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幽王经历的事,在鲁国早就发生过了|史记周次元048

周幽王姬宫湦危机来临的时候,鲁国也没有对周王室伸出援手。是他们来不及吗?还是他们的立场和选择有问题呢?当时在位的鲁国国君是鲁孝公。鲁孝公是周王室一手扶植起来的。鲁孝公是不是也觉得,要是出兵救援的话,同样也很尴尬呢?周幽王姬宫湦所做的事情,在鲁国已经发生过了。

看一下《史记》次元里的记录我们会发现,同样的错误周王室和诸侯都在犯。对于鲁国来说,当年的那件事不亚于周王室被犬戎攻破镐京。

048

周宣王姬静即位之后,在朝见的周天子这件事上,鲁武公表现得很积极。

“宣王即位……十二年,鲁武公来朝。”

这似乎是说明,周宣王姬静干得不错,重新在诸侯那里建立了威望。而作为周公后代的鲁国是很懂礼数的,所以早早就主动去朝见了周天子。

事实上,鲁武公确实是懂礼数的,但是他带着特别的目的。去朝见周宣王的时候,鲁武公带了自己的大儿子括和小儿子戏。他应该有一个目的,就是想通过周宣王来确定一下鲁国未来的继承人。鲁武公既然带了两个儿子过去,意思是应该想让周宣王从中选一个。

“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

鲁武公心里怎么想的呢?从这句话里看,他心里应该也是想要废长立幼的。不然,他带上小儿子戏干什么呢?鲁国是很讲礼数的。鲁武公可能也觉得,就算是要做这件事,最好能有周天子的认可。这像是要为戏成为未来的鲁国的国君寻找一层合法性。

“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

周宣王姬静应该是明白鲁武公的意思。就明确了把戏立为鲁国的太子。这是为了拉近周王室与鲁国的关系呢?还是说周宣王姬静想体验一下行使周天子权威的满足感呢?要知道在以前,诸侯要立太子的话,确实要到周天子那里报备的。后来应该没人这么做了。身为周天子的周宣王姬静心里应该一度挺失落的。

当时,就有周大夫樊仲山甫出来提醒周宣王,这事最好你不要做主。废长立幼这件事不合规矩。作为周天子选择小儿子作为诸侯国的继承人,是在教诸侯违背礼制。如果大家都这么干,就乱套了。如果鲁国不遵照周天子的意思办,你就需要为自己的这个决定负责,难免将来要出面调整纷争,去讨伐不听话的鲁国。到时候你讨伐不是,不讨伐也不是。为难你的就是你自己了。

这么中肯的意见周幽王姬静没有听。在他的支持下,鲁武公立了小儿子戏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鲁懿公。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这件事也成了破坏规矩的先例。后来周幽王姬宫湦废长立幼的时候,会不会也从他爹的这次决定中找到一些支持呢?反正这事有人干过了,他再干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们继续回到鲁国的故事里,这事果然导致了鲁国接下来的混乱。鲁懿公即位之后,他大哥的儿子伯御不干了。鲁国人也不支持他。于是,伯御协同鲁国人发动政变,杀掉了鲁懿公。伯御就做了国君。当然,这不会得到周天子的支持。

对周天子来说,这是很打脸的事。鲁懿公可是得到过周天子的认证,在周王室有正式备案的。多年以来,诸侯都不把周天子当回事,这个程序未必有人继续走。现在周宣王姬静终于做了点在诸侯国做主的事,结果鲁国人还不服,把他确定好的人选给弄死了不说,还自己立了国君。

于是,周宣王出兵伐鲁,杀掉了鲁国人自己立的国君伯御,另立了一个国君,也就是鲁孝公。

鲁孝公是鲁懿公的弟弟,据说是个声望很好,也很懂规矩的人。我们也可以说,周宣王姬静的这番违反规则的操作,再一次让诸侯对周王室丧失了信心。他树立了一个很不好的周天子的形象:周天子不仅可以不守规矩,而且可以武力插手诸侯国的事务。

周宣王姬静应该是明白的。当鲁国人杀掉鲁懿公,立伯御为国君之后的十一年时间里,不管是伯御还是鲁国人,对周宣王当年的决定一定是满心怨言的。或者,鲁国和周王室在这十一年一直就冲突不断,最终导致周宣王出兵讨伐鲁国这件事。

《史记》次元中没有记录这场战争的规模和战斗情况。我们可以从“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这句话来推断一下,鲁国人在这场战争中可能经历过什么。

周宣王伐鲁的时候,是在伯御做鲁国国君的第十一年。也就是说,伯御自立之后,统治鲁国有不短一段时间。

在他统治期间,鲁国是否稳定呢?鲁国人是否支持他呢?如果没有周宣王插手,他是否可以安稳地做他的国君呢?在他统治十一年之后,周宣王对鲁国发动了战争。很清楚,这场战争是周天子主动挑起的。而且从《鲁周公世家》的记录看,好像并不存在一个伯御的反对派,邀请过周天子出面讨伐伯御。以至于在周宣王攻占鲁国,一时都找不到一个可以接管鲁国的合适人选。

作为鲁国的国君伯御应该组织过反抗,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从伯御被杀这件事上看,周宣王姬静应该是全面占领了鲁国。也就是说,在这场战争中,鲁国是被周天子灭过国的。然后,周天子又在鲁国寻找了一个代言人,扶植亲王室势力上台。就有了鲁孝公的上位。

如果这样推测的话,鲁国应该在这场战争中大伤元气。也就是,鲁国曾经深深受到周王室带来的伤害,对这一点应该一直耿耿于怀。

在《鲁周公世家》里,司马迁似乎还特意强调了一句话:

“自是後,诸侯多畔王命。”

也应该也意味着,鲁国的事,周宣王并没有最终摆平。鲁孝公也不怎么买账。

对于周王室来说,报应似乎来得就是那么快。周幽王姬宫湦即位,很快也有了废长立幼的故事。鲁国人会不会想到当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呢?当申侯联合犬戎攻打周幽王的时候,鲁国人应该从他们身上看到伯御带着鲁国人,攻打鲁懿公的影子。

这也让鲁国陷入两难,选择支持申侯,就意味着是针对周天子犯上作乱。选择支持周幽王,等于肯定了周幽王废长立幼是正确的,但这实在不合祖上的规矩。再说,趟周王室的这趟浑水实在也没什么好处。鲁国可是很讲究礼数的,还是看看再说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某诸侯想换储却怕群臣反对,找天子帮忙,结果呢?春秋来了
周天子干涉鲁国内政,对鲁国和西周有什么影响?
【学习时报】古代王朝的经验教训之二:西周的衰亡
西周灭亡的历史真相大揭秘:一代明君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中国古代史(先秦)(二)
周朝衰落倒逼周王室东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