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史笔谈40:赵匡胤做皇帝后,为什么放心留用前朝宰相?

本号打算以连载的形式,从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为基础,用通俗语言、清晰逻辑再现北宋100多年政权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笔谈:北宋王朝盛世梦》。此为第40篇。


宰相到底有多重要?

五代以来的皇帝换来换去,可有的宰相却能历经几朝而不倒。最有名的是冯道,历经四朝十帝,担任宰相多年。

虽然当时宰相比不上枢密使,在军事上没啥权力,起不了实际作用。但宰相的身份和资历摆在那,使得皇帝在政事上都要忌惮几分。

身为天子,擅长集权,热衷玩三足鼎立的赵匡胤,怎么能容许这种情况的发生?

当然宰相跟武将不同,读书人嘛,能有什么威慑力?

陈桥兵变后,为安抚人心、稳定政局,赵匡胤留用了范质、王溥两个宰相。况且那时他的关注焦点在军事,在将领、藩镇,无论是旧臣还是心腹任宰相,对他影响都不是太大。

图片源于网络

所以,不同于武将“先换人再思长久之策”,赵匡胤是放心大胆留用相府旧人。先从制度上分权,等政局日益平稳,尤其是以文臣为主体治国理政后,再慢慢换人。

撤座废茶

范质等旧臣对赵匡胤是相当恭敬。他们本就谨小慎微,再碰上赵匡胤这么个英明神武、热衷集权的开国皇帝,就愈加小心伺候。

以前,宰相见皇帝议论国家重大政事,皇帝让人看座、上茶,大家面对面地从容谈论。

范质等人说,皇帝您老人家太英明睿智了,我们都不敢面对面地跟您说话。

于是,遇到有事时就准备奏章呈献给皇上,等到赵匡胤一批阅就是圣旨了。并且说,像这样才可以尽到为臣的职责,免得妄自尊大。

赵匡胤当然同意这种做法。这种方式用的越来越多,赵匡胤就越来越习惯,不久就忘了原先那种坐而论事还给茶喝的规规距了。

图片源于网络

这是正史上的说法,美化了君臣关系。实际上许多私人笔记是这样记载的。

范质他们仍然保持着以往宰相的作风,结果有一天商量什么事,赵匡胤说我眼睛花了,看不清写的什么,你们拿近点我看一下。

范质起身之后,凳子就被人撤了。

后来一想,三十几岁的皇帝眼睛都花成咱们这样了,看来,完全是嫌咱们碍事了啊。

于是,议事的风气、程序就慢慢改变了。

以前,大家可以在皇帝面前争个脸红脖子粗,把问题讨论透。皇帝没办法也得接受讨论结果,难以面对面地独断专行。

图片源于网络

现在,没有了坐而论道的充分民主作风,实际上是范质等自动废除了自己的建议甚至决策权,成为赵匡胤的提线木偶,按照领导要求办事就行了。宰相必须依靠皇帝才能具有权力,不再能够独立于皇帝而存在。

三足鼎立

这还只是形式上的动作,更厉害的是实际的权力分割。赵匡胤又玩了一手三足鼎立,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宰相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意思是共同议政,在“中书门下”(中书省或政事堂)这一机构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为枢密使,与“中书门下”合称东、西“二府”,分管文、武两事。

“三司”(户部、盐铁、度支)主管财政,号称“计省”,长官为“三司使”,号称“计相”,地位略低于“二府”。

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构成最高辅政机关。没有军权、没有财权,宰相就只是名义上的行政首脑。


多谢欣赏。读完此篇,如仍感兴趣,敬请关注本号,后续连载更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帝王是如何运用权术来驾驭臣下、统治万民的
远观近鉴宋朝人•170·守道得福:薛居正
孙  抃——眉山历史人物(30)
宋史笔谈158: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正要清旧账,范仲淹及时劝谏
对联——宋 丁谓(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交谊典 第三十四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