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法兰西艺术之旅(二)| 从巴黎到南法:回望1453年以前的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时期的著名诗人与哲学家夏尔·贝居伊曾说,“观察法国,就要置身法国之外。”

诚然,地处西欧大陆的交叉点,让法国这块三面临海的六边形土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从史前时代开始,便不断迎来一批又一批来源复杂的民族:希腊人口中的凯尔特人(罗马人称之为“高卢人”),亚平宁半岛上的罗马人,莱茵河以东的法兰克人,还有属东日耳曼民族的西哥特人和勃艮第人……于是,造就了今天法兰西民族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就像我们眼前的南法,褪去了巴黎的繁华与雍容,倒显出法兰西民族更古老、淳朴的一面。

然而,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却说,我们“试图搜索和追踪……这些来自法国历史深层的涌泉,进而判断它们怎样像江河汇入大海一样汇合到现时中来。”

的确,探知法国,不仅需要“置身其外”,更需要“入乎其内”。在诸多曾经统治过这片大陆的民族中,罗马人和法兰克人所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最为深刻的。从罗马化后的高卢,到查理曼建立起的法兰克王国,帝国的余晖和宗教的传播都能在法国南部得到印证。

比如南法小镇中至今保存完好的古罗马遗迹,再比如中世纪时期遗留下来的宗教建筑。

尼姆-古罗马竞技场

阿维尼翁-教皇宫

奥朗日-古罗马剧场

尼姆-四方形神殿

当我们乘坐火车从巴黎到阿维尼翁,从这里开始走访奥朗日、尼姆和阿尔勒时,追忆着凯撒军团、罗马帝国的种种事迹,品鉴着古罗马、中世纪建筑艺术特点,一点一点剥开被层层包裹的法兰西文化,似乎已经开始理解它为何能成为如今的模样了。

历史与文明的发生地是天然的大课堂

各种拍拍拍~

中世纪教皇的居所

阿维尼翁

每一个天主教徒都知道他们的教都在梵蒂冈,但不是所有教徒都知道在法国南部的罗讷河畔还有一座教都,那就是阿维尼翁。在法国历史上,著名的“阿维尼翁之囚”就发生在这里,在腓力四世与罗马教皇的权力争斗中,教皇克雷芒五世迁居到阿维尼翁,使这里成为了天主教徒们的朝圣地,先后7位教皇曾在此居住。

如今的阿维尼翁老城依旧保持着古罗马风格,其中最重要的宗教建筑就是这座14世纪建成的教皇宫,矗立在古城的最高处,由旧殿和新殿两部分组成,融合了罗马建筑和哥特式建筑两种风格,既是宫殿也是军事要塞,极具历史意义。

位于教皇宫旁边的是阿维尼翁最古老的宗教性建筑——圣母大教堂。教堂顶部的圣母镀金雕像端庄典雅,在阳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辉。

对面的小宫博物馆里收藏着许多阿维尼翁学派以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尤其是波提切利所画的圣母与圣婴图,非常值得一看。欣赏完画作在博物馆深处的小茶馆小坐一下,温暖又惬意。

残缺的美总是容易被世人铭记。除了宗教建筑外,阿维尼翁城内的圣贝内泽桥正是因为“不完美”,再加上一首传唱度极高的法国民歌《在阿维尼翁桥上》而声名大噪,令无数人向往。

近千年的历史让古桥更具故事性

我们就是桥上最美的风景

夜晚降临,漫步老城,欣赏夜色

凯撒与罗马军团

奥朗日

凯撒大帝的一本《高卢战记》,记录了他赫赫战功,为他的执政生涯又添一笔辉煌色彩。而当整个高卢地区逐渐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时,正是因为凯撒大帝的功绩,让如今这个位于法国东南部的小城——奥朗日,被历史永远铭记。在保存了近两千年的凯旋门上,至今依然清晰可见的精美浮雕记录着罗马军团战斗的场景,以此来纪念罗马帝国统治下高卢地区的和平与繁荣。

