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6知难而退


内容简介随着政治地位的改变,苏轼渐渐发现自己在朝中为官很难,所以就上书朝廷,请求退出官场。苏轼在朝中究竟遇到了什么困难?他要退到哪里去?全文:

上一集我们讲苏轼东山再起,他再一次回到朝廷,并且在较短的时间里面,一跃而成为一个三品大员及但是很快他发现,自己所坚持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观点,与他本人所处的政治立场,政治派别之间,存在着矛盾,特别是与当时反对派的旧党人物领袖司马光存在着矛盾,这个让苏轼既感到很苦恼,也感觉很无奈。

司马光去世以后,苏轼跟旧党之间的这种矛盾,非但没有停止,而且随着新一轮矛盾的开始更加加重。新一轮的政治矛盾是什么呢?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洛蜀党争。

在北宋的历史上,有三个很著名的学术兼政治派别,一个是以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为首的洛党,因为这兄弟两个都是河南洛阳人,还有就是苏轼、苏辙兄弟为首的蜀党,四川人,还有一个是什么呢?以司马光为首的朔党,因为司马光是山西人,山西朔县,古称朔州,所以历史上把他这一派叫朔党。

宋哲宗继位以后,苏轼给他当老师,程颐因为是当代的大儒,司马光奏请朝廷,也请他给小皇帝哲宗当老师,但他的等级,他的官位比起苏轼要低得多,程颐学问很大,程氏兄弟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和开创者,他们的思想体系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但是,程颐这个人很古板,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

9月1号那一天,司马光去世了,当朝宰相去世那是很大的事情,赶了个巧,这一天正是皇帝要率领百官到首都的南郊举行祭祀天地神灵,同时安放神宗灵位的这样一个仪式,这在古代叫什么呢?叫吉礼。我们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在中国古代有五种礼,像祭祀天地神灵,祈福国家国泰民安,这叫吉礼;还有一种就是祭祀亡灵,要吊唁死者的这叫凶礼,还有一种叫军礼,就是军队里面的礼仪。还有一种礼叫什么呢?叫宾礼,就是往来国家之间的交往,君臣之间的交往,这叫宾礼,还有一种什么呢?皇上登极,册封太子,这是嘉礼,像这次皇帝率领百官祭祀天地,安放神宗的灵位,这是好事,是吉祥之事,是吉礼。但是各吉礼百官举行活动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一直到9月6号,活动才结束,这一结束,百官们大家就匆匆忙忙赶紧把服装换了之后,要去司马光的家里面,去宰相府去吊唁他们敬重的老宰相。司马光这个人,人品、道德、学问方面,是一代楷模,主持司马光葬礼的是谁呢?是程颐。程颐不让大家去,说你们不能来吊唁,理由是什么呢?理由是论语里边的一句话,论语这句话怎么说的呢?子曰,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如果你今天参加了葬礼和吊唁之类的活动,你能再参加大型的演出、歌唱、喜庆的活动,在一天的时间里边,哭了一通之后,又去参加笑的活动,这不好,不庄重,不合礼仪,所以他说,这个不行的,你们改天明儿再来吧。其实,这颇可考究一番。

古代的礼仪也是根据人的常情设置的,我们可以认真想一想,一个人在极度的悲痛之后,是很难转悲为喜的,这个不符合情绪转换的一般规律,但是,如果一个人特别的高兴,特别地喜悦,那可以由喜转悲,这就好像流水一样,从高处往低处流比较好办,要说从低处往高处流,那得装个自来水管。孔子说的是,你今天哭完了以后,就不能再去笑,没有说你今天笑完了以后,不能哭啊,所以当时马上就有人给程颐提出这个问题,孔子说过,哭则不歌,没有说过歌则不哭啊,孔子真是,你要说把话说全了,程颐听了以后,他可能作梦也没有想会有这种反驳,就涨红了脸跟人家争起来,这个事儿,本来跟苏轼八竿子打不着,可苏轼是个什么人啊?他那种性格本来就不喜欢程颐这种人,又古板,看上去又僵化,不变通,他本人是个什么呢?是个很善于变通的人,又很幽默风趣,看到程颐在那儿还在据理力争的样子,心里头就泛起一种反感,忍不住就要说一句话,此乃鏖糟陂里,叔孙通所制礼也,这个话特别文雅,给大家解释一下。叔孙通是何许人也?叔孙通是秦汉时候的一个儒生,刘邦打败项羽以后得了天下,做了皇帝,需要人人为他治礼作乐,就定规矩,叔孙通就给他定了一个整套朝廷上上下下的规矩,刘邦觉得,自己坐在这套规矩上面做皇帝,威风多了,所以,叔孙通是汉朝时候一个大儒,也算是汉朝建国之初,设置礼仪的一个总监和总策划。那么,他说的鏖糟陂是什么东西呢?这个鏖糟陂是开封市郊区的一个沼泽地,一个烂泥坑,这句话连在一起就是说,你说的这套道理,你说的这套礼仪制度,就好比是从郊区的一个烂泥坑里头爬出来的一个冒充的叔孙通所制订的这套礼仪规矩,换句话说,你是个村学究,你是个假学者,你是个冒牌货。

