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蠡2范蠡从政

演讲人:孙立群

讲师简介: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所开课程有“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士人史”等。曾参与编写教材及专著十多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内容简介: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群雄逐鹿、人才辈出的时代。而在这高手云集、群英荟萃的人才大军之中,范蠡无疑是一位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范蠡,字少伯,楚国人。大约公元前536年出生于楚国宛郡三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范蠡出身于一个清贫之家,没有什么政治背景,但这并没有阻碍他博览群书,广交朋友。当然,最为奇特的,就是他与众不同的行为举止,甚至很多人把他当成是神经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这种与众不同到底会是一种怎样的方式?而这些做法的背后,范蠡的真实意图又是什么呢?

举止荒诞、行为怪僻的范蠡,根本无法为常人所理解。因此,他经常被别人当成是神经病对待。可是,就是这样怪异的一个人,却受到了当时一位著名的名士文种的强烈追捧,这究竟是为什么?古怪荒诞的范蠡又会如何对待文种呢?

范蠡的做法确实是让人不可思议。明明文种是思贤若渴,苦心积虑地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但范蠡就是不按常规出牌,或是拒人于千里之外,或是装狗叫。而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文种丝毫没有受到第一次来访时的尴尬的影响,第二次来见范蠡。而这次,范蠡的表现再次出人意料,他以“君子之容”的学识风度彻底征服了文种。那么,对比前后两次截然不同的表现,范蠡究竟要干什么呢?

范蠡和文种,一个是狂放不羁而满腹经纶,一个是胸怀壮志而才华横溢,春秋时代最耀眼的政坛双星,就这样走到了一起。不过,接下来,两个人会如何设计自己的前程呢?当时,南方的楚国和北方的晋国各自称霸一方,对于寻求建功立业的天下名士来说都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而范蠡和文种都是楚国人,以他们的才华和志向,两个人完全可以在自己的这方土地上闯荡出一片事业来。那么,范蠡和文种会不会这么做呢?

范蠡和文种生活的时代,除了最强大的楚国和晋国之外,还有十几个大大小小、实力较弱的诸侯国。吴国位于楚国东部,国土范围大致在今天的江苏一带,国都是姑苏,也就是今天的江苏苏州。吴国虽然在实力上不如楚晋两国,但物产丰饶,地理优越,国势处于上升期,因此,范蠡和文种决定,到吴国去寻求发展机会。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计划。可是,就在他们向吴国行进的过程中,两个人突然又变了卦,放弃了这个计划,这究竟是为什么?是什么事情阻碍了他们到吴国的步伐呢?范蠡的从政之路会一帆风顺吗?

全文:

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向大家介绍一位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著名的商人,他叫范蠡。围绕范蠡,千百年来有许多扑朔迷离的传说故事。在史书中,有不同的版本对他的介绍也不一样。我们读这个《越绝书》,上面记载了范蠡是这么一个人:“一痴一醒,时人尽以为狂。然独有圣贤之明,人莫可与语。”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讲范蠡青少年的时候,经常一阵发呆,又一阵清醒,就好象一会儿糊涂了,一会儿又明白了。当地人都把他看作一个狂生,就是有点毛病,或者叫狂妄,人们都不愿意与他说话。但是他看问题却象圣贤一样地明察一切。他的性格的怪异,人们还说他是“披发佯狂,不与于世。” 披发,就是披头散发,那是生活很随意,佯狂,经常是疯疯癫癫的,不与于世,就是他和一般人不一样,和社会的世俗,和人们一般的习惯都不一样。《史记》也记载说范蠡这个人是“佯狂,倜傥,负俗。”佯狂,我们说了;倜傥,就是这个人很潇洒;负俗,就是上面说的不与于世。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样,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人们的接人待物都不一样。

