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帝国的毁灭——盛唐

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巅峰,疆域辽阔,文化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国际声望极高,以致现在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疆域

唐朝巩固了中国的大一统,并且收拾了杨广留下来的烂摊子,但是合久必分,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史称后梁,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唐朝灭亡 。

唐朝的灭亡是综合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牛李党争、黄巢起义四点原因。

安之之乱

唐玄宗时期,针对日益严重的边疆问题,出现了节度使制度。与父死子继的府兵制不同,节度使改为募兵制,士兵和将领只忠心节度使。后期为统一协调边疆战事,唐玄宗又将节度使辖区的财政人事权力移交给节度使,导致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其中,安禄山最为著名,掌握河东、范阳、平卢三镇,兵力约20万,当时全国一共只有10个节度使,兵力约49万(天宝十节度使)。节度使的出现导致边境军事力量强大,国内虚弱(中央军兵力约8万)。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

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以讨伐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为名和史思明起兵。12月叛军攻入洛阳,后攻陷长安,唐玄宗逃到成都,史称“安史之乱”。太子李亨(唐肃宗)在灵武称帝,尊为唐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安史之乱

后叛军不断内乱,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被史思明杀死,史思明被儿史朝义杀死,势力逐渐衰落。唐军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等逐步收复失地。763年春,史朝义自杀,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长达八年时间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社会经济萧条,人口大量减少,从此由盛转衰。而且,节度使的权力反而越来越大,甚至出现节度使世袭。

藩镇割据

763年春,史朝义自杀,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其中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河北地区形成藩镇割据(河朔三镇)。他们游离于中央政府之外,节度使的位置大多世袭或者内部产生,实际上是国中之国。

河朔三镇

唐朝后期出现了数量繁多的其他节度使,为了平藩,引起了朱滔(幽州节度使)、李希烈(淮西节度使)的叛乱,唐朝武力镇压成功,但是为防止其他藩镇叛乱而采取妥协的方式。结果是藩镇林立,《新唐书》称之:“方镇相望于内陆,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中央政府的权力越来越小。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和牛李党争

唐朝外有藩镇割据,内部也不平静。宦官专权和党争也十分严重。唐朝的宦官专权和东汉类似,宦官的权力很大,甚至掌握了神策军等内廷禁军的兵权,对朝政乃至皇帝的废立有很大的影响。

唐代的宦官专权始于李辅国。安史之乱时,李辅国忠心拥戴太子李亨,被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封郕国公,设“察事厅子”,以侦察官员活动,开了宦官特务统治的先河,逐步掌握军政大权。

762年4月,李亨病重,张皇后无子,准备废掉太子李豫。李辅国、程元振(另一位大宦官)知道后派禁军保护李豫并软禁张皇后。二十日,李豫即位,即唐代宗。李豫继位后,李辅国以拥戴之功,更为骄横,政事事无大小,都要与他商量后才能决定。不久,李豫乘李辅国不备,将其铲除,但治标不治本,又不断出现程元振、鱼朝恩等大宦官。

柳公权说书《神策军碑》

779年5月,代宗病逝。李适即位,即唐德宗。李适在位初期,严禁宦官干政,但在“泾原兵变”后态度发生了转变。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叛乱的泾原军攻陷长安,李适出逃。叛乱中李适的宰相和大将没有一点作用,反倒是随行的宦官忠心耿耿。于是李适开始任命亲信的宦官为禁军统帅,宦官掌握了神策军等禁军。军中的护军中尉、中护军等要职均由宦官担任。

805年,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即唐顺宗。顺宗即位后,重用王叔文等人进行改革,反对宦官专权。805年3月,宦官俱文珍、刘光琦等人联合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荆南节度使裴钧等人,迫使唐顺宗禅位于太子李纯,即唐宪宗。唐宪宗重用宦官,以致他死后宦官权力越来越大,甚至开始频繁的参与皇帝废立之事。刘克明宦官甚至在唐敬宗外出打猎醉酒时发动突袭杀死唐敬宗,可见一斑。

牛李党争是唐朝内部斗争的另一影响因素。

牛李党争,指唐朝后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将近40年,唐武宗时,李党达到鼎盛,牛党纷纷被罢免;唐宣宗的前期,李党纷纷被贬谪到地方为官。最终以牛党苟延残喘、李党离开中央而结束。以致唐文宗有“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之叹。

长达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严重损耗了朝廷官员的势力,宦官、藩镇的势力反而大增。

黄巢起义

在腐朽的唐朝的统治下的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终于爆发了黄巢大起义。

黄巢起义

875年,王仙芝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起义。黄巢在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起兵,响应王仙芝,两人合并攻城略地。876年9月,王仙芝和黄巢两军分裂,黄巢率军北上。878年,王仙芝战死,残部投靠黄巢,推黄巢为黄王,自称“冲天大将军”,转战淮河流域,又进军江南和广东。879年,黄巢在广州起兵北伐,881年,黄巢军攻陷长安,并在长安大肆劫掠,称之为“洗城”。唐朝通过各种力量平叛,包括请人、沙陀人援兵;各地节度使的军队;招降的黄巢军将领。终于镇压了黄巢起义。

黄巢之乱席卷了唐朝约一半的疆域,前后死亡约830万人,起义军摧残了唐朝的经济命脉江南地区,导致唐末国力大衰,唐朝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巢之乱的过程中,李克用和朱温强势崛起,主导了唐朝最后的时光。

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灭亡,朱温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中国又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

结语

唐朝曾经强大无比,但最终在安史之乱、宦官专权、牛李党争、藩镇割据和黄巢之乱的综合影响下轰然倒塌,正应了那句古话“强大的堡垒都是内部攻破的”,盛唐没有亡于外族,完全是自己的多方面不良操作导致的。

五代十国时期是另一个大混乱时期,预知后事如何,欢迎点赞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盛世悲歌:唐朝覆亡真相 (组图)——————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
初中历史知识点:唐朝的衰亡(安史之乱)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唐朝灭亡的终极原因还是朝廷而非藩镇|文史宴
大唐的末日光景(五):三方势力的制衡与掣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