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国史话 第一辑 所谓的秦晋之好 惠公失信--赖账也有理:攘外安内两手抓

晋惠公失信于秦


晋惠公夷吾以口头许诺割让河外列城五为条件,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持,回国夺取了君位。晋国贵族们对于晋惠公未经商议就把河外之地割让给秦国很是不满,民意汹汹,坚决拒绝这次交易。割让河外列城本来就不是晋惠公的本意,只是为了获取支持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自然也不会爽快地就把这些城池割让给秦国。

河外列城五具体是哪几个城池,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根据后来秦晋联合伐郑时,烛之武说退秦军的段落中,烛之武提到晋国曾“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说的就是晋惠公许诺河外列城五又反悔的事情。可见,焦、瑕两座城池是包含在内的。

焦邑的位置就在虢都上阳附近,也就是现在的三门峡到陕州区一带。瑕的位置就在今天的陕西省潼关县以东,河南省灵宝市境内,地处山西、陕西、河南的交界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由此看见河外列城五所包含的区域,至少是从三门峡到潼关这一线,黄河南岸秦岭以北的这一片狭长的通道。

秦晋两国对于崤山函谷关的争夺一文中我曾分析过,河外列城五的地理位置对于秦晋两国都极为重要。晋国占据河外,一方面可以借此沿黄河南岸的陇海线进取中原,另一方面还可以扼守住秦国东进中原的通道,阻止秦国称霸中原。对于秦国来说,这也是他进取中原的必经之路,秦国对这条通道垂涎已久,志在必得。秦国正是以此作为筹码,对两公子进行要挟,来干预晋国夺嫡之争的。

                           河外列城五位置示意图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论晋惠公怎么做,秦晋两国因河外列城五发生冲突都是必然的,这也正是“秦晋之好”这段佳话所发生的真实背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与其把河外列城五割让给秦国,让自己处处受制,还不如索性赖掉不给——反正晋惠公一开始就有这个打算。于是即位不久,晋惠公就派丕郑前往秦国,让他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赖掉这次土地交割。

里克之死


在赖掉许诺给秦国的河外列城五的同时,晋惠公还在着力铲除国内的异己势力,首当其冲的便是里克和丕郑。其起因是来自国际上的压力,里克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先后杀掉了奚齐和卓子两任君主,即便是于国于君都有功劳,但毕竟是违反了国际准则的。齐桓公因此带诸侯联军抵达晋国,其目的就是为了诛讨弑君之臣里克。

齐桓公到了高粱听说秦穆公已经控制住了晋国局势,就收兵回国了,但还是派隰朋前来问罪,周王室的周公忌父、王子党也正是为此事而来。为了维护齐桓霸主的威严和周王朝的秩序,他们都要求晋惠公诛杀乱臣贼子里克以正视听,而这正好迎合了晋惠公的心思。初登大宝的晋惠公对于里克这样的权臣有很深的忌惮,倒不是害怕他会篡权夺位——大夫篡夺君位在春秋早期还很难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而是害怕以里克炙手可热的权势,一旦有什么不满就会把自己推翻了,重新迎立重耳。

里克在献公时期就已经位列为卿了,曾先后以上军主帅的名义讨伐虞、虢和收容公子重耳的狐氏大戎,有实权在手,他的态度可以直接决定国君的废立。惠公若不是取得了他的支持,是断然不可能回国即位的。如今的里克更是声名煊赫,他和丕郑二人率领七舆大夫及三公子的私属一举铲除了骊姬一党,并有了迎立夷吾为君的功劳,国人对二人都颇有好感,依附者甚众。如今的里克、丕郑,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史书里说“里、丕之党半国矣”,一旦斗了起来,晋惠公恐怕很难将其扳倒。

如果此时不做决断,反而再把百万亩的土地封给他们,更会增加里、丕二人的权势。与其等着他们坐大,让自己陷入被动,倒不如当机立断,趁这个机会斩草除根。国际上霸主和天子都有这个要求,正好就是铲除里、丕势力的最佳时机。另外,除掉里、丕还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重耳流亡在外,国内还有不少的支持者。杀掉了他们的核心成员,其他的人即便是不服,也会考虑到自己的身家性命不敢公然与之作对。只要日后找机会除掉重耳,并对贵族们多加安抚,得到了好处之后,又没有造反的理由,自然就会对惠公百依百顺,这样国内的威胁就迎刃而解了。

