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2P的根本逻辑缺陷:风控应该这样做——区块链时刻

时隔一段时间,小磕对P2P,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2013年起,互联网金融以所谓“新金融”之名,席卷了神州大地,虽然最终被监管定位为传统金融的补充,但至少在风头上肯定颠覆了传统金融。而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P2P。

时至今日,在监管下定决心整治不规范运作的背景下,2017年2月,P2P网贷新增平台近6年首次出现零增长,而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也从高峰期的直逼万家降至1583家,除了问题平台之外,很多平台选择了隐形停运。

这反差背后的原因当然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是,P2P的业务逻辑还有很大缺陷,导致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风险和收益不对等:要么有利润但背负巨大风险,要么风险可控但无利可图。结果就是,背景雄厚的或抱到大腿的开始拿牌照/跟持牌机构合作,业务重心转到传统金融业务,其它的则只能勉力支撑,维持不了的,要么默默退出,要么含恨破产。

那么问题在哪呢?通过已渗透进几乎所有人群的互联网,服务传统金融没有覆盖到的广大群体,明明听起来既有前景,又有利于社会呀,尤其在中国?

业内公认,一个好的P2P公司,最核心的是要有好的资产来源,说人话就是,能持续找到信用好(及时还钱)的借款人和借款企业。由于P2P公司借款的利率明显高于传统金融机构贷款(个人、企业贷款,信用卡贷款),于是能获取到的借款人和企业天然资质差一些,主要是难以在传统金融机构贷到款的,也就是所谓的次级(sub-prime,08年美国那场就叫Sub-prime crisis)贷款人。虽说资质差不等于信用差,也有很多人工作不那么高大上却很有遵守承诺的意识,但整体来说,这个借款者群体违约的概率会高一些,也就对P2P公司有更高的风控力要求。

祸不单行的是,P2P公司们还有先天的弱点,他们在风控资源上无法跟传统金融机构相比。比如说,央行的征信系统,虽然信息还有限,覆盖人群也不那么多,但毕竟是国内最好的征信资源,而且数据都是跟信用好坏直接相关的。可是这系统银行能经常查,P2P公司却没有权限,最多只能要求借款人去央行查自己的征信报告然后提供,可个人版征信报告信息极少,频率也严格限制。于是P2P公司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去收集那些与信用好坏不那么相关的数据,比如社交信息等等,希望能做出一个模型来弥补——最有名的当属拍拍贷的魔镜,已经在业内顶尖水平,可依然吐槽无数。另一方面,如果不走信用贷而走抵押贷,P2P公司对抵押品的控制能力,也远不如传统金融机构。企业借款的情况也类似。

偏偏很多P2P公司还作死,以为互联网金融就是用互联网改造金融,只知道照搬所谓互联网打法,对金融毫无敬畏,风控就靠想当然。小磕最近在星爸爸正好遇到旁边某相当知名的机构的员工跟借款意向人商讨借款方案,问京东白条有吗,说没有,微粒贷有额度吗,说借次数太多不给借了,芝麻信用分多少,哦太低了,那XXX(淘宝系的啥)有没有,哦这个有啊,好,那就能借款了,我马上帮你申请……很多所谓风控人员对银行常见的贷后审查报告等等连听都没听说过,也就可想而知。

综上所述,P2P公司逻辑上最大的缺陷,在于风控质量低下,无法把违约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那么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呢?至少部分是有的,就是小磕最近经常安利的区块链。信用贷方面参数太多,目前还看不到明确模式,但区块链可以大大强化对抵押物的控制。

比如说车辆抵押贷款。目前最大的难度就是,车辆抵押之后不好控制:如果要求车辆在贷款期间必须停在指定车库,很多借款人会觉得不方便而另寻别家,而车辆继续由借款人使用的话,即使装了GPS,也没法阻止车辆被卖。更何况车还可能被重复抵押,停车库或GPS都没用,反正各家公司数据不连通,新公司很难查出车被抵押过。那各家数据能不能共享呢?这不是直接把客户分享给竞争对手了嘛……

如果二手车买卖和抵押交易全部在同一个区块链网络里,或者是几个互相可以通过接口进行通讯的区块链网络,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信息是匿名的,不存在客户信息泄漏的风险;车的所有权、使用权等各只能有唯一一个标签,买卖立刻能被发现,也不能重复抵押;数据不能更改,也不能伪造增删,确保真实;如果网络上部署了合适的智能合约的话,要是借款人违约,不管车在哪里,程序都能自动找到车的位置并控制住(装个远程控制的锁没什么难度,各种非授权交易也被阻止),将车拍卖,然后款项打到借款公司。

房屋抵押贷款也一样。企业如果把厂房、机器设备作为抵押也是。如果把货物作为抵押要麻烦一点,但无非就是对企业的行为增加限制,比如还款之前不能消耗、加工、销售货物而已。

当然,目前虽然技术已经存在,离应用还有距离,最关键还在于普及。但这正说明了,现阶段,让P2P真正可行的支持技术,还没有准备好,换言之,你们走得太早了。先行者探索当然没问题,但大量的公司,显然没这么准备。

金融科技(Fintech)虽然开始热门,但还远未完善,还要等上那么一些时间,真正的新金融才会展现出它的面貌。相信到那时我们会发现,现在的互联网金融,不过是在模式方面,做了一些早期的探索而已。


由“蒋博的多棱镜”原创,如需转载,请登录新榜网站版权频道( http://cc.newrank.cn )

或者版权印( http://101612200004148.bqy.pub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坤鹏论:只要有暴利 金融的套路会让你眼花缭乱
一文读懂贷款种类及风险点
抵押贷款和无抵押贷款到底怎么选?那个更适合自己?
P2P网络借贷行业简介之平台功能分类
多赢金融房贷业务产品分类及风险定价
金融车贷好处多多 但有几点不得不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