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唐的兴衰:从安史之乱到宪宗中兴(三十一) 淮西叛乱

            第三十一讲 淮西叛乱

 

先前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七月,朝廷任命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兼任平卢淄青节度使,并率兵讨伐李纳,李希烈见河北大乱,越发跋扈,十一月,他率领三万士兵徙镇许州(今河南许昌),派亲信联络李纳,密谋袭取汴州(今河南开封),同时又派人向诸道都统兼永平节度使李勉报告,朝廷已让他兼领淄青节度使,他要借道赴任,李勉知道李希烈不怀好意,但因为有朝命,不能拒绝,便修桥铺路以待李希烈,同时又严密防备,李希烈得知李勉已有防备,只好作罢,之后他又秘密联络朱滔等人,准备反叛朝廷,因此,从江淮地区运到关中的钱粮都不敢再经由汴渠,而是通过蔡水而上。

十二月,朱滔等人与马燧李抱真对峙已经好几个月了,官军有度支馈运粮食,诸道补充兵员,而朱滔和王武俊孤军深入,只能仰食于田悦,田悦也没有多少粮食,叛军越来越困弊,听闻李希烈军威甚猛,几个人就商议派人到许州劝李希烈称帝,本来已有异志的李希烈终于决定反叛了,他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就这么过去了,接下来的一年将要发生许许多多出人意料的事。

 

一.宣慰淮西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 正月,李希烈遣将领李克诚攻陷汝州(今河南平顶山汝州),俘虏州将李元平而去,李元平本来是湖南判官,有点才能,爱说大话,好论兵事,宰相关播觉得他是个人才,认为他有将相之才,便擢拔他为汝州别驾,知州事,汝州离李希烈非常近,关播这么做也是希望有一个有能力的人能与李希烈对抗,没想到,作为宰相,关播这次看人非常不准。


请看地图


李元平到汝州后,立即招募人修筑城墙,李希烈秘密派数百士兵假扮成民夫到汝州应募,李元平一点也没有察觉出来,之后李克诚率领数百骑兵突然杀到城下,与假扮为民夫的士兵里应外合,顺利拿下了汝州城,李元平也被抓获,见到李希烈后李元平十分恐惧,便液污地,李希烈看到这个人这么胆小,大骂:“宰相竟然派这么个人来与我为敌,这是有多么轻视我?”袭破汝州后,李希烈任命判官周晃为汝州刺史,之后又四处抄掠,官军多次被打败,东都洛阳也受到了威胁,百姓惊骇,纷纷逃窜到山谷中。

李希烈势力越来越大,德宗问计于卢杞,卢杞一直忌恨颜真卿,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将颜真卿赶出朝廷,他对德宗说:“李希烈年少骁勇,恃功傲慢,将领们都不敢劝谏,朝廷应该派出儒雅重臣,到淮西向李希烈宣慰朝廷恩泽,对他陈述逆顺祸福,他一定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样可以不出兵就降服他,颜真卿是三朝元老,忠直刚决,名重海内,为天下人所信服,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德宗同意了卢杞这个主意,命令下达后,举朝失色,千古流放的颜真卿这次离开长安后再也没有回来。

颜真卿去淮西路过东都洛阳,东都留守郑叔则劝他先留在洛阳几天,等后续命令,否则极有可能一去不返,颜真卿说出使淮西是君命,不能违背,便继续前进,正在河南前线作战的李勉也向德宗上表:“失去一位元老,让国家蒙受羞耻,希望陛下收回成命,召颜真卿回来。”李勉又派人在路上拦截颜真卿,没有来得及,颜真卿也知道这一去很有可能永无还日,所以临行前,给他儿子写了封信,信中要他好好侍奉家庙,抚育孤寡。颜真卿到许州(今河南许昌)后,准备宣读诏旨,李希烈遣养子千余人环绕在颜真卿周围谩骂不已,并拔刀威吓,颜真卿不为所动,足不移,色不变,李希烈看到这位七十四岁的老人根本不畏惧自己,只好以身蔽之,把养子赶走,接颜真卿到馆驿。

李希烈反意已定,根本不听颜真卿宣慰,准备让颜真卿回去,正好前汝州别驾李元平也在座,颜真卿责备李元平丢失城池,投降叛军,李元平惭愧而起,秘密对李希烈说了一番话,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知道李元平到底对李希烈说了什么,但结果却是李希烈改变了想法,把颜真卿留在了许州,不再让他回长安。

 

不久,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都派使者拜会李希烈,四位节度使上表向李希烈称臣,劝他继承大统当皇帝,几位使者对李希烈说:“朝廷诛灭功臣,失信于天下,而您英武自天,功烈盖世,如今已经受到朝廷猜忌,如果不主动采取措施,将有韩信、白起之祸,希望您能速速继承大统,让四海臣民知有所归。”李希烈大喜,把四位节度使的劝进表向颜真卿展示,并说:“如今四王不谋而同,都派使者来劝我称帝,太师(指颜真卿)请看,难道我被朝廷猜忌真的无容身之所了吗?”颜真卿说:“这是四凶,何谓四王?你不能自保功业,当朝廷忠臣,却与乱臣贼子勾结,想与他们一起灭亡吗?”李希烈听完后,十分不高兴,命手下扶颜真卿离开。

