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太史慈篇(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太史慈重大事件之四——探望刘繇,临危相助

兴平二年(195),太史慈听闻同乡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在吴郡曲阿,便决定投奔刘繇。按照史料记载,刘繇194年被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背景是袁术占据淮南地区,派孙策在扬州大肆攻城略地。由于袁术毫不掩饰称帝的野心,这就与中央朝廷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尽管朝廷此时正是李傕郭汜把控,威信扫地,但还没人敢于公开反对汉家天下。袁术占据长江以北的扬州部分,孙策此时名义上属于袁术部将,包括孙策在内的袁术集团不断向周边郡县扩张。对于袁术这个出头鸟,朝廷无力组织军队征讨,但仍然要采取行动。刘繇就是在这个非常不利的形势下接手扬州刺史的位置。

刘繇并不像演义中那样只是孙策手下败将,平庸无能之辈。此人其实颇有才干,对于他的故事笔者将在汉末群雄系列中单独开篇讲述。

说回太史慈。对于他去找刘繇的动机,很多人没注意到这其中的疑点。前文说太史慈是去投奔刘繇的,只是通常说法,其实未必准确。《三国志》太史慈传中原文这样记载“杨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慈自辽东还,未与相见,暂渡江到曲阿见繇,未去,会孙策至。”这句话信息量极大。

刘繇既是汉室宗亲,又是刺史,这个身份无疑是上层出身。太史慈在史书中未记载其家族,而且他最初只是郡吏,后来浪迹天涯,表面看不出与刘繇有何联系。但太史慈敢从青州只身投奔千里之外的刘繇,必然交情匪浅。史书原文说的很清楚,太史慈自辽东回家,没找到刘繇,于是赶往扬州去见刘繇。这两人怎么会这样相熟,让太史慈如此念念不忘。此是第一个疑点。

“暂渡江到曲阿见繇,未去,会孙策至。”这个暂字用得非常微妙,却很重要。我们知道陈寿惜字如金,这个字值得仔细分析。注意这表示太史慈并非投奔刘繇,而是暂时去看一看。可能是探望老友,也可能是观察局势,看留下是否合适。接下来,太史慈来到曲阿见到刘繇,尚未离开时,孙策大军杀到。按照陈寿记载,太史慈原本不是投奔刘繇,只是来看看,正要离开还没走时,恰好孙策杀来,也就是说一切全是巧合。这里提到太史慈原本正要离开,并非专程投奔,所以笔者的小标题用了探望,而非投奔。

接下来是笔者的分析。首先如果陈寿记载为真,那么太史慈与刘繇两人必然是旧相识。按照前文所述,刘繇的地位显然高于太史慈,从刘繇后来对太史慈敬而远之的态度,两人也确实谈不上地位平等。史料记载太史慈曾读过书,那么有可能两人年少时为同学,同学之间家庭出身有所差异是正常的,听闻老同学当了刺史前去看看也说得通。或者两人相识是在太史慈做郡吏期间,刘繇也在郡中做官,以刘繇身份应当是某种更高级别的官员,两人可能是上下级关系,这两种应当是最为可能的。究竟是哪种,等刘繇篇时笔者会继续分析。

且说孙策大军杀来,有人劝刘繇应当留住太史慈,以其为大将抵挡孙策。刘繇却说:“我要用了子义,许子将不会笑话我吗?”子义是太史慈的字,子将是许邵的字。这个许邵出身世家大族,都说袁绍“四世三公”,许家不遑多让,也是“三世三公”的大族。他利用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跟其堂兄许靖搞过名叫“月旦评”的活动,简单说是对当时的知名人物每月进行一番点评。曹操曾登门拜访以求评语,其对曹操作评“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大家更熟知的是罗贯中加工后的版本“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简言之许邵的评语对当时的人物名声、仕途是有很大影响的,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刘繇仅仅因为许邵对太史慈做了差评就没有委以重任有够昏庸,但年轻的曹操都主动向其求过评语,可见他当时的人物品评影响力多大。