既然有了这样的打算,如何下手最为有利自然就是惠公最先考虑的问题了。此时恰好秦国想要讨要惠公许诺的河外列城五,惠公就借此机会把丕郑派到秦国去。丕郑前脚刚刚离开,晋惠公后脚就踹到了里克的家门口。

里克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变故,面对惠公派来的人还想质问惠公,他说:“如果没有我带人杀死了奚齐和卓子,你怎么可能坐到今天的位置上?”

晋惠公派人传话给他说:“你说的没错,没有你我就做不了国君。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是一个弑君者,你杀死了两任国君,一个受命托孤的大夫也被你逼迫至死。你有废立君主的权势,让我如何才能安心地做你的国君呢?”

里克冷笑了一声,仰天长叹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说罢伏剑自杀——这就是成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来历。

为了平息民怨,晋惠公在杀死里克之后做出了一些后悔的姿态,表示自己并不想杀掉里克。他转头埋怨郤芮说:“里克是寡人的社稷重臣,我一犯糊涂就把他给杀了,你当时怎么就不阻拦我呢?”

郤芮心里想着您老人家可真会装,但他到底是惠公的智囊,很配合地认了个错。据说(《国语·晋语三》)那个跟太史苏唱对台戏的郭偃听了之后,扭头就在竹简上写了一段话:“郤芮就是这个德行,他知道国君犯了错误,却不为国家打算去好好劝劝国君,他这种做法就是不忠,所以郤芮不得好死。”

知道了结论,然后再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去下评语,是国语的一贯做法,其目的就是要把儒家的理念渗透到历史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去。因此在看这些史料的时候经常就会看到一些不伦不类的论调,朝堂上负责占卜的官员如太史苏、郭偃就成了儒家学说在历史事件中的代言人,搞一些看似精确的历史预测,以混淆视听。

对这些论断稍作判断就会发现其中的漏洞,本不值得反驳。但是这种选择代言人的方法却带来了一个极大的害处,那就是在无形中将周易占卜的作用和功效无限拔高,以至于到今天都有很多人对这些神秘主义的预测学说深信不疑,沉醉其中。人们并不知道这种影响是如何产生的,但是却无处不在地左右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可谓是贻害甚广。

这就如同现在的古装电视剧,为了剧情需要而安插一些神医的桥段,虽然人们知道这其中有戏说的成分,但还是无形中拔高了人们对于中医所谓功效的认知,以至于很多人对于中医的奇效深信不疑。即便是就医的过程中发现没有所宣称的功效,也会坚持认为是因为中医性缓并非无效,而不容任何人反驳。

事实上,即便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和实验基础上的现代医学,也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把中医拔高到无所不能的地位上,自己深信的同时还要强迫他人盲从,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中医的许多方剂和方法有没有实际效果还需要不断的验证,现在下定论认为其一定有效或者一定无效还为时尚早,这个争议多年的话题并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绝对的结论。但是有一点需要我们慎重对待的是,在对待过去的历史遗产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一种独立而具有批判性的理性思维做引导,任何极端的先验结论都不可取。

大清洗


丕郑在接到前往秦国的使命时就感觉到有些不对劲,按理来说派人到秦国去赖账这么大的事情,需要灵活得体的处理,既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也能维护好两国关系,这才是最好的结果。既然如此,国君就应该派他信得过的心腹前往才显得郑重其事,而且在临行之前也要做好相应的计划以便能够达成目标。但是惠公并没有派自己人到秦国,而且也没有具体的策略,只是给了一个笼统的指令,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赖掉就好,这也太反常了。

丕郑一路上思来想去,也没有解开自己的谜团。如果要说有什么是可以肯定的话,那就是惠公根本就没把与秦国关系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晋惠公只是把秦国作为打破其与公子重耳之间均势的棋子,用完了之后就直接扔掉了,根本就没有想要搭理他。那么问题来了,对晋惠公来说,什么才是他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

