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朝很有趣儿(连载55)——大宋三百年的沧桑和繁华

宋朝很有趣儿(连载55)

——大宋三百年的沧桑和繁华

作者:月润江南

全文1792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01

【制度永远最重要】

削夺石守信等人的军权后,赵匡胤曾经想让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统领禁军。

符彦卿,是李克用的养子李存审(原来姓“符”,被李克用收养后改姓“李”)的第四子,十三岁的时候就能上马杀敌了,也算是五代的一员骁将。

不过,五代时期,名将如云,若单论武功,老符削尖了脑袋,恐怕也挤不进前十。

但是,如果说到命好,恐怕就算是第一了。

符彦卿的三个女儿,两个嫁给了后周世宗柴荣,且被柴荣先后立为皇后,另一个女儿嫁给了宋太祖的弟弟赵光义,后来也被立为皇后。

三个女儿,均为皇后,老符也籍此,贵为两朝国丈,这命好的真不是一点半点啊!

放着现在,老符完全可以闲来无事,写一本《“育”女心经》(注意,不是《玉女心经》啊,看错的同学自觉鄙视一下自己),抖一抖超级皇后的培养秘诀,保证立马闯入国内畅销书前三,绝不是吹的!

02

由于这层姻亲关系的缘故,赵匡胤兄弟俩对符彦卿都比较敬重,也正因为如此,赵匡胤觉得把兵权交给老符比较放心。

可是赵普不放心。

这边赵匡胤把任命状都拟好了,那边赵普就是压着不发,并力劝宋太祖深思。

赵匡胤很不高兴,怒了:“朕对符彦卿不薄,他绝不会辜负我!”

赵普马上回了一句:“周世宗对陛下也不薄,陛下何以负周世宗?!”

赵匡胤一听,愣了,默不作声,终于收回了成命。

至此,在赵普的循循善诱下,赵匡胤总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

制度永远都比人重要!千万别迷信人!

一个合格的政治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绝对不能感情用事!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赵匡胤彻底抛弃了对人性品德的幻想,转而以制度建设为核心,集中全力解决五代乱政的根源,重新构建新王朝的各项军事制度。

03

【办法是想出来的】

在赵普的建议之下,赵匡胤所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对中央禁军的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原来的两司改为了三衙,即将原来的侍卫司和殿前司调整为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这就是所谓的三衙统领。

这种机构设置的结果就是:禁军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名副其实的“三权分立”。

同时,赵匡胤又选拔了一批参加“革命”时间不长、群众威望不高、资历较浅的将领担当三司的长官。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三个打工仔之间互相牵制,防止专权,从而保证皇帝对于中央禁军的绝对控制权,皇权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第二个措施则是:建立了不同于前朝的军事调拨机制。

枢密院是当时的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掌管着全国军队的调动大权。

为了保证皇权对于军队的绝对控制,赵匡胤定下了一个铁打的规矩,那就是枢密院必须直接秉承皇帝旨意,有皇帝正式签署并敕印的诏书,才能调动全国军队,否则一兵一卒都不能动。

由此,军队的调动和指挥大权就被皇帝直接掌握了。

同时,枢密院与三衙又各有所司:枢密院有调兵之权,却不掌管军队;三衙掌管军队,却无调兵之权。

通过这种制度的设计,使得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各自独立,相互制约。即所谓“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

并且,为了保证皇帝对于军权的直接控制,赵匡胤还规定,今后每逢有战事,均由皇帝临时性的任命统帅(率臣)领兵出征,战争一结束,统帅即立刻回枢密院交接兵符,向皇帝报到,同时罢除兵权。

即,所谓“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宋史・职官二》),从而实现了“发兵之权”、“握兵之重”、“统兵之职”的分立,这样就使兵将分离、将不专兵,武将专权的风险由此大大的降低了。

04

第三个重要措施是:建立了内外相维的兵力配备制度。

赵匡胤采纳赵普的建议,把禁军的兵力一分为二,一半屯驻在京城,一半戍守各地,使京城驻军足以对付外地可能发生的变乱,同时外地驻军联合起来也足以制止京城驻军可能发生的内变。

内外军队互相制约,大眼瞪小眼,谁都不敢搞小动作。

而坐在上面的boss——皇帝也就可以牢牢地控制全国的军队了,所谓“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这就是“内外相维”的军事力量分配原则。

05

第四个措施是:实行兵将分离制度。

赵匡胤以“习勤苦,均劳逸”为名,命令无论驻屯京城的禁军,还是驻在外地的禁军都必须定期调动,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就称为“更戍法”。

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将领很难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皇帝对抗了。

为了锻炼士兵的体能,防止士兵偷懒,赵匡胤甚至还定下了这样一条军规,即部队若驻扎于城东,则必须将军粮所安置于城西,士兵若要取得每月的口粮,必须从城东跑到城西自己去拿,即所谓“兵不至于骄惰”。

于是,在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奇特的情形:一拨一拨的士兵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来回奔波,春秋寒暑,日复一日,每一个士兵几乎总是处于运动状态之中。

远远望去,好似“蚂蚁搬家”。

所以给赵匡胤打工,想偷懒恐怕是办不到的。

欢迎关注,给你有料、有趣、有意思的历史。

在这里遇见最朴素的情怀

在这里遇见最有趣的历史

月润江南

纯历史|新解读|很有趣

快,关注这个号,一起涨姿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经济文化世界第一的帝国,为何经常被揍的哭爹喊娘?-今日头条
为确保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宋朝军制上实行三权分立
“弱宋”的来源,宋朝为何重文轻武?
22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好还是明太祖制度控兵权优?不同选择,不同国势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又是如何将地方上的兵权集中到中央的?
北宋灭亡时,“八十万禁军”去哪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