根据以上记载,我们不禁要问,范蠡究竟是一个什么人?他为什么性格这么怪癖,跟当时的社会风俗不合流呢?甚至有人说他就是神经病。我想这里有三个原因:第一,是范蠡他自己对社会,对人生有很深刻的独到的看法。但是他这些看法为一般人所不理解,就是他和别人讲,别人也不明白。所以他干脆就不跟你讲了。但是人们知道,他的见解确实很高深,所以就说他有所谓的“独有圣贤之明。”久而久之,人们就觉得他是另类了。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它和当时社会风尚有一定的联系。当时有一批人崇尚道家,道家崇尚的是一个自然的人格,不雕琢,不遵守礼法,生活随意自然,而他们的精神却很丰富,极富想象力,范蠡很可能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所以我想跟这种思想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第三,范蠡这样做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范蠡常常感觉到自己怀才不遇,就是自己很想参政,很想施展自己的才华,可是别人都不知道他,怎么办呢,于是就做出一些各种怪异的特殊的行为举止,以引起有关的当时的政界,当时的官府的注意。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作秀,甚至他是有炒作自己的可能。这是我自己的分析。其实我们看范蠡的后来的种种表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他披发佯狂,和社会不合流的背后,是他思想的那种深邃,和对社会有许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应该说这个人不是神经有毛病,而是自己的性格比较个性。

解说:举止荒诞,行为怪癖的范蠡根本无法为常人所理解,因此,他经常被别人当作是神经病对待。可是,就是这样怪异的一个人,却受到了当时的名士文种的强烈追捧,这究竟是为什么。古怪荒诞的范蠡又会如何对待文种呢?

行为怪异的范蠡由于在乡里经常有这些与众不同的举止,终于引起了社会的注意,当时担任宛县县令的文种就注意到了范蠡。文种,字子禽,是宛县的县令,他很有抱负,他很想找一位志同道合的人和他一起干一番事业,看来他对范蠡是情有独钟。于是他让一个小吏去三户找范蠡了,结果没过多长时间,小吏就回来了。文种就问这个小吏,说这个事办得怎么样啊?小吏说:“ 范蠡,本国狂人,生有此病。”这个小吏是这样说的,说范蠡是一个狂妄无知的人,他生来就有精神病。看来这个小吏,一个是没有深入调查了解范蠡,一个是可能看到了范蠡的表象,也没有和范蠡接触,于是他就得出了这个结论。文种听了以后,哈哈大笑。史书记载,文种说了这么一段话:“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这是什么意思?文种说,我听说那些有才能的人,必然会遭到无端的讥讽,而内心有独到见解的人,必然为许多人不了解,也为他们所诋毁。你们这些人是根本不懂得这件事儿的。文种说完这番话以后,他觉得我要亲自去请范蠡。于是文种就带着几个人亲自到三户去请范蠡去了。结果我们看到,范蠡见到文种来了以后,赶忙藏了起来,不见,结果文种就很扫兴地回去了。关于文种去找范蠡还有一个故事,说范蠡看到文种来了以后,没有藏起来,而是趴在一个狗窝的旁边,冲着文种他们这批人“汪汪”地学狗叫,弄得文种很尴尬,于是旁边的人就劝文种说别见他了,咱们回去。这是关于文种见范蠡的另外一个故事。我们看,范蠡,一个说他是藏起来,一个说他是趴在狗窝那学狗叫,这放映了什么问题?是不是他这样做就会使文种大怒,不再找范蠡呢?不是。范蠡似乎还很自信,你别看他搞的这些藏起来或者学狗叫的恶作剧,但是他还相信文种一定还会找我。果然,他有一次估计文种将要来找他了,他跟他的嫂子就这么说,“嫂子,你把我哥哥的衣服帽子拿出来,我用一下,我估计那个县官还得来。”结果时隔不久,文种果然来了,要见范蠡。范蠡这一次不再藏起来了,他是非常郑重地洗漱完毕,穿戴整齐,和文种见面。史书记载,范蠡就象换了个人一样,说他是“进退仪让,君子之容。”这就是说,他和客人见面以后,表现得非常有礼貌,一付君子相。文种对范蠡也很尊敬,两个人说着话,就“抵掌而谈”。“抵掌而谈”就是两人说得很投机,结果,一个人的手压在另一个人手上,两个人的手紧紧压在一起。说明两个人是非常亲密的。当时乡里的人就觉得很怪。范蠡一个非常放荡不羁的名士,现在被一个县官如此郑重地接见,这是怎么一回事?于是大家都围过来,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结果他们两个人是侃侃而谈,全然不顾。