现场的气氛是很庄严的,是很悲痛的,程颐一脸认真地跟人家在那儿争论,突然他说了一句话,这个人从郊区烂泥坑里头,爬出来这么个假学究,村学究,跟整个气氛形成一种鲜明的反差,当时的人就哄堂大笑,那你想程颐人家也是皇帝的老师,有头脸的人物,你苏轼虽然有才华,也不能这么笑话我,跟你没完。

我们刚才说了,司马光去世之后,宰相的位置空出来了,谁在当时最有可能一脚踏上这个宰相的位置,谁就有可能成为别的政治派别抨击的首要对象。苏轼这个时候,再也不像他父亲给他起名字的时候那个轼的精神了,他太锋芒毕露了,17个月的时间里面就做到三品大员,那剩下的根本不用17个月的时间,也许就能做宰相。这是大家都能看得见的,大家都不愿意让苏轼坐到这个位置上,不愿意让他做大,以至于在高太后的面前,公开地讲,您偏袒苏轼。高太后非常生气,讲,我偏袒他做什么,他又不是我们家亲戚,弄得我火起,把你们两派人全部赶出朝廷去,实际上高太后当时已经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什么呢?因为在朝廷里边,对皇帝来说,第一,害怕底下的大臣团结起来,团结起来对付他,他受得了吗?他希望底下有党争,分散他们的团结力,但是,如果这党争太激烈了,就容易动摇官僚统治的基础,毕竟国家要运行,大家还要做事,所以我们说,表面上来看,是苏轼跟程颐个人之间的口角之争,再往后看,是洛党和蜀党之间的口水大战,但是口水大战到后边,我们又看到,那就是深刻的政治权利斗争,这个权力是最高的权力,位及人臣的权力。

苏轼呢,苏轼回到朝廷来不是来搞政治斗争,也不是搞权力斗争的,他也许是抱着一个很朴素的想法,就是能不能利用在朝廷的这段时间,做一点点对国家,对老百姓有用的实行,所以你注意,苏轼在这场斗争当中,自始至终坚持两点,这两点非常重要,是我们判断苏轼在这场政治争论中的立场和决策的性质问题一个关键。

第一,苏轼一再坚决反对大兴文字狱,就不要因为有人争论,有人写了讥讽朝政,或者议论朝政的文字,而扣上一些很大的罪名。

第二,他再三强调,他跟大家争论的核心,在于他与司马光的政见不同,具体来说,就是是否应该继续推行免疫法,他始终把他自己要争论的范围,限定在就是免疫法的推行与否上,这个是很关键的,他不愿意这场争辩演变成为权力和政治的斗争。所以他这个头脑是很清醒的。但是我们知道,政治斗争一旦展开,不以他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既然到了地方,苏轼就想好好地给老百姓做上几件实事,天天在朝廷里泡着,你争我斗,口水来口水去,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既耗费生命,又耗费才华。那么,他到了杭州以后,最值得称道的是做了一件什么事呢?就是西湖的综合治理改造工程。我们都还记得,他年轻的时候第一次到西湖的时候,写的那么美的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是这回他来一看,觉得淡妆浓抹相宜了,发生了很多变化。为什么呢?他分析了两点。你看,他分析跟别人不一样,首先从文学的角度,他分析了西湖,他说,西湖是什么?西湖是杭州美丽的眼睛,现在这眼睛得了白内障了,得治理,给它做手术,这是文学的角度;从生活的角度,他提出什么呢?说西湖是杭州城农田灌溉,民用水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如果这个水源被破坏了,杭州市人的日常生活就会出现大问题。

