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分钟读史系列之明朝简史(上篇)


明太祖

明朝存在的皇帝存在的时间

明朝,常见的说法是有16位皇帝,但是如果你算上明朝被追谥和追尊的六位皇帝以及南宁当中4位称帝和8位被追谥的皇帝,那么总共加起来,将会有34位皇帝。明朝从1368年建国道1644年灭亡。常见的说法是存在了276年,但如果算上南明政权存在的时间,直到其最后一位皇帝为止(排除明郑时期),那么明朝总共存在了294年。

明朝疆域图

明朝当时的领土面积

明朝在刚建立的时候,领土面积大约在100万平方公里左右。后来在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的不断征伐下,明朝在巅峰时期的领土面积大约在1000万平方公里左右,但明朝在中期,因为土木堡之变和外敌入侵,常规领土面积维持在700万平方公里左右。明朝后期,随着后金崛起以及国内不断的叛乱,领土面积只能维持在350万平方公里左右。南明刚建立的时候,领土面积大约在250万平方公里左右,随后在与清朝交战的过程中,领土面积只能维持在50到100万平方公里左右。


现代版朱元璋

开国皇帝朱元璋--明太祖

元朝末年,因元朝内部的权力争斗造成国内局势动荡,又加上各种贪官的腐败,重税和天灾,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许多的苦难,活不下去的人们决定起义造反,其中有一个人名叫朱元璋,他出生于贫困家庭,做过放牛娃,也当过和尚。公元1351年,起义爆发后,朱元璋收到好友的邀请加入了一个名叫红巾军的反元势力。

朱元璋加入红巾军后,因勇敢善战,自己升官了还善待士卒,很快就得到了红巾军高层元帅的赏识,还娶了一个妻子。后来因为红巾军内部纷争不断,朱元璋就决定离开,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小目标,建立起一支自己的力量来创业。

在这过程中,披荆斩棘,招募到各种各样的文武人才,从1364年到1367年间,相继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于1364年成为吴王,1367年的时候超额的完成了自己的小目标,并且开始派遣军队北伐。

公元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府(南京)为国都称帝建国,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一年攻克元大都,随后又夺回了燕云十六州,中原大地也回到了汉族王朝的手中。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无比的勤政和节俭,在政治制度上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废除中书省,也不再设立丞相,清理功臣,权臣和贪官。对百姓减轻赋税,鼓励农桑,兴修水利,举办科举,以及进行大规模的移民来恢复社会生产,史称“洪武之治”。在军事上,进一步的攻占四川,云南等地的割据势力,八次北伐北元,并且取得了大部分战争的胜利,公元1398年驾崩。

朱允炆

明惠宗-朱允炆

因朱元璋在位期间,太子(朱标)比朱元璋先死,朱朱元璋就立了太子的儿子朱允炆为继承人,于公元1398年继位,也就是建文帝,明惠宗。

明惠宗执政期间,删改了明太祖朱元璋一些十分严酷的法律,与此同时,在继位后就开始着手削藩。明太祖在位期间,为了抵御外敌和国家稳定,分封了25个藩王来镇守全国各地,这些藩王手握大权和军队,建文帝继位后,想要加强中央集权,就决定削弱和废除这些藩王,一年之内连续废除了五个封藩。也正是由于他的削藩,也把自己的王位送了,送给了自己的叔叔朱棣。

朱棣

明太宗-朱棣

在建文帝继的第二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因为不想被废,就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经过了三年的战争,最终获胜。而建文帝下落不明,燕王朱棣于1402年称帝,改年号为永乐,既是明成祖,也是明太宗。

明成祖在位期间,在政治上,先是为了稳定局面,而恢复了一些藩王,当局面稳固后,便开始削藩加强皇权,清除忠于建文帝的官员,设立东厂和恢复锦衣卫等监察机构;完善了官员制度,形成了内阁的雏形,于公元1421年迁都至北京;在军事上,五次北伐,进一步的削弱蒙古势力,收复安南,并且在东北,西南等地设立了管理司,扩大了明朝的版图;在经济上开通运河,来保证京城的粮食和促进南北交流;文化上编修了《永乐大典》;外交上派遣郑和下西洋,与各国进行来往,加大明朝的影响力。因明成祖在位期间,明朝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于公元1424年驾崩。

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

明成祖死后,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在位期间,明仁宗改组内阁,废除宫刑,停止下西洋和减免威税,开始与民休息,使得明朝进入一个稳定的时期。明仁宗还将建文帝时期的一些旧臣赦免和平反。

明仁宗对科举制度也做出了一定的改革,将取中比例设为南方60,北方40,来保证朝堂中会有南北各方的人才。

在位10个月后驾崩,是明朝在位时间比较短的一位皇帝,但这并不妨碍到他成为一代英主。

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

明仁宗死后,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在位期间,先是加强皇权削落,平定皇权朱高熙的叛乱。重用贤臣(三杨;杨士奇、杨浦、杨荣),并且实施安民的仁政,亲自询问和了解农耕的情况,免除受到灾害地区的赋税,派出检察官员去尝试清除军队的腐败。明宣宗设立了内书堂来教导宦官读书认字,为日后的太监乱政埋下隐患。在军事上,安南反叛,但宣宗认为国家现在需要休养生息,所以便册封了安南国王。在外交上,明宣宗再次派遣船队下西洋。明仁宗和明宣宗在位期间,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万国来朝,史称仁宣之治。

明宣宗于公元1435年驾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明的“五龙同朝”真的存在吗?
明宣宗朱瞻基大年初三早逝,驾崩时只有36岁,死亡真相是什么?
老朱家这帮子人你们喜欢哪个呢?
明朝是如何选择都城的?历史上差点迁都到南京
朱高煦争夺皇位始末:轻信父亲朱棣的承诺,多年后惨被侄子烤成渣
朱元璋68岁生的女儿宝庆公主,朱棣当孙女养,三代帝王对其恩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