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单易懂!一文让你秒懂武夷岩茶!新手必读!

武夷岩茶是产自闽北武夷山乌龙茶的总称,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独具岩韵品质特征。

武夷岩茶品种众多,主要品种有大红袍、水仙、奇种、肉桂、名丛等,有“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韵不过大红袍”的美誉。

之前就有茶友在后台留言,希望小编为茶小白们出一篇最全的武夷岩茶知识,于是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今天的内容全都是武夷岩茶干货,篇幅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阅读,别忘了点赞、收藏。

什么是武夷岩茶?

武夷山,坐落在福建省东北部,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

种植茶树的土壤是丹霞岩石风化而成,富含矿物质,养分丰富且透气性极佳。

陆羽《茶经》有云:“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武夷山的土壤和气候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武夷岩茶备受世人推崇,除了有赖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适制乌龙茶的品种资源外,还应归功于其独特精湛的制作工艺。

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源于明末,成于清初,经历了千余年历史的技艺传承。

制作工艺

武夷岩茶是制作工艺最复杂的名茶之一,流程主要包括采摘、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初焙火、拣剔、复焙、炖火、归堆、筛分、拼配等近20道工序。

此外还有附加工序,总共大小工序达60多个,所需工具58件。关键工序是做青和焙火。

做青工序是形成武夷岩茶特殊的色、香、味、韵的关键工序,仅手工做青这个工序就要耗时8~12小时甚至更久。

同时,武夷岩茶采用传统炭焙工艺的“三道火”,初焙、复焙和炖火,火候和时间对成茶的滋味和口感也有很大的影响。

武夷岩茶成品茶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色泽铁青带褐油润,内质活、甘、清、香,有明显的岩骨花香。

岩茶拼配技艺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岩茶香气高扬但汤水寡淡,有的则是茶汤醇厚但香气不足。

拼配,可以将多种岩茶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让拼配出的茶品呈现香气、汤水、口感俱佳的品质特征。

第一种,鲜叶拼配。鲜叶拼配杂糅了多种不确定的品种,很难通过加工将各个茶类最优的一面展现出来,且鲜叶做茶技术太难,很少有制茶师傅会选择鲜叶拼配。

第二种,半成品茶拼配。半成品茶则比完整的岩茶制作工序少了一步焙火。将所有的半成品茶,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再一同焙火,形成香气、滋味不错的岩茶。

第三种,成品茶拼配。武夷岩茶种类繁多,各个种类的武夷岩茶都可以作为拼配的原料。如果想要香气高扬的拼配大红袍,可以选择肉桂等品种香明显的品种作为拼配原料。

山场划分

武夷岩茶山场的划分可以参照2002年武夷岩茶国家标准,武夷岩茶名岩产区为武夷山市风景区范围,区内面积70平方千米,即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的景区范围。

丹岩产区为武夷岩茶原产地域范围内除名岩产区以外的其他地区。其中,名岩区有正岩、半岩之分,丹岩有洲地、外山之分。

气候上,正岩产区峰、岩、岗、坑、涧、洞、窠的特殊地貌和森林植被的遮阴,在夏季茶树承受散射光,在冬季高崖挡住西北的冷风,且终年有着不断的山泉补充水分,为茶树的生长提供非常好的气候环境。

丹岩地区有较多大片面积的茶叶种植于坡地或平地上的茶园,四周开阔、夏不遮阳、冬不挡风等,与正岩产区形成强烈对比。

土壤上,丹岩产区的土壤多数以红、黄壤以及冲击土为主,这样的土壤通透性差,质地粘重,矿物质含量低。生长在这里的岩茶,往往“岩韵”不显,香高而难幽远、浓锐,味重而难醇厚、鲜活。

三坑两涧

1989年,张天福老师主编的《福建乌龙茶》,其书中明确记载:“武夷正岩茶,产于武夷山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梧(悟)源涧等地(号称三坑二涧)”。

“三坑两涧”是武夷岩茶的核心正岩山场,其中“三坑”指的是牛栏坑、慧苑坑、大坑口,“两涧”指的是流香涧、悟源涧。

牛栏坑,位于章堂涧与九龙窠之间,两侧被陡峭山峰包围,中间一条东西向河流,被南北向的流香涧拦腰切穿,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

牛栏坑所出产的肉桂被称为“牛肉”,茶香气浓郁辛锐似桂皮香,堪称武夷肉桂中的“天花板”。每年出产的茶叶并不多,因此价格高于其他岩茶。

慧苑坑的山场面积是“三坑两涧”之中最大的,涵盖了芦岫、古井、竹窠、天车架等众多小山场,是武夷山岩茶产区中核心地带。

其出产的慧苑坑水仙,品质可与牛栏坑肉桂齐名,坑内的水仙以高枞居多,老枞更是苔藓味纯正,木质味馥郁,备受茶客喜爱。

大坑口,位于武夷山风景区永乐天心禅寺的东南边,连接天心岩和崇阳溪的水系。虽然大坑口的名气不如牛栏坑和慧苑坑,但其出产的茶叶品质也不错。

大坑口的肉桂与老枞水仙,虽不如牛栏坑肉桂、慧苑坑水仙那般闻名,但茶叶香味高扬,滋味醇厚迷人,十分值得一品。

流香涧,位于天心岩北麓,自三仰峰北谷中发源,流势趋向西北,倒流回山,前身是倒水坑。

流香涧产出的肉桂茶、水仙茶,山场气息浓厚,带有鲜明的特点。它还是名丛“不知春”的原产地。

悟源涧位于马头岩南侧,三仰峰诸多山头流出的小溪流汇聚到马头岩,形成了悟源涧的源头。

此地生产的肉桂仅次于牛栏坑肉桂,干茶色泽油润带宝色,冲泡后桂皮香辛锐绵长,入口醇厚馥郁。

看完后,你对武夷岩茶是否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一泡馥郁香醇武夷岩茶背后山场的秘密
武夷岩茶核心产区的“三坑两涧”具体指哪里?
茶百科 | 武夷岩茶核心产区的“八大名岩”和“三坑两涧”
武夷岩茶的“三坑两涧”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如何正确认识岩茶山场?
喝岩茶不懂“三坑两涧”,谨防被“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