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时楚国十六位楚君只有两位是昏君,楚都因此被吴国攻破(上)

春秋时的楚君有十六位:1、楚若敖熊仪(前790年—前764年),2、楚霄敖熊坎(前763年—前758年),3、楚厉王熊眴(前757年—前741年),4、楚武王熊通(前740年—前690年),5、楚文王熊赀(前689年—前677年),6、楚堵敖熊艰(前676年—前672年),7、楚成王熊恽(前671年—前626年),8、楚穆王熊商臣(前625年—前614年),9、楚庄王熊侣(前613年—前591年),10、楚共王熊审(前590年—前560年),11、楚康王熊昭(前559年—前545年),12、楚郏敖熊员(前544年—前541年),13、楚灵王熊虔(前541年—前529年),14、楚平王熊居(前528年—前516年),15、楚昭王熊轸(前516年—前489年),16、楚惠王熊章(前488年—前432年)。

楚国出名王,君强臣弱,历代楚王身先士卒,所以楚国开疆扩土,从一个初封时的五十里小国,发展成春秋时的五千里大国,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国。《史记·孔子世家》:“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左传》:“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就是这样一个落后的小国,后来发展强大,成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并且成为版图最大的国家,《战国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强国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春秋时楚国迅猛扩张。《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楚国也于西周灭亡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并且这种扩张是西周时所不能比拟的,春秋时的楚国只是千里之国,而东周时扩为五千里之国。

春秋时期前三位楚王为:楚若敖熊仪(前790年—前764年)、楚霄敖熊坎(前763年—前758年)、楚厉王熊眴(前757年—前741年),楚霄敖为楚若敖之子,楚厉王为楚霄敖之子。他们在位时楚国的扩张已经很难考证了,因为《春秋》记事始于公元前722年。只在《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里的蚡冒,就是楚厉王。楚蚡冒在位时期,征服陉隰,“陉隰”为何地,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记载:“荆州府以东多山奚谷之险,因名。”也就是说楚国征服了现 在荆州以东的一些地方,也有说是现在襄阳的老河口。

公元前741年,楚蚡冒去世,蚡冒之弟熊通杀楚厉王之子自立,是为楚武王(前740年—前690年)。公元前704年,楚武王向周桓王(前720年—前697年在位)提出要求,想提升爵位等级,周桓王没有答应,于是熊通干脆自立为楚王,这是楚称王的开始,巴国(重庆)、庸国(湖北竹山)、申国(河南南阳)、邓国(湖北襄阳)、郧国(湖北安陆)、罗国(湖北宜城)等诸侯于沈鹿(今湖北省荆门市钟祥东桥)尊熊通为王,楚国正式与周廷并列,史称“沈鹿会盟”。但是韩非子称楚蚡冒为楚厉王,这可能是楚武王对其上位国君的追封,因为楚武王是以暴力手段夺得君位,所以给其兄一个恶谥“厉”。楚武王被称为春秋三小霸之一,他即位后向江汉平原西部扩展,灭掉权国(今湖北当阳县)后又灭随国(今湖北随州)、州国(湖北洪湖市),巴国(重庆)、庸国(湖北竹山)、申国(河南南阳)、邓国(湖北襄阳)、郧国(湖北安陆)、贰国(湖北广水市)、轸国(湖北应城县)、赖国(河南息县)、麋国(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等诸侯臣服于楚国,通过征伐的手段让黄国(河南潢川县)、绞国(湖北郧县西)、蓼国(河南唐河县)、卢戎(汉江中游)臣服,楚国已经成为江汉平原的王。上边总共有十五国加一个卢戎。当时的蔡国和郑国已经感受到了楚国的威胁,说明楚国的扩张已经接近于此二国。

