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中华也有过“疑罪从无”的司法思想

“疑罪从无”,是刑法学中的一个概念,意思是如果假设一个人只是有犯罪的嫌疑,但是,证据却并不是十分充足,那么,这个人是无罪的,此外,犯罪嫌疑人在法院判决有罪之前,虽然身为犯罪嫌疑人,但此时,还是有罪的。

现代社会关于“疑罪从无”的司法思想,起源于西方,但事实上,在我国古代,也有这类思想。

成书于先秦时代的《尚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舜帝时代负责司法的官员皋陶,曾经对于有犯罪嫌疑的人,表明过这样的态度:

“与其杀无辜,宁失不经”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杀了无能证明有罪的人,那就是杀害无辜了,因此,宁可放过这样的人,也不要冤枉这样的人。

同时,这也是西周司法中“明德慎罚”的一种体现。

后世西方的罗马法,也有类似的思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院对老赖强制执行司法拘留,被执行人不怕被拘留,他们是什么心理?
“宁可错放也不可错判”应成司法常态
【虚假诉讼罪与虚假诉讼型诈骗罪如何区分?...
非法拘禁罪立案标准
追究被执行人的拒执罪,司法拘留是否属于前置要件?有什么规定?
注意!高空抛物罪、冒名顶替罪,本月起这些行为将入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