解说:范蠡的做法确实是让人不可思议,明明文种是思贤若渴,苦心积虑地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但范蠡就是不按常规出牌,或是拒人于千里之外,或是装狗叫。而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文种丝毫没有受到第一次来访时的尴尬的影响,第二次来见范蠡,这一次范蠡的表现再次出人意料,他以君子之容的学识风度彻底征服了文种,那么对比前后两次截然不同的表现,范蠡究竟要做什么呢?

我们看到,为什么范蠡第一次不见文种,或者是搞恶作剧,而后来又非常郑重地见文种呢?我想第一次范蠡不见文种,有两个原因。第一,可能范蠡感觉自己家庭出身很低贱,自己没有勇气和文种见面。因为史书记载范蠡家里面是“未尝世禄”,家里面没有做官的,所以范蠡常常感觉到自己很卑贱,抬不起头来。这可能是当时一个贫寒的人遇到有高官接见的时候一种心态。第二个原因,不是这样,范蠡并不沭头见文种。他为什么不见呢?他是想考验一下文种,看看你文种是不是拿我范蠡当个人才。如果你真的看得起我,你不会因为我第一次不见你,或第一次我跟你搞恶作剧,你就不来了。如果你真要拿我当人才,你一定还会来第二次。而且范蠡很自信,他相信文种还会来的。但是如果你不来怎么办?我想范蠡的性格可能是这样,你不来,我也不会追着赶着去找你。这可能就是范蠡第一次不见文种,第二次又要见的一种心态。我想,在中国古代有些名士常常有这种表现,也就是说他自己满腹韬略,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是他不轻易地出山,不轻易地和政客合作。如果政客找他,他很可能还有耍一耍脾气。比如典型的,象诸葛亮。所以我想这种心态实际上是一种待价而沽的心理。也就是说他心里很明白我要出山,但是我故意摆个架子。用我们今天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满心乐意,浑身别扭。那么到头来,他们多数人还是要从政的。范蠡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解说:范蠡和文种狂放不羁而满腹经纶,一个是胸怀壮志而才华横溢,春秋时代最耀眼的政治双星就这样走到了一起。不过接下来,两个人会如何设计自己的前程呢?当时南方的楚国和北方的晋国各自称霸一方,对于寻求建功立业的天下名士来说,都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而范蠡和文种都是楚国人,以他们的才华和志向,两个人完全可以在自己的这方土地上闯荡出一番事业来,那么范蠡和文种会不会这样做呢?

当年范蠡和文种相见的时候,范蠡是二十岁左右,文种是二十五六岁。应该说两个年轻人都是心怀着宏大的志向。两个人终日而谈,就是谈了一天。谈了什么呢?我们看史书是这样记载的:“疾陈霸王之道”,疾陈,就是滔滔不绝地说,说什么?霸王之道。霸王就是那些称王称霸王的治国之道,两个人达成共识。《越绝书》是这样记载的,说他们两个人“志和意同,胡越相从。” 就是这两人谈来谈去,共鸣点非常多,志同道合。什么是“胡越相从”呢?胡,指北方,北方有胡人;越,是南方。指无论我们相隔多远,我们两个人心思是一样的,也就是我们两个人是莫逆之交,不会因为路途的遥远,地域的阻隔,我们的感情会受到什么影响。所以他们两个人有着这种默契,那就决定了他们两个人要在一起共事,要在一起展示个人的才华。那么他们怎么样决定自己的发展呢?两个人决定离开楚国。为什么他们要离开楚国?楚国是个大国,楚国长期以来和北方的晋国成为南北两大强国,不断地争斗。但是楚国在范蠡那个时期处在一种衰落时期,保守势力很强,国君也不精明。所以他们觉得在楚国待着没劲,应该到外面去发展。到外面去哪儿?我们看到,范蠡做了一个形势分析。范蠡这样说的:“见霸兆出于东南”。范蠡就有一种预测,说今后的霸主是在东南方向,东南方向在哪?就是指现在的吴越。所以他这番话得到了文种的赞赏。两个人就决定先到吴国去。

