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宋朝人为何如此追求雅事意趣?

引言

宋太祖赵匡胤在经历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便立下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文人的地位被无限拔高,文人权重,武人权轻的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北宋王朝。

在该政策的影响下,北宋文人士大夫掌握了主流的话语权。

北宋年间,商业繁盛,物质丰富,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文人士大夫把心灵世界寄托于山水生活之中。

大力追求起了情调、审美趣味,掀起了一股追求闲事的风潮,宋朝士大夫推崇平淡、天真自然、尚雅、尚逸、尚韵,追求典雅清秀的审美风格。

日常生活中,上到皇帝,下至百姓都喜欢聚在一起喝茶、焚香、挂画、插花,慢慢的,民间出现了“四般闲事”的说法。

那四般闲事指的具体是什么?宋代文人意趣兴起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对于文人来说是极其风雅之事,深受文人士大夫乃至是平民百姓的追捧。

宋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高峰时期,有着“东方的文艺复兴”之称,在文人和士大夫的影响下,百姓普遍追求雅致的生活。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又被称之为“四艺”,通过四艺可以透过嗅觉、味觉、触觉和视觉品味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

唐朝末年,饮茶之风在中国盛行,发展至宋朝,更是掀起了一股潮流,唐朝以烹茶为主,宋朝以点茶为主,而明清则以泡茶为主。

点茶是中国传统沏茶的方式之一,据现存史料记载,点茶在唐末五代时期出现,在两宋时期兴盛,宋徽宗赵佶曾亲自写下了《大观茶论》。

为后世留下了详尽的参考资料,《大观茶论》在中国茶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是研究宋朝点茶的重要参考资料。

史书记载,点茶的大致过程是将茶饼敲碎,然后将其研磨成粉,以沸腾的热水冲点。

宋朝百姓非常享受点茶的过程,对点茶的步骤与操作方法极其看重,从茶饼的制作研磨到冲水都有严苛的标准。

人们在点茶之时要掌握节奏感,不能将茶水溅出,在用工具搅拌茶水之时要掌握力度,直至起沫。

点茶带给宋朝百姓的精神满足是难以衡量的,茶文化不仅改变了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而且还掀起了一股有关茶文化的作诗写文之风,我们如今翻开诗词也随处可见茶的影子。

随着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宋朝的茶文化、茶礼仪、茶习俗也远播海外,在日本等国兴起,形成了抹茶等茶道礼仪。

直至今日,抹茶和点茶文化在日本茶道当中也占据一席之地。

彼时,不论是朝臣谈论政事之时,还是百姓闲谈之时,都喜欢喝上两口茶,茶对于百姓来说是解渴的佳饮,对于文人学士来说是陶冶情操的雅物。

刘敞在《九月十日雨中孚先见过围棋尝茶》当中说:“围棋纤壮心,酌茗当献酬”就形象地描写了宋朝文人齐聚一堂,下棋品茶的闲适生活

琴棋书画是文人提高个人修养的工具,而古人弹琴、下棋、看书、作画之时也常常会在旁边备上一杯茶。

在品茗的过程中品味优雅的意趣,将喝茶点茶看做雅事,在纵情山水、品茗闲谈的过程中净化心灵,忘却尘世纷扰,感受生活的乐趣。

第二,焚香。

宋朝的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而焚香文化也在宋朝迎来了鼎盛,宋朝的香文化极具诗意,被称之为中国香文化的高峰。

宋朝用香的场合很多,文人们在案前写字、品茶、闲谈之时,乃至睡觉之时都喜欢在屋内焚香。

焚香不仅能达到提神的效果,而且也能让文人感受到别样的意趣,宋朝人对于香的热爱和茶一样非常痴迷,简直到了贪香的地步。

其中以黄庭坚最为知名,他写文道“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

香对于宋朝百姓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百姓们不仅会在平日生活中焚香,也会在重大节日焚香。

例如科举考试、重大祭祀活动举办时都会选择好香进行焚点,无论是香料的选取,焚香的技艺,还是选择的器皿都大有讲究。

不仅是文人雅士喜爱焚香,女子也极爱焚香,在宋朝,几乎每一位大家闺秀的房屋中都会放一个香炉,以供娱乐。

第三是插花。

插花并非是简单地将花朵插进花瓶中,而是有着极其深奥的讲究。

唐朝开始,插花进入了宫廷,成为了妃子消遣娱乐的活动,在宋朝慢慢流传于贵族和文雅人士之间,成为了一种风气。

无论是挑选与花色匹配的容器,花朵的样态数量,还是摆放的位置,都有很大的讲究。

每当重大节日来临或者需要祭祀之时,文人雅士便会聚在一起插花,他们会根据花朵的不同谈论彼此的想法,用文人墨客的话来说就是插花是需要倾注感情的。

插花作为一种娱乐活动,主要用来传递感情与情绪表达,就如写字作画一样,插花也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与心境。

宋唐时期,瓷器、玻璃等器皿就已经被引入中国了,宫廷当中的后妃常常会用水晶、玻璃、碾玉等贵重花瓶与鲜花作配。

热爱插花之人甚至还会一掷千金,购买大量不同材质颜色的瓷器、玻璃瓶放在家中。

《梦粱录》当中记载,

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参加,他们齐聚一堂,观赏花瓶,共同选出插花技艺最好的作品。

