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夏皇帝漫谈之汉武帝刘彻  从“无为”到“有为”, 汉武帝的重大改革

华夏皇帝漫谈之汉武帝刘彻

革除弊政 独尊儒术

刘彻登上皇位时,西汉王朝经过四代帝王,尤其是“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经济已经非常繁荣,国库充足,百姓康乐,吏治清明。不过这种繁荣的背后,长期潜伏的各种矛盾也逐渐激化了。

在国内,许多农民为逃税而脱了户籍,政府就无法有效地管理;地方好强巨贾的势力恶性膨胀,严重影响到国计民生;曾被打压的诸侯王又开始蠢蠢欲动,在边疆,匈奴的势力也增强了,对边境的侵略越来越频繁。所有这些,都对刘彻的统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刘彻很有革除弊政的魄力,他任用了一大批儒生,一起推行政治改革。他通过考试,选拔了大儒董仲舒,听取其很多有见地的治国安邦良策,历史上称之为“贤良对策”。

为了提倡儒术,刘彻在朝臣任免上作出了重大调整。他任命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这二人都喜欢儒学,他们又推荐了儒生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赵、王二人又推荐了自己的老师、《诗经》博士申培为太中大夫。这样,武帝的朝堂成了儒家的天下。

董仲舒

刘彻与这些儒臣一起对大汉朝政进行了全面的兴利除弊。除了用休养生息来稳定经济发展外,武帝还鼓励大臣检举皇亲国戚的不法行为,以倡导法制;命滞留京城的王侯都回到封地居住,以消除对皇权的威胁;将皇家苑地关闭,并分给贫苦百姓耕种,以此来减轻百姓的负担。除此之外,刘彻还设立“明堂”,重新规范礼乐制度。

刘彻的这些措施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可是儒学的盛行却遭到了窦太后的强烈反对。窦太后是景帝的母亲,是身历四朝的老太后,她稳居后宫40多年,威望自然非同一般。刘彻年少称帝,朝政大权还是由她把持。窦氏一族的势力盘根错节,更是不容小觑。他们之中有很多人仗势作恶,遭到大臣的弹劾,这些人都跑去想老太后告状,并借机诽谤新政。

窦太后深受前几任皇帝的影响,喜好黄老之言。她本就不喜欢儒家,现在又听了这么多人的一面之词,就怒斥孙子,逼迫他废除新政。刘彻上台不久,人有年轻,没有多大势力,只好服从老祖母。他不仅放弃修建明堂,还罢免了窦婴和田蚡,又把赵绾和王臧也下狱治罪,这才平息了老太后的怨气。

不过刘彻年轻也是优势,他避过了窦太后的风头,就韬光养晦,等待实际。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寿终正寝,而刘彻的母亲王太后很疼儿子,不干涉政事,这样22岁的刘彻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刘彻剪除了窦太后在朝中的所有亲信党羽,重新启用田蚡为相,任韩安国为御史大夫。“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在定国安邦、休养生息的时代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它早已不适应一个庞大、进取的强盛时代。而儒学博大精深,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它提倡“仁政”,是统治阶级在强盛时代统治百姓的最好武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所以,大儒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正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也切合了刘彻的心意。

刘彻初登帝位就开始向这个方面努力,虽然遇到挫折,但也有很大的收货,现在他的思想也更加成熟了。刘彻就全面推广董仲舒的主张。他将儒学确立为正统思想,强调大一统,弘扬任意,树立君臣伦理观念。

为了普及儒学,实现思想上的真正统一,刘彻从教育入手,用儒家思想来培养人才。在董仲舒的建议下,他兴办了太学,聘请儒学博士授课,教学内容是儒家五经。太学的规模也逐年扩大,到西汉末年太学生已达万人。同时,地方郡国也兴办学校,内容也以儒学为主。官吏选拔考试也以儒学为主。这样用不了多少年,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都换成了儒士,他们成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坚决拥护者。这样从教育到用人的思想的大一统,为刘彻后面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马光篡改历史,使董仲舒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第一功臣
两汉经学纵横谈
戏谈汉代的表演艺术家——以刘彻、卜式为例(上)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怎么一回事
董仲舒为什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儒家进阶之路——王莽揭秘(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