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人话 讲二十四史【商朝篇】095、“周戎”崛起(3)

 之前有朋友就我肆意对一些模糊不清的历史下定论的态度表示了反对,比如专家们尚且不知商朝是否来自东方,而到全言我这里就是完全将他们划入了东夷系统之类的。在此我想说的是:

首先,我对每一桩重要的“历史悬案”都有事先说明目前学术界仍然有争议,我的选择只是做出的一个自己的判断,写出自己的“一家之言”罢了。

其次,也恰恰相反的是,正因为楼主不是专家和学者,本帖也不是一篇学术论文,所以大家当然不必那么专业地斤斤计较、字字考究。这就是一篇通俗说史的文章,我只保证自己“说人话、讲二十四史”,不穿凿附会,不胡编乱造,其余的话……难不成大家还真能指望我在这里考证出夏朝是否存在、商朝是否来源东夷?为何非要让专业搞得自己不专业、而业余弄得自己不业余呢?

我们必须明了的一点是,不论学术界的分歧有多大,不论大腕们的争论有多激烈,但历史只会发生一次,真相也只会有一个,凶手也一定是熟人……咳咳,跑题了。商朝不可能同时是华夏族又是东夷族,两者中必有一个是对一个是错,这就叫历史的唯一性。既然专家和学者们谁也不能拿出决定性证据出来证明其中一种的正确,那么作为楼主的我当然可以任选一个作为本帖的内容。对于商朝的起源,我认可并选择了东夷说,但这并不能也不可能(由我确定)证明商朝就一定是来自东夷,可是以此为本文的基本点有何不可呢?

同理,现在我也在咋咋呼呼地将周人叫做“周戎”,这严谨吗?当然不严谨,但那只是学术上的严谨,而不是生活中的、本帖中的严谨(比如大家真的每天在喝纯净的H2O吗)。在我看来,既然古人、而且很有可能是周人自己尚且承认周族确实有过一段时间的放牧生涯,那么我将其调侃而称作“周戎”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没准当年就有人这么喊过他们(后来都被砍了?好可怕)。鉴于全言我现在饰演的是一个不老不死穿梭二十四史的角色,所以当然不怕被砍,那么咱要是高兴,叫他们“放牛姬”、“牧羊周”什么也完全可以,何必较真呢!

另外的话,对于不是很重要的历史,那我们就随便随便就ok了,没必要太偏执。比如之前我们有提到的“五子之歌”,其本身的真实性大概和《水浒传》与宋朝真实的水浒故事之间的契合度差不多,但是如果我们不引用这么些东西,那还说个p的历史啊——别的不说,我们最古老的史书——《尚书》本身就28篇大致可信(没有《五子之歌》),但要是咱们讲历史就只讲这28篇,那可真简洁:大禹和舜、皋陶聊了几句,然后夏启就要打有扈氏了,接着,故事就跳到汤伐桀。这样讲历史你愿意听吗?你愿意听我也不愿意写啊!太没意思了!

注:那所谓的比较可信的28篇《尚书》,其实也全是秦朝焚书坑儒之后一个儒生凭空拿出来的。他说这些书是自己在秦末偷偷藏进墙壁里的,问题是他要是撒谎了呢?但是不管是这28篇也好还是后来夹杂进来的各种篇章也好,他们肯定都是我们的老祖宗写的。既然历史的空白反正要填补进一些东西,那我更愿意拿老祖宗们的原创填进来,再自己修修补补一下,然后主观分析评价几句、非官方吐槽几段,齐了!

这就是本帖的基本创作思路。

所谓一家之言,大概就是这么个搞法吧!

啰嗦了很多,还没进主题,气死放牛姬一家了。OK,鉴于商朝小武等君主的表现不怎么给力,我们不得不再次把主播权交给地方台,因为在那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000年历史智慧都沉淀在这二十四史里,能使人明智
二十四史及清史稿
你见过有谁把24史读完了?
《二十四史》最经典的30句话,建议收藏
《说人话,讲二十四史》相关
读史使人明智,《二十四史》里那些叫人深思的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