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国史话廿八:鲁人占理,看似不惧战争,却在战前早已暴露了心虚

上一次,咱们有幸能为“吴、虞史话”进行开篇,全都有赖于《左传》对于虞公、虞叔兄弟间财产纠纷的一段记载。然而,这段记载虽然被左丘明写在了鲁桓公十年的章节中,但他用了一个“初”字,已经讲明了该事件发生的时间要更早一些才对。可他为何要这样记载呢?予以为应该是虞国的历史实在太碎片化了,连左先生也无法掌握这起纠纷发生的准确时间,因此只能借“虢公奔虞”一事顺道讲了出来。那既然这个“意外事件”已经讲完了,咱们就要讲讲真正发生在当年的故事了。

这个真正发生于周桓王十八年(即鲁桓公十年)的故事,在《春秋》和《左传》中都有记载,乃是当年冬季的一场战事。之所以两部史书对此都非常重视,是因为鲁国参与了这场战事,且他是被动挨打的一方。而攻打鲁国的那一方更是微妙,不仅是三个国家组团来欺负鲁国,并且他们还都是鲁国的故交或亲戚,真让人唏嘘不已。那具体是哪三个国家来围攻鲁国呢?他们便是故交郑国、老丈人齐国,以及连襟卫国

鲁国将面对郑、齐、卫三国的联合进攻

相信各位一看到这三个国家的名称,大概就能猜到是怎么一回事了。想必是此前各国帮助齐国击退了北戎入侵后,鲁人那次不合时宜的馈饩安排让郑人耿耿于怀,这才约上齐、卫两国向鲁国发难来了。的确,依据《左传》的描述,这次三国合攻鲁国的行动是郑国发起的。只不过,卫国并不是接受了郑国的邀请,反而是被齐国叫来的。另外,齐国会如此痛快地答应参与这次的行动,也不仅仅是为了替郑人出气,完全有他自己的私心在里面。至于这私心是什么,还不都是鲁桓公自己给招来的嘛。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鄙人在上次的“鲁国史话”中曾讲过鲁桓公的一个“新工作”。他帮助朝廷与纪国做媒,让双方联姻,一方面让桓王抱得美人归,一方面也让纪国有了王室做靠山,暂时不会被齐国骚扰了。可鲁侯这看似成全他人美事的行为,却让齐侯气愤不已。因为齐国明明已经快完全压制住纪国了,你鲁桓公作为齐僖公的女婿却横插一杠,这让老丈人怎么气得过呢?既然鲁国不愿帮助齐国对付纪国,那齐僖公肯定想教训一下这个不向着自己的女婿了。

齐僖公对鲁桓公此前的做法十分不满

刚好,郑伯提出要报上次鲁人让己方丢失颜面的仇恨,齐僖公便欣然应允了。并且,僖公他考虑问题还是格外细致地,明白齐、鲁两家毕竟有姻亲关系,不好彻底撕破脸,所以不能派遣太多的部队去支持郑国。可齐国如果派兵太少,又会让郑伯看出问题,从而影响齐、郑两家的关系。索性,齐僖公像上次帮郑国平定盟、向之叛时一样,把自己大女婿又拉了进来,这才有了卫国的再次参战

那此时郑、齐、卫三国已经摆开阵势了,独自面对三国大军的鲁国表现又如何呢?鲁人他们会不会因为害怕而向郑、齐、卫三国求饶呢?答案是否定的。就《春秋》和《左传》的记载来看,鲁人这次的表现还是相当沉着的。他们不仅没有畏惧三国的联军,还用“来战于郎”(《春秋》的原文)这样的坚定的话语,告诉世人鲁国正面应战了。而四国发生碰撞的地点,就是离鲁国都城不远的“近地之郎”,足见鲁国上下大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架势

鲁国“近地之郎”位置示意图

可郑、齐、卫三国军队的战斗力毕竟有目共睹,鲁国在军事实力上也不是很强,他们此次为什么会这样有底气呢?关于这一点,《左传》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告诉咱们鲁人之所以不惧战争,是因为他们这回占理了。想想也是,鲁人在安排馈饩顺序的时候,虽然有些过于死板了,但他完全符合礼制,郑人其实没什么可埋怨的。而救助纪国一事,鲁人也是本着维护周朝“以藩屏周”的祖制,在帮有危难的诸侯生存下去,肯定也没有错。因此,无论郑国也好,还是齐国,他们出兵的理由都来自于私心,是站不住脚的。

那既然鲁国是正义的一方,三国的来犯就是在违背天命,他们当然就没什么好怕的了。难怪,鲁国的史官们在书写这段历史时,没有去强调三国的入侵,而是将语气的重点放在了“战”字上,目的就是想把本方的无畏精神给体现出来。另外,各位还可以再看看《春秋》书写三个来犯之敌的顺序,并没有按照实力强弱,也没有按照主谋、胁从的顺序来写。而是,就按照天子封三国的爵位,以及他们立国的先后来排序的。这不正说明了鲁人依然坚信自己当初馈饩的安排是正确的,他们要坚持自己遵守礼制的原则嘛。

