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薪尽火传,功过难评的名臣李鸿章(一)

导读:

曾国藩评价:少荃天资与公牍最相近,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著书。

梁启超评价: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要而论之,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誉满天下,亦谤满天下。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评价: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清史稿》评价: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不愧为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

李鸿章为曾国藩写的挽联: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功过难评的人物,赞同者称之为“国家栋梁”,摒弃者称之为“卖国老贼”,而他却自称为大清帝国的“裱糊匠”。

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他到底有怎样的风云机遇和人生传奇?此系列文章将为我们缓缓地展开李鸿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画卷。

少年聪慧 过目不忘

李鸿章(1823—1901),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

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地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政治局委员兼河北省委书记、北京市委书记兼大军区司令),授文华殿大学士(地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政治局常委),故世人多称之为“李中堂”或“李合肥”。

兄弟姐妹八人,李鸿章排行老二,故民间又称之为“李二先生”。

合肥李氏在李文安(李鸿章父亲)考上进士之前只是普通的耕读之家。历经十载寒窗,李文安终于蟾宫折桂。

是从他科举连捷之后,李家才开始实现社会层级的跃升,走上了发迹之路。

道光三年(1823)正月初五,李鸿章出生于庐州(今合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向来有许多“神秘主义”的土壤,因为李鸿章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财神”同一诞辰,所以李文安认为这可能是上天冥冥之中的特意安排,故此他对这个次子寄予厚望。

但是,在李鸿章几兄弟相继出生之后,李家的生活更加艰难,经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窘迫境地。

此时,李文安一方面自己悬梁刺股、勤学苦读,希望通过科举来改变个人以及家族的命运;另一方面,他对几个儿子严格要求,希望他们能够饱读诗书,继承“耕读传家”的良好家风。

李鸿章少年聪慧,过目不忘,拜合肥名士徐子岑为师,攻读经史,从而打下了扎实的学问功底。

道光十八年(1838)对于合肥李家来说是一个永远难忘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李文安与曾国藩、林汝舟(林则徐长子)同时考中戊戌科进士,位列殿试三甲第112名。朝考之后,李文安以主事在刑部任用(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公安部某处处长)。

从此,李文安实现了阶层身份的巨大转变,开始从规则的遵循者向规则的制定者迈进,而这对于合肥李家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

如果我们把历史的观测镜拉长,就会很有趣味地发现:从家境上来看,几大中兴名臣中以胡林翼的家境排第一,属于高干家庭;李鸿章其次,属于后起的官宦阶层;曾国藩和左宗棠在伯仲之间,前者家境小康但文华不兴,后者书香门第却债务累累;而彭玉麟家境最差,属于殿后,彭家好不容易在他父亲彭鸣九任巡检(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镇派出所所长)时略有起色,不久就因为父亲的离职归乡、争产去世而使彭家陷入赤贫。

道光二十年(1840),李鸿章考中秀才,获得了进入士人阶层的第一张通行证。

道光二十三年(1843),李鸿章在庐州(今合肥)府学被选为优贡生。时任京官的父亲李文安望子成龙,写信催促李鸿章立即收拾行囊进入京城读书,准备第二年顺天府(今北京)的乡试。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其实相当于今天的“高考移民”。

众所周知,两江地区文华荟萃,科举考试的竞争极为激烈。明朝时期为了平衡朝政势力,避免绝大多数官员都出自南方的弊端,朱元璋还专门推行“南北榜”,采用“分别取士”的政策抑制南方士人,此举后来成为定例。

换一句话就是说——“不再全国统一划线,而是南方各省划一个分数线,而北方各省另划一个分数线,分别划分名额入取”。此举是为了打压江南的政治势力,以便实现南北政治平衡。

