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转折点上的武则天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等人联合左右羽林军发动政变,冲入宫中杀死了张易之、张昌宗等人,并且强迫武则天退位,二十三日,武则天命令太子李显监国,二十四日,正式下诏退位,二十五日,李显登基,复位为唐中宗,二十六日,武则天移居上阳宫,二十七日,中宗李显率领百官谒上阳宫,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二月初四,恢复国号为唐。

至此,15年历史的武周政权就彻底终结。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阳历为公元705年12月16日),一代女皇武则天在上阳宫病逝,根据古代人年龄的不同算法,有81岁、82岁、83岁多种不同记载。

14岁入宫成为太宗的才人,26岁进感业寺当尼姑,32岁强势成为高宗皇后,67岁更是当上了史无前例的女皇帝,武则天这一生经历了漫长得令人难以想象的七十年宫廷生涯。

无论如何,在这样一个权力高度集中、充满着各种危险不测的场所之内,可以说毫无凭恃的武则天几乎是仅仅依靠着自己的过人才智和坚强不屈的意志,不但成功生存下来,竟然还完成了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传奇经历,这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是极为罕见。

当然,在这样的一条人生轨迹之上,其中的对错是非真的也只能留给后人评论,如果当事人是个始终计较这样那样的对错是非他人评判的话,或许她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后来的她。

武则天的经历过于特殊,以至于后人对于她的评价也变得极为丰富而且相当极端,《剑桥隋唐史》上这样分析了后世史家对于这个历史人物所给予的评价,“每一件与这位著名女人有关的事情都笼罩着疑云,因为她干的事与儒家士大夫阶级的理想相对立---女人干预公共事务;随心所欲地施政;蓄意利用宗派主义;残酷地报私仇;完全不顾道德和原则地操纵政治。对于她的统治,历史记载从一开始就抱有敌意和偏见,而且材料又极残缺不全”。

的确如此,有关唐代历史最为重要的三部正史《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在确立武则天历史形象过程当中至关重要,而这几部历史著作的作者,特别是宋代的欧阳修、司马光,都是最为典型的儒家理念的忠实维护者,在他们的严苛目光的审视之下,武则天这个离经叛道的女人当然不会留下太多光辉的形象,《资治通鉴》在记录了种种武则天的阴谋或者残酷之后,还能够较为公允地肯定她“明察善断”的治国才华。

而有着浓重反武情结的欧阳修就要激烈许多,甚者我们现在所熟知武后朝的宫廷内幕,也是出自文学才华超过史学才华不少的欧阳大学士之手,比如有关武则天掐死新生女儿嫁祸于王皇后这个经典桥段,至少从现在保留的各种史料中很难看到唐代人的史料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后晋时编撰的《旧唐书》中也未曾出现,反倒是到了数百年后的欧阳修在《新唐书》之中第一次给我们恢复了那样一个细节逼真的历史场景,从此深刻影响了此后的史学评论和文学创作。

如果不是那么计较所谓的阴谋还是残酷或者是男人还是女人这些老一套的标准的话,在历史本身中我们或许可能更能看到武则天这位皇帝在历史行进中的独特价值。

唐代继承隋代而起,隋代又是杨坚取了北周宇文氏的家业,北周、隋、唐三代连续更替,甚至他们的统治者之间就存在着紧密的联姻关系,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总的统治集团中的不同派系,而这样一个统治集团在以往的研究里,被历史学家们称之为“关陇军事集团”,要理解从北魏覆灭之后到唐初这段百年历史,最关键的就是要抓住这个集团的演变轨迹,对于更宏观的历史过程来说,这个统治集团自身的发展更为重要,至于是其中的宇文家坐天下,还是杨家或者李家坐天下,其实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关陇军事集团的成功崛兴又是整个北朝历史演变到那个时代的一种发展趋势,它深刻地汇聚了许多北朝社会和文化的各种特点,在北周消灭北齐统一北方和隋文帝开皇大业一统南北之后,分裂了四百余年的华夏故地竟然完成了再次统一,对比同时代欧洲大陆在罗马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再难一统的历史,可以说(北周)隋唐所完成的统一大业,是真正塑造后来华夏民族思想和品格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政治事件。