在花朝节上取得名次的百姓不仅能够获得美名,为家族增光,而且还能赢取丰厚的奖品。

不仅是富家贵族子女喜爱插花,就连平民百姓在田野中看到鲜花时,也会忍不住将其采回家,放在篮子或花瓶中观赏。

史书记载,宋徽宗每次出游回宫之时都会采鲜花佩戴,在上行下效的影响下,戴花也掀起了一股新的潮流。

到了宋真宗时期,男子将花带在身上已然成为了礼仪制度,由此可见插花不仅是闺中小姐追求的活动,也是文人墨客朝廷官员喜爱的雅事。

第四,挂画。

宋代是中国山水画成熟的高峰时期。宋朝画作之美在于深远的意蕴,在于空灵巧妙的留白,不论是山水画还是禅画,都成为了当时文人竞相追逐的对象。

画在宋朝文人的房间中画是必不可少的陈设之一,挂画最早应用在茶室之中。

画作的内容主要以表现茶室为主,后来为文人群体所追捧,画作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了起来,既包括了水墨画,也包括诗词字。

文人雅客宴请友人之际,会专门将家中收藏书画拿出供朋友鉴赏,大家会一起决定这幅画挂在什么地方最为合适,这个过程就叫挂画。

文人雅客们可以通过画画、看花、挂画的过程探讨文化艺术,交流人生感悟,是非常风雅的娱乐方式。

宋朝人挂画并非是以画作内容为主,而是对对画和房屋的整体性非常看重,若是画中所画之物能与室内环境相交融,便能够说明房屋主人的品位之高。

宋朝甚至还专门出现了挂画师,为顾客挑选画作,装潢布置。

值得一提的是,挂画并不是文人雅士所专享的娱乐活动,同样深受平民百姓所喜爱。

不论是茶庄、酒庄,还是饭店、百姓家中,都有挂画的风潮,随着挂画之风日益盛行,宋朝室内必不可少的屏风也成为了展示绘画的地方,与室内装修相交融

宋朝独特的时代背景激发了文人百姓追求风雅的意趣

宋朝是一个文化百花齐放的时代,由于宋朝文人掌握了政治方面的话语权。

所以该时代极其注重文学发展与科举制度的完善,直接推动了庞大仕人阶级的形成,宋朝文人意趣兴起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宋代经济繁荣,为宽裕显示的生活提供了基础条件

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百姓手中尚有余粮,不用一直为生计而奔波,给了普通百姓参与雅事,追求享乐的机会。

宋朝统治者重用文人,给予了文人极高的社会地位和优渥的待遇,因此文人士大夫手中的钱财还算宽裕,可以为他们购买茶香提供金钱支持。

其次,宋代任官制度的革新使得官员们升迁调贬频繁,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各地的奇珍异宝,开拓了视野。

北宋时期宽泛的文化政策,使得宋代士大夫的地位被无限提高

宋代官员不仅俸禄优厚,而且赏赐繁多,是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办法比拟的,虽说宋代官场波谲云诡。

但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意志并未沉沦下去,而是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激发了自身的审美自觉性。

文人士大夫们齐聚一堂之时互相影响,著书立说,品读书画,掀起了一股追求雅致的风潮,四大闲事才逐渐成为了宋代文人审美意趣的物化载体和精神寄托。

其二,文人群体崇尚文化

宋朝百姓极其看重读书和文化交流,民间一直流传着“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劝学之佳句。

宋朝时期文化百花齐放,依附于六朝玄学的佛教得到了广泛的传说,儒家、道家融合,成为了宋朝的社会思潮。

宋朝的精神文化由唐朝的张扬逐步走向内敛,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宋朝弥漫着一种冷静理性的思想,形成了一种秩序和稳定之美。

除此之外,道教的无为思想,追逐自然的思想与佛学的淡薄致远盛行于世,改变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形成了一种雅致之美。

使得文人将目光放在了精神层面,开始注重精神心境和气质发展,文人们期待通过焚香、点茶等行为修养身心。

其三,宋代文人交游面的拓展也对文人意趣的产生了积极作用

宋代交通发达,城市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文化教育普及,为文人聚会出游提供了外在条件。

北宋之时,文人百姓常常相约好友、僧道之人交往出游,苏东坡就是在与佛印出游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传世佳作。

这些文人们相聚出游玩乐之时也侧面推动了焚香等雅事的发展,他们在焚香点茶的过程中创作了诗篇佳句,也使得这些娱乐行为为被冠上了“风雅”的标签。

文化的多元融合也是催生文人追求闲逸活动的原因之一

魏晋之后玄学兴起,佛教兴盛,冲击了儒家的独尊地位,整体思想较为成熟。

唐朝时期,唐朝统治者也没有将某一家某一派的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得文化日益开放,百花齐放。

唐朝开放的民族政策使得许多西域文化传入中原,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虽然说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大力提倡儒学。

但是却并没有排斥打压其他学派的发展,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也在宋朝迎来了较好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局面。

老庄的崇尚自由思想、魏晋玄学的飘逸洒脱、儒家文化的尚雅和、佛家文化的淡意韵都对文人的审美取向和生活意趣起到了直接的催化作用。

正是因为宋朝的经济发展蓬勃,文人群体对文化地位有着自己的认知,统治者大力抬高文人地位,促进文化发展,所以类似于焚香、挂画、插花、点茶之类的活动才能够在宋朝盛行并流传至今。

参考资料:

1.《梦粱录》

2.《宋史》

3.《梦华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朝:一个风雅的时代,一个世俗的时代
宋朝美学|宋代文人的四大雅事
宋人的风雅闲事
温润素雅《清平乐》:看得见的风雅大宋闲情雅致知多少?
为什么宋朝审美,能领先世界一千年?
薛山长:宋朝审美,我们最应该普及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