因此,南方的科举考试难度比北方大得多,这就让一些有资源的人打擦边球,实现清朝版的“高考移民”。

李文安在北京当了一段时间的官,被一些同僚们提醒,发现这其中确实有可以操作的空间。所以,虽然他对李鸿章的才华很有信心,但还是准备让李鸿章到顺天府(今北京)参加乡试,搞一个“双保险”。

而此时的李鸿章还是一个妥妥的乡下“土包子”,活动范围基本就在家乡的方圆几十公里之内。

因此,他收到父亲的书信得知能够进京城读书,去见见大世面,去认识其他的一流人物,欢呼雀跃之心可想而知。作为一名二十岁的有志青年,此时正是渴望去探索世界、去拥抱世界的年纪,李鸿章马上迫不及待地收拾好了行囊。

于是,李鸿章连续写了十首诗以抒发自己的愉快心情。篇幅所限,南山君摘录其中之二与诸君分享。

诗一:“闻鸡不觉身先舞,对镜方知颊有髭。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为”。

诗二:“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此时的李鸿章还是一个胸怀壮志的热血青年,意气风发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他以诗言志,树立“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的宏伟志向。

进京就读 拜师国藩

进入京城后,李鸿章在时任刑部郎中(相当于今天的公安部某司司长)的父亲引领下,遍访吕贤基(后任工部侍郎,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水利、工信、国土等部副部长)、王茂荫(后任吏部左侍郎,相当于今天的中组部常务副部长)、赵畇(父亲为状元赵文楷,李鸿章第二任岳父)等安徽籍京官,迅速得到了他这些老乡们的器重和赏识。

道光二十四年(1844),李鸿章应顺天府乡试,考中第84名举人。发榜后,李文安马上把李鸿章介绍给同年(同学)曾国藩,住在曾国藩的家里让他指导学问和科举考试。

此举有两方面的意图,从中可以看出李文安的精明之处。

第一,李文安认为这个同年(同学)曾国藩前途远大,而且在京城人脉广泛,未来成就不可限量,所以早点把儿子送到曾国藩门下,有利于加强父子两人和他的关系粘性。

第二,此时曾国藩正在翰林院任侍读,主要负责陪皇帝读书或者给皇子讲学问,有时给皇帝提一些建议,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办秘书处司局级干部的角色。

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论是从典籍学问、科举经验来说,还是从信息灵通程度来说,曾国藩的指导都对李鸿章未来的科举考试很有利。

道光二十五年(1845),因为考试经验不足,李鸿章的第一次会试名落孙山。

但是,以他的年龄暂时不要着急,所以李鸿章稍稍沮丧了一阵,就马上在父亲李文安的点拨之下以年家子身份正式拜入曾国藩门下。

这就是典型的“务实模式”——先把能抓住的机会抓在手里再说。

当时的曾国藩正患有肺病,居住于城南的“报国寺”,与经学家刘传莹等人谈经论道,治学养病。

“报国寺”又被称为“慈仁寺”,曾经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栖居之所。

此时的大清王朝面对内忧外患,已经露出颓败之势。有识之士陶澍等人已经高瞻远瞩地重新扛起“经世致用”的大旗,对此曾国藩深表认同,并以“亭林”(顾炎武)自喻。

曾国藩在京城的学术圈中对陶澍等人的观点进行呼应,毅然提出:“在桐城派的‘义理、辞章、考据’等三条传统的治学标准外,应该增加‘经济’一项,即‘经世致用’之学。”

在大家讨论学问的时候,李鸿章作为后辈刚好帮助倒倒茶,摆上一点水果,所以有幸听到当时一些顶尖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这对他未来学识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助益。

所以,这段时间李鸿章不仅照顾曾国藩的身体起居,而且在学问上“朝夕过从,讲求义理之学”。同时,他还受命按新的治学宗旨编校了一本书——《经史百家杂钞》,让曾国藩大为称赞其“才可大用”。

