该做的。”blablabla……

 


隐公听得头都大了,心想老子就是出去散个心,看百姓捕鱼与民同乐,莫不成国家就衰败了?至于么?本着君臣和谐相处的原则,隐公不好意思发作,只好说:“老臧你说滴都对,灰常之有道理,寡人也灰常认同,不过寡人此行不是去玩儿,只是想去边境一带巡察巡察而已。”

 

隐公最终还是出发去了棠邑,端坐湖滨,叫渔民们将打渔的器具一一摆好,兴致勃勃欣赏了一番,然后观看渔民捕鱼,好一派与民同乐的盛世景象。臧大夫对隐公执意外出游玩的举动颇为不满,称病不从。

 

春秋之所以记载“公矢鱼于棠”,一是因为此举不合礼制,二是暗指棠邑乃边境,君主此番实属远游。

 

放到今天,千岛湖等地每年都都举办大规模的捕鱼节,热闹之外,为的是吸引游客。类似这样的活动与场合,地方领导大多乐于参加,顺带剪个彩,发表个重要讲话,与民同乐,其乐融融,非但没有什么不妥,反而可以带动招商引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不过放在以礼立国的春秋,这样的举动就颇不合时宜了。

 

隐公算是个老实厚道人,在位十一年,没做什么大事,也没做什么坏事,尽可能与周边国家保持睦邻友好。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以摄政自居,随时想着还政于太子允。尽管如此,他最后还是被小人所害,太子允听信羽父谗言,任由羽父把隐公给杀了,这是后话。

 

左传长于叙事和议论,臧僖伯blabla的那段话是典型的议论,摘抄如下:

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皁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观止 | 子学遗珍——《左传·臧僖伯谏观鱼》
【春秋人物】臧氏之得氏始祖——臧僖伯
古文观止上册卷一左传第四篇《臧僖伯谏观鱼》
春秋左传解读 隐公五年
二十四史沉思录 / 76
04臧僖伯谏观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