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献忠屠川的说法是真是假,在这些史料中可以找到答案

悲歌南明: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挣扎与抵抗(二)

(上一章讲到崇祯自缢殉国,继续往下讲。)

老龙殡天,小龙戏珠

第二条龙,这原本是条蛇,是李自成,大顺政权的开国和亡国皇帝。李自成,陕西榆林米脂人,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李自成不是纯粹的汉人,李家世代居住的地方叫李继迁寨,正是以西夏先祖李继迁的名字命名,米脂李家是被汉族同化的党项人。

李自成,简直就是上天派来给崇祯捣乱的。如果按照《封神演义》的说法,他可能就是类似女娲派下的狐狸精,专门对付崇祯,不然无法解释李自成跟崇祯相爱相杀,高度重合的一生。

崇祯登基第二年,李自成在陕西举旗造反,两人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你来我往,打了16年。

期间,原本实力明显占优的崇祯有几次机会把李自成打到形神俱灭,但李自成楞是缓过来了,不但缓了过来,还完成了发育,实现了反杀。

李自成推倒了崇祯,推翻了大明,然后...当了42天皇帝...

1645年,李自成意外死亡...据说是在九宫山死于一个当地农民手里。

与朱由检仅仅相差一年。

李自成,就是生来为了推翻崇祯的,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两人就是一生之敌。

第三条龙,是条吃人的龙,他是张献忠,大西政权的首任和末任君主。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陕西定边县人。

张献忠跟李自成一样,原来也是给崇祯打工的,他当过捕快,从过军,都很失败,只得流落民间。

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发动暴动,自号“八大王”。跟李自成一样,张献忠也几度濒临绝境,通过假投降,才得以保全。

崇祯十二年(1639年),张献忠再起。

崇祯十四年,张献忠攻克重镇襄阳。崇祯十五年,攻陷泸州、崇祯十六年,攻占武昌,在武昌,他自称“大西王”,建立起了大西政权。

有意思的是,大西政权的年号叫“大顺”,据说这是张献忠诚心为了压李自成一头而决定的。

严格来说,李自成不应该被称为大顺皇帝,大顺是他的国号,他的年号,叫做永昌,大顺永昌皇帝才是正确的叫法。

张献忠和李自成,经常被拿来相提并论,两人是老乡,都是农民军领袖,轨迹也多有重合,

我认为,如果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短时间内还算名正言顺,他至少是条龙的话,那张献忠只能称之为毒蛇,而且是吃人的那种

张献忠屠川的说法由来已久。

有人认为,张献忠的人设之所以成为“杀人狂”,“杀人魔王”,是因为清朝对他的抹黑。

这种说法,我认可一点点。

事实上的张献忠,其实就是个杀人狂。

为了保证阅读的通俗性,我尽量不在文章里引用史料部分,但讲到这里,容我引用一些史料来佐证。

“献忠之在蜀也,杀掠尤惨,城邑村野,至数百里无人迹。民逃入深山,不得食而死者委填岸谷;或采草木叶食之,得生者久乃化为野人,裸处林栖,体生白毛,遇人则搏杀之而吮其血。”——王夫之《永历实录》'贼性喜杀,乱蜀时,立赏格:凡部卒日得男壮手足二百双者授把总,女倍之;童稚不计。'——温睿临《南疆逸史》献贼欲屠成都民,孙可望谏曰:“其名等随王多年,身经数百战,所得之地卽行杀戮,不留尺寸以作根本。士民既杀,地方取之何用?苟不修王业,将士随王亦无益矣。必欲屠民,其名愿刎颈以代民死。”由是马元利、李定国、孙可望、艾能奇、白文选、张化能、刘文秀、张能第等,皆俯伏流涕谏,乃止。”——吴伟业《绥寇纪略》县榜取士,士争乞生,复以兵围之,数千人咸振笔携策而死”——查继佐《罪惟录》“会献贼欲尽杀川兵...会献贼前锋猝至,初九日城陷焚杀无遗”——韩国相《流离传》“尽勒绅士入城、军民入村,凡居山扎寨者攻之,擒之,斩首剁手无算。”“抚南营内逃去都司张斗南。献贼大怒。除将军都督外,凡南路全营大小官悉诛之。肴死者二人。责抚南百棍,都督各百五十棍,四路追拿,遇兵民即杀。”“献忠调远近乡绅赴成都,尽杀之。调各学生员听考,到即禁之大慈寺,齐集之日,自寺门两旁各站甲士三层至南城。献忠坐街头验发,如发某一庠过前,一人执高竿悬白纸旗一副,上书:某府州县生员。教官在前,士子各领仆从行李在后,鱼贯而行至城门口,打落行李,剥去衣服,出一人甲士即拿一人。牵至南门桥上,斫入水中,师生主仆悉付清流,河水尽赤,尸积流阻”
“献贼移师出城,驻营于郊。令各营纵火烧毁房屋。一时各郡县城野庐舍俱烬,未尽残木必攒焚成灰而后止。平成都城,推堕其墙垛。”“秋八月,献贼弃成都北去,行次顺庆界。大阅,尽杀川兵,不留一卒。川兵尽。”《蜀乱》