他说,近年以来,堙色几半,水面日减,茭葑日滋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们都知道,有很多大型的湖泊,最后遭到污染,无非就是那么几种原因。他说,西湖也是这样,第一,西湖水面上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繁衍得过多,把水都遮起来,我们知道,如果湖面上的水生植物过多的话,遮住了阳光,不利于水下生物的生长,鱼都缺氧,最后鱼在水底下都变死了,那怎么办,这是一个。再一个,西湖我刚才为什么说得了白内障呢?西湖底下的瘀泥拥塞得过多,把水道都堵住了,水都发臭了,苏轼当时就感慨,再过20年这么下去,西湖不复存在了,使杭州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杭州如果没有了西湖,那就不像个人的样子,人怎么能没有眼睛和眉毛呢?所以,苏轼对杭州的这种看法,这种改造的思想,既有美学的观点,又有实际功利的观点,他对西湖的改造,既表现了一个文人的情怀,又表现了一个地方官和政治家理性的思考,他把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所以要做的工作,首先要疏通西湖的湖底,你说起来好听,西湖特别大,治理起来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就是西湖底下挖出来的瘀泥,水草怎么处理,几十万立方,这些东西往哪堆去?苏轼调查研究到实地考察,想出一绝招,什么绝招呢?他用这些挖出来的土方瘀泥,在西湖的西侧修一座长880丈,看5丈的长坝,沟通南北,这是非常绝的一招,两全其美啊,这个长堤修起来之后,首先处理了瘀泥的问题,第二,沟通了西湖的南北,这样从湖的北边到南北,就不用再绕湖30里路,太远了,第三,作为苏轼来讲,那修这长堤远远不够,他得在这长堤上,点缀一些美观的景物,怎么着呢?他在长堤上修了六座桥,名字都特漂亮,跨虹,望山,映波,这一看就是个文人当市长做的事情,而且还修了九座亭台,你想想看,其实它本来是一个什么呢?本来是一个很单纯的水利工程,但是由于苏轼的参与把它变成了一个使山川秀美的工程,这还没完,他想得更远。现在给它疏通了,水草都除去了,回头长出来怎么办?这是个问题,水草最容易在什么地方长呢?就是靠近河滩的地方,河岸的地方,他把这个靠近河岸湖岸的地方,全部出租了,租给农民种什么呢?种菱角,为什么只种菱角呢?因为种菱角的前提是必须把杂七杂八的水草除干净地这个菱角才能得到有效的收入,他的每一项举措都是功利性和审美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个不得了,很值得我们现在的市政官员去参考。

他一想,这现在有人不自觉,我们都知道,西湖的湖面是很大的子当时,有人就要在上面种水草,你拿他怎么办?我能天天弄个办公桌坐在西湖边上,来个人举个红牌说不许种,不可能啊,怎么办呢?他在的中心地带,画了一个三角区域,在三角形的三个尖端盖了三个小石塔,这三座石塔后来就演变成为西湖十景当中的三潭印月,在晚上你泛舟西湖的时候月光如水,照在西湖上,三座小石塔倒印水中,你还想去种水草吗?欣赏都欣赏不过来,还顾得上种水草?他用美的情愫来打动那些想种水草的人,都不想种了。所以我说,西湖的十景当中,至少有两景是苏轼水利工程的副产品,一个是苏堤春晓,一个是三潭印月。后来我们的人民群众,为了纪年苏轼的功劳,就把这个长堤叫苏公堤,简称苏堤,它与西湖北边的白堤,白居易修的白堤成为西湖中间最为著名的人文景观。