而完成这一历史功业的政治核心力量正是所谓的“关陇军事集团”,当然也不应该忽视东魏北齐发展而来的“山东士族”所长期坚持的正统理念和文化根基,自然还有江东的“华夏衣冠”。六世纪末的再次统一,意味着无论是在政治、社会还是文化上,一个新的帝国很可能将要面临着极为重要的一次重新整合的机会,历史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的关口。

任何历史研究,都是事后诸葛亮,我们后人能够看到社会即将在那个时候发生重大转折,而身处在那个时代中的所有人物,肯定无法预知这个转折是否发生或者即使感觉到了也未必懂得如何发生。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这些人物其实都在进行着一系列的制度调整和国家建设,来适应这个已经和以前很不相同了的社会发展趋势。

魏晋以来的中国社会,无论南方北方,一个重大的特征就是真正的“贵族制社会”,门阀士族成为了横亘在皇权和基层之间的最大社会阶级,贵族阶级(文化士族还有军功贵族)把持了整个社会最为重要的各种资源,但是一个稳定的帝国需要绝对的皇权才能最终稳固,而贵族阶层本身的僵化也压制了太多的寒门阶层上升通道,使得社会逐渐失去了发展的活力,这种情况在南朝末期就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隋末唐初,一系列的战争和制度改革,以往强大的贵族阶层开始日益衰落,虽然唐太宗命令编修《氏族志》用以打击旧家大族等举措并不很成功,但是说明帝国皇权的确开始要对没落了的旧家势力做最后打击。

这个过程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一个帝王任上就能够完成,太宗之后的高宗李治,从他的性格和能力上看,如果单单是他一个人的力量绝对无法掀翻长孙无忌等人代表的旧军功势力集团。即便是长孙这些人没有什么觊觎最高皇权的野心,但是这种既得利益集团的长期坐大,无疑是有悖于社会的发展趋势的,况且到了他们的后代时期,难免又会出现取他人江山于孤儿寡母之手的历史旧剧情,社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找到下一个出口。

历史也是很巧合地在这个时候让李治爱上了武媚娘,并且能够接进宫中当上皇后,武则天这个天生的政治动物,一旦有了这样机会自然就成为飞翔于天际的凤凰,一发而不可收拾。

更为重要的是,没有任何显赫出身也没有任何集团背景的武则天,对于她的不可遏制的、超过一般人的权势理想来说,最大的阻碍正是出自那些一直在那里制定游戏规则的老派人物和家族,要成就自己的理想就必须要彻底摧毁这个根深蒂固的贵族势力集团,要摧毁这个集团那就必然要采取和从前完全不同的政治策略。

组建一个属于帝国皇权的官僚体系,是与旧势力斗争的最有力工具,这个官僚体系只能属于皇权本身,而不能再被操纵于过去的门阀之手。武则天时代,一个最重要的社会特征就体现在,通过科举制度,所谓的“寒门人士”开始大规模进入了国家建设当中,并成为帝国利益的忠实维护者,过去的贵族阶层开始无可奈何地没落,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新兴的国家官僚阶层,皇权也随之开始扩张和稳固,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由皇帝指导官僚进行理性化管理的阶段。

   

历史发展总是很意外,可能当时没有人会意识得到,正是武则天的个人野心竟然碰巧地和社会发展的某种趋势碰撞到了一起,也正是由于她许多不符合传统观念的劣势,使得她在谋求权势过程中需要更猛烈的手段更无情的打击,旧的势力旧的观念也必然会在这种拼命的、不讲理的反击之下节节败退,历史最终在转折关口走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后人很难想象,无论是李承乾、李泰、李弘或者李贤这些合法的接班人做了皇帝的话,历史还是不是这样的走向了。

相对于如此一个历史地位,有关于武则天的那些狐媚惑主、心狠手辣、任用酷吏、面首三千的种种道德污点和劣迹斑斑,或许也就显得其实没那么重要了,即使这些事情都是真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鞅变法是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秦法为何在统一六国后不管用了?
士族崛起,关陇贵族没落
关陇贵族集团的整人与被整
被世人误解的妻管严李治,才是幕后大佬,武则天只是被拿捏的棋子
女皇武则天称帝之路,奇女子人生逆袭的同时是唐王朝与门阀的战争
关陇集团,一个孕育了三个强大王朝的怪物集团,是如何骤然消亡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