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装备】二战各国经典战列舰一览(上)

美国“新泽西”号战列舰

美国“新泽西”号战列舰是“依阿华”级战列舰的二号舰,1940年由费拉德尔菲亚海军船厂建造,1943年交付海军,后作为海军上将威廉·F·哈尔西的座舰,成为第三分舰队的旗舰,参与对日作战。1948年6月被解除现役分到了纽约大西洋储备舰队。1950年11月再次入役参与朝鲜战争,1957年8月转入储备。1968年加入现役,参与了越南战争,1969年12月再次退役。1982年10月,现代化改装后的新泽西号又一次加入现役,1990年退役,被美国海军封存。1998年停放在纽约。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设计:45,000吨

满载排水量设计:56,270吨

全长整体:887英尺

水线:860英尺

全宽水线:108英尺

吃水37英尺

最高速度33节

武器装备建成:主炮:3门16英寸/50三联装火炮,副炮:10门5英寸/38双联装火炮,20门4联装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49挺单装奥利冈20毫米防空机炮。

1982年时:3门16英寸/50三联装火炮,6门5吋/38双联装火炮,8座四管箱型战斧巡航导弹发射器,4座Mk141 四管鱼叉导弹发射器,4座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舰载机:4架,弹射器:2台

日本“长门”号战列舰

长门”号(ながと)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的战列舰,属“长门”级战列舰的1号舰。按照日本海军的命名惯例,长门号的命名取自旧长门国。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和号战舰在建造期间与战时均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因此在战时及战后初期,长门号与同型姊妹舰“陆奥”号(むつ)仍然是当时日本国民熟知的代表日本海军的战舰。在日本投降时,是日本海军唯一具备航行能力的战列舰。1946年7月被注销船籍,被作为战争赔偿移交给美国。在比基尼环礁原子弹试验中成为靶舰,受损沉没。“长门”级战列舰共拨款建造了两艘:分别是“长门”号和“陆奥”号。

性能数据

排水量:32720吨(标准)/33800吨(正常)/39700吨(满载);

改装后基准排水量:39,120吨;满载排水量:42,850吨;

尺寸:全长215.8米/宽28.96米/吃水9.1米;

改装后长度:224.94米;宽度:34.59米;吃水:9.5米;

引擎种类:蒸汽轮机(4轴);主机输出功率:80000马力;改装后主机输出功率:82,000匹。

最高航速:26.4节,改装后最高航速:25.3节;

续航距离:5500里(16节),改装后10600海里/16节;

装甲重量:10396吨(改装后13023吨);

武备:完工时:4座41厘米双联装主炮;20座14厘米舰炮;4座7.6厘米高射炮;8座53厘米鱼雷发射管;

改装后:4座41厘米双联装主炮;18座14厘米舰炮;4座12.7厘米双联装高射炮;10座25毫米三联装高射机枪;舰载机:3架;

1944年11月25最后改装:4座41厘米双联装主炮;18座12.7厘米双联装高射炮;128挺25毫米三联装高射机枪;舰载机无;

乘员:1,368人

日本“武藏”号战列舰

武藏”号(Musashi)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海军建成的大和级战列舰的2号舰。是以武藏(むさし)命名,武藏是日本古国名,即日本东海道的武藏国。于1938年3月29日开工,1940年11月1日下水,1942年8月5日竣工。武藏号建造过程中对司令部、舰桥设施实施了改进,性能数据与“大和”号相同。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64000吨,满载排水量:72810吨

尺寸:全舰长263米/水线长256米/舰宽38.9米/吃水10.4米

动力:12座锅炉,主机功率150000马力,4轴,2舵

航速:27节,续航力:7200海里/16节

武备:9门三联装460毫米/45倍口径主炮,三联装155毫米口径副炮4座(改装拆除2座),双联装127毫米口径高射炮6座,三联装25毫米口径高射炮8座(改装后130门)。

装甲:侧舷装甲带(最大)410毫米,炮塔(正面)650毫米,炮座560毫米,弹药舱顶板270毫米,上层甲板55毫米,主甲板200毫米,指挥塔495毫米。

舰载机:6架水上飞机

舰员2500人

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

德国“俾斯麦”战列舰是德国布洛姆与福斯造船公司建造的,以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名字命名的一艘王牌战列舰,始建于1931年7月,1939年2月下水,1940年8月建成服役,是当时吨位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战列舰。“俾斯麦”号战列舰(Bismarck battleship)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海军主力水面作战舰艇之一。 是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一号舰。俾斯麦号特别出名原因是在建成后第一次出海作战中于1941年5月24日的丹麦海峡海战中于6分钟内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最大也是最著名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英国皇家海军因此派遣了大量军舰前往拦截俾斯麦号,3日后,1941年5月27日被以“英王乔治五世”号、“罗德尼号”战列舰和“胜利号”、“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为首的60余艘英国皇家海军的各型军舰及数型飞机围攻后由船员自行凿沉。