他到了杭州以后,他大量接触的还是很琐碎的具体的官司。我们经常看戏里面演戏的人,当地的州府官员一上来就是判案子,他也免不了要断案子,你看苏轼是怎么断案的。他这个断案,文人色彩太重了,典型的苏轼式的判案。
  有一天,有一个偷税漏税的案子来了,当地官员押上一个小老头,花白胡子,穿得特寒酸,背一个大包裹,来了以后,苏轼一看,这包裹上写了一行字,写的什么呢?说翰林学士知制诰苏某,封寄京师苏侍郎收。这什么意思啊?就是说,苏轼不是原来担任的官就是翰林学士知制诰是寄给他的弟弟苏辙的这个大包裹,这就很纳闷,苏轼没有寄过东西,再说这个官职的名字也不对,他现在官职不是换了吗?消息太不灵通了,一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个穷酸花白胡子的小老头,是福建人,考科举老可不中,愁死了,这回又到京城要来考试,没钱啊,路费都没有,就是有路费到了京城,你考试怎么着也得考上个十来天,费用从哪来?同乡的人很可怜这个老头,觉得一辈子为科举奋斗到今天,就要帮帮他,大家给他凑钱,买了两百匹的麻纱,聪明人给他出主意说,你这个麻纱很重要,你拿着这两百匹的麻纱,带到京城把它卖掉,这不就有钱了吗?这办法是挺聪明,但底下一想也挺笨的。为什么呢?你要真是一路打着要卖它的旗号去的话,沿途的关卡抽税就给你抽光了,本来能卖一千块钱,交税交上八百块,你还卖什么劲?这怎么办?老头觉得自己挺聪明,想个绝招,就是刚才那个条子上的事儿。就是说,苏轼委托他,把这两百匹麻纱,带给他的弟弟苏辙,我是代人寄托东西的,又不是做买卖,人家看见就不会抽我的税,这办法挺灵的,从福建一路走过来没人让他交税,大家一看,都知道苏学士,可老头聪明得有点过头了,他跑到杭州来,还把这个东西给人家看,当地的税务官员一看,我们杭州知州,早就不是这个翰林学士知制诰了,而且他在杭州从来没有听说过,让一个人从福建带东西到京师,去给他的弟弟送麻纱,马上就带过来,给苏轼一讲,苏轼勃然大怒,一拍惊堂木,搞什么搞,这老头才知道,眼前这个官员,就是苏轼苏东坡,这个很麻烦了,你想,这真的是偷税漏税,而且一直偷着过来的,漏着就过来了,苏轼对这样一个既可气又可怜的老读书人怎么处理呢?他没有再拍惊堂木,他把包裹上的旧条子撕掉,拿了一个新条子,提起笔来就写,龙图阁学士,钤辖浙西路兵马知杭州府,苏某封寄洛师竹竿巷苏学士他这个要写得准确一点,因为他的官职已经变了,你要给人家去带东西,你得有个具体的地址,京师那么大,他弟弟在哪住呢?住竹竿巷,而且他弟弟的官职现在也变了,是翰林学士,所以叫苏州学士。他把这个写好之后,又贴在了这个包裹上,他告诉这个老读书人,这个人叫吴味道,说老前辈啊,这回,你背着这包裹到皇上跟前说都没事了。吴味道喜出望外,原来以为这辈子到这儿终结了,怎么也得坐大牢了,没想到继续背着包裹,进了京城。我们可以想像,我们也不用猜测他是不是真的把这麻纱给卖了,总而言之我们知道的一个结果是他考中了进士。

考中进士之后,他还专门到杭州来向苏轼道谢,苏轼非常高兴,这故事跟法律其实毫无关系,它传达出来的是苏轼的一种为人之道,就好像当年欧阳修宽容他编造典故一样,苏轼也乐于宽恕这个可怜的老人,给他一条出路,这就是苏轼的魅力,北宋时候做官的人太多了,读书人数不胜数,为什么我们独独地喜欢苏轼,他的答应是存在于他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这样的基础上。

但是我们刚才说了,苏轼不愿意再搅到无谓的政治斗争当中去,他愿意回到地方,所以我们今天讲的题目叫什么呢?叫知难而退,不是说他整个退出人生了,这个难指的在中央做官难,在中央做官很大,在开封首都呆着,生活环境,经济条件都很好,跟家人成天在一起,特别是跟他自己的弟弟朝夕相处,多愉快,但是实际上他不愉快,他知难而退,退到哪?退到地方上,虽然生活的条件相对艰苦一点,跟弟弟不能朝夕相处,但心情是愉快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国学资讯 - 苏东坡的旷达人生——莫砺锋教授在南京图书馆的演讲 -
解读《苏东坡传》10、“洛蜀党争”与造福一方
苏轼(六) 知难而退
苏轼在杭州为官期间做了哪两件大事?
关于苏轼的故事
“欲把西湖比西子”背后的苏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