会试中第 人脉广阔

道光二十七年(1847),李鸿章考中丁未科进士,列二甲第十三名,成绩靠前,所以朝考后任翰林院庶吉士,为自己未来进入官场顶层取得了一张关键的入场券。

恰巧这一科的主考官是潘世恩,而房师孙锵鸣则是翁心存的得意高徒。这两个人是什么来头,南山君不得不简单介绍一下。

潘世恩,字槐堂,号芝轩,清朝名臣,出身徽商又身为苏州世家。嘉庆年间历任侍读、侍讲学士、户部尚书(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部长)等职。道光年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政治局常委),上书房总师傅,太子太傅。

潘世恩为官五十余年,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被称为“四朝元老”。同时,他也是潘祖荫的爷爷(潘祖荫救左宗棠一命的典故见前文《胡林翼系列》)。

翁心存就不用说了,更是牛的一塌糊涂。“常熟翁氏”是清朝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在士林的影响力还远在“湘乡曾氏”和“合肥李氏”之上。翁氏一门五进士,叔侄两状元。四代入翰林,一门两帝师。门第之盛,无与伦比。

所以,李鸿章通过科举考试与这样两个超级牛人联上了关系,他在官场的运气和人脉已经不在当年的曾国藩之下。

同时,李鸿章与沈葆桢(晚清重臣,林则徐女婿,前文有介绍)是丁未科的同门同房,属于最硬的同门关系,交情非同小可。

原本因为林则徐的关系,在“经世派”内沈葆桢属于左宗棠同一阵营,理当同气连枝。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也是推荐沈葆桢接任他的“福建船政大臣”一职。

想不到他后来被李鸿章捋了一下思路,回忆了一下当年相逢于微时的同窗之情,在左李相争的关键时刻反戈一击,导致左宗棠郁闷得吐血,这就是因为左宗棠忽视了他们之间当初的这一层硬关系。

丁未科人才济济,但是李鸿章这一房只考上两个人,这个局面让房师孙锵鸣牢骚满腹。因为这些学生都是他未来官场上的重要资源和有力的支持者。

因此,孙锵鸣郁闷地与自己的老师翁心存谈起心事。翁心存善于“风鉴之术”(呃,这好像是古代牛人的必备技能),就让他把这两个新科进士带来看看。

于是,李鸿章和沈葆桢二人就前往拜访太老师,想不到翁心存认真打量了李鸿章和沈葆桢几眼,稍稍聊了几句就让他们回去了。

李、沈两人走后,翁心存大惊失色地对孙锵鸣说:“锵鸣啊,你完全不要沮丧。以我的相人之术来看,李鸿章将来的功业还在我辈之上,而沈葆桢也将成为国之名臣。你这一房考中人数虽少,但是影响力可能要称冠于丁未科。你好好谋划一下,未来大有可为。”

道光三十年(1850),李鸿章授翰林院编修,有闲之时继续跟着曾国藩读书。曾国藩对李鸿章的才学极为满意,把他和曾门同时中进士的郭嵩焘、陈鼐、帅远铎等人一起,称为“丁未四君子”。

由于科场顺利,李鸿章在京城交游广泛,眼界不断开阔。当时与他同榜的甲辰(举人科)、丁未(进士科)两科中人才济济,不少人后来都成为国家重臣和封疆大吏。

李鸿章始终与这些同年(同学)们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为他未来打造“淮军系”和“北洋系”奠定了坚实的根基。(篇幅所限,留待后述)

下期导读:

李鸿章在曾国藩的幕府当中最怕什么?他又为什么会与老师曾国藩闹翻,从而拂袖而去?

请看下期文章《薪尽火传,功过难评的名臣李鸿章(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的曾国藩和李鸿章
白话李鸿章(1): 科举取士进官场
人文安徽之李鸿章
揭秘曾国藩为何提携李鸿章
娶了自己的妹妹为妻,被邻居耻笑,后来生下一子天下无人不知
李鸿章去世前,曾泣血告诫后人:中国要想强大必先灭此国,它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