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剑桥三国史(36):梦幻219(中)
 曹操方面几乎没有人预料到关羽会发动对荆州的全面打击,相反大部分人都认为孙权才是需要提防的对手,毕竟除了219年外他们集团的主要敌人一直都是孙权,双方几乎每隔一年就会在淮河流域爆发一场战争或者武装对峙。而作为刘备的盟友,孙权也极有可能在曹操于西线失利之后在东方继续对其发起攻击——事实上此时孙权确实也已经在东方做好了战争的准备,所以北方的当权者们更担心淮河流域的安全而不是荆州地区。
造成这种误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应该是曹操在晚年所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
曹操手下虽然聚集了大量社会精英,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恪守着对汉王朝效忠的理念,当曹操破坏汉朝传统而成为公爵、王爵之后,这些人大都选择了消极应付这位执政者,不再像以前一样为之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而且即便他们愿意这么做,已经疑心重重的曹操也不愿意轻易相信任何一个新幕僚的建议。至于那些老伙计,郭嘉、荀彧、荀攸等都已经去世,程昱因为性格问题而逐渐远离了曹操集团决策层,贾诩则一直保持低调的作风。整个曹操集团就这几个人比较有全局眼光、战略眼光,而他们在219年这个时候却都不在合适的位置上。
虽然关羽在出兵之前曹操所统治的荆州地区便出现了与刘备集团勾结的叛乱,但这种情况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大家都没有将其放在心上。不过以此而认为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后来的事情是不恰当的,比如当时正在淮河流域整理军务的扬州州长温恢便是有记载的一个。
温恢在公元219年写给当时的豫州州长裴潜的信中详细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希望他劝说防守襄阳的曹仁做好战争准备以防止关羽的突袭。温恢认为,孙权虽然在东方有兵力上的优势,但他的军队并不适合在淮河流域大平原上作战(这也是吕蒙的观点),相反曹仁所防守的襄阳地区位置十分凸出,非常容易遭受关羽的打击。恰好公元219年夏季又频降大雨,一旦关羽利用汉江的河水对曹仁发起攻击,那后果就将不堪设想。
温恢来自帝国的边疆并州地区(丁原、吕布、张辽等人的故乡),尽管常年担任行政长官,但家乡的风俗也让他却对军事十分的了解,有时候曹操还叮嘱职业军人张辽等人在战争中多听从他的建议。然而曹仁并不是张辽,他是曹操家族的成员并参与整个集团的草创工作,而温恢或者裴潜都不是曹操所特别信任的人物,所以他完全有理由不采纳这两人的意见,事后的形势证明他将为自己的误判付出惨痛代价。
关羽攻打北方的兵力我们并不清楚,但是绝对在五位数以上(低于10000是不现实的)。曹操在听说这个消息后迅速派于禁带兵南下增援曹仁——这是一个在曹操担任兖州州长时便追随了他的将领,他和另外四人(分别是张辽、乐进、张郃、徐晃)是曹操手下除曹姓家族和夏侯姓家族成员外最受重要的将领,战功显赫。而在公元219年的时候,于禁应该可以被视作是这五人中最重要的一位。
史书记载了于禁所统帅的部队多达七个军(无法确定具体人数,一般认为一定多于30000,上限则可能为40000),除此外襄阳附近的曹魏军队还包括曹仁及其手下,以及原为马超部将的庞德的人马。庞德是在马超投靠刘备后跟随张鲁投降的曹操,当时他的哥哥尚在刘备手下工作,所以他在曹操集团的战友们都对其忠诚表示了怀疑,而庞德却发誓一定要杀死关羽以报答国家,否则自己就活该被关羽所杀。
有些誓言是不该轻易发的,比如庞德的这种。
于禁也好庞德也罢,这两人都来自地形平坦开阔的中国北方,并不熟悉南方的地理环境,而他们的对手关羽虽然也是北方人,但却已经是当时屈指可数的水面作战高手。所以理论上关羽最佳的选择是依托汉水的地理优势与二人进行纠缠,然后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事实上他后来也是这样做的。
但战争初始之际,骄傲的关羽仍然将自己幻想为二十年前于官渡之战万军之中斩杀颜良的那个中年壮汉,于是他急不可耐地想在军队面前展现一下自己出色的陆战个人武艺,不顾自己已经快六十岁的年龄而与庞德进行了一场近距离单挑,结果却被对方一箭射中了额头。
这个记载听起来非常恐怖,但关羽却并没有阵亡或者受重伤。文学家们为了衬托关羽的神勇,同时也是掩盖其狼狈,于是将这一记载修改为了被射中手臂而不是脑袋,另外将当时已死去十余年的神医华佗搬出来为关羽进行了一场无麻醉情况下的外科手术。手术过程中关羽以惊人的毅力一边与人饮酒下棋一边任由华佗割开自己的肌肉,然后将已渗入骨头的毒药一点点削下。手术结束后华佗称赞道:“您真的不是人啊!”