几天后,李希烈宴请四位使者,颜真卿也在座,几位使者对颜真卿说:“久闻太师您天下重望,如今都统(指李希烈)将要称帝,太师正好来到,这是上天要让太师给都统当宰相啊。”颜真卿听完后,异常生气,训斥这几个使者:“你们说什么宰相?你们知道骂安禄山而死的颜杲卿吗?那是我哥哥,我现在快八十岁了,只知道守节而死,岂能受你们这些人威逼利诱?”

被训斥后,四位使者不敢再说话,李希烈也知道颜真卿不会屈服,但还是想羞辱一下他,就派甲士守卫颜真卿的馆舍,将他软禁起来,又在庭中挖了大坑,扬言要坑杀颜真卿,面对李希烈的这些伎俩,颜真卿泰然处之,没有丝毫畏惧,对李希烈说:“死生是上天所定,你何必用这么多花招?请给我一把剑让我自尽,不是更快吗?”李希烈只好去向颜真卿谢罪并继续软禁他。

 

 

二.讨伐淮西

德宗可能也看出派颜真卿宣慰,李希烈不会这么轻易结束叛乱,德宗最后还是下定决心用武力解决这个问题,颜真卿出使淮西不久,德宗就命令左龙武大将军哥舒曜为东都、汝州节度使,率凤翔、邠宁、泾原、奉天(今陕西咸阳乾县)、好畤行营兵上万人讨伐李希烈,哥舒曜是安史之乱中守卫潼关的哥舒翰之子,之后德宗又命令淮西附近诸道节度一起讨伐。

到目前为止,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争最初的目标本来是成德李惟岳、魏博田悦、山南东道梁崇义,李惟岳和梁崇义死后,没想到先前帮朝廷平叛的朱滔、李希烈也加入了反叛序列,朝廷现在需要同时与幽州、成德、魏博、淄青、淮西五道作战。

哥舒曜大军行至郏城(今河南平顶山郏县),遇到李希烈前锋将领陈利贞,陈利贞被哥舒曜击败。

之后李希烈派部将封有麟占据邓州(今河南南阳及邓州一带),于是南路遂绝,从江淮转运到关中的钱粮之路断绝,朝廷不得已,只好修上津山路。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二月,哥舒曜攻克汝州,擒获叛将周晃。


哥舒曜讨伐李希烈示意图

 

三月,江西节度使曹王李皋败李希烈部将韩霜露于黄梅(今湖北黄冈黄梅县),韩霜露被斩首,曹王李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五世孙,三天后,曹王又攻下黄州(今湖北黄冈黄州区),当时李希烈兵在蔡山(蔡山在今湖北黄冈黄梅县)扎营,险不可攻,曹王就扬言西取蕲州(今湖北黄冈蕲春县),率水军溯长江而上,李希烈部下沿江循战,离蔡山还有三百多里时,曹王又顺流沿江东下,出其不意,急攻蔡山,很快蔡山就被攻下。李希烈部下赶来救援,又被打败,曹王之后又攻克蕲州(今湖北黄冈蕲春县)。

 

淮宁都虞侯周曾、镇遏兵马使王玢、押牙姚憺、韦清秘密向李勉投诚,李希烈派周曾与将领康秀琳率兵三万攻打哥舒曜,大军行至襄城(今河南许昌襄城县),周曾密谋还军袭击李希烈,奉颜真卿为节度使,让王玢、姚憺、韦清为内应,不幸的是,这个计划泄露了,李希烈派遣李克诚率三千骡军袭击周曾,周曾被杀,随后李希烈又杀了城中为内应的王玢和姚憺,王玢等人临死也没有把韦清供出,所以韦清得以幸免,但他担心这样下去,早晚要败露,就向李希烈提出让他去联络朱滔,请朱滔派兵来援,李希烈同意了,逃离许州的韦清避免了杀身之祸,他来到襄邑(今河南商丘睢县),投降了汴宋节度使刘洽,李希烈经过周曾这件事后,先前派出去攻打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县)和郑州的军队都纷纷遁归许州,李希烈率兵撤回蔡州(今河南驻马店汝南县),上表向朝廷请罪,表面上悔过了,其实是在等待朱滔等人的救援,颜真卿也被关押在龙兴寺。

不久后,荆南节度使张伯仪率军与李希烈战于安州(今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官军大败,节度使张伯仪仅以身免,连节度使旌节也在战乱中丢失,李希烈得意忘形,让人拿着张伯仪的旌节给颜真卿看,炫耀武力,颜真卿看到后号恸投地,绝而复苏,从此不再与人说话。