解说:范蠡和文种生活的时代,除了最强大的楚国和晋国之外,还有十几个大大小小,实力较弱的诸侯国,吴国位于楚国东部,国土范围大致在今天的江苏一带,国都是姑苏,也就是今天的江苏苏州,吴国虽然在实力上不如晋楚两国,但物产丰饶,地理优越,国势出于上升期,因此范蠡和文种决定到吴国去寻求发展机会。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眼光的战略计划,可是就在他们向吴国行进的过程中,两个人突然又变卦了,放弃了这个计划。这究竟是为什么,是什么事情阻碍了他们到吴国的步伐呢?

原来他们发现,在吴国有一位文武双全的人,这个人是伍原,也就是伍子胥。伍子胥史书记载,这个人是“少好于文,长习于武。文治邦国,武定天下。”是一位奇才。伍子胥原来是楚国人,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因为向楚平王进谏,得罪了楚平王,结果楚平王就把伍奢给杀了。伍子胥怕受到牵连,就逃到了吴国。由于伍子胥是远近闻名,所以他就受到了吴国国君的重用,成为吴国重要的谋臣。当时吴国除了伍子胥,范蠡和文种还得到一个消息,还有一位能人在吴国,就是孙武。孙武是齐国人,是著名的军事家。大家知道,他写过一本书,是《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博大精深。他和伍子胥两个人同在吴国,共同辅佐当时的吴王阖闾。这使得范蠡和文种感觉到,再去吴国可能不一定很好。为什么?他们两个人都是谋略很高深的,你们再去,他们自己感觉到可能自己没有陈述治国方略的机会,才干发挥不出来。而且能人过于密集,关系也不好处。当时他们就犹豫了。文种问范蠡“今将安之?”就是现在这情况,你说咱们上哪去?吴国是这样能人荟萃的地方,我们还能去吗?范蠡就对文种说,事情决定于咱们自己,咱们到哪去,由咱们自己决定。文种说究竟到哪去?范蠡说咱们到越国去。为什么到越国?范蠡是这样说的“吴越二邦,同气共俗,地户之位,非吴则越。”这句话很精辟,范蠡的意思是说,越国和吴国,从他们的社会风气,国家的形势都差不多,将来要争霸的非吴则越,不是吴国就是越国,所以我们现在去越国。文种同意了范蠡的建议,两个人就去越国了。

解说:这实在是造物弄人,范蠡和文种重新给自己选择的目标正是即将上演一出历史大戏的越国。越国位于吴国南部,位置大体在今天的浙江一带,国都是会稽,也就是今天的绍兴。越国历史悠久,但实力较弱,别说与楚晋两个霸主相比,甚至比吴国更弱。其他的诸侯国根本不把它放在眼里。因此越国偏于东南一隅多年,到也平安无事。但范蠡和文种认为,虽然越国实力很弱,但它的基本条件在诸侯国中仍属上乘。物产,气候,人力和吴国有很大的可比性。假以时日,越国一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两个人毅然决然来到了越国。那么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新环境,范蠡和文种会不会如愿以偿,施展自己的抱负呢?范蠡的从政之路会一帆风顺吗?

