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国史话 第一辑 献公时期的开拓与变革《假道伐虢》(二)--假道伐虢—晋献公时期对外扩张的关键一战


假道伐虢策略的产生


晋国在伐灭了周边的十几个国家之后,山西境内的诸侯国已经基本被荡清了,所剩的便只有虞、虢两个处在最南端的国家。虽然从粗略的历史记载来看,两国的国君都有那么一点奇葩,但从现实层面看,两个国家的关系还是很亲密的。虞虢两国辅车相依,一直以来互为依靠,若要攻打其中一方,另一方必然会前来救援。想要伐灭虞、虢,对于当时的晋国来说还很有一些难度,晋献公为此也经常寝食难安。

针对两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之后,荀息提出了假道伐虢之计。虞国与晋国的邦交也还处的不错,两国曾经联手伐灭冀国,因此伐虞灭其国很难找到合适的借口。而虢国则不同了,虢国的几任国君一直都在周王室内担任职位,因此多次以王命伐晋,与晋国有着很深的恩怨。若要伐虢,就必须经过虞国(平陆北张店附近,一名吴城,今称古城)占据的虞坂古道,才能抵达虢国在黄河北岸的下阳城。假道伐虢之计正是以晋虢两国之间的恩怨作为借口,假装找虢国报仇,通过外交手段借道虞国,并与虞国联合共同伐虢,虢灭之后再将虞国收入囊中。

这个计策的关键就在于虞国能否如愿地配合晋国的行动,毕竟虞虢两国山水相依,互为依靠,若是虞国出于自身安全考虑而采取不合作态度,这个计策也就无法施展。荀息作为晋献公的智囊,在外交上活动频繁,因此对虞国有很深入的了解。他从虞国君主的身上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虞公贪财好利,喜欢奇珍异宝,尽管曾因此被驱逐过,但却不知收敛。

荀息建议晋献公将晋国上好的玉石(垂棘之璧)和宝马良驹(屈产之乘)拿出来,送给虞公。晋献公对这些珍器良驹也很是爱惜,因为这些东西在当时都是一国最为重要的东西。上好的玉石相当于现在的黄金,属于硬通货;宝马良驹是车战必备的战略物资,当时在中原大地上还极为紧缺。晋献公思忖良久,一时还舍不得送人,就问道:“这可都是宝贝啊!如果虞公收了我们的礼物,却不肯借道,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又该怎么办?”

荀息看得出献公的心思,于是安慰说说:“像虞国这样的小国在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就必须要遵守国际规则。如果他不肯借道,就肯定不敢收我们的礼物,否则那就给了我们讨伐他的借口。”

当然,光说这些还不足以解除晋献公的疑惑,让他把重要的硬通货和战略物资输送给虞国。荀息接着又说道:“如果收了我们的礼物,那也并不是真的给了他们。只是把那些玉石从我们的内府藏到了外府,把那些马匹从我们国内的马厩暂时存到外面的马厩了。虞国只是暂时看管这些东西,到时候虞国一灭,这些东西我们还是可以拿回来的。”

但是虞国人并不是傻子,晋献公又问道:“我听说虞国大夫宫之奇这个人很有心计,有他在虞君肯定不会同意的。”

荀息又分析了一番,说:“宫之奇这个人我太了解了,他有他的缺点。内心旷达,行事懦弱,而且从小在宫中由虞公抚养大的。内心旷达的人通常言简意赅,说话点到为止。行事懦弱的人就不会拼死劝谏,一旦自己的话得不到采纳,不会据理力争(这些似乎有点像知识分子的局限性,不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另外他在宫里长大,国君对他很疼爱,但不会重视他的劝阻。更何况,当你把这些珍宝器物,宝马良驹放到他面前的时候,他根本不会考虑到自己将会有亡国之祸。这些计策只有中等以上智力的人才能识破,就虞公那老朽之人,智力也就是一般偏下,你就放心吧。”

第一次假道伐虢


荀息到了虞国之后先拉了拉家常,讲起了虞晋两国联合消灭冀国的故事。当时冀国从颠軨入侵,围攻虞国的鄍邑三面城门。而晋国为了解救虞国的危机,派兵前来攻打冀国。这是在暗示虞君,以前我们帮过你,现在该你帮我们了。

说完了这些,自然就该说虞君该怎么回报晋国了。他说现在虢国建筑堡垒,攻打敝国(晋国)南部的边境。现在我们呢也不要求贵国(虞国)出兵攻打虢国,我们自己打,只是想向贵国借道,从贵国境内经过,去找虢君问罪去。

果然不出所料,那个宫之奇跳了出来。宫之奇看出了他们的诡计,就对虞君说,晋国使者言辞谦卑礼物厚重,作为一个大国对我们这样一个小国如此恭敬,恐怕其中有诈,他们会对虞国不利啊。虞公不听,宫之奇就接着劝,说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旦灭亡,唇亡齿寒,虞国也难以独善其身。但是虞公还是没有听从,终于还是同意借道给晋国了。