古蓼国

楚武王去世后,其子楚文王(前689年—前677年)继位,迁都于郢(今宜城楚皇城),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灭申国(故址在今河南南阳),申成为楚国的一个县。返回时灭邓国(今湖北襄阳)。公元前684年,楚文王派兵攻打蔡国(今河南上蔡县),蔡侯献舞被楚师俘获并被带回郢都,同年灭亡息国(河南息县)。公元前679年楚文王举兵伐郑(河南新郑)。楚文王的扩张使楚国的边界达到中原的汝水流域。公元前677年,楚文王伐巴 ,在津(今湖北江陵县)打了败仗。同年,楚文王伐黄国,黄国是淮河水上游的一个小国,在今河南潢川县,胜之。同年六月,将在返回郢都的路上,突发疾病,死在渊地。

楚文王去世后,其子楚堵敖熊艰(前676年—前672年)继位,文王之弟子元为令尹。堵敖此时年纪并不大,因为其母息妫是楚文王于公元前684年从息国抢来的女子。堵敖即位之时最多八岁。君主的年幼引起了君位争夺,公元前672年,堵敖之弟恽(楚成王)杀堵敖自立。这一年,也就是公元前672年,堵敖最多十一岁,成王最多十岁,所以这次君位之争是大臣们策动的,是大臣们的派系之争,从后边的掌权者来看,支持成王夺权的当是文王之弟子元。由于成王年幼,权臣令尹子元面对着貌美如花的息妫起了色心,《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

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夫人闻之,泣曰:「先君以是舞也,习戎备也。今令尹不寻诸仇雠,而于未亡人之侧,不亦异乎!」御人以告子元。子元曰:「妇人不忘袭仇,我反忘之!」

鲁庄公二十八年是公元前666年,令尹子元想诱惑文王夫人,在她的宫旁造了房舍,在里边摇铃铎跳万舞。夫人听到了,哭着说:“先君让人跳这个舞蹈,是用来演习战备的。现在令尹不用于仇敌而用于一个寡妇的旁边,不也是奇怪吗?”侍者告诉了子元。子元说:“女人不忘记袭击仇敌,我反倒忘了。”于是,子元为了向息妫证明自己,带兵攻打郑国,得胜而还。子元面对孤儿寡母,其野心越来越明显,后来干脆住进了王宫里,《左传庄公三十年》记载:

(前664年)三十年,楚公子元归自伐郑,而处王宫,斗射师谏,则执而梏之。秋,申公斗班杀子元,斗谷于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这段文字翻译过来就是:“楚国的公子元攻打郑国回来,住在王宫里。斗射师劝阻,就把他抓起来带上手铐。秋季,申公斗班杀死子元。斗穀於菟做令尹,自己捐献家财,来缓和楚国的危难。”

住到王宫里的令尹子元篡位没有成功,被当时最强的若敖氏中的斗氏所铲除,斗射师劝阻被抓,于是统治申地的斗班带兵杀死子元,让斗氏嫡系、斗伯比之子斗穀於菟做了令尹,楚成王的统治终于稳定下来,此时(公元前664年)楚成王也已成年,大约十八岁(依公元前682年出生)。楚成王(前671年—前626年)时,楚国灭贰、谷、绞、弦、黄、英 、蒋、道、柏 、房、轸、夔等国,楚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公元前666年到公元前 657年,楚四次伐郑,而此时的齐国在齐桓公领导下,成为中原霸主,郑国成为齐楚争夺中原的焦点,齐、楚两国关系极其紧张。公元前656年,齐楚在召陵会盟,两国达成表面的和平。公元前655年,楚灭弦国(今河南信阳光山县)。公元前654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等国军队攻打郑国,同年,楚成王亲自率军攻齐国的盟国许国(今河南许昌)以救援郑国。许国臣服于楚国,郑国臣服于齐国。公元前649年楚成王攻打黄国(今河南潢川西北),公元前648年楚成王攻打江国(今河南驻马店正阳县)并灭亡黄国,公元前646年灭英国 (今安徽金寨县)。至此楚国势力已推进到淮河中游一带。公元前645年,楚成王攻打徐国(今江苏泗洪县),齐桓公与宋、鲁、陈、卫、郑、许、曹等国救援徐国。楚国打败徐国。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公元前642年郑文公朝见楚成王,公元前640年楚国进攻随国,随国求和。公元前638年,楚成王讨伐宋国,在泓水打败宋军,射伤宋襄公,宋襄公受伤而死。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齐国,攻取谷城,同年,楚成王灭亡同宗之夔国(今湖北秭归县)。公元前632年,晋军在城濮打败楚军,成为新的霸主,楚成王怒杀楚将子玉。公元前626年,楚成王想废黜太子商臣,改立职为太子。商臣率军包围楚成王,逼楚成王自杀。楚成王请求吃了熊掌以后再死,但商臣不答应,楚成王上吊自杀。商臣即位,是为楚穆王。