身在局中的丕郑显然不知道答案,这种安排只是让他隐隐地感受到一些不安,惠公的智囊团究竟会做些什么,对他来说简直是个谜。既然他们的存在无法让自己安心,倒不如借用秦国的力量把他们除去以绝后患。他带着这个心思到了秦国,把晋惠公缓贿河外之地的要求转述给了秦穆公,办完正事之后,他马上献计给秦穆公,以使得秦国能够顺利拿到河外之地。

在丕郑看来,晋惠公最为倚重的智囊团就是郤芮、郤称和吕甥三个人。郤芮一直随从惠公在外流亡,郤称和吕甥是惠公的内主,他们长期为惠公出谋划策,除掉了这三个人,惠公失去了依靠,就好对付多了。丕郑的策略是让秦国下重金骗请三人到秦国,在把他们扣下之后,秦国大军东渡黄河,以晋国国内的反对派作为内应,驱逐晋惠公,迎立在当时还不怎么争气的重耳。

秦穆公认为可行,就让泠至陪同丕郑一同回晋国复命。回绛都之前,丕郑已经听说里克被杀的消息了,于是找到七舆大夫中的共华,询问局势。里克被杀一事让七舆大夫感到阵阵寒意,但是共华天真地以为晋惠公杀掉里克只是迫于国际压力,而且杀掉里克之后当即表示了反悔,说明他并没有真心想要杀掉里克的意思。另外惠公也只是杀掉了里克一人,并没有展开大清洗,七舆大夫至今都没有受到任何牵连。想必国君杀里克有他不得已的苦衷,因此丕郑入朝复命也不会有事的。

但是没想到,惠公的智囊团果然还是技高一筹,他们之所以不杀七舆大夫,就是为了引丕郑上钩。丕郑听了共华的话,带了秦国使者去见郤芮,郤芮一看秦国带了这么多的礼物,比丕郑带到秦国的礼物还要丰厚,马上就知道了他们的来意,于是迅速知会晋惠公,杀掉了丕郑。寒冬料峭之中,丕郑心事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计谋还未成行,就追随里克去了。

共华听说之后黯然伤神道:“没想到啊没想到,国君的计谋竟然这么深。丕郑前来询问我的时候,我以为国君不会杀他,所以才让他入朝的。没想到国君竟然是撒了这么大的一个网,丕郑是因为误听了我的话才送死的,我对不起他啊!”共华有着重义轻生死的君子之风,他知道晋惠公杀掉了丕郑之后,自己也必然会面临清洗,但是他并没有跑路,而是静静地等着国君前来捕杀自己,就算给丕郑偿命了。

果然不久之后,晋惠公就接连捕杀了包括共华在内的七舆大夫,以雷霆之势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内就把国内的反对势力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由此可见,晋惠公以及他的智囊在政治手段上很得晋献公的真传,而且很善于利用民心,并不像史书一贯认为的那样不得人心。丕郑死后他的儿子丕豹跑到了秦国,说什么都要让秦穆公为自己的父亲报仇。但是秦穆公并没有这个打算,他一语道出了真谛:“如果晋侯夷吾不得人心,他怎么可能杀掉里克丕郑这些人?现在晋国国内局势稳定,反对派不是被杀就是逃亡,单凭秦国的力量又怎么可能驱逐他?”

注:国君出行时除了自己乘坐的戎车之外,还有七乘副车,七舆大夫就是主管国君副车的大夫,被晋惠公杀掉的七舆大夫包括共华,贾华(太子申生死时曾奉命攻打驻守在屈邑的夷吾),叔坚,骓歂,累虎,特宫,山祁。



作者:逸川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c0c45279c756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申生重耳 晋乱再兴(一)申生与重耳之间的暗中角逐
品读节目典出山西(第167期):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典故说春秋5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杀人的借口
品读史记(39-02):晋世家第九【2】
【长安万年】之七十九: 丕豹虽孝不忠,为何仍然得到秦穆公的重用?
第一百四十三篇里克丕郑欲立重耳狐偃晓大义行德信为后来被立国君奠基石第一百四十三篇里克丕郑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