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风与历节病《金匮要略》
【本篇小结】

  本篇论述中风和历节等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法。
  中风病的病因,有外因诱发,气血两虚,肝阳上亢,痰浊内发。病机是经脉之气痹阻。辨证当分中络、中经、中腑、中脏,更要详审虚、实、寒、热、痰。在辨证论治方面,若属气血亏损,虚阳上越,痰浊风寒痹阻的中风,可用候氏黑散,清肝化痰,养血祛风。若属五脏火热炽盛,血热上逆的中风,可用风引汤,清热降火,镇惊熄风。若属阴血亏损,肝风心火上扰的狂妄证,可用防己地黄汤,滋阴降火,养血熄风。若属风湿在上的中风或头风病,可用头风摩散,温散风寒湿邪。若属血虚外寒的中风偏枯,或

痱等证,可用续命汤,散邪补虚。中风偏枯,风寒深入,郁而化热,可用三黄汤散寒清热补卫气;温热内郁,影响肺胃,又有随证加减。若属中风入脏,脾肾两虚者,可用术附汤温暖脾肾。有风气入营,大汗消瘦的厉风气,可用越婢加术汤,清热散风,调和营卫。仅侯氏黑散、风引汤二方,就已展示了中风病的治外风,治痰火,治血痹,补阴血等重要的治略思想。
  关于历节病的病因,内因方面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外因方面为汗出入水中,饮酒当风。但当外邪侵入后,正邪相争,可以寒化,可以热化,在辨证方面分风湿与寒湿两大类。桂枝芍药知母汤是治疗风湿历节,乌头汤治疗寒湿历节。扼要地指出了历节病寒热虚实的辨证方法和治疗原则。
  其他的风病,论述了风湿在表的瘾疹,风邪入中的胸满短气证等病的辨证论治。

【复习自测】

1.什么是中风?答案

  答:中风,又名卒中,病因正气不足,感于风邪,痰火内发所致。症见突然昏倒,丧失神志,然后出现口眼

斜,半身不遂等症;因发病急,变化多端,如风性善行数变,故称中风。


2.如何根据病情轻重对中风病进行辨证?答案

答:由于肝肾阴血亏损,阴不敛阳,虚阳浮越于外,故脉浮。经络血脉中阴血不足,不能御邪,是其主要的病因病机。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邪气留于肌表经络血脉,故脉紧。风寒邪气在肌表,闭塞经脉,是病机进一步发展。邪气留而不去,或在左,或在右。邪气侵袭之侧,脉络闭塞,气血受伤,故筋缓而不用。无邪之侧,气血运行正常,正气独治,故筋拘急。缓者为急者所牵引,故见口眼

斜,半身不遂。
  中风的辨证,病变轻浅者,邪中络脉,营气不能运行于肌表,以致肌肤麻木不仁。病变较重者,邪中经脉,经脉阻滞,气血不能运行于肢体,以致肢体重滞不易举动。病势更为深重者,是邪气传入于腑,如胃腑缓弛不用,胃中湿浊郁蒸,神失清灵,故不识人。病势最为深重者,邪气传入于脏,如邪气归心,乱其神明,则舌强难言,津液失摄而口中吐涎。


3.什么是历节病?答案

答:历节病是病邪遍历关节,有关节肿大疼痛等症。病因肝肾不足,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留滞关节而发病。


4.试分析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答案

答: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痹阻阳气,邪留关节,气血流行不畅,故肢节肿大疼痛。湿阻中焦,流注于下,故两脚肿重如脱。湿邪郁于内,郁积化热,湿热上蒸而耗气伤阴,故头目眩晕,温温欲吐,短气,身体瘦弱。桂枝芍药知母汤温阳行痹,祛风除湿。方中桂枝散风通络;麻黄散寒透湿;白术健脾化湿;附子温阳通络,散寒化湿;防风散风;生姜、甘草健中散湿;芍药敛阴活络;知母滋阴清热降火。


5.试分析乌头汤方证?答案

答:寒湿侵袭于关节之间,凝结不去,阻碍气血的运行,所以关节疼痛不可屈伸,强直拘急,脉象沉紧。治以乌头汤散寒止痛。方中麻黄辛温,散风寒湿邪;乌头温通阳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通络敛阴;黄芪益气祛湿,可制麻黄发汗太过;乌头大辛大热,有毒,用白蜜之甘润以缓其燥热,并能解毒。本方使寒湿之邪微微汗出而解,邪去而正气不伤。


6.试谈脚气病的辨证论治。答案

答:本篇有“矾石汤:治脚气冲心”。人之阳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又有水湿毒气伤于下,留滞不去,郁蒸而成热毒,上冲于心,故下肢肿大,麻痹不仁,屈伸不利,心悸不安。用矾石酸涩性燥,能收湿解毒,毒散湿收,上冲自止,脚肿自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风湿、类风湿有救了!看老中医谈“痹症”的病因和治疗
痹病
强直性脊柱炎龟背风”“竹节风”“历节病”“骨痹”“筋
治痛风依据病因辩证六法临床体会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综合练习题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