性能数据

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41700吨,满载排水量:设计49400吨/最大52600吨。

尺度:长248米,宽36米,型深15米,设计满载吃水10.2米,实际最大吃水10.7米。

动力:12台高压锅炉,3台蒸汽轮机,设计最大功率138000马力,实际稳定最大功率260000马力,实际极速最大功率280000马力。

航速:34节;载油7400吨,续航力:8500海里/19节,9500海里/16节。

武备:8门双联装380毫米/52倍径(按英国标准是48倍口径)SKC34主炮;6座双联装150毫米/55倍径副炮;8座双联装105毫米高炮;8座双联装37毫米高炮;2座四联装、12座单管20毫米高炮。

装甲:主侧舷装甲320毫米;双层装甲甲板,上装甲甲板50-80毫米,主装甲甲板80-120毫米(布置在第三甲板位置,与主舷侧装甲一同重叠在弹道上);主炮炮塔130-360毫米,炮座340毫米;指挥塔350毫米;防雷装甲45毫米。防雷系统设计要求抵御250公斤TNT炸药,实际可抵御300公斤德国hexanite烈性炸药。装甲总重17450吨(不含炮塔旋转部分),舰体结构总重11691吨。

建造材料:舰体结构,St52造船钢;立面装甲,KCn/A表面渗碳硬化钢;水平装甲,Wsh高强度匀质钢;防雷装甲,Ww高弹性匀质钢。

舰载飞机:6架阿拉多-196型水上飞机(用于侦察、校射与联络)

舰员:1927人。全体舰员编入12 个分队,每个分队180-220人。

日本“金刚”号战列舰

金刚”号(こんごう)战列舰是旧日本帝国海军最初的“巡洋战舰”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1号舰。按照日本海军命名惯例,以巡洋战舰命名方式,舰名的是以大阪府的金刚山来命名。金刚号最初是在英国建造的,是旧日本帝国海军最后一艘从国外订购的大型主力舰。金刚号战列巡洋舰经过2次大幅度改装后变成高速战列舰,并在太平洋战争中表现活跃。是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使用唯一的外国制主力战舰。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26610吨,改装后31720吨;

尺寸:长214.6米/宽28米/吃水8.38米,改装后长222米/宽31.7米/吃水9.6米

动力:36台油煤混烧锅炉锅炉,改装后8台重油专烧锅炉;主机功率64000马力,改装后136000马力;

航速:27.5节,改装后30节;续航力:8000海里/14节,改装后9800海里/18节。

武备:8门双联装356毫米/45倍口径主炮;16门(改装后14门)152毫米/50倍口径副炮;12门76毫米炮,改装后12门双联装127毫米高射炮,24门25毫米高射炮(1944年94门);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改装后拆除);舰载机3架。

装甲:舷侧水线装甲带(最大)203毫米,甲板35-57毫米(改装后96-165毫米),炮塔(正面)230毫米(改装后280毫米);司令塔254毫米。装甲总重:5405吨(1913年),改装后10918吨(1936年)。

舰员:1221人~1118人

日本“大和”号战列舰

日本“大和”号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历史上最大的超级战列舰之一。大和号建成时,标准排水量65,000吨,试航排水量69,100吨,满载排水量72,808吨注1。舰体全长263米,水线长256米,垂线长244米,舰宽38.9米,水线宽36.9米,型深18.915米,平均吃水(试航)10.4米,满载平均吃水10.86米。1945年4月7日,大和号战列舰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飞机击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处。

性能数据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64000吨,满载排水量72810吨;

舰体尺寸:舰长263m(水线长256m),舰宽38.9m,吃水10.4m;

动力系统:12台锅炉,4台蒸汽轮机,4轴,主机输出功率153000马力(倒车45000马力);

航速:27节,续航力7200海里/16节,储油量6400吨;

武备: 9门460mm/45倍口径主炮,3联装3座;6门155mm炮,3联装2座(改装中拆除了两座),24门127mm炮,双联装12座(改装中增加了6座);156门25mm炮,3联装45座、单装21座,4挺13.2mm机枪,双联装2座;

舰载机7架;

装甲:(装甲总重22895吨)

主装甲带,中甲板以下410mm(硬化层135mm),外倾角20°;甲板,上甲板35~55mm,中甲板200mm;炮塔,前650mm,侧面250mm,顶270mm,炮座560mm,底250mm;弹药舱壁,顶270mm,底50~80mm,倾角25°;机舱、锅炉舱,顶200mm,到舰底75~90mm,倾角14°。

注释:

注1:大和舰建造过程中的计划的标准排水量为64000吨,实际建成是的排水量则为65000吨。还有认为大和型2号舰武藏要比大和舰排水量高一些,实际武藏建成时的满载排水量为71695吨,少于大和舰。而且武藏最终状态的舾装品也比大和舰少。

注2:有些资料称大和舰的主炮口径为457毫米(18英寸),而事实上应为460毫米(18.1英寸),大和舰主炮配用的91式穿甲弹弹体直径就有458.5毫米(不计导环的宽度),根本不可能用457毫米口径的火炮发射。