不妨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先别急着苛责刘繇迂腐,然后要看到尽管许邵看不上太史慈,刘繇至少没拒之门外,还是用了太史慈。而太史慈尽管只是个侦查队长,但没有觉得受到轻视而离去,反而尽职尽责。这是不是也很奇怪?太史慈盖世豪杰,以建立功业为目标的英雄人物,怎么就肯接受这个莫名其妙的任命?要知道他当时已经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郡吏,经过北海解围,他早就名声在外,到哪里也犯不着做如此基层的工作。

多说几句,我们知道刘表匹马入荆州,刘繇何尝不是匹马入扬州。他本身没有亲信将领,手下多为本地豪强,若贸然任命同乡太史慈为大将,其他人是不会服气的。刘繇如此对待太史慈,笔者认为其实一是给名士许邵面子,二是避免给其他人任人唯亲的口实,他很可能不是不想重用太史慈,而是不能。刘繇若真是昏庸不堪之人,太史慈早就该了解,断不会千里迢迢去看望他。恰恰相反,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太史慈不仅改变离开的打算,反而义无反顾地留下相助。一方面是太史慈一贯的义气使然,另一方面也说明刘繇与太史慈有交情,互相了解,两人在多年前必定有段史书未记载的故事。以太史慈的表现来看,最大可能是刘繇对其有旧恩。

太史慈重大事件之五——单挑孙策,不分胜负

且说太史慈不愧信义之士,尽管职位低微,但毫不含糊,执行巡逻侦查任务非常认真。

按理说侦察队外出巡逻探路,以搜集情报为首要任务,要注意隐蔽安全为优先,可太史慈才不是如此。一天,他到神亭岭上侦察敌情,突然发现不远处一队敌军骑着马也在观察地形。太史慈数了数,对方共有十三人,只见得为首的那人穿着打扮不同寻常,虽不知道到底是谁,但必定是员大将。

对方十三人,太史慈呢?史书原文“时独与一骑卒遇策。”,身边就一名骑兵跟随。其实联系传记后文分析,太史慈未必只带一人就出来侦察,更可能是其他人当时位置分散,距离较远。太史慈自信心爆棚,完全不顾十三比二的悬殊劣势,满心觉得是个立功的好机会,竟然单枪匹马朝敌军为首那冲将了过去。

我们知道,这员将正是孙策。而跟随孙策的队伍中,还有韩当、宋谦、黄盖这些江东大将。太史慈当时不知道,估计知道也只会更兴奋,绝不会害怕。他冲得速度极快,转眼就杀到孙策身边。孙策反应快,用枪去刺太史慈的马,太史慈顺势把孙策也拽下马来。两人摔倒地上扭打在一处,孙策摸到太史慈背后的手戟,太史慈一把抓过来孙策的头盔。

很多文章说两人抓着手戟跟头盔互相抡,这基本不可能,手戟也是兵器,能甩开膀子抡的空间足够刺死太史慈,韩当黄盖他们也能有空间插手。实际场景应该是两人同时用另一只手抓住对方拿着东西的手臂,类似摔跤比赛里那样,互相搂抱着谁也没法施展,就这么不停连滚带爬地扭打。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两人打得太贴身紧密,江东的将领们怕误伤孙策也没法出手。不久两家的部队都闻讯赶来,于是两人约定好,数三个数同时松手,“一、二、三!”迅速松开对方,带着愤怒的表情,拍拍身上的泥土,回归本阵,约定来日战场上再见真章。

当然到底他们如何分开的过程是笔者猜测,想必差不多。两个人打斗时间不会很长,不然时间越久对孤身的太史慈越不利。孙策军来得快不必说,自家主公和多名大将在此,大部队不会远。笔者想说的是刘繇军,这里是太史慈并非只带一名随从的佐证,应该是一支侦察队分散行动,而且太史慈不远处是有大部队为后盾的。这能看出太史慈尽管名分上不是大将,但也并非如很多文章表述的那样只是个侦察兵。

太史慈与孙策两位当世英雄,可谓不打不相识。作为对自身武力值相当自信的两人,估计谁也没想到对方竟有如此身手,后来孙策顺利招募太史慈,真是英雄惺惺相惜。

太史慈重大事件之六——战败被俘,归降孙策

建安元年(196),孙策击败刘繇,将其赶出吴郡。刘繇率部逃往豫章郡,过程中太史慈与大部队走散,只得改变路线逃往丹阳郡芜湖县的山林中。太史慈顺势聚拢散兵,自称丹阳太守,就地组织抵抗。当时孙策已经由吴郡继续向西占领丹阳郡大部分地区,只剩下泾县以西六个县还未攻占。于是太史慈进驻泾县,设立军屯,开设郡府,立刻稳定局势,连附近的山越人都表示服从。