《春秋》理直气壮地记录了“郎之战”

如此看来,鲁国上下这次真的是下定决心,也要好好地去打这场“郎之战”了。可是,“闲叙”不得不告诉大家一个事实,那就是鲁人此时显露出来的自信和无惧都是表面现象,其实他们的心里还是非常害怕的。您若问我到底是从哪里看出鲁人的心虚呢?答案还在《春秋》之中,是鲁国史官们自己把这“秘密”写出来的。

回看《春秋》,在鲁国决定应战以前的那个秋季,史官们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即“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这句话表面上看只是记录了一次鲁桓公不太成功的会面,无非就是他去跟卫宣公碰面时没有遇到而已,好像并没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但各位可以琢磨一下这次会面的时间,以及鲁桓公想要会见的对象,再加上桃丘(杜预注释其为卫邑)这个地点,是不是能想到些什么呢?

卫邑桃丘位置示意图

在“闲叙”看来,鲁桓公此举正是鲁人心虚的表现。毕竟,郑国邀约齐国伐鲁不是一件小事,鲁国不可能一点消息也探听不到。那既然他们能够知道当年冬季,对方将有一番大动作,姬允势必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行。因为,鲁国也曾是“铁三角”中的一员,深知郑、齐联军的实力。想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来对抗这样强悍的敌人,鲁人心中是没有底的。所以,鲁桓公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外求援,也尽量找来帮手助战才行。

可是,想想鲁国周边的这些国家,基本上没有能来救助他们的援军(如纪国已经被齐国打得没了力量,邾国又跟鲁国闹僵,莒国一向觊觎鲁国的疆土,宋国国君更是曾经受到郑国保护的宋冯)。唯独同为齐僖公女婿的卫宣公,似乎可以来帮帮自己,至少也能让他帮鲁国求求情。于是,打定主意的鲁桓公决定约卫宣公在桃丘会面,便有了《春秋》所记的这次的会面。

只可惜,卫宣公也是一个识时务之人。他好容易成为了新“铁三角”中的一员,怎么会为了连襟去得罪老丈人和郑国呢?因此,卫宣公根本没有前往桃丘,让鲁桓公白白扑了个空。其实,这也是在间接地告诉鲁国,卫国是不会帮他们的,让姬允死心吧。如此转了一圈,鲁国唯一的希望都破灭了,这才逼着他们不得不下定决心,去“郎之战”上拼命

找不到帮手,鲁人只能被逼着独自应战

那郑、齐、卫三国已经确定要来惩戒鲁国了,鲁人也被逼着上了战场,接下来的这场战事到底打得精不精彩、壮不壮烈?结果又是如何呢?“闲叙”可以明确地告诉各位,由于《春秋》和《左传》都没有为这场战事做“后续报道”,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郎之战”的具体情况和结果是什么。但是,大家也无需太失望,从鲁国史官这种记载方式来看,咱们多少还是能够分析出来一些东西的。

首先,“郎之战”如果是鲁国独自获胜了,史官们必定会大书特书一番。因为,这样一场难得的胜利既能给本方长士气,也是鲁桓公的一项丰功伟绩,姬允不可能放过给自己留名的机会的。其次,“郎之战”如果是鲁国大败了,史官们也必须认真记录下来。毕竟,一场大败会对鲁国造成不小的影响,史官们想瞒也瞒不住。唯独,“郎之战”进攻的一方讨到了便宜、见好就收,鲁国一方稍有损失却不严重,这才没有继续书写的必要了。

“郎之战”的结果,史官们故意没有言明

好了,以上内容就是鄙人对鲁国“郎之战”相关情况的讲述和分析,希望大家看过以后能更好地了解这场战事。不过,相信有些朋友心中还是会留存一个疑问,那就是郑国既然想好好报复一下鲁国,为什么稍有战果就收兵了呢?原因之一嘛,应该与齐、卫两国有关,好歹他们跟鲁国之间有难以斩断的姻亲关系,真把鲁国打残了,对两国来说也没什么好处。而这原因之二嘛,跟郑国也有关系。只是,咱们今天讲述的内容已经不少了,各位也需要时间来消化消化。不如留到下次,再听“闲叙”慢慢道来。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郎之战、桓王十八年、三国伐鲁、郑人报复、邀约齐国、教训女婿、齐邀卫国、鲁人占理、决定应战、战前心虚、桃丘弗遇、推测战果。

关键词云图简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张毅 | 《春秋》、《左传》以及春秋时代
宣公五年
李敬泽:游行
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会盟故事:鲁隐公为何选择与齐国在艾地结盟?
★【史记∑三十世家】∑鲁周公世家£
齐鲁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