范蠡和文种决定去越国,是在什么时候啊?大约公元前511年。他们决定去越国,结果就到了。到了越国以后,越王很欢迎他们,可是,就在他们到了越国不久,又发生了一个事。这件事使得范蠡非常地恼火。发生了什么事啊?当时越国有一个大夫叫石买,他看到范蠡和文种的到来,来势很猛,这两个都是能人,他感觉可能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于是石买就找到了越王,对越王这样说,一个拿自己的美色到处招摇的女人,可不是好女人;一个拿自己的知识到处宣扬的文人,也不可靠。现在到咱们越国来的这二位,范蠡和文种,他们经历了许多国家,经历了好多事,可是他们现在无端地到咱们国家来,恐怕他们不一定真有本事,大王您可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重用他们。他的这番话完全是一种非常狭隘的那种私利。这个事传到了范蠡和文种的耳朵里,范蠡怒不可遏,他自己感觉到这样的人陷害我,我在这待着没意思。看来范蠡是个性情中人,他也不愿意找越王去解释解释。于是一怒之下,他离开了越国,走了,他到哪儿去了?他自己想再找一个去处,总有我能够发展自己的地方吧。可是文种就比范蠡沉得住气,文种从过政,比范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他听到石买的话,感觉这个人居心不良。他没有一怒之下也走,而是他找到了越王,他跟越王这么说,他说世有高才,就是社会上有一些高人,必然承担人们的讽刺,那些能人也一定受到人们的诋毁。所以象大王您听到的这个话,可不都是真的。因为一个人看问题,往往是有偏见的,所以希望您认真考虑。而且文种还告诉越王,“有志之士,不在远近取也。”那就是真正有才能的人,你不应该按照他离咱们的远近为标准,那就是说对于我们这样的人,你们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地否定。文种的话打动了越王,越王就觉得,行,你们两个人我还要用。于是他赶忙派人把范蠡请了回来,同时对石买也不再信任了,让他离开宫殿,去外面边防线上去做防守。越王不偏听偏信,任人唯才,使得范蠡感觉到自己应该在这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范蠡就决心留在越国。那么我们现在说,我刚才说的这个越王,是谁啊?我感觉他应该是越王允长。

解说:越王允长是越国杰出的君主,在位60多年,是越国20多代君主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他的领导下,越国逐渐由弱变强,因允长与吴王阖闾结怨,从而点燃了吴越争霸战争的烽火。

到了公元前496年,允长死去了,他的儿子勾践继位。这一年范蠡大约四十岁。所以从阅历,政治经验,应该是一个成熟期。所以范蠡被封为越国的上大夫,从此走上了从政之路。那么范蠡从政,对于范蠡的人生而讲,是一个转折点。他由一个放荡不羁的名士,性格怪异的一个具有道家风范的士人,变成了从政的政治家。所以,对于他来讲,应该说是他理想。因为我们看到,范蠡虽然很性格怪异,但是他不颓废,他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在范蠡的内心,一直充满了理想,他的思想特征我觉得是一种儒道互补的特征,或者说是他的一种外道内儒。他的思想从春秋到战国是独具一格的。范蠡我们结合他后面的所作所为,我们想大家就感觉到他的成功,他之所以为后人所敬仰,就在于他思想不偏执。他的思想贯穿一种什么理念?我想大家注意,后来的范蠡他的思想价值主要体现在他非常讲究顺应社会,顺应社会的发展。正是由于这种思想,他对事,对人,他能保持一种非常平和的心态。我们在范蠡身上,看不到他一种激进的,也看不到他的偏执。比如说打仗,比如说经商,他做得都很自然。所以这种人,是我们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是被忽视的。为什么?他没有做出象儒家,法家对政治,对社会有直接作用的东西,但是他的思想很能够适应我们今天看来能够立身,能够从政的这些人的需要。所以我觉得范蠡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人物。

范蠡他在越国,他的智慧和才能是否得到了发挥,他辅佐越王勾践的时候,遇到了哪些事,我们下集再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吴国从称霸到被越国所灭有九年的时间,为什么吴国没有中兴
春秋时期一把绝世宝剑,拿过它的人,却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完成了称霸伟业后,向勾践递交了辞职信
文武双全范蠡 前无古人扶危定倾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一编 神话故事(八)
范蠡——一个小白的逆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