对于太史慈这个行为,有观点认为这是太史慈做过一方诸侯的证据,并且以《三国志》里太史慈与刘繇、士燮合传为依据,说陈寿将这三人视为吴国地盘上存在过的三个诸侯。

这是不对的。合传一来是几个人有共同点方便归类,二来是这些人事件联系密切,三来篇幅所限不宜单独列传。不能机械看待太史慈与刘繇士燮合传的现象。首先太史慈大部分事迹是在加入孙家之前,最闪光的时刻是作为对手,这在东吴诸将里是个异类。其次太史慈的地位非常高,对孙策是亦臣亦友的关系,除周瑜外没人能达到。但是太史慈的重要性尚未达到单独列传程度,把他跟其他东吴将领合传很突兀,与刘繇合传也说得通。刘繇去世后被孙策护送灵柩回东莱故土安葬并厚待其后人,说明孙策并未把刘繇视为死敌,那么太史慈与其合传并无不可。最后,太史慈自称丹阳太守的合法性来源于刘繇,刘繇是朝廷任命的扬州牧,根据相关史料及太史慈本人表现,他从来就没有做诸侯自立的打算,不过是为抵抗孙策继续负隅顽抗而已,这种立场的来源就是刘繇。汉末时期朝廷衰微,但诸侯之间仍然注重合法性,如果没有合法性那将与山贼无异,并没有哪个诸侯是真正自封的,他们都会上表朝廷,取得合法地位,不管这个上表的程序再徒有其表,也是必须有的。

另外,合传这事的原则只是一般性,例外比比皆是,笔者只举一个例子,作为后世称“八虎骑”的史料来源,诸夏侯曹传里记载了几个人大家知道吗?很多三国父子名臣,有的合传有的分开这又是什么原理?吕布张邈臧洪合传中,张邈传插在吕布传中间,陈登传又出现在最后,这怎么解释呢。所以,历史人物每个有其特殊性,陈寿合传是规律性与灵活性并重,后人读史不要形而上学,成了读死书。

所以太史慈从各个角度都不是独立诸侯,只因他很特殊,所以传记的排序上异于其他东吴武将而已。

又扯远了,说回正史。孙策自然不会停下扩张步伐,不久向太史慈发起进攻。兵微将寡的太史慈抵挡不住,战败被俘。太史慈早就做好一死了之的思想准备,没曾想孙策见到太史慈,快走几步到面前,亲自为其松绑,握着太史慈的手神采飞扬地问道:“还记得神亭岭你我单挑的事吗?如果你当时抓住了我,会如何处置呢?”太史慈如实回答:“不好说啊。”孙策哈哈大笑:“哈哈!子义啊,今日的这份事业,希望你跟我一起干!”原文“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一语双关,即可以理解为早就想招降太史慈,也可以理解为想共同干事业,或者说两者兼有。

对于太史慈归降孙策这件事,吴国自己修的史书《吴历》的记载有所不同,说太史慈神亭岭就被孙策所俘,然后孙策为其解缚劝降,并询问进取之法。裴松之在其注中已经分析,《吴历》记载的相关对话内容是谈论刘繇败亡后如何收降其余部,聚拢人心的策略。但神亭岭不过是遭遇战,刘繇也只是退到豫章,并未彻底失败。所以裴松之分析后得出此为误记。

太史慈对刘繇已经足够忠诚,无奈孙策实在太强悍,最后在与刘繇失散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抵抗,不愧义士之名。归降孙策终遇明主,下期将继续讲述这位江东首屈一指的猛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豫章郡为何会成为袁术、刘表、朝廷三方势力的角力场?
刘繇传——不要再黑我了!我哪有那么不堪!
刘繇(东汉末年官员、汉室宗亲,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终年42岁)
长篇连载:前三国之《乱世群雄》(二十六)——孙策取吴会、平山越
【读通鉴】孙策是个二杆子:一手枪杆子,一手笔杆子
揭秘:太史慈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