在做完借道联虞的一系列工作之后,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十九年)夏,里克、荀息带着晋虞联军通过虞坂古道直抵下阳(又名夏阳,在平陆县境内)城下。不久之后,下阳城被攻陷,虢国退守黄河以南的上阳(又名大阳,今三门峡境内),第一次假道伐虢战役结束。

下阳是虢国扼守虞坂古道,封锁晋国南下之路的重镇,失去下阳,对于虢国来说意味着再无防范晋国的能力。但是虢公似乎并没有被这些事情所困扰,反而忙于建功立业攻打戎狄。失去下阳没多久,虢国就在桑田打败了戎狄。

假道伐虢大事记

晋国的大夫郭偃(卜偃)听了这件事后评论道,虢公丢失了下阳不感到恐惧,经历了战争之后不是积极防御晋国并安抚国内民众,反而去别处建功,这是上天不愿意让他反省加重他的衰势啊!过不了五年,虢国必然会灭亡的。

二次借道,伐虢灭虞


三年后,公元前655年八月,晋国大夫里克、荀息再次借道虞国伐虢。宫之奇又出来了(左传·僖公五年),他跑去找虞公劝阻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亡了,虞国很快就会步其后尘的。晋国的野心太大,你让晋国军队走了一次还不够,难道还要来第二次吗?这样下去是养寇为患,到最后将会危及虞国的啊!”

虞公很清淡地问道,“晋国与我是同宗,难道还会加害我不成?”

宫之奇说:“太伯、虞仲,是太王(古公亶父)的儿子,咱们虞国是晋国的同宗没错。可是虢仲、虢叔都是王季(周王季历)的儿子,做过周文王的卿士,对于王室有很大的功劳,这些功勋都在王室盟府中有记录的,他们也是晋国的同宗啊!晋国现在想要消灭虢国,难道就不能灭掉我们虞国吗?”

看到虞公不以为然的样子,宫之奇接着又说:“虞国与晋国亲近是没错,可是你再亲能亲得过桓庄之族吗(那可是三代之内旁系血亲)?桓庄之族有什么罪?不就是因为争宠逼迫晋君结果就全被杀掉了吗?就因为这些,亲戚都能杀掉,更何况血亲早已冲淡了的国家呢?”

虞公吃了别人的嘴软,一个劲地为自己解围,就是要替晋国说话。“哎呀,你怎么这么麻烦。你看我祭祀神明的时候,奉献的祭品又丰盛又干净,我这么诚心,神仙会保佑我的。”

宫之奇都快被气死了:“鬼神你也信啊?好吧,既然你信鬼神,那你也知道,上天和鬼神都不会因为自己的私心去亲近谁的,他们只会亲近辅助有德行的人。对他们来说,你献上的那些祭祀品再好,对他们来说都不够香甜,只有美德对他们来说才是真正芳香的。所有人祭祀上天的祭品都没有多大的区别,有区别的只有人的德行,这才是神明真正依从的东西。如果没有德行,百姓不和,天上的神明都不会来你家享用你的祭品的,你的祭品再好有个毛用啊!假如晋国占领了虞国,然后修整自己的德行作为祭品献给神明,神明会把这些吐出来吗?”

虞公不爱听他比叨比了,还是同意了晋国的请求。宫之奇看了之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说虞国大概是撑不到过年了。于是回家之后马上吩咐家人收拾细软逃跑,他没有投入敌国,而是躲到西山去避货了(谷梁传说是去了曹国)。

晋国二次借道之后,围攻虢国都城上阳。到十二月份,攻克上阳,虢公丑奔周,虢国宣告灭亡。灭虢之后,晋军回师途中,驻扎在虞都附近。虞公对此也毫无对策,只能任由晋国大军在自己的城外驻扎。

随后,晋国趁虞国疏于防范,趁机偷袭将其灭掉了,并俘虏了虞公及一众大夫。荀息把之前贿赂虞国的马牵到献公面前,献公笑着说,马还是我的马,就是牙齿老了。

晋国灭掉虞国之后,并不废弃虞国的祭祀,而且把虞国的赋税归于周王。值得一提的是,虞国被俘的一众大夫之中,有井伯百里奚,后来献公女儿秦穆姬出嫁秦国的时候,百里奚作为秦穆姬的媵臣,被送到了秦国,成为助秦穆公独霸西戎的得力贤臣(关于百里奚与虞国井伯是否为同一人,一直以来都有争议,以后会专门论述,此处从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唇亡齿寒的故事
唇亡齿寒
中国成语故事——唇亡齿寒
春秋·虞国篇
晋献公之对外诡诈篇│28
假途灭虢之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