楚穆王在位的十四年(前626年——前613年),秦晋争霸是中国的主流,楚国并未与秦、晋发生大战,楚国乘此间隙,联秦抗晋,兼并小国,灭江国(河南省息县西南)、六国(安徽六安)、蓼国(河南唐河县南40里);攻群舒,使楚国疆域东扩至今安徽中部;西攻鄀国(河南淅川南边内乡县境)和麋国(今陕西自白河县及湖北郧县部分地),楚国在进一步发展。楚穆王为楚国做出的巨大贡献,为楚庄王打败晋国成为霸主奠定了基础。

楚穆王雕像

楚穆王之子楚庄王熊侣(前613年—前591年)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即位后,楚国发生内乱,若敖氏把持楚国朝政,于是楚庄王过了三年不理朝政的生活。三年之后,他“一鸣惊人”,之后在十八年之内进行了二十四次战争。公元前611年,楚灭庸,服群蛮。公元前608年,楚军进攻晋的盟国陈、宋。晋赵盾率师救陈、宋,并进攻楚的盟国郑。楚蒍贾救郑,与晋军战于北林,楚军胜,俘晋将解扬,晋军败撤。同年,晋军再次伐郑,以报北林战败之耻,但又没有打过楚军。公元前607年春,郑国在楚国的授意下进攻宋国,郑军与宋军战于大棘,宋师战败,郑军俘宋主将华元,获甲车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晋赵盾率诸侯之师攻打郑国,以报大棘宋国战败之仇。楚国派斗椒率军救郑, 在郑国等待晋军。赵盾不敢与楚军开战,找借口撤军回国。公元前606年,庄王亲率大军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东北一带),打败陆浑戎之后,楚庄王去了周都洛阳,并在那里进行了阅兵。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问九鼎之轻重,表明其取周而代之的野心,确实此时若楚国能消灭晋国,就有可能统一中国。但此时只能说晋楚实力相当,谁也灭不了谁。楚庄王从周都回来之后,即出兵攻郑,因为郑国与晋国结盟。此次伐郑,并没有实质性的成果,郑国只是表了个服从楚国的态度,依然持两面倒的态度。而楚国若敖氏正在酝酿一次大的叛乱,所以楚庄王也没有对郑国发动大的进攻。公元前605年,楚国若敖氏发动了叛乱:“狼子野心”的子越做了令尹,不满楚庄王安排蒍贾为大司马牵制自己,杀了蒍贾并准备进攻楚庄王。楚庄王用三代国王的子孙作为人质,子越不接受。楚庄王在漳澨用兵,消灭了若敖氏。冬天,楚王出兵攻打郑国。公元前604年春,楚庄王再次伐郑国和陈国,陈国抵挡不住,与楚国结盟。晋将荀林父率军救郑,伐陈。公元前603年春,晋国继续讨伐与楚结盟的陈国。秋天,楚国继续攻打郑国,郑国与楚国讲和。公元前601年,楚国东方之群舒之国又叛楚国,楚国出兵攻打舒、蓼,并灭了二国,楚国疆域扩至滑、汭。楚国与吴、越结盟而还。