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大唐:唐太宗发扬光大的府兵制,为什么在实战中不堪一击?

提起府兵制,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是中国古代非常出名的一种兵制,由西魏的权臣宇文泰首先实施,直到唐太宗掌权时期,这种兵制彻底被发扬光大,达到了鼎盛。可是,初唐推行了这么先进的兵制,为什么在后来面对安禄山、史思明的大军时却如此不堪一击,直接就丢了洛阳和长安呢?史海君今天就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再先进的制度也一定有它的劣势,而且建立制度和执行制度是两码事,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远比想象中复杂的多。

府兵制可以理解为兵农合一,农民在农忙时节种地耕田,农闲时参与军事训练,在这种制度下,国家无需为军队出钱,府兵上战场都要自备粮食,作为回报国家为府兵免除徭役。当然,唐太宗作为一国之君,极力推行府兵制当然也有更深层的目的。府兵的粮食、装备都由自己解决,地方官员自然也就管不着他们,他们直接对国家负责,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而与府兵制对应的募兵制,可以理解为国家出钱养着军队。既然国家有钱就能养得起军队,那到了地方官员手里也是同样的道理,谁有钱,谁就养得起强大的军队,这样很容易造成藩镇割据。

这样看来,府兵制是一种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兵制,明显优于募兵制。唐太宗完善了府兵制,也屡屡被称赞为圣明。可是尴尬的是,到了唐玄宗那里,府兵制却被彻底废除,这是为什么呢?史海君认为,唐玄宗的决定完全是顺应当时的时势,如果不废除府兵制,唐朝或许在他手里就要完蛋了。下面就由史海君为大家详解府兵制的短板以及唐代府兵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府兵的战斗力是最大短板。

唐代府兵的选拔制度较为松散,史书上记载有些白发苍苍的农民也可以做府兵。他们只懂得种地,多数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在冬天农闲的时候才进行短暂的军事训练,无论从纪律性还是军事素养都很差,这种军队的战斗力比起募兵制来说相差甚远。

第二,府兵的首领采用世袭制,导致一代不如一代。

唐代府兵的首领,从十人的首领火长,到三百人的首领团正,竟然都是世代沿袭的。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领兵才能,这些职位都是代代相传的,朝廷根本不去管,这样下去只能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第三,管理松懈,久疏战阵。

府兵也要养家糊口,他们可不懂什么保家卫国的大道理,再加上监管的松懈,府兵的日常训练就像儿戏一般。据史料记载,唐朝府兵日常训练是不用兵器的,所有的武器、铠甲都常年闲置在仓库中,刀剑生锈都无人问津。真到了打起仗来,根本来不及考虑每个人的兵器合不合手,士兵拿到的武器大多与自己的身材都不匹配,简直就是一堆废铜烂铁,上了战场还不是白白送命?

第四,府兵的人员流动性太大,很难有坚定的志向。

为什么说唐初府兵制达到鼎盛呢?因为当时国家拥有六百三十四府军队,听上去甚是威猛,但是细细想来,这些军队的人员每隔一个月就轮换一次,即使数量再多,又有几个能靠得住?凡事上战场的士兵,必然要有坚定的志向才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奋勇杀敌。而这些临时组建来的军士,哪有这般志向,还没开到前线就有一大半都打了退堂鼓。

有这样的制度、这样的执行机制,就难怪安禄山、史思明之流攻入洛阳和长安如履平地了。若不是唐玄宗撤掉府兵制,重拾募兵制,大唐的江山很可能在他手中就已灰飞烟灭。圣明如唐太宗大概也没有想到推行府兵制会带来这样的后果,他的初衷本来是削弱天下将领的兵权,殊不知同时也削弱了朝廷的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史之乱中为什么唐朝北方的军队有好日子不过,要和安禄山造反?
试问:节度使制度兴盛和灭亡的原因
大唐为何要改府兵制为募兵制?
为什么说大唐盛世,照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
铁马冰河W:史上最强悍犀利的大使王玄策
明军数量庞大,为何战斗力却那么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