这些史料中,既有明末士人编纂的史书,也有清朝官绅撰写的史书,还有明末遗民编纂的通史,内容众口一词,全部指向张献忠。

三人就能成虎,而三十人、三百人、三千人众口一词,那就必定有虎。

张献忠为什么会迅速败亡呢?也是因为杀人,这个到后面再说。

第四条龙,是条外来的龙,他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1644年的顺治,还只有6岁,做主的是他的叔叔,年富力强的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

当时的后金,已改国号为清,定族名为“满洲”。

关于满洲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

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有两个小小的村落。一个叫布尔胡里村,一个叫梨皮峪。布尔胡里村,在库里山的南面,梨皮峪在库里山的北面。两个村因互相抢掠,世代为仇。

布尔胡里村的村长叫干木儿,他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叫恩库伦,二女儿叫正库伦,三女儿叫佛库伦。老大已经出嫁,老二也以订婚,唯独佛库伦还没有意中人。佛库伦不仅长的俊俏,而且聪明伶俐,性情温顺,又善于骑射。所以深受父母的宠爱。梨皮峪村的村长叫猛哥,身边只有一根独苗,叫乌拉特。乌拉特年轻英俊又善于骑射。是一位能骑善射的猎手。

一次乌拉特率民兵抢劫布尔胡里村新买来的马匹时,悄悄地放走了压谜马匹的佛库伦,从此二人心心相印,经常偷偷的在山谷中幽会。不久佛库伦怀孕了,大姐恩库伦、二姐正库伦发现了佛库伦的私密,并答应替妹妹保密。于是姐妹三个编了一个故事,哄骗父亲。他们对父亲说,姐妹三人在山泉边沐浴时,碰到了三只灵鹊,口含红果放在了佛库伦衣服上就飞走了,佛库伦在穿衣服时看到了红果就吃掉了,结果就怀孕了。父亲轻信了他们的话,认为佛库伦怀的是神种,于是倍加保护,十个月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叫雍顺,姓爱新觉罗,这就是满族的先人。

雍顺长到17岁时,已成为一名英俊的青年,吟诗绘画,骑马射箭样样精通。编了一条柳条船,告别了父老乡亲,沿河探险,也不知漂流了多久,最后在一条港湾边他停下了船,精疲力尽地昏迷过去。

过了不久,一位洗衣的少女发现了雍顺把他救上了岸,后来二人结为夫妻。并定居在这里。这个地方叫三姓 ,村民见雍顺能文能武,就推举他为贝勒(满语,王的意思)。有建城叫鄂多里,从此一代一代传下去。到了明代,在鄂多里设建洲卫,封贝勒为都督。第一个都督叫孟特穆,死后又传至福满,福满去世后传给觉昌安,觉昌安又传给了塔克世,塔克世又传给了清代开国元勋努尔哈赤 。公元1616年 努尔哈赤建国为后金,号天命。1627年皇太极继位建都沈阳,改国号为清 。

这就是满族起源在史书上所记述的:“布库里雍顺,母佛库伦,相传感朱果孕......”(《清史稿.太祖本纪》)的故事。

当然这只是传说,满洲事实上的起源,下一章再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收买人心到大开杀戒:张献忠大西政权的兴衰
吴三桂降闯:以假乱真的欲加之罪
闯王李自成之死有新说 最终归宿乐昌万古金城
为何李自成山海关一战就失败了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刘宗敏
闯了一辈子,李自成却没闯过金钱美女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