陈国与晋国再次讲和,楚国再次出兵伐陈,陈国又与楚国讲和。公元前600年,楚庄王在厉地与郑国和陈国举行盟会,郑国国君逃走,于是楚国再次伐郑。晋将郤缺救郑,晋、郑联军在柳棼打败楚军。公元前599年春,郑国又与楚国讲和,晋国又率诸侯之军伐郑,郑国又与晋国讲和。楚庄王再次出兵伐郑,晋上军将士会率军救郑,在颖北打败楚庄王的军队。公元前598,楚庄王再次出兵伐郑,一直打到栎地。郑国又与楚国讲和。夏天,楚、郑、陈三国盟于辰陵。服郑、楚之后,楚庄王又将打击目标对准了宋国,他派左尹子重攻宋,令尹孙叔敖在沂地筑城,三十天即完成了工程。冬天,陈国发生内乱,夏姬之子夏征舒受不了陈灵公与两位奸臣的侮辱,杀死了陈灵公,楚庄王以平定陈国内乱为借口,灭了陈国,以陈为县。楚大夫申叔时劝谏楚庄王复了陈国。公元前597年春,楚庄王再次攻打郑国,郑国占卜坚守吉,于是一面向晋国求援,一面坚决于楚国开战,打了十七天,楚军攻下郑都,郑国再次与楚国结盟。夏六月,晋军出兵救郑。晋与楚在邲地进行了一场大战,这是晋楚连年小战以来的第一次真正决战,晋军大败,楚庄王霸业确立。公元前595年,楚国派使者去齐国与齐联合对晋。使者路过宋国,为宋国所杀,楚庄王大怒,九月出兵伐宋。公元前594年春,楚国使臣公孙归父在宋国与楚庄王会见,因为当时楚庄王正在大军伐宋。宋国顽强抵抗楚军几个月,晋国表面答应援救,但实际上不准备出兵救宋,宋国到了“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地步,最后向楚国求和。五月,宋与楚结盟,宋国执政华元至楚国为人质。从上年九月至本年五月,楚攻打宋国九个月,宋国为晋国拼死血战,而晋国并未出兵救援。公元前591年,一代霸主楚庄王卒。楚庄王从公元前611年至公元前594年,十八年开战二十四次,以打宋国最惨烈,其惨烈程度不次于知伯水淹晋阳城;打郑国次数最多,皆因郑国地处两大集团交界,身不由已。

楚庄王去世后,其子楚共王熊审(前590年—前560年)即位。这也是一位能打的明君。但由于晋国国力的恢复,并且晋国采取联吴制楚的措施,所以楚国在晋楚争霸中处于劣势。公元前575年春,楚共王派遣公子成将汝阴之田(今河南省郏县、叶县间)送给郑国,郑国背叛晋国,与楚国结盟。同年夏,在楚国的授意下,郑国子罕率兵攻宋(晋之盟国),在汋陂(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之间)、汋陵(今河南省宁陵县南)击败宋国。晋国发兵救宋,晋厉公亲统四军:中军将栾书,中军佐士燮;上军将郤锜,上军佐荀偃;下军将韩厥;新军将郤犨,新军佐郤至。晋下军佐荀罃留守国内。闻晋大军到来,楚共王亲统三军迎战:司马子反将中军,令尹子重将左军,右尹子革将右军。楚共王亲兵左广彭名驾驭战车,潘党为右;右广许偃驾驭战车,养由基为右。郑成公亲率郑军随楚军作战,石首为御戎,唐苟为戎右。

