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亡帝责——朱元璋的理想主义之殇(四):郭桓案的背后①

被朱元璋记恨的下场会很恐怖

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一个人他的行为都会受到成长经历的影响。

包税制如字面理解的一样就是国家把一个地区的某种税——比如扬州的盐税承包给个人,每年国家收取承包费,扬州地区的盐销售就交给这个承包人垄断经营。

这个北宋发明的新税法,发扬光大的却是元朝。

连耶律楚材都拦不住,包税制在大元朝的全境全面开花蓬勃发展起来,商人们后来连大元的纳粮都承包了。

包税制在商人们热情地推广下,大元朝百物腾贵,兼之官吏们个个天高三尺,人民于是富的屋多三进,穷的卖儿卖女。

在包税制的关爱下,朱八八同学的爹朱五四死的时候已无立锥之地,不是刘继祖可怜他们家给了一块地安葬朱五四,朱五四只能暴尸荒野了。

“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明太祖的祭文

从朱八八后来亲手(史料说是)为父母撰写的碑文中,我们不难体会他当时的悲痛与愤懑。

所以当朱八八收到儿时玩伴让他去造反的信后,他毫不犹豫立马就上路了。

什么别人发现了反信逼得朱八八去造反,那不过是后世的托词。毕竟屁股决定脑袋,有这故事时他都已经是朝防夜防别人造反的主了。

朱八八后来改名朱元璋——诛灭元朝的玉璋,也是他对元朝刻骨仇恨的具体体现。

既然名字已经改了,那下面我们就不能再叫朱八八了。

明太祖驱逐鞑虏光复华夏

然而跟元朝的仇朱元璋只报了一半,仅仅是将元朝逐出了中原。原本不堪一击的北元远遁塞外后变身成了不死小强,朱元璋十三次北伐都没能摁死这只小强。

跟北元的账只能是慢慢算了,但是当年那些直接逼死他父母的商人们可还都在明朝境内呢。

朱元璋会去找这些元朝帮凶们的晦气吗?

当然会!而且是以让码字的如鲠在喉的方法找的。

洪武十七年(1385年),大明朝进行了第五次北伐。

此役大败元兵,执北元吴国公海道千户也先帖木儿,俘其众近两万。

捷报传来,南京城内一片欢腾,但是有一个人看着捷报却眉头紧皱。

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明初第一蠢才非纳哈出莫属

朱元璋的目光久久凝视着地图上的辽东地区,在那里北元太尉纳哈出拥众数十万,他是明朝当时最大的边患之一,却也是当时最好啃的一块肥肉(纳哈出军事能力极差,被明、朝鲜血虐)。

朱元璋很想吃下纳哈出这块肥肉,但是收拾纳哈出至少也要二十万大军,可五次北伐后明朝的国库早已经空空如也。

打仗得花钱啊,可是钱从哪来呢?

身边一直缺乏理财能手的朱元璋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朱元璋不愧是朱元璋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在第五次北伐告捷文书传来后不久他就任命了一个新的户部右侍郎——郭桓。

舞台演员已经备齐,大戏就要开演了

码字的看过的资料中记录,郭桓此人早先曾被朱元璋试用为尚书过,但是由于能力不济于是放了外任担当布政使(应该是到了山西)。

可以肯定当时朱元璋的这个任命下达时很多对郭桓有所了解的朝臣都会感到困惑,他们哪里会想到这是朱元璋给他们之中许多人准备的一张阎王贴。

到了第二年(1386年)三月,听到风声或者是被授意,总之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郭桓结伙贪污。

于是同年4月郭桓案爆发了。

郭桓贪污了多少呢?

根据《大诰》里朱元璋所说,郭桓一伙贪污了2400多万担的粮食转手卖掉获利。

这是啥概念?!

明朝当时一年全国征粮才2400余万担啊!这郭桓竟然把大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收到自个腰包里了!

好家伙!这不叫贪这比拆楼都动静大了,这是直接在朱元璋的耳边放炮仗,能把朱元璋震聋了。

连后来审案的官员都觉得这数量太大难以取信天下,因此对外公布时只说是700多万担。

可是当时核算入库的粮食并没有少那么多啊,那这补了郭桓等人亏空的粮食又是怎么来的呢?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大诰》中朱元璋为我们说明了这些贪官的贪污手法:郭桓他们向富户商人们借粮补上了亏空,当然粮不是白借的,郭桓他们承诺第二年收粮后加利息返还。

因此在《大诰》里朱元璋义正言辞地质问这些贪官们,借的粮你们拿什么来还,这不是明摆着欺负富户商人们嘛。

看这意思朱元璋认为富户商人们被郭桓等贪官仗势欺压了,非也!

朱元璋三下五除二收拾了郭桓等涉案京官,然后他把屠刀挥向了这些他口中的受害者——富户商人们。

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檄赃所寄借偏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

奇不奇?怪不怪?

朱元璋怎么这么蛮不讲理?把罪犯和受害者一起干掉了?

言多必失确实是一个真理

答案还是在《大诰》里!

朱元璋多年夙愿得偿,心情激动下越说越有劲,说得太多说漏嘴了。

在《大诰》里朱元璋充分表达了对贪污犯们的愤懑,直接表示这种情况存在户部中已经两年有余了。

可是那位巨贪郭桓,大家给算算他到户部任职才多久。

问题来了:

是谁把一个并不称职的郭桓安排到户部侍郎的位置上去的?

郭桓怎么能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中贪墨了明朝几乎一整年的应征粮食的?尤其是郭桓贪污的粮食还包括夏粮,夏粮收获那会儿郭桓还在回京赴任的路上吧?

夏粮收获时,郭桓还在去南京的路上

这么多粮食盗卖到哪里去了?谁有能力吃下这么多粮食?