 

四月,李希烈之乱愈演愈烈,德宗命宰相兼永平、宣武、河阳三道都统李勉为淮西招讨使,东都、汝州节度使哥舒曜为副,荆南节度使张伯仪为淮西应援招讨使,山南东道节度使贾耽、江西节度使曹王李皋为副,七路大军一起联合攻击李希烈。

 

三、王师再挫


五月,朝廷大军在河南与李希烈继续对峙着,河北战事也不容乐观,与易定节度使张孝忠合军后,李晟谋划攻取涿州(今河北保定涿州)和莫州(今河北沧州任丘市),以断绝幽州和魏博往来之路,李晟与张孝忠之子张昇云一起在清苑(今河北保定清苑区)围困住朱滔所署易州刺史郑景济,累月不拔,朱滔预感事态严重,命其司武尚书马寔为留守,率步骑一万人守营,自己亲自带步骑一万五千人来救援清苑,李晟被打的大败,只好撤到易州(今河北保定易县),张昇云退到满城(今河北保定满城区),后来李晟又生了大病,不能与朱滔争锋,又撤向定州(今河北保定定州市),解除清苑之围后,朱滔还军瀛州(今河北沧州河间)。

 


魏州(今河北邯郸大名县)前线叛军战事吃紧,王武俊认为朱滔既然已经打败了李晟,就应该赶快回来,不应该留在瀛州这么久,王武俊派他的给事中宋端到瀛州催促朱滔回军,宋端见到朱滔后,言辞不逊,朱滔大怒,但看在王武俊的面子上,没有拿他怎么样,让宋端给王武俊带话说:“我朱滔有热疾,所以暂时停留在瀛州,没有南还,大王二兄(指王武俊)就这么急着说三道四了,我为了救援魏博,不惜反叛朝廷,放弃兄弟情谊,如果你非要怀疑猜忌我,那就随便你吧。”

宋端把这些话传达给王武俊后,王武俊急忙向朱滔留守在魏州的将领马寔解释,并拜托他向朱滔解释这个误会,马寔答应了,向朱滔汇报:“赵王(指王武俊)知道宋端无礼于大王,深深责罚了宋端,赵王并没有别的意思。”王武俊还派遣承令官郑和跟随马寔的使者一起见朱滔,向朱滔赔罪,朱滔见王武俊这么低三下四的向自己解释,就原谅了他,没有深究,但是王武俊这么卑躬屈膝向朱滔赔罪,从此更加记恨朱滔了,后来二人分道扬镳,势同水火都是这些不断累积的矛盾导致的,王武俊早晚有一天要狠狠教训一下朱滔,但现在表面上还必须同仇敌忾,一致对抗朝廷。

 

六月,朱滔和王武俊的矛盾被马燧李抱真发现了,为了分化瓦解叛军,朝廷必须争取其中一人来对抗另外一人,马燧李抱真最后选择策反王武俊,李抱真派参谋贾林到王武俊军营诈降,见到王武俊后,贾林才说出了真实目的,他对王武俊说:“我是奉诏书来的,不是要投降你。”王武俊变色,问其中原委,贾林回答道:“天子知道大夫您宿著诚效,登坛称王时还抚膺对身边人叹息说,我本来要徇忠义,可惜天子不知道我的一片忠心,前线唐军将领们也都把您的忠直之心上奏给了天子,天子对使者说,‘朕之前做的事情确实欠妥,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朋友之间有矛盾,尚且可以谢罪,重归于好,何况朕是天下之主呢?’”

贾林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让王武俊大受感动,此时他的处境也不怎么好,他对贾林说:“我是一个胡人,为将者尚且知道要爱惜百姓,更何况天子怎么可能专以杀人为事?现在崤山以东连兵不解,暴骨如莽,就算朝廷胜利了,百姓都死光了,朝廷还为谁守卫这片土地呢?我并非不愿意归顺朝廷,只是我现在已与诸道结盟,胡人性直,不希望曲在自己,违背了之前的结盟,天子如果真能下诏赦免我们几个人反叛之罪,那我就第一个归顺,他们有谁不愿意归顺,就让我奉朝廷之命讨伐,如此一来,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同列,不过五十天,河朔之事就可以解决。”之后王武俊让贾林回去向李抱真汇报,暗中与唐军联结。

 

河南河北战事进入胶着状态,朝廷也无力尽快打赢这场战争,而不久突然发生了一件事,让朝廷之前所有努力付诸东流,甚至连身为皇帝的唐德宗也被迫逃离长安,差点丢掉性命,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看下集:泾师犯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纪四十四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三建中四年(癸亥、783)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271 从不怕事到不惹事
[转载]德宗削藩1
区区只有六州的魏博为何屹立一百五十年不倒,成为唐朝最强藩镇?
唐德宗:一顿操作猛如虎,原来是个二百五
通俗西藏史(一百九十六)——泾师之变(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