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史今说:日本人至今仍然奉为高人的三位明朝人物(第109期)

编语:大家都知道近五百年的中日历史中,日本这个国家没少给中国古代王朝找麻烦事儿做,可由不得他们不得不服的事实始终还是明朝给予他们的最大的震撼和教训!也许当我们提起明朝和日本之间的那些发生的事儿当中,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多,可能以中国人的观念首先提及的便是威名赫赫的戚继光、俞大猷,援朝抗日中的李如松、陈璘等明朝名将。然而纵观明朝三百年,日本却和明朝的外交关系一向很糟糕。从“铜钱将军”足利义满甘心对大明臣服的“蜜月期”到后来因宁波争贡引发的倭寇之患,再到丰臣秀吉的二次侵朝战争,两国之间的关系当时用“隔海相对、老死不相往来”的敌视姿态。不过这俨然影响不了日本人对明朝历史上几位被其奉为“高人”的古代前人们的仰慕和尊敬,而这三位也的确是一直在如今的日本人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换得了日本人的至今不改的尊敬之心。


一、让日本人从上至下都俯首崇拜的阳明学大家——王阳明:

大家想必都知道这样一件轶事: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时任海军元帅、号称军神的东乡平八郎,就在自己随身佩戴的腰牌上写着“一生俯首拜阳明”。其实,王阳明在日本的巨大思想传播力度和作用,又何止是东乡平八郎活跃的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呢?日本后来数之不尽的政治家、军事家都对这位来自中国明朝的大儒王阳明奉若神明。

王守仁(公元1472年10月31日—公元1529年1月9日),汉族,别号阳明、阳明子,所以也称之为王阳明。而王守仁的思想学说:王学(又称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而后阳明学更是成为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又传播于日本,对今后日本的历史发展进程及东亚都有广泛历史影响力。

而我们中国历史上的伟人毛主席在早年间就曾逐字逐句的对《王阳明全集》进行批注,之后更是在叹服之余评价道:“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馀子。”足见王阳明此人的历史地位犹如万斤之重!

二、感动了全体日本人的大明朝遗民——朱舜水:

朱之瑜,又名朱舜水(公元1600年11月17日~公元1682年5月23日)是一个明朝遗民,一个至死都心心念念不忘恢复故国的铁铮铮的硬汉子,他曾被日本水户的德川家族奉为国师,后在日本生活了整整二十年,深得日本人的尊重和爱戴。

据说朱之瑜初到日本讲学时,当时德川家族的德川光国很尊敬这位大明来的异国之人,并从来不把他当为一位亡国无家可归的人,并且亲执弟子之礼,望其授学日本,而因为出于对朱之瑜的尊重,便希望朱之瑜自己取一个名号,这才有了朱之瑜以“舜水”为名号的历史典故。意指: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以示其不忘故国之情。自此,世人皆称之为“舜水先生”先生。他在日本讲学的那些年里,大力宣扬儒家文化,后来更是自成水户学一派,而这也成为了之后日本社会上的道德基础根源所在。

三、被称为“半个”日本英雄的中华民族英雄——郑成功:

说一千道一万,日本人对郑成功的钦佩已经是达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除了是因为郑成功一生当中不屈不挠与清朝对抗的励志人生,以及对郑成功率领台湾抵抗荷兰殖民者的入侵后成就的功业以外,更多的也是出于郑成功拥有一半日本血统上的追捧使然。而郑成功父子当年抗击清朝时,曾四次派遣使者欲向日本借兵光复明朝的故事也多在日本民间广为流传。下面小编就引用一段当时的史料记载:

第一次是在郑芝龙的使者来日候的第三年--即庆安元年(公元1648年),《华夷变态》中收有他的求援信的译文(日文)。信中说:“……余生于日本,思慕日本之心尤深。今处艰难之际,恳请日本以叔侄、兄弟之情待余,施予恩惠。”以血缘相连的唇齿真情。幕府虽进行过讨论,但未复信,看来是未予受理。

第二次是在三年后的庆安四年(公元1651年)。徐鼐的《小腆纪年附考》中说:“(辛卯十二月)明朱成功(郑成功)取漳浦,遣使通好日本。”指的就是这件事。据后文说,这次是郑成功为了补充物资的短缺,根据参谋冯澄世的献策,向日本接待物资,以此补充短缺,同时卖给吕宋(菲律宾)、交趾(越南)、泰国等,以获取利润。

文中曾写到:“已获日本铅铜之助。”另外如中村久四郎等人所诉,可以想象郑成功等人的军中已经有日本刀和日本式的甲胄等。由此来看,完全可以想象一直从日本获取某种援助。--即使没有幕府的正式援助,也会有民间人士某种形式的声援。

第三次是万洽元年(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六月,他派遣的使船载乘员一百四十七人,进入长崎,带来了书信和各种物品。书信开头写着“启上日本国上将军麾下”,原文收入《华夷变态》。但幕府“未及复书”,未予理睬。

第四次是万治三年(公元1660年)七月,命其部下张光启向日本借兵。《海上见闻录》上写道:“命兵官张光启,往倭国借兵。”指的就是这一次。沈云的《台湾郑氏始末》上也有内容大体相同的记载,关于这次的结果,他写道:“日本上将军不予发兵,助铜熕(铜制大炮)、鹿铳、倭刀为备。”大概乞师的事情未成,但乞资的事情取得了一些成果。


结语:如若您喜欢或支持小编的原创文章,欢迎订阅、关注、交流、讨论或收藏、点评、点赞!感谢各位的支持!每日精彩原创文章与您同享!当然也欢迎大家发表不同的观点和交流意见给小编我,大家共勉而行!

注:声明头条作者90大历史所发文章、视频、图文等均在今日头条首发!未经原创作者允许请勿擅自修改、发布以及抄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成功四次向日本借兵,日本已决定出兵:这时一个人说了一句话
从海寇到“开台王”
南明向日本求援始末
为什么日本只有时代而没有朝代?日本时代顺序是怎么分的?
忽必烈征元失败到底是因何原因
明朝遗民去哪儿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