原文:君侯真天神也!
关羽“刮骨疗伤”一事在正史中确有记载,但是否仍然有夸张成分,我们不得而知。但正是一系列类似这样夸张的文学创作将关羽一步步推向了神坛,以至于到最后他在东方文化圈的声望甚至盖过了被誉为“中国精神教父”之称的孔子。不过撇开这些浪漫而惊悚的记载后我们一定能发现,类似关羽的人在历史上层出不穷,而孔子却只有一个。
回归主题。
额头中箭一事让关羽认识到了陆地作战这一方面曹操的军队还是很有优势的,但让他幸运的是,太平洋的季风在这时送给了关羽一份大礼。
在偶然的自然状况影响下,八月的时候襄阳附近突然降雨十余天,这让汉江的水面突然暴涨。不熟悉水面作战的于禁等人在这时竟然愚蠢地将军队分散到一些人工堤坝之上以躲避洪水,结果他们遭到了关羽部队的猛攻,这时面对水面作战的北方人就完全不是对手了。
战争的结果是,庞德战败被俘,因为不愿意投降而被处决。至于于禁,则在走投无路下选择了向关羽投降。
两人的这一选择成为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个笑谈,因为于禁是曹操的老部下而庞德仅仅在四年前还在追随马超与曹操进行战斗,但是现在选择从容死亡的人却是庞德而非于禁。得知这个消息后曹操本人也感叹道:“于禁跟随了我三十余年,没想到最后关头竟然还比不上庞德!”
东方人对于战场上的投降有着非常深刻的厌恶;事实上西方人也有类似的情怀,不过相比而言要更加的宽容一些,这也是促成国际红十字会机构诞生的理念之一。而按照东方人的习惯思维,无论于禁之前在战场上立下了多少功劳,付出了多少努力,在战败之际没有选择死亡而是投降就足以抵消掉他过去的一切功劳。事实证明于禁虽然在此刻保住了性命,最后也在讥笑和羞辱中度过自己的余生,而庞德则因为自己的不屈而成为了时代所推崇的偶像。
于禁的失败固然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北方的军队不擅长进行水面作战却是最根本的原因。面的洪水来袭,于禁等人只能带兵窜逃,而关羽的部队却能够从容地在水面上游荡并完成各种军事任务,所以即便没出什么意外,关羽仍然可以利用地理优势而与敌人周旋然后全身而退——事实上这应该也是他一开始的想法,但是现在情况却不同了。
胜果的丰硕可能滋长了关羽的野心。襄樊之战关羽仅俘虏的敌人就达到了三万之多,这个战绩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出色的,一时间他本人的声望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官渡之战中确立了自己的社会地位,而现在,他又打破了自己的记录,进而将同时代武将的光辉又推向了一个新的巅峰:全中国都被他所震撼了。
得知关羽水淹七军的消息后曹操非常的恐惧。年初他已经在汉中的战场上失去了一位大将,现在另一位大将又在荆州的战场上投降了敌人,这种打击是整个曹操集团前所未有的。而更糟糕的是,在他统治的帝国领土上,一系列的反对分子都因为关羽的胜利而跳到了历史前台,一时间各地都出现了打倒曹操的呼声,正是在这个情况下,著名的魏讽案发生了。
中国是一个不注重语言表达的国家(尽管现实中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在他们的文化里,擅长演讲或者辩论的人一般都被认为是不善良的人(古希腊人同样对苏格拉底之流深恶痛绝),但同时大家也非常认可这类人的能力,魏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魏讽其人在历史上并无太多记载,不过我们只须知道他是当时中国政治的核心城市,也即曹操的魏王国首都邺城内的知名人物,一度凭借卓越的口才而轰动一时,以至于当时社会上的各界名流都以与他交往而感到荣幸,魏王国的首相钟繇也因此而聘请他做了自己的秘书。
就是这样一个人,谋反了。
在关羽打败于禁的第二个月,魏讽趁曹操还在西方而其他军队都在增援襄阳的时候,策动了一个负责宫殿安全的警卫长官,要他带兵和自己一起袭击邺城,结果此人因为害怕而向曹丕揭发了所有事情。最终魏讽遭到了诛杀,与其关系密切的一干人等都惨遭杀害。
平心而论,魏讽案件的实际影响其实还不如前一年许昌所发生的叛乱,因为当时金祎等人至少还调出了一千多的武装力量,而魏讽的谋反却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结束。但是曹操却从这个案件上看到了更大的威胁,因为魏讽的共犯非常多,牵涉到许多个大家族,其中包括大文豪王粲的两个儿子,素有社会威望的皇族后裔刘伟,前军阀张绣的儿子张泉等,总计数十人之多。
曹丕对于他们的判决都是:死刑,立即执行。