尽管凯撒大帝完成了征服高卢的大业,却没能等到有效治理高卢就一命呜呼了,而高卢地区罗马化的进程则是在被称为罗马“后三头”之一的盖维斯·屋大维·奥古斯都的手中基本完成的。强大的罗马帝国所带来的经济繁荣同样也凸显在了作为罗马帝国行省的高卢地区,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街道、神庙、竞技场、浴室等一批公共建筑拔地而起。如今,位于奥朗日的古罗马剧场正是当年罗马时代繁华绚烂的历史印证。

这座剧场矗立于山顶之上,观众席依山势而建,可容纳近万名观众,宽达百米的外台、背景装饰壁、舞台等遗迹至今保存完好,直到现在还有表演团体将剧场用作举办民族服饰节庆、大型展会、歌舞表演等的场地。

法国味儿十足的“小罗马”

尼姆

有人说尼姆就是法国味儿十足的罗马;而在另一些人看来,她又像是一座教皇城;还有一些人认为她像西班牙的科尔多瓦一般,在清真的外表下有颗天主教的心。当我们终于乘车来到这座城市的时候,以上这些说法似乎都在这里得到了印证;可当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她时,这一切好像又都不是她了。尼姆是多面的,这就是她的独特之处。

俯瞰尼姆古城

雨后奇景,晶莹剔透

两千多年前,罗马人的到来打破了这座城市的宁静,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的扩张,以及罗马人带来的先进技术。如今,走在尼姆城中,几乎每一个街区都能看到罗马建筑遗迹,也难怪有人称之为“小罗马”。

加尔桥

这座建于公元1世纪的伟大工程,堪称一个古代奇迹,是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水道桥。18世纪法国风景画家于贝尔·罗贝尔也曾将它置于自己的画作中。

实景

画作

大合照

古罗马竞技场

位于尼姆的这座古罗马竞技场是当前世界上保存得最完整的古罗马竞技场,建于公元2世纪初,气势雄伟而典雅,上到竞技场顶层可眺望整个尼姆市风光。

四方形神殿

在古竞技场后面,有一座希腊罗马式神殿,科林斯式的圆柱让建筑本身显得恢宏高大,同样也成为画家于贝尔·罗贝尔笔下的名作。

实景

画作

泉边公园

尼姆是以泉水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人们深信泉水里是有精灵的,所以就建造了泉边公园献给泉水精灵。漫步公园,至今还能看到一些罗马时代的印记。

是历史?还是艺术?

阿尔勒

提起阿尔勒,人们的第一反应大概就是“梵高”了。旅居阿尔勒一年多的时间,梵高在这里创作了著名的《向日葵》、《夜晚的咖啡馆》、《自画像》等作品。在数百年后的今天,大批游人为追逐艺术家的脚步而来到这里,寻找梵高笔下的咖啡厅、向日葵,希望能在他住过的地方感受他灵感的来源。

梵高咖啡厅

然而,阿尔勒的盛名并不是梵高造就的,而是因为它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与诸多的古罗马遗迹,吸引了无数艺术家和诗人在这里寻找灵感,梵高也只是其中一员。实际上,早在公元前7世纪,阿尔勒就是凯尔特人的聚集地和古希腊的殖民地。到罗马帝国时期,这里成为退休军人定居城市,继而在基督教发展初期成为重要的宗教中心。古罗马竞技场、圣特罗菲姆大教堂所代表的罗马时代的建筑,才是这座城市文明发展的象征。

阿尔勒竞技场:建立于公元1世纪末罗马帝国统治时期,至今仍在使用,是如今法国为数不多的能看到斗牛的地方之一。

圣特罗菲姆大教堂:相传这座教堂是以阿尔勒的第一位主教的名字命名的,公元8世纪时曾遭到外族的入侵,在11-12世纪时才又重新建造。

当梵高说出“艺术的未来都在法国的南方”这句话时,非艺术专业的我们可能还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直到这次深度探访法国南部几大城市之后,我们才明白,若不是长期以来种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这里激起的层层浪花,艺术的光辉也许就不会在这里点亮。

此次艺术之旅最重要的主角

其实在这里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丝绸之路 地中海南欧40补 奥朗日
古罗马帝国的投影__普罗旺斯
法国深度游(4)法国小城游
跟着China Workshop探索法国小众目的地:尼姆
现存最著名的六座罗马竞技场,承载着古罗马的辉煌与血腥的历史
在这些古色古香又充满魅力的法国小城,回望辉煌的古罗马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