在朱元璋的反贪高压下,郭桓为何能够发动整个六部的官员跟他一起贪污?

那个反贪大功臣右审刑吴庸被谁给剁了以堵天下悠悠众口?

户部至少两年多以来是奉谁的命在向富户商人们借粮以补国用之不足?

结论昭然若揭,还不了债务就消灭债主,顺便还把债主家的财产直接收进国库充作军费,这很朱元璋。

最后还有两个问题。

问题一:郭桓干不干净呢?

郭桓案的主角郭桓冤枉吗?

大概率还是不干净的,调郭桓到这个位置极有可能就是因为他手脚不干净,所以朱元璋来个废物利用。

但是,这暴风雨也来得太快太猛了。

显然郭桓犯了朱元璋的什么忌讳,多半是奉旨办差同时给自己捞好处,因为吃相太难看朱元璋不能忍了。

第二个问题:为何六部被杀的高官是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工部代尚书左侍郎麦至德、兵部侍郎王志呢?

六部各司其职,因为职责不同油水差距很大

您可能要问这有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

各种史料都说郭桓是代尚书,可是码字的查到郭桓的官职是右侍郎。在明朝以左为尊,所以郭桓之上应该至少还有一个户部左侍郎才对。

不但这个户部左侍郎在郭桓案中隐身了,连郭桓之前的那些户部尚书、侍郎们都集体隐身了。

贪污持续了两年多可是朱元璋金口论断的,那郭桓之前这两年左右的时间中这些户部的头头脑脑们为啥没有被拖出来砍了?

被杀的高官里面没有刑部和吏部的尚书侍郎,却有一个当时的清水衙门礼部的尚书。

负责外交科举祭祀的礼部郭桓都要拉上,却不带上负责刑侦稽查的刑部和管理官员升迁罢黜的吏部,这郭桓脑子进水了吗?

正是这个做了无头鬼的礼部尚书赵瑁,令码字的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礼部和太常寺都负责祭祀的工作,两者工作重叠因此必然会有很多交集。

而胡惟庸正是从太常寺晋身中书省的。

胡惟庸案和郭桓案肯定有着某种联系

之前的前一篇码字的说到了锦衣卫成立和胡惟庸案密切相关,因此码字对此大胆地推测一下。

胡案起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止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这个案子朱元璋主要诛除的就是从龙起事的勋臣中的文官集团。

而郭桓案正是发生在胡案期间,所以朱元璋在筹措军饷的同时顺便对胡惟庸的所谓余党进行了一场大清洗。

郭桓案乃至更早的洪武九年(1376年)空印案和胡案其实都是一个案子,这是朱元璋打击文官集团削弱相权的一系列操作。

空印案是试探,郭桓案是清洗,胡案是结果,三个案子跟反贪没啥关系。

当郭桓案血迹未干之时,国库充盈的明朝已经在向北方集结大军了。

1388年初春,北方的冰雪尚未融化,20万明军便在冯胜率领下向辽东进击。

明太祖的第六次北伐开始了。

这次北伐明军逼降了纳哈出,尽收辽东之地获军民25万余,这是明太祖十三次北伐中收获最大的一次。

这年年底,朱元璋任命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延安侯唐胜宗、武定侯郭英为左右副将军,都督佥事耿忠、孙恪为左右参将,率军15万人第七次北伐。

翌年,明军在捕鱼儿海寻获北元主力,一战擒获北元贵族男女3千余人,军士男女7.7万余人,俘获马4.7万匹、驼4800余头、牛羊10.24万余头、车3000余辆,以及北元宝玺、图书、金银印章等等,一战将北元打得根基摇动。

从此蒙古高原开始进入了割据分裂的时代,明朝的北患大为减轻。

充盈的国库支撑着明军在差不多就一年的时间里连续两次大获全胜,一举将北元右翼和王庭的主力扫除。

北伐的连连大胜将社会的注意力成功从郭桓案上转移了。

明军的辉煌战绩让世人很快就忘记了郭桓案,最后连《明实录》都将此案给抹去了。

这里多提一点历史证据:在郭桓案后的第二年(1387年),明朝开始向军屯摊派公粮,而收上来的2000多万担粮食仅仅只是明军消耗的四成多点而已。

所以明朝之前一年征收上来的区区2400万担粮食根本不够军队所需,没征收军屯粮前那又是怎么补的不足呢?

朱元璋对百姓爱惜这个不假,但是他的政策中也处处体现着对商人的一种近乎偏执的歧视与不屑,这与他早年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在处理郭桓案上,朱元璋明显带有复仇的心理,所以他才会如此狠毒。

包税制让元朝商人们赚得脑满肠肥,但是这也使得他们在明初被财政困难的名政府盯上了。

朱元璋借郭桓案出了他心头多年怨气,却对明朝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个影响像是影子般纠缠着明朝直到明朝大厦倾覆。

不好意思,限于篇幅关系本篇必须分成两章来说,郭桓案对明朝产生的深远影响将在下一篇:《明亡帝责——朱元璋的理想主义之殇(四):郭桓案的背后②》中继续阐述。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请点击文末的了解更多四个小字,那是《明亡帝责——朱元璋的理想主义之殇(三):锦衣卫》的传送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壹贰参肆伍陆柒捌玖拾”的来历
为何记账都用“壹贰叁”,而不是“一二三”?这跟明朝一大案有关
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究竟因何来,话说为朱元璋为治贪污而来
郭桓贪污金额真的有明朝田税八成以上?错,这是朱元璋的独特算法
颜建国:干臣不及帝王谋—为明朝东平老乡郭桓鸣冤
洪武四大案(二)——郭桓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