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家争鸣:劳心与劳力

离开了宋国的孟子,带着弟子们来到了滕国。滕国也是一个小国,滕国君主滕文公在没有继位之前,经常也是到宋国去求教孟子的,相当于是孟子的半个弟子了。因此得知孟子来到了滕国,滕文公是非常热情地欢迎并接待了自己这位老师。

孟子在滕国期间,有很多游士纷纷来到滕国。他们当中的是有倾慕孟子的思想而来的,而有的却是为了与孟子一较高下而来。

一日,一位名叫许行的人从楚国来到了滕国,登门谒见滕文公后说道:“我从远方来,听说君王您实行仁政,我希望能得到一所房子,来做您的子民。”

这个许行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农学家和思想家,也是诸子百家里边农家的代表人之一,我们之前说过,儒家所推崇的是周礼,墨家推崇的是夏政,而农家推行的则是崇拜神农氏。自此,许行和他的弟子们在藤国居住下来,众人每日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简单的粥饭,以扎草鞋、编织草席为生。

有一位名叫陈相的人听说了许行的事迹后,对他的学说思想非常的感兴趣。在经过几次长谈之后,他被许行的“君臣并耕而食”的理论所折服,并且拜了许行为师。话说一日,许行把陈相叫到自己的面前,并转告了陈相一番话,让陈相去找孟子求教。这陈相不明所以,就跑到孟子面前转达了许行的话:“先生,我想转达一番我老师的话。”

“您请讲,但说无妨。”

“我的老师是这样说的,滕国的国君,确实是一位贤君,但是他却不懂得正道。真正的贤君应该与百姓一起耕种而养活自己,一边烧火做饭,一边治理国家。现在国库里存着这么多的粮食,都是百姓缴纳上来的,这不是损害百姓而供养自己吗,这怎么能算贤明呢?”

当孟子听完陈相的一番话后,不由得暗自发笑啊,于是缓缓地开口道:“请问,许子是自己种粮食吃吗?”

陈相赶忙回答道:“是的是的。”

“那许子是自己织布做衣服吗?”

“呃,这个倒不是。衣服都是用粮食换来的。”

“嗯,那为什么许子不自己去织布呢?”

“呃,如果自己织布,那就没法耕种粮食了啊。”

“嗯…那我再请问你,那许子也是用锅而蒸饭,用铁器而耕地吗?”

“当然,如果不用这些东西,那怎么去耕种呢?”

“说得好啊,那是他自己打造的铁器吗?”

“不是,那当然不是了,这些铁器都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听到这儿,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开口质问道:“用粮食换铁器的人,不算是损害铁匠;那铁匠用铁器换粮食,难道就损害了农夫吗?请问,许子为什么自己不去打造铁器,而是跟工匠交换呢?”

见到孟子一脸的严肃,陈相有些不知所措,于是开口回道:“各种工匠的事,本来就不能同时做两件事啊!如果做了铁器,那怎么耕种粮食呢?”

“嗯,说得好。那我再问你,治理国家就能和耕种同时做吗?官吏有官吏的工作,百姓也有百姓的职责。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是由上百个工匠而做成的。如果一定要自己亲手做才可以用,那么天下之人恐怕都忙于奔命了。所以说,有的人劳心,有的人则是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就是天下的道理了。”

陈相站在那呆呆地发愣,想了半天,犹豫地开口说道:“可是按照许子的办法,市场一致,就没有人缺斤短两,坑害客人了,就算小孩儿上市场也不会有人欺负他。布匹长短相同,价格一样;五谷的数量相同,价钱也是一样的;这难道不好吗?”

孟子说道:“物品各有差别,并非要把它们放在一起去等同地看待,那就天下大乱了。粗糙的鞋和精致的鞋一个价格,请问,那谁还会去做精致的鞋呢?依照许子的办法,大家一个跟着一个地去做粗糙的物品,那请问,这个国家的发展如何,治理又当如何呢?”

这场关于“劳心与劳力”的辩论,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孟子明确地提出社会分工的意义,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非常难得的。由此可见,圣人就是圣人,他不仅可以高瞻远瞩,更可以明察秋毫。圣人虽在圣坛之上,但他们都有一颗百姓的心。

——  明天再见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子》第52讲【滕文公章句上】(4)
〖陈赤博士说孟子丨25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第05章 滕文公上
“劳心者治人”怎么讲?
如何理解“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