注3:大和舰进行第2次齐射后,大和舰观测兵报告观察到美舰起火,而据美方资料,在此前后的7时零5分,护航航空母舰“白平原”号被在其附近爆炸的日舰炮弹炸毁了右舷的机舱,后来一些日方资料将“白平原”号当成了另一艘护航航空母舰“冈比亚湾”号,认为大和舰用一发炮弹便击沉了该舰,实际上,该舰是在遭受多艘日舰炮击后于9时07分沉没,比大和的最初的2次齐射晚了2个多小时。至于该舰是否被大和舰主炮命中过则难以确定。因为在海战中,由于2艘金刚级战列舰始终冲在前面,因此,美国人把所有打中美舰的战列舰炮弹都算做金刚级发射的356毫米炮弹。

注4:关于大和舰的中雷数量部位、时间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但就中雷数量而言,日本海军大和舰战斗详报称战舰中雷10条,美舰载机飞行员则宣称命中了13-14条,日本方面也有人认为大和舰中雷12条。战后,美国战略调查团得出的结论是有10条鱼雷肯定命中。

美国“威斯康辛”号战列舰

威斯康辛”号战列舰(USS Wisconsin,BB-64)于1942年1月25日动工,1943年12月7日下水,次年4月16日服役,在切萨皮克湾完成海试并加入太平洋舰队,主要为盟军舰队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参与过进攻日本的多次战役,炮击过日本本土;朝鲜战争中负责炮击岸上目标,1956年与艾登号驱逐舰相撞导致船首损毁,1958年进入预备役,保存于费城海军船坞,直到1986年复出。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共向伊拉克发射了24枚“战斧”和319枚16英寸炮弹;1991年9月30日退役,移至国防后备舰队直到2006年3月17日被除名。目前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Nauticus海事博物馆中。

性能参数

全长:270.4米,全宽:33.0米,吃水:8.8米,排水量:45000吨

武备:(1943年)

16英寸50倍口径主炮9门,安装于3座三联装炮塔内,5英寸38倍口径副炮20门,安装于10座双联装炮塔内,四联装40mm博福斯防空炮20座,20mm厄利空防空炮49门

现代化改装后:16英寸50倍口径主炮9门,安装于3座三联装炮塔内,5英寸38倍口径副炮12门,安装于6座双联装炮塔内,32枚战斧巡航导弹,16枚鱼叉反舰导弹,20mm密集阵近防炮4座。

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

以杜鲁门总统家乡的州名命名的“密苏里”号,在1944年6月11日下水服役,1945年1月“密苏里”号作为第3舰队旗舰,正式加入美国太平洋舰队,1945年2至7月先后参加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和对日本本土的攻击作战。“密苏里”号见证了二次大战结束的历史性时刻。1945年9月2日9时02分,停泊在日本东京湾中的“密苏里”号成为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地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了句号。

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是依阿华级战列舰的3号舰,舷号BB-63,于1944年6月服役。

新建造时排水量:45000吨(标准排水量)/52000吨 (满载排水量)

尺寸:270.4×33.0×11.6(米)

武备:50倍口径406毫米口径主炮三联装3座,38倍口径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副炮双联装10座,四联装40mm高射炮20座,20mm高射炮49门。

服役时间:1944-1955,1986-1992

存放地点:夏威夷珍珠港(作为纪念馆) 北纬21°21'45.22"西经157°57'09.83

美国“亚利桑那”号战列舰

亚利桑纳号战列舰(USS Arizona BB-39)是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的二号舰。亚利桑那号战列舰于1914年3月开工,1915年6月下水,1916年10月服役。

设计参数

标准排水量:设计31400吨;满载排水量:32567吨,;(改装后)标准33100吨,满载36500吨。舰长/宽/吃水(米):185.3/29.6/8.9

主尺度:(设计)185.32(全长)/182.8(水线长)×29.57×8.8米;(现代化改装后)185.32(全长)×32.4×9.37米

动力:31,500马力/35,207马力(1941年);最大航速:21节;续航力:8000海里/10节

武备:12门MK.1/2/3/5356毫米L/45主炮(三联×4);22门MK.7型127毫米L/51副炮(第一次改装拆除14座);四门MK.20 20毫米L/50高炮 两具533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 1943年宾夕法尼亚号改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8×2),40毫米高射炮40门,20毫米高射炮49门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356-203毫米,水平防护76毫米(改装后102毫米),主炮塔457毫米,司令塔406毫米。

舰员编制:(设计):915人;(“宾夕法尼亚”号,1945年)1358人


来源:本站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数二战中战力最强的十大战列舰
953. “苏联”级往事
解剖战列舰扶桑号
完美战列舰------依阿华
七武海之“big seven”(最大口径(16英寸)的条约战列舰)
二战十大名舰哪家强?密苏里战绩硬扛第一,大和勉强进前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