影视剧中的楚共王

公元前575年六月,晋军和楚军在鄢陵(今河南鄢陵县北)相遇。农历六月二十九,正是无月之时,也是兵家所忌的晦日,但楚共王想在援晋的齐、鲁、宋、卫军到达之前战胜晋军,六月二十九日早晨发动了对晋军的攻势。晋厉公也在楚国旧臣苗贲皇的建议下,派中军将、佐率一部分精锐部队加强晋军左右两翼,首先击败楚军薄弱的左、右军。楚共王见晋厉公所在的中军兵力变少,亲率楚中军攻打晋厉公所在的中军,企图击败晋中军,而没有去援助楚国左右两军。楚共王在率军进击晋厉公中军之时,被晋将魏锜射瞎一只眼睛,但楚共王继续指挥作战,向前冲,并给楚国射技高的养由基两支箭,命其射魏锜。养由基一箭射中了魏锜的颈项,魏锜死去,养由基将另一支箭交还楚共王复命。两军继续激战,难分胜负,一直从早晨打到日暮。楚共王之子公子筏被俘,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郑将唐苟为保护郑成公而战死,但楚共王和楚中军十分强悍,双方胜负未分。晚上收兵以后,楚共王决定次日再战,命司马子反视察伤员,修理战车,喂饱马匹,清点士兵,众将士饱餐之后,命令次日鸡鸣时吃饭,与晋军决战。楚共王本想晋军战了一天,一定很累,所以想在第二天乘晋军没有准备好之前向晋军发动进攻。当他探知晋军也在准备明日决战之后,召见司马子反商量对策,但子反在安排完事情之后喝醉了酒。作为中军将的子反喝醉,楚中军无人指挥,楚军无法提前行动,楚共王无奈,率军趁夜色撤退。楚军退到瑕地时,子反畏罪自杀。楚共王的撤退很是无奈,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晋军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发动突然袭击,而楚军的中军将兼总后勤官喝醉,楚军是无法应对晋军的突然袭击的。农历六月三十日,晋军占领楚军营地,食用楚军留下的粮食,大吃三天之后后凯旋回师。楚国霸业丧失,晋国霸业再立。

公元前560年,楚共王去世,其子楚康王熊昭(前559年—前545年)即位。楚康王即位后,楚国霸业继续衰落。公元前557年,晋将中行偃率晋军攻楚,楚公子格率楚军迎战,两军战于湛阪(今平顶山市区湛河以北),楚军大败南逃。晋军追击至楚国方城(今河南方城至泌阳间),入侵楚国本土,攻取诸城邑后,回军讨伐楚之盟国许国,晋胜楚。这次战役是晋楚的最后一次大战,晋国的霸业确立下来,楚国以后受吴晋联盟的制约,无力与晋国抗衡。且楚国发生内乱,暂时衰落下去,而晋国处于六卿争权时代,历史进入吴、越争霸的时代。

楚康王去世后,楚康王之子楚郏敖熊员(前544年—前541年)继位。然后楚国发生了内乱,公元前541年,楚共王的次子公子围发动叛乱,杀其侄子熊员自立,是为楚灵王(前541年—前529年)。公元前529年,楚国再次发生内乱,楚共王的第三子比、第四子晰、第五子弃疾联合发动叛乱,楚灵王自杀。公子比为楚初王,公子晰为令尹,公子弃疾为司马。后来公子弃疾又吓得公子比和公子晰自杀,公子弃疾即位为楚王,是为楚平王熊居(前528年—前516年)。楚共王的五个儿子,有四个儿子当过楚王,只有第四子没有当过。四子争位的内乱给楚国带来了灭顶之灾。

楚灵王和楚平王是春秋时楚国仅有的两位昏君,春秋时期,楚灵王之前楚国二百多年无昏君,这在历史上是一个奇迹,这也是楚国能成为五千里大国最主要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襄公赤膊上阵,不是为打仗为投降,这种耻辱仅次于亡国了!
17春秋五霸之楚庄王
春秋五霸:楚庄王的惊鸣创霸史
楚国
楚庄王——一鸣惊人
春秋印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