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盛唐金镜录:5一场废太子风波,昭示了危机即将到来

李林甫为巩固在朝中地位,树立自己的绝对影响力。就充分发挥自己长袖善舞的本事,对内奉承玄宗皇帝宠信的武惠妃,对外则多拉拢宵小阿附之徒,打击朝中敢说真话、能办实事的大臣,为能牢牢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无所不用其极。

讨好当朝皇帝和皇帝宠爱的妃子,这是李林甫极为擅长的手段。

太子李瑛的母亲赵丽妃当初是一位姿色过人的歌女,因为怀了李隆基的孩子,在李隆基即位后身份進上,恩上不断,连赵丽妃的父赵元礼、哥哥赵常奴得到封官。此外鄂王、光王的母亲也是李隆基做临淄王是因容貌过人被入选得到宠幸。这也反映了玄宗皇帝自年轻时就龙兴不绝,贪恋女色。这是那个时候作为一个王爷,即使有所偏好,对于社稷民生的影响也很有限。而作为君主,沉湎酒色的后果可就很难预料了。称帝后的李隆基面对色荣衰却的赵丽妃等后宫妃嫔,很快就心生厌恶,而将渔色之心转移到武惠妃身上。或许以色侍人者,终究会色衰而爱弛。

玄宗皇帝将心思和宠幸都放在武惠妃身上,身为太子的李瑛和鄂王、光王等人渐渐也就感觉到了压力。这压力直接来自皇帝对武惠妃所生皇子的宠爱,特别是对寿王李瑁的宠爱渐渐超越对太子等人的爱怜。皇帝态度的转变在后宫内侍和朝中大臣中产生了连锁反应,心怀叵测的阴谋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政治投机的好机会,父子间的猜忌怨恨也就不可避免了。武惠妃和女儿咸宜公主开始了他们的盘算。咸宜公主的丈夫杨洄开始时时关心、处处留意太子的短处,第一时间让惠妃向皇帝 哭诉,受了蒙蔽的玄宗皇帝大为震怒,召来宰相商议要废黜太子。

此时身为中书令的张九龄即时进谏:“太子他们每天受皇帝陛下您上的教诲,天下人都为此庆贺陛下你在位长久,子孙繁茂孝顺,大唐的未来一定会长治久安。现在陛下你为什么突然想废弃自己的三个儿子呢?”

张九龄看玄宗脸色稍稍和缓了,就继续进言道:“昔日晋献公因受谗言蒙蔽,导致儿子申生忧郁而死,造成国家大乱的局面。汉武帝因为轻信了江充的鬼话,导致太子受到巫蛊之祸,致使父子成仇人,京城内外一片血海。前朝隋文帝听信独孤皇后的话,轻易废掉了太子杨勇,最终导致了二世而亡。这些前车之鉴陛下你要引以为戒,希望你能赦免太子他们。”听了张九龄这番情真意切的话,玄宗皇帝沉默不语,最后不再追究,武惠妃等人想废掉太子的图谋第一次失败了。

可是等到张九龄罢相贬荆州长史后,迎合武惠妃等人的李林甫走上了权力中枢,武惠妃他们的机会再次到来了。

开元二十五年,楊洄又造谣李瑛、李瑶、李琚与太子妃的哥哥薛锈图谋不轨。为了一举推到太子等人,武惠妃派人诈召太子和二王,声称:“宫中有賊人,请速穿甲冑入宫护卫,天真的太子等人丝毫没起怀疑,立即全副武装进宫护卫。武惠妃见第一步奏效,立即前往向玄宗报告太子和二王带兵谋反, 现正披甲致执锐而来。玄宗听闻此信,大吃一惊立即派宦官察看,果如其言,随机传召宰相李林甫商议。心知肚明的李林甫回答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不是臣下所应该参预。”李隆基见没有异见,乾纲独断下诏:“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等共图谋不轨,一并废为庶人;薛锈赐死。”这件轰动朝野,差点颠覆国本的大事一经曝出,随即传遍朝野。天下之人多认为天子三人是蒙受冤屈,称呼他们为三庶人。太子等三人,在当时朝野中是有才华、有学识的王子贵族,尚且结局如此,普通人会怎么想?

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朝政是不堪到何种境地了,储君士子大臣尚且保存不了,想苟延残生也是可以理解了。

只是,权相李林甫自然不会就此罢手。

死了太子爷,正好是他回报武惠妃的大好时机。

于是,李林甫向太玄宗建言立武惠妃之子---寿王瑁。寿王李瑁是否被立为太子呢?据说,自从失去了三个儿子后,唐玄宗每每想起也是心中凄恻,觉得下手太狠,毕竟虎毒不食子。可巧的是这个时候的武惠妃忽然得了怪病。病中每每惊呼,说是被李瑛、李瑶、李琚三人索命。世上岂有鬼神索命之事,这完全是平日作恶事太多,于此神情恍惚、意识昏迷之际的心理反应。只是这索命之事在宫中越传越广,越传越越玄,连玄宗皇帝也有所耳闻,一来心中有丧子之痛,二来忌讳这索命之事,所以终究是没有立寿王为太子。武惠妃一病不起,玄宗皇帝如丧考妣,心中极为不舍,一面慌忙令巫祝祈攘求福,一面着意改葬太子三人,然而天意人事终究竹篮打水,武惠妃落得个花容惨淡、玉骨支离,不久这貌美心毒的妃子就一命呜呼了。

武惠妃的去世对渔色成性的玄宗是个致命的打击,每日里心中有所思,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玄宗的内侍,著名的大宦官高力士在一旁看在眼里,很是心疼,就问:“大家为何心情不好,寝食俱废?”这“大家”一词,在唐代时代指皇帝,就如我们看宋代作品,称呼皇帝往往叫“赵官家”一个意思。

玄宗皇帝凄然地回答:“汝是我家老奴,安能不知我的心事。”一句话,玄宗皇帝还没有从寂寞的相思状态中挣脱出来。高力士却故作不知,说道:“如果是因为太子现在尚未选定的话,何不按照制度立年龄较大的皇子呢?”

“这也是我的一件心事吧。”玄宗回答,心中所想,或者说占比重更多的自然不是此事。

然而高力士这么一提,玄宗皇帝也觉到立储的事不能再拖,于是不久就立了忠王李亨为太子。可以说李亨能被立为太子,成为后来的肃宗皇帝,这与这一刻高力士的帮助是有一定关系的。我们不能否定高力士此时说的这句话的分量,在整个唐代历史上,高力士起的作用着实让我们不能低估,《唐书》上对高力士的评价也是及肯定他忠于玄宗的一面,也不否认他所犯下的错误。绝不因为我们历来对宦官的认识而低估或丑化。与后来的那些比较奸险的太监如边令成、李辅国、鱼朝恩等相比,高力士是相对较为忠君忠诚的一个形象。这在今后的书里面,我们还会提到。

此时朝堂之内立太子的风波算是告一段落,而在朝廷之外的边境又发生了让玄宗头痛的事。边境的突骑施可汗苏禄部落首领摩诃达干杀害,这件事情对大唐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都说李林甫奸,李林甫到底有多奸,这几个人的悲惨遭遇告诉你一切
闲话儿皇帝(39)唐肃宗李亨
以世俗争宠:杨贵妃进宫之谜
皇帝看上1个女人可直接扑倒...
唐朝最大的冤案:唐玄宗一日之内竟连杀三个皇子
李林甫一句平淡的话,让唐玄宗一天杀了三个儿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