要一次性杀死这么多政治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他们都有非常广泛的社会人脉资源的时候,曹丕每杀一个人都会为自己增加一大批的政治敌人出来。所以曹操在得知这些消息后非常遗憾地表示应该为王粲留下一个儿子以延续家族的血脉,大概这样的话双方间的仇恨就不至于那么深刻。但是曹丕的风格就是这样的随意,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比起自己的父亲实在是差太远了。
但曹丕至少又要比曹植让人放心,因为就在集团面临如此为难的时刻,曹植竟然因为酗酒而延误了父亲给他所下达的援救曹仁的任务。通过这件事曹操更看清了这个儿子的个性不适合成为自己的接班人,而在此之前曹植的几个亲信,包括出身大贵族家庭的杨修都已被曹操所处死,于是曹植彻底从父亲的心中淡出并失去了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最后机会。
回到魏讽案上来。
魏讽本身并不可怕,因为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平民演说家而已,自己并不拥有强大的家族支持。至于所有参加魏讽案的家族,他们其实也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有影响力,因为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很快发现所有涉案人员几乎都曾在刘表统治下的荆州居住,他们当年可能都不是自愿而投降的曹操,所以现在想重新脱离独裁者的控制也是十分正常的想法(比如张绣的故事)。
但是曹操所介意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行动,而是其他大家族的态度。
在当时曹操的集团中,至少有包括著名战略家刘晔在内的四个人看出了魏讽的阴谋动向,但是他们都没有向曹操或者曹丕等发出警告,这不禁让人疑问:他们究竟是否在意曹操集团的安危?
与战争期间崛起的职业军人不同,官僚集团的成员们大多来自各个强大的家族并拥有大量的私人财产,所以无论皇冠戴在谁头上对他们而言其实都没太多的影响,这大概也是他们无所谓曹操的政权是否被推翻的原因——如果他们是这样想的话。
正是由于看到了自己后方如此的不安全,曹操于是再也不敢和以前一样亲自带兵上前线与敌人作战了。面对关羽的逼迫,曹操一方面命令张辽、徐晃等人继续前往襄阳支援曹仁,一方面则做好了让皇帝刘协搬家到河北的打算。虽然这些年皇帝的重要性已经下降了很多,但如果自己无法在战场上打败敌人,那继续劫持皇帝就将成为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了。
这时两个人站出来阻止了曹操的计划,他们分别是司马懿和蒋济。
司马懿我们在前面已有所介绍(后面会提到更多),这里仅所以下蒋济,蒋济是淮河流域人,当时担任扬州的副州长一职。当曹操准备将皇帝迁居到河北时,这二人一致认为关羽的势头虽然很猛,但毕竟也只是击败了于禁率领的七个军而已。根据史书的记载,在此之前光是夏侯惇就曾获得过二十六个军的指挥权,所以于禁的失败并不足以动摇曹操的实力。但假如现在轻易地让皇帝搬到河北,反而会让人怀疑形势是否发生了剧变,这将更加增加各地的反对派们的气势,对本集团非常的不利。
曹操最终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他可能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董卓,当时董卓同样在与袁绍等人的斗争中占有明显优势,但却因为在与孙坚的一些小胜利而贸然迁都长安,这个行为最后成为了他倒台的重要催化剂。曹操是当年那件事情的亲历者,所以他当然不想重蹈董卓的覆辙。
但是关羽在打败于禁后丝毫没有退兵的意思,他一边将于禁等三万多俘虏全部送到后方关押,一边则带领军队继续包围曹仁等人。曹操就是想不后退,可于禁已经是本集团除了自己外最有能力的武将了,现在他尚且被关羽所打败俘虏,那还有谁能打败对方呢?
这时司马懿和蒋济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解决方案,正是在这个方案的指导下,整个三国的局势发生了不可思议的逆转,我们的历史剧本《梦幻219》也将迎来其最后的高潮与结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荆州之战(公元219年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
为给刘备称王送上一份厚礼,关羽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达到一生功业的高峰
【转载】彩绘本三国演义(之8)
武圣关羽一生不可回避的十大耻辱纪录
关羽北伐前这一军事安排,将直接葬送荆州大业——第十七章:威震华夏(上)
如果孙权没有偷袭荆州,关羽在襄樊战役能够取得怎样的战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