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茶历史 (第一篇)

1. 中国人饮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究竟最早是从何时开始饮茶的,目前说法还没统一。。“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当时茶主要是作为药用。后来在信史《华阳国志》记载,当年周武王伐纣时,巴人曾向周军献茶。由此可见,茶叶的种植历史追溯到3000年以前是可以确定。

2. 西汉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

3. 东汉华佗《食经》“古荼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

关于汉魏六朝时饮茶,《桐君录》中说:“巴东别有真香茗,煎饮令人不眠。”晋代郭璞在为《尔雅》作注释时说:“树小如栀子,东生,叶可煮做羹饮”。当时的饮茶方式用煮茶法颇多,人们大多是在鼎或釜中煮茶,碗来饮茶。

4. 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峡一带的茶饼与煎煮方式仍保留着以茶为粥或以茶为药的特征。操作过程是先采摘茶树的老叶,将其制成茶饼,再火上微烤变色,并将茶饼捣成细末,最后以少量米汤固化制型。这种将散茶与米膏一起制成茶饼的晒青茶,一直延续到初唐时期。

5. 到了中唐,饮茶风气已普及全国。自陆羽的《茶经》出现后,茶道更为兴盛。当时饮茶之风都扩散到了民间,甚至出现了茶水铺,“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饮茶方式除了延续汉魏南北朝的煮茶法外,又有了泡茶法和煎茶法。煎茶法是陆羽所创,先将茶捣成茶末,待汤初沸用盐煮开,二沸煮茶,汤匙搅动,三煮即止。主要程序:备器、炙茶、碾罗、择水、取水、候汤、煎茶、酌茶、啜饮。

煎茶法与煮茶法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① 煎茶法通常用茶末,而煮茶法用散茶、茶末都可以。

② 煎茶一般是一沸投茶,环搅,三沸而止。煮茶法则是冷热水不忌,煮熬而成。

另外,唐代出现了完善的“蒸青法”制茶饼。在二月到四月的晴天,茶林中采摘鲜嫩茶叶,先用蒸,使鲜叶萎凋脱水,捣碎成末,压成团饼之形,再烘焙干燥,之后在饼茶上穿孔,以绳索穿起来,加以封存。

这里再提一下陆羽和他的名著《茶经》。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他对唐代茶叶历史、产地、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做了阐述,把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是世界上第一步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著作。因此也被后人称为“茶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文欣赏】从煮成一锅粥到小酌慢饮:探究古人的饮茶历史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有关历代茶的烹饮方式,你知道几种?
唐宋那些事儿:关于煎茶、点茶、与茶道
你没想到的喝茶方式,古人都试过了!
喝茶方式的历史演变
茶文化基础知识|饮茶方法的演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