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云南勐海古树普洱茶

勐海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东接景洪市。勐海种茶、制茶、用茶历史悠久,始于西汉、兴于唐宋、盛于清民。勐海茶资源储备优越,有勐遮、勐混、勐海、勐阿等平坦无垠、美丽富饶的坝子和延绵不断的崇山峻岭,其中树龄100年以上的古茶树面积46216亩,占全州古茶园面积的一半以上。古茶树资源丰富,有野生型、栽培型和边缘植物3种。全县11个乡镇均有古茶树分布,大部分分布在海拔1300~2060米的山区、半山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在布朗山乡老班章、老曼娥,勐混镇贺开,打洛镇曼夕,西定乡贺松、曼迈、章朗,格朗和乡帕沙、帕真、南糯山,勐宋乡滑竹梁子、蚌龙、三迈等地均有分布,古茶园集中连片,树高2米以上,树势较强,树干灰白,多数茶园都有槲寄生和桑寄生。

勐海茶资源不仅有野生型古茶树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园,而且是新中国建立后培植的良种茶园。

勐海野生型古茶树群落,主要分布在巴达山、南糯山、勐宋茶山、布朗山、帕沙、贺开及打洛的茶山中,树龄多在千年以上。巴达山野生型古茶树群落主要分布在古树参天、藤蔓攀附、物种丰富的贺松大黑山原始森林中。1961年10月,省茶叶研究所张顺高、刘献荣在巴达贺松大黑山原始森林中考察野生茶树资源时,发现野生型大茶树群落,其中最大一株高34米(已断7米,后为高27米),主干直径1.21米,树冠直径10米左右。经国内外专家科学分析、研究和考证,这株大茶树树龄达1700余年,被世人称之为野生型“茶树王”。巴达山大树茶群落属野生型大理茶种。

勐海栽培型古茶树主要是普洱茶种,存量丰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南糯山、布朗山、巴达山、南峤茶山、勐宋茶山等地,其中南糯山栽培型古茶园面积15000余亩。1951年12月,省茶叶研究所周鹏举在南糯山半坡新寨的深山密林中,发现1株大茶树,经专家考证,树龄达800余年,为国内外罕见的栽培型“茶王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勐海种植茶叶历史,县境内布朗族是勐海县的土著居民,凡是布朗族居住均为古茶树丰富地,形成濮人种茶的现象。云南茶学专家、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已经定论布朗族是云南省最早种茶的民族。20世纪80年代初,蒋铨等人开展了云南土著民族种茶历史研究,认为今布朗族、德昂族、佤族的共同祖先——古濮人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其种茶历史在1000多年。布朗山古茶区与贺开古茶区相邻,主要分布在班章村委会老曼娥、老班章、新班章和新竜村委会曼新竜等村寨。

老曼娥是布朗山乡建寨历史最早、最大的布朗族村寨,于638年建寨,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古茶树面积3205多亩。班章,意为“桂花树窝棚”,分老班章和新班章,曾是布朗族居住地,后为哈尼族居住地,古茶树面积3000多亩。老曼娥、班章的古茶园海拔在1600~1900米之间,平均海拔1700米,土壤为黄棕壤或黄壤。茶园内森林密布,自然生态环境良好,茶树长势旺盛,古茶树树龄均有200多年。所产茶叶具有“白毫显著,芽尖厚亮,滋味厚重、浓烈、霸道,回甘好,耐泡”的特点,是勐海茶中之精品。第一泡,茶劲很足,滑爽感中有很浓的苦味,略有苦涩,但茶香馥郁;第二泡,茶劲更足,苦味转化很快,回甘上升,油滑感强,高香张扬;第三泡,茶劲不减,回甘明显,舌底生津,喉韵舒畅。有茶人称赞班章茶是普洱茶的王中之王,是最优质的普洱茶原料,目前市场上班章茶也是闻名遐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布朗山茶区之曼新竜
一家报纸四个整版,把勐海茶彻底勃起来了
勐海县在哪里?勐海有名6大茶山,你知道几个?你喝过其普洱茶吗?
普洱茶的圣地——勐海茶区
勐海茶区有哪些寨子
勐海为何能成为“普洱茶第一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